#头条创作挑战赛#
刘度,晋朝时期平原辽城人(现今山东聊城)。乡里一千多户,都信奉大乘教法,建造仏像,供养僧尼。此时正当少数民族头领木末(可能是乞伏暮末)统辖之时,这个县常常有逃跑的人。木末大怒,想杀掉全城的人。此时大家都非常害怕,寻思必死无疑。刘度便虔诚带领大家,一心归命祈祷观世音菩萨的救度。
时间不久,木末正在屋内,突然看见一个东西从空中落下,围绕屋内柱子跑动,他惊讶地发现原来是一部《观世音经》。木末让人读给他听,听后他非常欢喜,放弃了屠城的计划。整座县城的人都得以幸免于难。
【原文】晋刘度。平原辽城人也。乡里有一千余家。并奉大法。造立形像供养僧尼。值虏主木末时。此县尝有逋逃。末大怒欲尽灭一城。众并凶惧。分必殄尽。度乃洁诚率众归命观世音。顷之末见物从空中下绕其所住屋柱。惊视乃观世音经。使人读之。末大欢喜。用省刑戮。于是此城即得免害。(《法苑珠林校注》第561页)
#头条创作挑战赛#
前秦徐义,高陆人(现西安高陵区),从小奉佛法。前秦宣昭帝苻坚时,为征东大将军、长乐公苻丕的参军。太安元年(385年),苻丕即皇帝位,徐义任吏部尚书、右光禄大夫、尚书令、侍中、司空等显要官职。
太安二年(386年),进位右丞相。不久苻丕被慕容永所败,徐义被俘。敌兵埋住了他的两脚,把头发绑在树上。到了夜里,徐义便专心念观音菩萨。不知不觉睡着了,梦中一个人对他说:“现在事情紧急你还有闲心睡觉!”徐义惊醒过来,看防守的人都疲惫睡着了。自己试着活动了一下,发现手和头发都解开了,脚也拔出来了。他赶紧逃走。刚跑了一百多步,藏在一处草丛中,便听到四处追拿他的人,拿着火把在草丛周围来来往往,就是没有人发现他。等到天亮贼兵撤走,徐义投奔邺(现河北临漳县)寺去了,于是得以幸免。
【原文】
秦徐义者。高陆人也。少奉法。为苻坚尚书。坚末兵革锋起。贼获义将加戮害。乃埋其两足编发于树。夜中专念观世音。有顷得眠。梦人谓之曰。今事亟矣。何暇眠乎。义便惊起见守防之士。并疲而寝。乃试自奋动。手发既解足亦得脱。因而遁去。百余步隐小丛草。便闻追者交驰火炬星陈。互绕此丛而竟无见者。天明贼散。归投邺寺遂得免云。(《法苑珠林校注》558页)
相关问答
赌饼《百喻经》云:昔者夫妇,有三番饼.夫妇共分,各食一饼,余一番在.共作要言:若有语者,要不与饼.既作要已,为一饼故,各不敢语.须臾有贼,人家偷盗取...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段话为后人改编,出处如下:1、《法苑珠林》卷六五:有人耕田,被蛇咬而死,其妇对人曰:"譬如飞鸟,暮宿高树,同止共宿,...
[回答]赞》取出来底.剧中所表底是目犍连与舍利弗皈佛底事迹.”(注:许地山:《梵剧体例及其汉剧上的点点滴滴》,《小说月报》十七卷号外.)从中可知此梵剧散...
这句话源自:《法苑珠林》卷六五:有人耕田﹐被蛇咬而死﹐其妇对人曰:‘譬如飞鸟﹐暮宿高树﹐同止共宿﹐伺明早起﹐各自飞去﹐行求饮食﹐有缘即合﹐无缘即离﹐我...
[回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在行为机制上的依赖性,作为结果的变量是由作为原因的变量所决定的,原因变量的变化引起结果变量的变化。是指两个或两个...
这个字正确没有错,玄秘深奥。《后汉书·方术传序》:“而斯道隐远,玄奥难原,故圣人不语怪神,罕言性命。”《法苑珠林》卷三四:“出言成章,无所改删,辞喻...这...
[回答]【词目】浩然【拼音】hàorán【基本解释】盛大的样子.【详解】1.水盛大貌.《法苑珠林》卷八二引南朝齐王琰《冥祥记》:“时积雨大水,懿前望浩...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段话为后人改编,出处如下:1、《法苑珠林》卷六五:有人耕田,被蛇咬而死,其妇对人曰:"譬如飞鸟,暮宿高树,同止共宿,...
一尘不染,锃光瓦亮。1、一尘不染[拼音]yīchénbùrǎn[释义]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
1、【成语】:窗明几净【拼音】:chuāngmíngjījìng【解释】:几:小桌。形容房间干净明亮。【出处】:宋·苏辙《寄范文景仁》诗:“欣然为我解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