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奇人怪事# #民间故事# 有个名为奚山的高密县人,以行商为业,常常客居于蒙阴、沂水之间。
有一天,他在途中遇上了大雨,等他赶到他经常住宿的地方时,夜已经很深了。所以旅店都已关门。他只好徘徊在一家房檐下。忽然两扇门打开了,一个老头儿出来,请他进去。奚山很高兴地跟着他走进去。老头儿说:“我是可怜客人你没有住处,所以才请你进来。家中有老妻弱女,已经睡熟了。只有点隔夜剩下的饭菜,请不要嫌弃,吃点冷饭吧。”说完了准备进屋去,奚山为表感谢就拉住老头儿请他喝自己带着的酒。过了一会儿,一位女郎出来给他们斟酒。老头说:“我家阿纤起来了。”奚山一看这姑娘,有十六七岁,身材苗条,容颜秀丽,举止风度优美动人。奚山有一个儿子还未结婚,心里暗暗看中了这位姑娘,因而就请问老头的籍贯和门第。奚山问:“女婿是谁家?”老头儿回答说:“还没有许配人家。”奚山说道:“我这萍水相逢之人,受到你热情的接待,终生不敢忘记。因为老先生是盛德之人,我才敢冒昧地提一件事。我有一个儿子叫三郎,十七岁了,正在读书学习,还不算愚笨顽劣,我想要高攀老先生结一门亲事,您不会嫌我家穷贱吧!”老头儿高兴地说:“老夫住在这里,也是租赁的。倘若能得到你们这样的人家相依托,只要给我们一间屋子,我们全家都搬去,婚事就这么定下了。”奚山都答应了。奚山收拾完行装,拿出饭钱以及去往高密县的盘缠给老头儿,对他说:“我还需行商一个多月,你们收拾完这边后,先行过去高密县,把这封信给我夫人,她自会安排好一切。”老头收下,表示十分感谢。
分别以后,奚山在外客居行商一个多月,才返回来。离这个高密县还有一里多路,遇见一位老太太领着一位姑娘。走近以后看了看,才发现是阿纤姑娘这对母女。于是问老太太说:“老先生呢?为何如此之久才到这边?”老太太神色凄惨地说:“老头子不幸被倒坍的墙压死了,花了些时间安葬好老头子,钱都花完了,只能徒步走来,时间就久了些。
回到家里以后,奚山把经过情由告诉了夫人与儿子。双方相见都很高兴。奚家就收拾了自己家对面的另一所房子,让老太太她们住了,占卜选择了好日子替三郎完婚。阿纤嘱咐三郎说:“你对公公说,外出行商再从西边经过的时候,不要向外人提起我们母女。”过了三年,奚家越发富裕了,三郎也入了县学。有一天,奚山投宿到古家原先的邻居家中,偶尔谈到往日有一次没有地方住宿,投宿到隔壁老头老太太家的事。主人说:“客人你记错了。我的东邻是我伯父家的,四年前,住在这里的人经常见到怪异的事,所以空废了很久了,哪会有什么老头老太太留你住宿?”奚山很感到惊讶,但没有再往深处说。回到家中私下里和家里人谈论,都怀疑新媳妇不是人,暗暗地为三郎担心,而三郎和阿纤恩爱如常。奚山还特意找了好多厉害的猫养在家中,阿纤多少有些觉察了。半夜里对三郎说:“我嫁给你好几年了,从没有失做媳妇的品德的行为,现在个个却把我不当人看。”说着眼泪就流下来了。三郎说:“我的心意你应该早就了解。自从你进入我家门,我家日益富裕,都认为这福气应归功于你,怎么会有别的坏话?”阿纤说:“郎君没有二心,我是知道,但是你父母他们就很过分。”眼看家里猫越来越多,一天晚上她对三郎说母亲有点病,辞别三郎去陪母亲一夜。天明后,三郎过去问候,只见屋子里已经空了。三郎吓坏了,派人四方寻访她们的踪迹,都没有消息。三郎心中萦绕着思念之情,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决定踏上寻妻之路。而三郎的父亲和哥哥却都感到庆幸,说你要是离开就不要回来了。三郎头也不回的走了。
两年后的一天,借宿别人家的三郎听见邻居家有人哭得很哀痛,因而就询问借宿的主人。主人回答说:“数年以前有寡母孤女二人,赁屋居住在这儿。上个月老太太死了,姑娘独自居住,没有一个亲人,所以这样悲伤。”三郎问:“她姓什么?”主人说:“姓古。她家经常关门闭户不跟邻里往来,所以不了解她的家世。”三郎吃惊地说:“是我妻子啊!”于是就去敲门。有人一边哭一边出来,隔着门答应说:“你是谁呀?我家从来没有男人。”三郎从门缝里窥视,远远仔细一看,果然是阿纤,便说:“阿纤开门,我三郎,寻你两年的三郎。”阿纤听了,就拨开门栓让他进去,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阿纤对三郎诉了一夜的苦。原来阿纤自己和母亲不想在别人指指点点下生活。便不告而别了。阿纤知道三郎为她与父母反目成仇,很是感动,觉得跟他回高密县,但是三郎也不被家里认可,两人只能在外面租房子度日,但是有了阿纤之后,三郎很快就中举,生活越来越好。反而奚山一家越来越贫穷,加上奚山到了晚年。就更加没有经济来源了,没想到有一天,阿纤主动把他接到家里赡养了。心情很复杂说:“你真可谓是不念旧恶,当初我那么对你。”阿纤说:“公公也是出于爱护儿子啊,而且如果不是你,我哪有机会结识三郎呢?”这时奚山笑了笑说“阿纤阿,你这不是人,谁还能配称做人呢”
奚山,是山东高密县人,以行商为业,常常客居于蒙阴、沂水之间。
有一天,他在途中遇上了大雨,等他赶到他经常住宿的地方时,夜已经很深了。敲遍了旅店的门,没有开门的。他只好徘徊在一户人家的房檐下。忽然两扇门打开了,一个老头儿出来,请他进去。奚山很高兴地跟着他走进去。拴好了毛驴来到堂屋里,屋里并没有床榻几桌。老头儿说:“我是可怜客人你没有住处,所以才请你进来。我家其实并不是卖酒卖饭的人家。家中没有多余的人手,只有老妻弱女,已经睡熟了。虽然有点隔夜剩下的饭菜,苦于缺少炊具无法再热,请不要嫌弃,吃点冷饭吧。”说完了就进入里边。一会儿,拿了一张矮凳来,放在地上,催促客人坐下。又进去拿了一张短腿茶几出来。跑来跑去,忙忙碌碌,十分劳累。奚山一会儿站起,一会儿坐下,心里很不安,就拉住老头儿请他休息。过了一会儿,一位女郎出来给他们斟酒。老头说:“我家阿纤起来了。”奚山一看这姑娘,有十六七岁,身材苗条,容颜秀丽,举止风度优美动人。奚山有一个小弟弟还未结婚,心里暗暗看中了这位姑娘,因而就请问老头的籍贯和门第。老头儿回答说:“我姓古,名叫士虚。儿子、孙子都早死了,只剩下这个女儿。刚才不忍心打搅她的酣睡,想必是老伴儿把她叫起来的。”奚山问:“女婿是谁家?”老头儿回答说:“还没有许配人家。”奚山心里暗暗高兴。接着各种菜肴摆上了许多,好像早就有准备似的。奚山吃完了以后,恭恭敬敬地表示道谢,说道:“我这萍水相逢之人,受到你热情的接待,终生不敢忘记。因为老先生是盛德之人,我才敢冒昧地提一件事。我有一个弟弟叫三郎,十七岁了,正在读书学习,还不算愚笨顽劣,我想要高攀老先生结一门亲事,您不会嫌我家穷贱吧!”老头儿高兴地说:“老夫住在这里,也是寄居。倘若能得到你们这样的人家相依托,便请借给我一间屋子,我们全家都搬去,以免悬念。”奚山都答应了,就站起来表示感谢。老头儿很殷勤地安排他住下,才出去。鸡叫以后,老头已经出来了,请奚山去漱洗。奚山收拾完行装,拿出饭钱给他,老头儿坚决推辞说:“留客人吃一顿饭,万万没有收钱的道理。何况我们还依附你结为亲家了呢。”
分别以后,奚山在外客居行商一个多月,才返回来。离这个村子一里多路,遇见一位老太太领着一位姑娘,衣帽都是白色的。走近以后看了看,觉着那姑娘好像阿纤,姑娘也一再转过脸来看他,并拉着老太太的衣袖附在老太太耳边说了些什么。老太太便停下脚步问奚山说:“先生姓奚吗?”奚山连声说是。老太太神色凄惨地说:“老头子不幸被倒坍的墙压死了,现在我们要去上坟,家里空了没有人。请你在路边稍等一会儿,我们马上就回来。”于是进入树林里去了。过了一段时间才回来。这时,路上已经昏暗了,于是就和奚山一块儿走。老太太诉说自己和女儿的孤苦,不知不觉伤心啼哭,奚山也心酸难受。老太太说:“这个地方的人情很不善良,我们孤儿寡妇很难过口子。阿纤既已经是你家的媳妇,错过了这个机会恐怕就要推迟许多日子,不如今天晚上,就同你一起回去吧。”奚山也同意了。
回到了家以后,老太太点上灯伺候客人吃完了饭,对奚山说:“我们估计你快回来了,所以把家里存的粮食都已经卖出去了;还有二十多石,因为路远还没有送去。往北去四五里路,村中第一个门,有一个叫谈二泉的,是我们的买主。你不要怕辛苦,先用您的驴运一袋去,敲开门后告诉他,只说南村古姥姥有几石粮食,想卖了当作路费,麻烦他赶着牲口来运去。”就把一口袋粮食交给奚山。奚山赶着驴到了那儿,敲了敲门,一个大腹便便的男人出来了。奚山把事情对他说明了,放下粮食先回来了。一会儿有两个仆人赶着五头骡子来了。老太太领着奚山到藏粮食的地方,原来是在地窖中。奚山下去给他们用斗装粮食,老太太在上面发放,阿纤验收签码。顷刻装足了,打发他们走了。共计来回四次才把粮食装运完,接着就把钱交给老太太。老太太留下他们一个人和两头骡子,收拾行装就起身东去。
走了二十里,天才亮。到了一个集镇,在市场边上租赁了牲口,谈家的仆人才回去。
回到家里以后,奚山把经过情由告诉了父母。双方相见都很高兴。奚家就收拾了另一所房子,让老太太住了,占卜选择了好日子替三郎完了婚。老太太给女儿置办的嫁妆很齐全。
阿纤寡言少语,性情温和,有人和她说话,她也只是微笑,白天晚上纺线织布,一停不停。因此,全家上下都爱惜喜欢她。阿纤嘱咐三郎说:“你对大哥说,再从西边经过的时候,不要向外人提起我们母女。”过了三四年,奚家越发富裕了,三郎也入了县学。有一天,奚山投宿到古家原先的邻居家中,偶尔谈到往日有一次没有地方住宿,投宿到隔壁老头老太太家的事。主人说:“客人你记错了。我的东邻是我伯父家的别墅,三年前,住在这里的人经常见到怪异的事,所以空废了很久了,哪会有什么老头老太太留你住宿?”奚山很感到惊讶,但没有再往深处说。主人说:“这座宅子一向空着,有十年了,没有人敢进去住。有一天后墙倒坍了,我大伯去察看,看见石块底下压着一头大老鼠,有猫儿那么大,尾巴还在外边摇摆。大伯急忙回来,招呼了不少人一块去,老鼠已经不见了。大伙怀疑那东西是个妖物。十几天以后,又进去试探,很安静,什么东西也没有了。又过了一年多,才有人居住。”奚山越发感到奇怪。回到家中私下里和家里人谈论,都怀疑新媳妇不是人,暗暗地为三郎担心,而三郎和阿纤恩爱如常。时间久了,家中人纷纷议论猜测这件事,阿纤多少有些觉察了。半夜里对三郎说:“我嫁给你好几年了,从没有失做媳妇的品德的行为,现在却把我不当人看。请赐给我一份离婚书,任郎君自己去选一个好媳妇。”说着眼泪就流下来了。三郎说:“我的心意你应该早就了解。自从你进入我家门,我家日益富裕,都认为这福气应归功于你,怎么会有别的坏话?”阿纤说:“郎君没有二心,我难道不知道?但是众人纷纷议论,恐怕难免有抛弃我的时候,就像秋天抛弃扇子那样。”三郎再三安慰解释,阿纤才不再提离婚的事。
奚山心里始终放不下这件事,就天天寻求善于捕鼠的猫,以观察阿纤的态度。阿纤虽然不怕,然而总是愁眉不展。一天晚上她对三郎说母亲有点病,辞别三郎去探望母亲。天明后,三郎过去问候,只见屋子里已经空了。三郎吓坏了,派人四方寻访她们的踪迹,都没有消息。三郎心中萦绕着思念之情,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而三郎的父亲和哥哥却都感到庆幸,轮流不断地安慰劝说他,打算给他续婚,而三郎的心情非常郁闷不欢。等待了有一年多,音信都断绝了,父亲和哥哥时常讥笑责备他。三郎不得已花重金买了一个妾,然而思念阿纤的心情始终不减。又过了好几年,奚家的日子一天天贫困了,因此又都思念起阿纤来。
三郎有一个叔伯堂弟阿岚,因为有事到胶州去,途中拐了个弯去看望表亲陆生,并住在了他家。晚上阿岚听见邻居家有人哭得很哀痛,未来得及询问这件事。到胶州办完了事回到陆生家,又听到了哭声,因而就询问主人。主人回答说:“数年以前有寡母孤女二人,赁屋居住在这儿。上个月老太太死了,姑娘独自居住,没有一个亲人,所以这样悲伤。”阿岚问:“她姓什么?”主人说:“姓古。她家经常关门闭户不跟邻里往来,所以不了解她的家世。”阿岚吃惊地说:“是我嫂子啊!”于是就去敲门。有人一边哭一边出来,隔着门答应说:“你是谁呀?我家从来没有男人。”阿岚从门缝里窥视,远远仔细一看,果然是嫂嫂,便说:“嫂嫂开门,我是你叔叔家的阿岚。”阿纤听了,就拨开门栓让他进去,对阿岚诉说孤苦之情,心情凄惨悲伤。阿岚说:“我三哥思念你很痛苦,夫妻之间即使有点不和,何致于远远地逃避到这儿来!”阿岚就要赁一辆车载她一起回去。阿纤面色凄苦地说:“我因为人家不把我当人看待,才跟母亲一块隐居到这里。现在又自己回去依靠别人,谁不用白眼看我?如果想要我再回去,必须与大哥分开过日子,不然的话,我就吃毒药寻死算了!”
阿岚回去之后,把这件事告诉了三郎,三郎连夜跑了去。夫妻相见,都伤心流泪。第二天,告诉了房子的主人。房主谢监生见阿纤长得美貌,早已暗中打算把阿纤纳为妾,所以好几年不收她家的房租,而且多次放风向阿纤的母亲暗示,老太太都拒绝了他。老太太一死,谢监生私下庆幸可以谋取到手了,而三郎忽然来了。于是就把几年的房租一起计算,借以刁难他们。三郎家本来就不富裕,听说要这么多银子,显出很忧愁的神色。阿纤说:“这不要紧。”领着三郎去看粮仓,大约有三十石粮食,偿还租金绰绰有余。三郎高兴了,就去告诉谢监生。谢监生不要粮食,故意只要银子。阿纤叹息说:“这都是因为我引起的麻烦啊!”于是就把谢监生图谋纳她为妾的事告诉了三郎。三郎大怒,就要到县里去告他。陆生阻止了他。替他把粮食卖给了乡邻,收起钱来还给了谢监生,并用车把两人送回家去。三郎如实地把情况告诉了父母,和哥哥分了家过日子。
阿纤拿出她自已的钱,连日建造仓房,而家中连一石粮食还没有,大家都感到奇怪。过了一年多再去看,只见仓中粮食已装满了。过了没有几年,三郎家中十分富有了,而奚山家却很贫苦。阿纤把公婆接过来供养,经常拿银子和粮食周济大哥,逐渐习以为常了。三郎高兴地说:“你真可谓是不念旧恶啊。”阿纤说:“他也是出于爱护弟弟啊,而且如果不是他,我哪有机会结识三郎呢?”以后也没有什么怪异的事情出现。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谢谢!
相关问答
论太子妃的倒掉,公主贵性,美人难嫁,陛陛陛下,阿纤,神仙肉、公主之道,重生之香途,嫔妃这职业,媚公卿,大宫,冷宫by猛虎嗅蔷薇等都不错哦论太子妃的倒掉,公主贵...
阿纤乐悠悠是青年艺术家画的阿纤乐悠悠是《真爱甜蜜美厨娘》里面的角色。《虐心爱情故事》系列全屏电影之《真爱甜蜜美厨娘》是由巴晨旭执导,冯芷墨、熊苏艺...
1.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2.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3.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
[回答]拔来报往词目拔来报往释义报:通“赴”,迅速.很快地来,很快地去.形容频繁地奔来奔去.出处《礼记少仪》:“毋拔来,毋报往.”示例少顷,以足...
纷纭,这才是真正的一个汉语成语,它的拼音为zhòngkǒufēnyún,它的意思是多而且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一般是用作...正确的只有众口纷纭,这才是真正...
类似于“议论纷纷”的词语有说长话短、众说纷纭、说长道短、七嘴八舌、议论纷纭、争长论短、人言啧啧等词语。具体释义:议论纷纷[yìlùnfēnfēn...
基本解释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详细解释【解释】: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君无二...
纷纭前加两字组成成语是【众说纷纭】众说纷纭[zhòngshuōfēnyún]【解释】: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
没有玻尿酸年代的古装美女之《花姑子》,王艳张庭你更喜欢谁?想必大家看过不少关于聊斋的电视剧,但是你知道《花姑子》是根据蒲松龄原著小说《聊斋志异》中的...
七嘴八舌、喋喋不休、众说纷纭、人多口杂、人多嘴杂1、七嘴八舌【解释】:形容人多口杂。【出自】:清·袁枚《牍外余言》:“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嘲,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