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之“孙郎得妻”

三言二拍全文在线阅读 《三言二拍》之“孙郎得妻”

吴淞地方有个方寡妇,她的独生女儿叫闰娘,芳龄十七,长得妩媚动人。尽管方寡妇泼辣能干,将女儿管束得很严,但终因家里无男人,闰娘免不了要抛头露面干些事情。外人见了闰娘的姿色,无不称羡叫美。

邻里有个姓孙的儒家子弟,长得英俊潇洒,在街上来来往往常和闰娘照面。两人正是情窦初开之时,眉来眼去,不免生起爱慕之意。方寡妇寂寞无聊时,也常叫孙小官到家里来喝茶聊天。这时,孙小官便偷空与闰娘搭话。

一天,闰娘穿了一件淡红色的衣衫坐在窗前刺绣。春风拂面,闰娘面如桃花,煞是好看,孙小官在外见了,不禁驻足观望。闰娘怕羞,佯装不见。孙小官便与她搭话,闰娘怕被母亲看见,装作生气的样子说:“青天白日的,在人家屋前干什么呵!”说着,进里屋去了。孙小官仍呆呆地站在窗前,他想:闰娘的这番话是不是在暗示自己晚上来呢?

三言二拍全文在线阅读 《三言二拍》之“孙郎得妻”

到了晚上,孙小官悄悄地来到闰娘屋前等候着。夜黑人静,不多一会儿,孙小官听到门“吱呀”响了一下,一个人走出来,隐隐看去,正是穿着淡红衣衫的闰娘。孙小官惊喜若狂,跑上去拦腰抱住说:“闰娘,我好想你。”不想,那人转过身来,朝他一巴掌,大骂他为奸贼,不要脸。原来,她不是闰娘,而是方寡妇。半夜,她披了女儿的衣衫出来上茅厕。孙小官见自己惹祸了,吓得魂飞魄散,拔腿就逃。方寡妇怒气未消,想想自己平时这样苦心管束女儿,最后还是和孙小官有了勾搭,便将满肚子恶气出在闰娘头上,闰娘被骂得狗血喷头,却不敢分辩,她满心委屈和伤心。委屈的是,自已清清白白,并不像母亲说得那样下贱,伤心的是,母亲这样闹,孙小官以后再也无颜无胆与自已相见,她与孙小官的这份情也难有结果了。方寡妇骂累了,倒头呼呼大睡,这边的闰娘哭得死去活来,心灰意冷,竞动起死的念头来。她趁母亲睡熟的时候,就轻轻起床,解下束腰的汗巾,悬梁自尽了。

第二天,方寡妇醒来,想想昨夜的事,怒气未消,仍叫骂不休,她见女儿不作声,一脚踹开房门,朝房里一看,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闰娘像荡秋千似地高高悬着。她冲上去,连忙放下女儿,闰娘已是满口白沫,没有了气息。方寡妇又恨又悔,捶胸顿足,嚎陶大哭。她想,如果不是孙小官的勾引,怎会害得女儿悬梁自尽呢!她要将孙小官送官抵命。

方寡妇虽说是个粗人,但遇到大事,还有些计策。她来到孙家,脸上堆满笑容,对孙小官说:“你既然喜欢闰娘,为什么不请个媒人,明媒正娶呢?闰娘现在要你去说话呢。”孙小官以为方寡妇改变了主意,就随了她来到闰娘家。刚一进门,方寡妇就把孙小官反锁在房里,隔着墙又开始破口大骂,孙小官听说是自己害死了闰娘,惊得目瞪口呆,回头见闰娘确实直挺挺躺在床上:又听见说要把自己送交官府抵命,知道自己上当了方寡妇去衙门告状,孙小官在房里守着闰娘六神无主,他想想闰娘、想想自己,青春年少,还没来得及真爱,就已在黄泉路上了,想着想着,他不禁泪如雨下,泪眼中,他看见闰娘的脸仍像生前那样桃花般的妩媚,便爱怜地将自己的脸轻轻偎在闰娘的脸旁,他发现她的肌肤柔软微热,鼻下也有丝丝气息,便立即将闰娘慢慢扶起,闰娘喉头略略几声,吐出一口痰,最后缓过气来。

三言二拍全文在线阅读 《三言二拍》之“孙郎得妻”

朦胧中,她见孙小官扶着自己,还以为在梦中,便依假着他伤心地哭起来,孙小官见闰娘没死,满心欢喜,他劝慰问娘不必伤心,方寡妇将他们俩反锁在房内,不是成全了他们吗?方寡妇早上出去,到了晚上还没有回来,被锁在屋里的两人肚子早饿了,闰娘淘米烧饭,孙小官点火烧柴,俨然像夫妻般一唱一随。原来,方寡妇在衙门里遇到了贪官。贪官见方寡妇没有贿赂,就百般刁难。他先说闰娘是病死的,又说方寡妇唆使女儿引诱别人。方寡妇气得七窍生烟。

三天以后,官府才派公差随方寡妇来勘查现场。方寡妇开锁时在担心:孙小官该不会饿死吧,如让他这样死去也太便宜他了。只听见屋里传来说笑声,她满腹疑惑,推门一看,见活生生的一个闰娘和孙小官有说有笑。方寡妇举棒要打,被公差喝住。方寡妇要公差押孙小官去官府,孙小官说:“闰娘没有死,怎么说我害命呢?我和闰娘自幼相识,两情相悦,怎么说是奸情呢?现在,方妈妈把我俩反锁在房里这几天,是她有心要成全我们。还去见什么官?”公差听孙小官说得在理,直道方寡妇诬告,讨了酒钱,回府去了。方寡妇是费了周折,赔了酒钱,没有告倒孙小官,反将女儿白白送与了他。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三言二拍全文在线阅读 《三言二拍》之“孙郎得妻”

孙小官择了好日子,与闰娘终成眷属。

《三言二拍》:一篇篇明朝白话话本,流传至今的市井传奇故事

三言二拍全文在线阅读 《三言二拍》之“孙郎得妻”

"偷得浮生半日闲。"闲暇之余,喝一盏龙井茶,看一本文学书,对于部分文化人而言,大抵是人生乐事一件。那么,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他们又有什么爱看爱听的书呢?问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通俗文学了。

通俗文学,它的定义并不复杂,就是由文人所创、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按照市场机制运作、旨在满足读者愉悦性消费的商品性文学。 在今日的市面上,无论是《知音》《故事会》等传统纸质杂志,亦或是有晋江文学城、起点中文网等平台支撑的网络文学,还是微博、知乎、微信等APP发展起来的微文学,大多占据了人们的大部分阅读时间。它们的存在,使阅读变得碎片化,明白易懂,适应了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

值得玩味的是,在几百年前的明朝,虽然没有如今的网络便利,却也充斥着不少市井通俗文学(也就是所谓的白话短篇小说),供广大劳动民众娱乐消遣。其中,尤以冯梦龙、凌濛初的《三言二拍》 最为广泛流传。

三言二拍全文在线阅读 《三言二拍》之“孙郎得妻”

所谓"三言二拍",其实是"三言""二拍"的合称。其中,"三言"指的是《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二拍"指的是《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合集的作者们皆身处动荡不安的明末时期。

先来说说,"三言"的作者冯梦龙。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别号墨憨斋主人等,长州(今苏州市)人。 他的生活经历颇为丰富,曾做过贡生,当过知县,还是个抗清复明之士。除了"三言"以外,冯梦龙还增补了《平妖传》、刊行了不少民歌等等。

有意思的是,"二言"的作者凌濛初,恰巧是受了"三言"的影响,从而创作出了"二拍"。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空观主人,浙江吴兴人。 与冯梦龙相同的是,他也曾担任过明朝的官职,也是抗清之士。除了"二拍"外,他还致力于杂剧创作,比如《虬髯翁》《北红拂》等。

三言二拍全文在线阅读 《三言二拍》之“孙郎得妻”

提及《三言二拍》的文学地位,毫无疑问,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夸张一点地说,它是可以和清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相提并论、与四大名著相比肩的。并且,"三言二拍"的存在,表明了从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的过渡,说明了白话短篇小说从集体创作到个人创作的转变。所以,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三言二拍"有着重要的影响。

写到这里,相信有的读者就会好奇:"三言二拍"究竟有哪些脍炙人口的故事,令当时的民众着迷?它还适合如今的人们阅读吗?几百年的白话小说,现在会不会过时了呢?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它还有哪些魅力,值得人们去探寻、去思考呢?不要心急,且看笔者细细道来——

1、 题材内容的丰富性、平民化

三言二拍全文在线阅读 《三言二拍》之“孙郎得妻”

与明朝之前的话本传奇相比,"三言二拍"的取材内容可以说是丰富大胆、

多样鲜活。以往的故事里,不过是些佳人才子的风花雪月,譬如元稹的《莺莺传》。这样的话本,看了一本文笔好的算得上是惊艳,但再看两本、三本甚至许多本粗劣之作,纯粹就是食之无味的鸡肋,耐看度十分有限。

而"三言二拍"故事里的主人公身份,范围就很广泛。其中,一部分是落魄书生、落难小姐、清官奸臣等中上层人物,一部分则是走卒贩夫、小市民、商人、青楼女子、乞丐等底层小人物。自然而然地,故事内容的新奇性、平民化也就由此而来。

就拿传统的婚前爱情故事来说,"三言二拍"主人公不再局限于落魄书生与上层贵族小姐的桎梏,而是有了更接地气的身份。比如《卖油郎独占花魁》这一篇目中,男主角秦重就是个小小的卖油郎。纵然他不识文墨,却凭着自己的努力,攒下了银钱,赢得了花魁莘瑶琴的芳心,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此外,"三言故事"里还出现了对婚后夫妻关系的探讨、官吏如何查案抓人、小人物的国际生活经历、商人的发家致富等世俗化题材。这就非常吸引市民的好奇心,因为这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这一类的篇目数不胜数,譬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讲了蒋兴哥与妻子王巧儿破镜重圆的婚姻故事,《杨八老越国奇逢》讲了杨八老阴差阳错被抓往异国受苦的离奇经历,《闹阴司司马貌断狱》讲了司马貌偶然来到阴司断案的故事等。总的来说,正是题材的多样性,使得"三言二拍"的故事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2、语言的通俗易懂和诗词、民歌、俚曲等的巧妙引用

三言二拍全文在线阅读 《三言二拍》之“孙郎得妻”

在文化知识不普及的封建时代,文章的书写形式往往是文言文。因而,这就造成了早期古代文学故事的阳春白雪、对牛弹琴。再加上部分文人有心卖弄文采,用上了绮丽繁杂的风格去描绘,几乎不识字的劳动人民自然也就难以理解他们所写的文学故事。

但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小说文学的发展,"三言二拍"已少见上述所提的酸腐气息。因为它是由口头文学转换成书面文学的,所以语言较为平实好懂,加上古时说书人的讲演,大大普及了故事的流畅性,方便了大字不识者去了解。故而,人们可以在这些故事里,看到"我看你不像哥妹""便宜二十条""远远望见"等生活化的词句,十分下巴里人。

作为一部白话短篇小说合集,"三言二拍"的艺术性则是体现在对诗词的引用。像是"西江月""如梦令""挂枝儿""醉亭楼"等宋词,在"三言二拍"里就常常用来引出故事、描写人物的外貌以及心情起伏。而五言诗的引用,更是少不了经典名句,譬如"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赠君,谁有不平事?"就被用在了《满少卿饥附饱扬 焦文姬生仇死报》的故事里。

此外,像是诸如"未识花院行藏,先习孔门规矩。"的对联,类似于"兰公兰公,上与天通;赤龙下迎,名列斗中。"的歌谣,也是"三言二拍"固有的老搭档。可以说,正是巧妙引用这些诗歌,才使得"三言二拍"读来有一种文学的趣味性。

3、描写抓住人心和主旨深刻、多在劝善

三言二拍全文在线阅读 《三言二拍》之“孙郎得妻”

与今日网络文学常见的爽文套路相比,"三言二拍"爽文开头的一类故事里,常常是以悲剧做结尾。也许读者会好奇:这是为什么?

其实,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爽文作者写此类故事,通常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幻想,即意淫。而"三言二拍"作者在创作时,有着对现实更为长远的思考:故事之所以用爽文开头,是为了满足市民猎奇之心,从而引起注意;故事之所以悲剧,是因为意在劝人向善,不忘人伦道义。

写到这里,也许细心的人就能发现,这类故事是占了"三言二拍"一定篇幅的。就拿《郝大卿遗恨鸳鸯绦》来说,主人公郝大卿因为贪花好色,而被不守清规的尼姑们囚在尼姑庙里寻欢作乐,直至死亡也没能见到自己的妻子,遗恨鸳鸯绦。出于对好色的批评,作者以此警醒世人:名庵并入游仙梦,是色非空作笑谈。因而,在故事的最后,郝大卿妻子陆氏谨记教训,严加教诲了自己的孩子。

如此,人们便可以看到,"三言二拍"的作者们在现实人欲与道德伦理的矛盾之中,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而这,也就使得他们的话本故事兼顾了商业性与艺术性,很是令人深思。

三言二拍全文在线阅读 《三言二拍》之“孙郎得妻”

作为一部明朝市井通俗文学之作,"三言二拍"固然少不了一些封建糟粕,但可以值得肯定的是,它的存在让人们窥见了几百年前的民俗人情、服饰吃食。打开久违的"三言二拍",那一幅幅明代市井生活的画卷,在作者们的笔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令人向往;商业性与艺术性,在作者们的笔下巧妙共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儿,在脑海里一点点展现;那一首首朗朗上口的诗词,在唇齿间婉转缠绵。这样的"三言二拍",这样的通俗文学,教人如何不喜爱?教人如何不思量?

翻开它吧,你将会收获不同以往的文学盛宴!

相关问答

“三言二拍”指的是?-420_sparkle的回答-懂得

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小说集的合称,“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

会计账本怎么做更轻松?-三言二拍OX的回答-懂得

一)编写总账目录及总账内各科目页码时1。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企业可能使用的会计科目,不要全部照搬,否则很多用不到的科目将造成空页码,有碍翻查...

奔驰S级和迈巴赫S级有什么区别?哪款性价比高?-三言二拍OX...

这两款车在价格、配置和舒适度方面来说都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性价比的话还是迈巴赫的高一些。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销售价格代表的就是这辆车的定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