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变性人,大多数中国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身材窈窕、容貌清丽的泰国“人妖”。
而一问到中国变性人,往往脑海中想到的不是金星, 就是一些自称完成变性手术的网红。
由于近年来社会观念的变化,导致部分网红已经能够借此身份为自己增加热度,利用人性的弱点来吸引流量。
在此我们先不讨论这一行为的对错,最起码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变性人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
然而在上个世纪新中国刚刚成立之际,人们的观念与现在大相径庭。但 即便要受到万千人怪异的眼神洗礼,依旧无法阻挡勇敢的人站出来接受变性手术,完成自己的“女孩梦”或是“男孩梦”。
本文的主角,雷晓晨,便是其中之一。
雷晓晨刚生下来的时候可不叫雷晓晨,那时候叫“雷于昌”,一听就像个男子汉的名字。
可谁能想到这个1969年出生于浙江省临安市(现在的临安区)昌化镇的普通小男孩,身体里却住着一个女孩子的灵魂呢。
雷晓晨的家庭属于重组家庭,有点类似“家有儿女”里面的刘星一家,而且和刘星一家一样,家庭成员之间充满爱意,继父和哥哥对他都非常非常关心爱护。
雷晓晨本人也不像刘星那么调皮捣蛋,相反,他的性格更像是女孩子,乖巧沉稳。
然而,17岁那年,正值青春期的雷晓晨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懵懂无知,他逐渐意识到男女性别上的差异,在内心做过无数次挣扎后,他决定,要由“他”,变为“她”。
可性别这东西,要怎么变呢?雷晓晨想着,也许自己可以先从着装开始改变。 于是每天放学后,趁爸爸妈妈不在家之际,急急忙忙回到自己的房间,翻出深埋于衣柜底部的小裙子等女孩子才能穿的衣服。
再偷偷摸摸地来到爸爸妈妈的卧室,将妈妈放在梳妆台上的口红、眉笔等化妆用品带回房间。
他满心欢喜的穿上珍藏的裙子,戴上假发, 对着镜子细细的描眉,再根据唇形轻轻的为双唇上色,临了不忘抿抿嘴巴,好让颜色更加均匀一些。
一切准备完毕后,雷晓晨望向镜子,一时间竟有些慌神。天啊,镜子里这个一举一动极尽温柔,一颦一笑满是秀气的女孩子 ,真的是自己吗?
雷晓晨知道,镜子里的那个人,确实才是真正的自己。可再仔细瞧的时候,那突起的喉结突然间显得异常的刺眼。
无声的叹了一口气,他心想,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真正的女孩子,肆无忌惮的穿着裙子在阳光下奔跑呢?
正当雷晓晨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无法自拔时,雷爸雷妈却在这时回家了。 想着买了儿子最喜欢的煎包,得赶紧让孩子趁热吃了。
雷妈开开心心地打开儿子房间的小门。然而没想到,眼前的一幕让她直接愣住了。
那房间里的人,披着一头齐肩秀发,化着精致的妆容,身着一套格子图案的连衣裙,再搭配上黑色小皮鞋和白色中袜,俨然一个时髦女郎的模样 ,可那张脸,确确实实是自己儿子熟悉的脸庞。
一时间震惊、慌张、失落......众多负面情绪一下子涌上心头, 这位母亲向后退了几步,差点摔在地上。手里的煎包也滚落在地,慢悠悠停在雷晓晨干净的小黑皮鞋旁。
雷妈久久无法接受这一现实,自己从小就听话不惹祸的小儿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难道这乖巧也要被上天在暗中标好价格吗?她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得吩咐雷晓晨把装卸了,衣服换掉,来客厅和爸妈好好谈谈。
雷晓晨也被突如其来的抓包吓住了,他忐忑不安地走出房门,想着父母平时那么疼爱自己,会不会接受自己这看似“反常”的行为呢?
然而谈话的结果,是父母烧掉了自己心爱的裙子,严令禁止他再做出类似的异常举动。
父母的反对并没有让雷晓晨死心, 但却加深了他内心的孤独与迷茫。他越来越厌恶自己的身体,夜里无数次默默流泪,恨老天将自己禁锢在这具躯体内。
内心那个可怜无助的小女孩孤苦无依,一个人撑过了不知多少个日月春秋。
只可惜那时候消息闭塞,生长于乡村的雷晓晨并不知道性别认知障碍 的存在,更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变性手术 可以实现他变成女孩子的愿望。
一直到1990年,已经22岁的雷晓晨通过报纸得知,上海有一位男同志,通过手术成功变成了一名女性。
得知这个消息的他欣喜若狂,原来自己是有机会摆脱身体的束缚的,原来自己并不是唯一一个生错性别的孩子。
那一刻雷晓晨下定决定,一定要过上理想中的生活。
雷晓晨很清楚手术需要一大笔开销,还要找到愿意为自己铤而走险做手术的医生。
这一切困难他都可以克服,不过在去大城市打工赚钱、寻找医生之前,他需要先向警察局申报一份性别证明,这可远比前两个任务要难。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懈努力下,他和浙江省警察局沟通成功, 并在民警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份表明自己变性决心的书面申请 ,接下来就只需要等待最终的证明材料就好了。
努力的人一定会得到上天的眷顾。由于是浙江省第一个寻求变性手术医生的人,雷晓晨的愿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十四年过去了,这个愿望就这样慢慢传入了浙江省宁波市一家整容医院的院长丁芳芳耳中。
丁院长对于雷晓晨的遭遇表示非常同情,决定化身阿拉丁神灯帮助他实现这个从小坚持到大的心愿,并且不收取任何费用。
于是,在准备工作做好后,雷晓晨终于开始了梦寐以求的手术。几个小时的麻醉药效过后,雷晓晨慢慢睁开双眼,感觉也在渐渐回归。
他,不,是她,被激动与欣喜环绕,抬起手一点点向上摸去。是的,前胸确实有实实在在的隆起,是的,从今以后,她雷晓晨,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浙江姑娘了!
幸福的龙卷风来得太快,她迫不及待地想告诉全世界这一好消息。雷晓晨回到家乡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派出所更改身份证。
盼星星盼月亮般的等到身份证后, 雷晓晨激动得无以言表。三十几年了,她终于如破茧的蝴蝶般,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蜕变。
获得重生的雷晓晨开始了新生活,她在临安找了一份临时工的工作,每月工资不高,但三百元养活自己还是绰绰有余的。在这个小地方,她也邂逅了未来的爱人杨四有。
出于小女生对爱情的向往和小心翼翼,雷晓晨并不敢从一开始就告诉杨四有自己波折的性别问题,只是告诉他这一辈子无法为他诞下后代 。
这个朴实的江西男人听后丝毫不介意 ,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就好。
好景不长,恋爱两周后杨四有在报纸上知道了雷晓晨曾经男人的身份。就在雷晓晨以为这段爱情要结束时,小杨的反应让她感动不已。
她万万没想到,小杨非但不嫌弃,反而主动向她求婚。 2005年,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并在一家企业老总的资金支持下举办了婚礼。
两人婚后的生活和常人一样,平淡又幸福,虽经济并不富裕,但两人情投意合 ,日子倒也过得充满人间烟火味。然而,在这有滋有味的中,雷晓晨隐约觉得少了点什么。
杨四有豁达淳朴,完全不在意在雷晓晨不能生育,也压根不觉得变性人与常人有何不同,他只想着好好地过日子。
但雷晓晨却不这么想,她觉得一个女人要是没有孩子,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
但自己无法生育,只能靠领养。和丈夫商量过后,雷晓晨决定前往福利院问问能否领养一个小天使。
但这次咨询还是以失败告终。结婚一年之后,就在夫妻二人心灰意冷之际,杨四有在下班路上发现了一名被遗弃的女婴。
女婴躺在一个篮子里,冻得浑身发抖,篮子上还有一张纸条,通过纸条得知女婴出生不过七天。
这一定是上天送来的小天使!夫妻俩当晚就买好婴儿用品,尽心尽力地照顾着这个得来不易的小家伙。
尽管是第一次做母亲,雷晓晨还是很快就学会了给小婴儿换尿片、喂奶粉。
夫妻俩给这个小姑娘起名叫“雷杨柳” ,因为自己姓雷,丈夫姓杨,希望小姑娘能像杨柳一样坚强地生存下去。
这个名字不仅寄予了两人对孩子的期望,还带着杨四有对雷晓晨深深的爱意,毕竟在当时没有几个男人愿意让孩子随母亲姓。
尽管以前村民们并不接受雷晓晨,闲话满天乱飞。但时间能够冲淡一切,和雷晓晨逐渐熟悉后,大家慢慢喜欢上了这个姑娘。
生活逐渐回到正轨上,夫妻俩的小日子过得也越来越好。随着女儿渐渐长大,雷晓晨夫妇对这个孩子也是愈发疼爱 ,天天将自家母鸡下的蛋煮熟给雷杨柳补充营养。
女儿喜欢吃虾,只要她开口,一向节俭的雷晓晨便直接买个半斤,回家做给女儿吃。
而女儿也十分乖巧,人见人夸。但从来不与人起冲突的杨杨有天放学后却跑回家,哭着和妈妈说,有人说她不是爸爸妈妈亲生的,自己的妈妈是个男人。
听到这里,看着怀里伤心的小人儿,雷晓晨气愤不已。第二天她便前往学校,与那几个乱说闲话的孩子父母进行了交涉,警告他们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可这件事情对小杨柳已经造成了伤害,本就文静的小杨柳变得越发孤僻。
雷晓晨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终于有一天和女儿坦白了真相。而小杨柳在思考过后,也接受了这一事实,还贴心地告诉妈妈,自己长大一定会赡养爸爸妈妈的。
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身份上的困扰能够影响这家人幸福快乐的生活了。
雷晓晨在勇敢地接受变形手术后,不但有了一个看向自己时满眼都是爱意的丈夫,还有了一个听话懂事的贴心小棉袄。
生活对于她来说,正是苦尽甘来的时候。
她这一路走来,接受了很多来自陌生人的帮助 ,同时她心里也一直想着报答大家。
她曾经提到,自己很希望能够创建一个网站或者举办一个联谊会,来帮助同样在性别认知上感到迷茫的人,以此鼓励大家勇敢的面对生活,大胆的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
任职南方科技大学的贺建奎副教授,在学术休假期间,在校外依据深圳民办医院开展对人类的生殖细胞进行基因修饰,据他宣布已经诞生一对婴儿。消息发布后,迅速引起国内外轰动,这里《知识分子》所属《赛先生》编辑部为读者收集中国生物医学界的第一波反应。《知识分子》和《赛先生》将继续收集国内外的意见,欢迎大家投稿,也欢迎寄来您的意见saixiansheng@zhishifenzi.com。
领导这一试验的学者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
根据中外媒体报道,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一组学者向外界公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她们的基因已经经过人为修饰,能够天然抵抗艾滋病。
露露和娜娜是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对此来自中科院生化细胞所研究员李劲松表示,“不可思议,完全不能接受。”
贺建奎对这基因编辑婴儿的介绍
据了解,领导这一试验的学者是来自南方科技大学学者贺建奎。此前,他们在招募一些夫妇,希望通过针对他们的孩子CCR5这个靶点,从而能够让这些夫妇的后代能够抵抗HIV、天花以及霍乱等疾病。
根据相关网站披露,这项临床试验已经通过深圳一家医院的伦理委员会审批,并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完成注册登记。根据披露的申请书显示,期望建立完善的基因手术治疗严格行业质量控制标准,“占领整个基因编辑相关治疗技术门槛的制高点,在国际日益竞争激烈的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中脱颖而出。” 业内也有人表示,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是莆田系医院。
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
该临床试验完成了伦理委员会审批和临床试验注册登记
除了对此次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批表示质疑外,该临床试验也遭到同行专家的质疑:CCR5是否是一个最佳的基因编辑靶点以及有无必要进行这样的操作? 有学者认为,针对CCR5这个靶点,也许还会其他更安全的方案,因为CCR5本身也有功能,一旦敲除,对机体可能带来难以预见的潜在威胁。Musunuru认为虽然她们能抵抗HIV病毒,但与此同时她们将置身于其他所有未知的风险之中。Church则认为,敲出CCR5会让她们更容易遭受例如西尼罗河等病毒的侵袭。
如下为来自中国在基因编辑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对基因编辑婴儿的看法:
◇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全球健康及传染病研究中心与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 1)对健康胚胎进行CCR5编辑是不理智的,不伦理的,我们还没有发现任何中国人的CCR5是可以完全缺失的; 2)CCR5对人体免疫细胞的功能是重要的; 3)由于艾滋病毒的高变性,还有其它的受体可以使用,CCR5基因敲除,也无法完全阻断艾滋病毒感染; 4)CCR5编辑不能保证100%不出错之前,是不可以用于人的; 5)现在母婴阻断技术非常有效,高达98%以上,可以阻止新生儿不被艾滋感染; 6)HIV感染的父亲,和健康的母亲,100%可以生个健康和可爱的孩子, 根本无需进行CCR5编辑。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颖 1、伦理申请是深圳和美妇儿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的,但提供胚胎的是另外四家医院。根据美联社报道,贺建奎在11月8日出示临床试验的官方许可。您对此如何评论? 这份伦理申请非常的草率,按照提供的日期来看,在伦理申请批准前实验就已经进行很久了。伦理审查是按照“科研项目”的标准实施的,这个标准本身就不对。整个伦理申请中,写到了前期在猴等模式生物上进行了相关实验,但仅仅描述了过程,并没有任何详细结果以及实验后续对该动物的观察结果。伦理申请书最后一段占领技术制高点和超越诺奖级的工作这些竟然能作为理由列到申请书里,可见项目实施者和批准者的本意和关注点到底是什么。 2、在技术方面,贺建奎团队针对CCR5基因进行编辑,能否真的预防艾滋病?是否存在安全的风险?以及,其中一个胚胎是在怀孕期间做的基因编辑。如何看待这样的操作? 首先,如果基因编辑后是嵌合子的话,没有编辑到的细胞还是会有感染风险。但更为关键的是下面两点:1.基因编辑技术的脱靶效应会带来何种后果是完全未知的。2. CCR5缺失已经被实验证实会造成免疫缺陷,导致其他病毒的易感甚至肿瘤的发生。即使该实验的母亲是艾滋病患者,只要通过药物降低母体HIV的载量,是可以有效阻断母婴传播的。这项研究完全没有任何层面的必须要进行的必要性,而两个孩子所要面临的后续风险是我们想象不到的。试想一下当初多利羊的实验结果。 3、如何看待这一实验的后果? 这一实验从科学层面具有巨大的潜在风险,两个孩子作为试验品,这些未知风险将会伴随他们的成长。从事这一实验的科研人员既非HIV研究者,也非基因编辑领域专家,项目实施时其测序公司和其背后的商业资本实在铤而走险。该项目的实施可预见的会使基因编辑领域的研究受到影响,也会使中国科研界的发展受到质疑。中国科研界需要就此发生,该项目的实施者也需要因这一行为而受到抵制,否则将会带来更多不可预见的负面影响,潘多拉的盒子也许就此打开了。 ◇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仇子龙 基因编辑用在人身上,特别是基因编辑受精卵,应该是全世界科学家非常慎重的一个举措。现在看到的是直接发布的新闻,科学研究的内容没有任何的披露,我觉得非常悲哀,科学成果的发表不应该是先在新闻媒体上,后来再发到学术期刊上。 CRISPR/Cas9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可能在基因组水平上引起不必要的脱靶、结构变异等,所以应用在人身上要非常非常慎重,目前各种基因编辑系统,包括最新的碱基编辑系统的脱靶风险仍然很大。如果父母患有致命的遗传病,用基因编辑的方法来修改受精卵里的致病基因,以小风险去掉大风险的话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即使是已知父母携带致命的基因突变,仍然可以采取在受精卵阶段,采用挑选健康受精卵的手段来加以规避。也就是说,基因编辑始终不是唯一去除基因突变遗传疾病的方式。 这个研究修改了一个跟艾滋病有关的基因,显然不是去除一个很大的风险,因为这对婴儿的父母(父亲有艾滋病,母亲没有艾滋病)本来就不是高风险的人群。婴儿必须承担的风险却是非常非常之大的,因为这个基因编辑后她们的全身基因组究竟有没有造成突变,不是只做几个全基因组测序就能判断的,而且现在测序的手段还并非完美,很多基因突变并不是通过常规测序手段轻易发现。就算是现在最好的基因编辑手段碱基编辑器也会引起很多基因组脱靶效应,导致基因突变,所以这个风险是巨大的。 所以说,我心目中严肃的、对人类负责的基因编辑的研究应该是,必须没有第二个选择,只能用基因编辑来去除基因突变。这才是伦理能通过审查的唯一的标准。如果有任何其他的选择,目前都不应该用基因编辑的方法直接在人类受精卵上操作。 这个研究有没有经过伦理批准?合不合法?合不合规?很遗憾的是,在我们的研究领域很多地方还是盲区,不是不合法不合规,是根本没有法、没有规。我呼吁科学家作为一个共同体,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科学和社会学的交界的每一步研究都是需要充分讨论的。这次新闻偏偏选在香港召开的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之前,而且没有经过充分的同行评议就发布了这个新闻,我觉得是很不负责任的。 ◇ 某生物科技首席科学家李凯博士 HIV要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需要足够量的HIV病毒才行,通过药物控制降低妈妈的HIV载量,可以很高效阻断母婴传播途径。事实上,基因编辑受精卵,任何体外生殖中心都可以常规操作。1. 伦理没有得到国际认可,国家认可都不一定得到了; 2. 可以出名,但医学价值不大; 3. 不是产业化的方向,毕竟脱靶效应是短期内不可避免的事情。而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黄志伟也表示,母亲是艾滋病患者,做好隔离措施孩子可以没问题。 ◇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皓毅 科学、技术和伦理上多个问题需要解决,这三方面的问题一个都还没有解决。技术方面,如何确保无嵌合的一细胞期完成精确基因编辑,如何全面检测潜在脱靶位点。科学方面,如果确保引入的CCR5突变在受体胚胎的遗传背景下有良好的效果而没有其他严重副作用。 ◇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命医学系主任李大力 在怀孕期做基因编辑治疗遗传疾病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现在有很多文章已经开始在动物水平开展胎儿期通过重组病毒进行基因编辑的基因治疗工作。因为胎儿很多细胞处于活跃分裂期,重组效率会要高一些。所以我个人觉得针对患病胎儿的基因编辑或者基因治疗是可以接受的。这个与受精卵编辑完全不一样,受精卵编辑几乎可以肯定是会有生殖系转移的。胎儿期通过病毒治疗生殖系转移的概率还是微乎其微。HIV感染者对基因编辑技术期望值更高
此前,来自中山大学的一组学者针对公众对基因编辑的态度进行问卷调查,HIV感染者对基因编辑技术期望值比普通公众要更高。
早在2015年,中山大学学者在全球率先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修饰人类的胚胎,引起全球科学群体的关注。此后,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全球基因编辑峰会达成了一项共识,即鼓励基因编辑的基础研究和在体细胞层面上的临床应用,但是对于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需考虑技术、社会以及伦理问题,属于限制级研究。近日,第二届全球基因编辑峰会将在中国香港召开,相信这个重磅新闻会是大会讨论的焦点。
2017年,美国科学院公布了一份报告:《人类基因编辑:科学、伦理以及监管》(Human Genome Editing: Science, Ethics, and Governance),以促进该技术能更好地应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同时加强基因编辑的伦理规范。
2017年2月,贺建奎在在科学网曾经就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撰文称:“CRISPR-Cas9是一种新技术,我们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和了解。不论是从科学还是社会伦理的角度考虑,没有解决这些重要的安全问题之前,任何执行生殖细胞系编辑或制造基因编辑的人类的行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相关问答
首先,立春吃春饼是传统民俗,而春饼和春卷是有所不同的,春饼多是北方盛行,春卷则是南方较多。吃春饼,主要是传统的“咬春”,在冰雪消融之后菜地里新长出的一...参...
肝癌,是危害我国的恶性肿瘤之一。近些年来,肝癌正在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数据显示,全球新发肝癌,约一半发生在我国,堪称肝癌大国。那么,为何,肝癌的...懒惰...
鸡蛋煎着吃,和煮着吃,鸡蛋水哪种方法营养靠高?为什么?大家好,我是琦哥说美食,我的回答是:题主问的哪种方法营养高,那么我先来说说鸡蛋的营养与吃鸡蛋的...煮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