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周刊 孙思邈著《千金要方》

千金要方全文 文化周刊  孙思邈著《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历代都有再版刊行。资料图

■ 蒙乐生

《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是中国传统医疗与保健系列丛书之一,是“药王”孙思邈用毕生心血著成的医学巨著,全书30卷,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的影响极大。书名取义孙思邈主张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生命观,视人命重于千两黄金。尔后,他又著《千金翼方》作为姐妹篇,主要内容有药物、伤寒、妇人、小儿、杂病、针灸等。

《千金要方》首篇所列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是中医学伦理学的基础。其中,妇科、儿科专一论述,奠定了宋代妇科与儿科的独立基石;治内科病提倡以五脏六腑为纲,寒热虚实为目,率先开创脏腑分类制方的先河。

在学术思想上,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开创了内、外、妇、儿、五官、针灸、营养等医学分类的雏形,对后世临床医治起了促进作用。孙思邈以五脏六腑为纲,以脏腑、寒热、虚实为制方用药的准则,对每个脏腑首列总论,论述《素问》《灵枢》及扁鹊、华佗、张仲景诸家有关脏腑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辨证方法,以及表里寒热虚实等各种证候。

在处方用药上,孙思邈主张方药并重;不但重药,而且重方。他认为,药物固能治病,但是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配伍成一定的方剂,才能更好发挥治疗效能,提出:“药有相生相杀,气力有强有弱,君臣相理,佐使相持……若调和得所,虽未能治病,犹得安利五脏。”

孙思邈强调综合诊断,整体论治,不然的话,“知药不知灸,未足以尽治疗之体;知灸不知针,未足以极表里之变”。孙思邈善于用药,长于用针,还精于灸法。他认为,治疗疾病必须取长补短,必须掌握多种治疗方法,必要时要用多种手法提高疗效。

杂学旁收,学以致用,是孙思邈诊治的行为准则。他把酒用在医疗上,是吸取民间经验,用酒来消毒和预防疾病,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元旦喝屠苏酒,端午喝雄黄酒,用雄黄酒涂抹肌肤等,这些虽不是孙思邈所发明,但却最早见于《千金要方》。

孙思邈医学成就卓著,涉及医学的方方面面。他探究伤寒学,将《伤寒论》内容较完整地收入《千金要方》。孙思邈“始妇人而次婴孺,先脚气而后中风,伤寒、痈疽、消渴、水肿、七窍之疴,五石之毒,备急之方,养生之术,总编二百三十二门,合方论五千三百首”。

《千金要方》提倡饮食疗法。“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快,必凭于药。”孙思邈强调,“用药如用兵,其性刚烈,若发用乖宜,非但不能愈疾,反会损伤正气。”如能用饮食的方法治愈疾病,就不要用药;若食疗不愈,再用药。孙思邈认为,食物有“悦神爽气,以资气血”之功,如食羊肝治疗夜盲症,收到了不药而愈的治疗效果。

《千金要方》专列“食疗”一则,详细介绍谷、肉、果、菜等食物的辅助治疗作用,并指出“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道疾者”方可称“良工”。他认为:“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毋失岁时之和。一日之忌,暮无饱食,一月之忌,晦无大醉;一岁之忌,暮无远行。”

在养生延年方面,提倡按摩、导引、散步、轻微劳动及食治、讲求卫生等结合,积累了防病治病的宝贵经验。《千金要方》还记载不少错误的行为方式,那不仅是造成疾病的根本起因,也是疾病复发的结果,是“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可复作。”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说,消渴能够治愈,而复发的原因是“不减滋味”,就是用调味品、下饭菜也不要掩盖五谷气味。这种养生主张见于更早的文献《论语·乡党》中的“肉虽多,不使胜食气”,与《黄帝内经·奇病论》“此肥美之所发也”的论证相一致。

孙思邈反对服五石散,对此深恶痛绝:“又有贪饵五石,以求房中之乐,此皆病之根源之患,生诸枝叶也,不可不知其本末。”他举证大量儒生服五石散而暴死的事例,指出宁服毒药野菖,也不能服散。为此,他创立诸如白豉汤、甘草汤和杜仲汤等来解毒。

受时代限制,孙思邈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并不影响《千金要方》的巨大成就。北宋医学家林亿校正《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时说:这两部书,上自有文字起,下至隋朝止,无论医学的理论和方剂,没有不被采纳的,而且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

上医医国 中医医人 下医医病 “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

​唐朝初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展迅速,让医家有了总结前人经验的各种可能,从而著书立说,惠及万民。永徽三年(652),医学家孙思邈集录东汉至唐初各家医论,治疗方剂,并将个人治疗经验融汇其中,编成《备急千金要方》一书。

孙思邈(约581-682),人称“药王”,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他自幼多病,立志于学习经史百家著作,尤立志于学习医学知识。青年时期即开始行医于乡里,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他对待病人,不管贫富贵贱,都一视同仁,无论风雨寒暑,饥渴疲劳,都求之必应,一心赴救,深为群众崇敬。

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值更当胜于此,因而用“千金要方”作为书名。《备急千金要方》共30卷,是一本关于食物疗法的医书。该书第一卷为总论,内容包括医德、本草、制药等;而后则以临床各科辩证施治为主,计妇科2卷,小儿1卷,五官科1卷,内科15卷(内中10卷按脏腑分述),外科3卷;另有解毒急救2卷,食治养生2卷,脉学1卷及针灸2卷。共计233门,方论5300首。

《千金要方》首篇所列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是中医伦理学的基础;其妇、儿科专卷的论述,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体长以脏腑寒热虚实为纲,与现代医学按系统分类有相似之处,其中将飞尸鬼疰(类似肺结核病)归入肺脏证治,提出霍乱因饮食而起,以及对附骨疽(骨关节结核)好发部位的描述、消渴(糖尿病)与痈疽关系的记载,均显示了很高的认知水平;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阿是穴的选用、“同身寸”的提倡,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因此,《千金要方》素为后世医学家所重视。

《千金要方》流至国外,也产生了相当影响。日本丹波康赖《医心方》、朝鲜金礼蒙《医方类聚》和许浚《东医宝鉴》等书,均以《千金要方》为重要参考资料。日本还于1974年成立了“《千金要方》研究所”,可见此书影响之深远。自宋至今,中外翻刻本有30余种,以日本江户医学影摹北宋刊本流行最广。

附:

孙思邈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深感古代医方的散乱浩繁和难以检索,因而博取群经,勤求古训,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成《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反映了唐初医学的发展水平。

《千金翼方》为孙思邈又一著作,30卷。书名取羽翼《千金要方》之意。约成于永淳元年(682)。卷1~4为药物部分,总论采药时节、药名、药出州土、用药处方,分论玉石、草、木、人兽、虫鱼、果、菜、米谷等800余种药物的性味、主治、功效、异名、产地、采集时间等;

卷5~24为临床各科的方药论治,及养生防病内容等,计妇人4卷、伤寒2卷、小儿1卷、养性、辟谷、退居、补益各1卷,中风2卷、杂病2卷,万病1卷,飞炼1卷,疮痈2卷,卷25为诊法(色脉)1卷,其后为针灸3卷,禁经2卷。

《千金翼方》还辑录了一些国外医学资料,如何伽陀丸、耆婆方等,所辑录的《新修本草》《伤寒论》等古代文献内容,对保存和研究史料有重要价值。此书有日本影刻元大德梅溪书院本、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王肯堂校刻本等。

相关问答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的白话文_作业帮

[最佳回答]白话就没意思了,背原文才有感觉,才能体会一个医者的责任感.

《千金要方》主要讲的是哪些内容?对现代人们健康有哪些指导意义?

内容如下,古代的这类书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一切都为治病,要说对健康的影响,还得看黄帝内经和另外一些延年益寿养生的古书。我这里有很多。并一直在研究。另外...

性前戏都有些什么技巧和动作?_千问健康

全部症状:前戏需要怎么做呢?做爱的时候会有声音吗?会有什么样的声音呢?发病时间及原因:治疗情况

备急千金要方序译文?

原文: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频而多,常欲令饱中饥,饥中饱耳。译文:善于修身养性的人懂得在饿之前而吃东西,在渴之前而饮水。吃的...原...

中医妇科学_千问健康

医生,你好,我想向你请教一个医学方面知识的问题,现在社会女性生育,妇科病等妇女疾病基本都是中医院里治疗,那中医方面有没有专门的妇科研究呢,主要研究什么方面...

千金方哪个版本最全?

千金方中的版本依据不同收集渠道和时间而异,无法确切指出哪个版本最全但是目前市面上流传最为广泛、具有较高权威性的版本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该版本由宋代...

大医精诚出自?

《大医精诚》一文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

备急千金要方中薯蓣散药方中的五味子二分是什么意思?

古代1分与现在1分不同,1分是0.3125克,二分就是0.625克,约为0.6克古代1分与现在1分不同,1分是0.3125克,二分就是0.625克,约为0.6克

千金方与千金翼方哪个版本好?

当然是千金翼方更全面《千金要方》是药王经典著作,开篇为大医精诚,里边方剂比较全面,而千金翼方则是千金要方的填充,以补其不足,约成书于永淳二年,书中...

孙邈的著作?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摄生沦、福寿论等医书。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摄生沦、福寿论等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