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全文 《塞上曲》王昌龄

《塞上曲》王昌龄

塞上曲全文 《塞上曲》王昌龄

塞上曲全文 《塞上曲》王昌龄

《塞上曲》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空桑林",指叶子已经枯萎的桑树林;"萧关",古时关中与塞北的交通要塞。此联意为: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商贷高。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出塞后再次入塞天气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幽并",指幽州和并州。此联意为:自古以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相伴到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游侠儿",指恃勇逞强、常常惹是生非的人;"矜夸",骄傲自夸;"紫骝",泛指骏马。此联意为:莫学那自恃勇武的游侠儿,自命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王昌龄的边塞诗在盛唐诗作中别树一帜,为人们所称道。这首《塞上曲》是诗人早年漫游西北边地时所作,诗由征戍边塞不回而告诫少年不要矜夸武力,表达了反战之意。(《唐诗三百首》)

塞上曲全文 《塞上曲》王昌龄

唐诗欣赏:王昌龄《塞上曲》,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在盛唐诗人中,王昌龄的边塞诗也是别树一帜,颇为人们的称道的。这一首诗人早年漫游西北边地时所作的《塞上曲》,就是很有特色的作品。

塞上曲全文 《塞上曲》王昌龄

《塞上曲》

唐代: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塞上曲全文 《塞上曲》王昌龄

本诗由征戍边塞不回而告诫少年不要矜夸武力,表达了反战之意。前四句写边塞秋景,诗人选取了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等中国古代诗歌中典型的悲情意象,寥寥数语,就将塞上的荒凉萧瑟景象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刻意描写肃杀悲凉的秋景是为下文反对战争做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

塞上曲全文 《塞上曲》王昌龄

后四句写久戍边塞的将士,寄寓了深切的同情,“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与王翰的名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异曲同工之妙。自古以来,试图通过沙场拼杀来封侯拜将的男儿数不胜数,诗人们也热衷于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然而,绝大数人的宏图大志最后只是一场空,所以发出了“皆共尘沙老”的感慨。诗人对“幽并客”并无贬意,反而隐约可见对献身沙场的壮士的惋惜之情。最后劝勉少年莫学游侠儿自恃武力,炫耀紫骝马善于驰骋,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

塞上曲全文 《塞上曲》王昌龄

这首诗写边塞秋景,可见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逸韵:写戍边征人,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直接否定和批判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相关问答

唐代白居易的塞上曲?

白居易没有写过塞上曲,塞上曲是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王昌龄(690-756)字少伯,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

塞上曲,王昌龄,译文?

塞上曲唐五代?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注释】空桑:指桑叶已枯...

塞上曲古诗解释?

《塞上曲》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北方边塞的荒凉景象和壮丽的风光。诗中通过对大漠、黄河、长城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边塞生活...

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塞上曲二首唐代·戴叔伦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

塞上曲。是王维写的吗?

《塞上曲》是王昌龄写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塞上曲》是王昌龄写的。...

王昌龄的《塞上曲》是什么意思?

塞下曲·其一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①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②,矜③夸紫骝好。【注释】①幽并:幽州...

【有哪些边塞诗】作业帮

[回答]王昌龄评论塞下曲四首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

塞上曲王昌龄解析?

这首乐府歌曲是写非战的。诗由征戍边塞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武力,抒发非战之情。“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

赏析常建的塞上曲_作业帮

[最佳回答]翩翩云中使,来问太原卒.百战苦不归,刀头怨明月.塞云随阵落,寒日傍城没.城下有寡妻,哀哀哭枯骨.

渡易水和塞上曲的异同?

相同之处:都表达了清除边患、报效国家的爱国之情。《渡》诗以并刀夜鸣写出报国志向,诗人途经“燕赵”旧地,想起荆轲,渴望效命疆场;《塞》诗写大唐军队敢叫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