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这个现实的世界,或许我们在陌生的都市里过得并不如意,受困于房租、房贷、婚恋等各种矛盾,但我们不用仰视困境,矮化自己,我们可以参考上述诸位的经历来印证“世界不会轻易崩塌”——即使希望微弱,即使曾经濒临崩溃,但只要我们没有自乱阵脚或做出傻事,希望就不会破灭。
诚然,并不见得每个人都有铜墙铁壁般的意志,但请牢记这首歌曲所传递的信念:“再坏能有多坏/不要把手放开/再多一些时间总会改变这糟糕的现在/尽管再多复杂变化/世界不会轻易崩塌......”是的,世界不会轻易崩塌。
这个观点虽直白,但足够深刻。
相信我们都能够在这首逾越文化背景、宗教信仰、肤色国籍的“人生的主题曲”当中重拾信心。未来尚未到来,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将要遇见什么人,去往什么地方,前面的境遇是好是坏......但无论遇到怎样不堪的遭遇,我们都要记得抬头看世界——永远不会轻易崩塌的世界。
哪怕它真的复杂多变,但出路,永远在自己脚下。
空巢青年:我活着,但生不如死(阅读全文向下拉动)
一人独居,两眼惺忪,三餐外卖,四季淘宝,五谷不分。 这便是“空巢青年”的真实写照。“空巢青年”这个词是由“空巢老人”演变而来,指的是生活在大城市,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租房的的年轻人。
“空巢青年”是互联网和商业社会发展下的产物。据大数据分析指出,“空巢青年”的数量已经突破半个亿, 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数字会稳步增长。
在众多“空巢青年”里,你是否也看到自己的影子?
02
工作日的时候,“空巢青年”习惯在出门前便带上耳机,打开网易云音乐,切换到列表随机播放模式,大约8点的时候赶上早高峰的地铁。
下午到点下班,同事们问为什么还不走?要么就说还有些工作没做完加加班,要么就说不想挤高峰期的地铁,但只有自己知道,下班还不想走,是因为回家也是一个人对着四堵墙度过漫长的夜。
周末的时候,“空巢青年”不完全的作息如下
11:00 睡到自然醒,但依旧躺在床上刷淘宝、刷微博、刷朋友圈。
12:30 肚子开始饿了,不情愿地起床刷牙洗脸,然后盘腿坐回床上,打开外卖APP,红包很多,但却纠结着吃什么,每次都因为要凑单所以多点,结果每次都因为吃不完白白浪费。
14:00 吃饱了就想睡,但又觉得整天睡很颓废,还是看个综艺吧。
16:00 综艺看完了,觉得没事干,心想要不要约朋友出来逛街吃饭?但想想下周就要交房租以及购物车里日益膨胀的心愿单,还是算了,宅家里比较省钱。
17:00 要不要自己出去逛逛,但一个人有什么好逛的?不过家里的日用品和零食快没了,最近超市在打折,去屯一点吧。
19:00 从超市买了一堆东西,拎得手都麻了,经过菜市场想买些水果和蔬菜,却被阿姨怂恿着多买点。谁不想天天做饭,只可惜一个人的分量不好做,很多时候都是吃一半倒掉一半。
20:00 回到家把新买的东西放好,整理房间的时候,发现上次超市大减价买的日用品还有剩余,而且接近保质期。原来一个人生活真的不适合囤货。
22:00 到凌晨 早早地躺在床上,但一点也不困,充电宝在身旁便是最大的安全感。
刷微博看段子,觉得有趣的人离自己太遥远;
刷朋友圈看好友的动态,但从不点赞,只是默默地感叹:为何别人的生活这么丰富多彩;
刷淘宝,把想买的东西都塞进购物车,但却不知道何时才能把它清空;
就这样刷着刷着到了凌晨1点,眼睛干涩难耐,充电宝从的电从4格到2格。
于是把手机丢一边,翻个身,抱着自己便睡去。
03
“空巢青年”是孤独和迷茫的缩写,有人说“空巢青年”不过是单身狗进化的品种而已,只需要找个对象,问题便解决了。
但对于“空巢青年”而言,孤独是长久累积下来的顽疾,恋爱并非一时半刻可以治愈的良药。
为什么会出现大规模的“空巢青年”呢?主要原因有两点:
1. 生活压力大,生活成本高
大部分一线城市的“空巢青年”月薪在6000左右。随着城市的发展,租房、吃喝、娱乐的花费越来越高,支出的速度赶不上收入的速度。
没有安全感是绝大部分“空巢青年”的写照,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能削减的开销都被扼杀在摇篮中,导致他们的日常生活变得单一乏味。
孤独成为生活的主色调,他们陷入了无人倾诉的恶性循环。
2. 时代发展快,精神压力大
互联网的发展让每个个体拥有了接触世界的捷径。时代发展快,一波波比自己优秀的同龄人涌现在大众的视野,他们从能力到圈子,从学识到背景,都比自己优秀,这很大程度上对“空巢青年”造成了精神上的压力。
跟在校园里不同,社会不是一个“唯分数论”的地方,所以更多的是靠自己的能力去适应时代的发展。
面对比自己更能适应时代快速发展的人,“空巢青年”会产生一中自卑感,从而把自己封锁在有限的环境里,不断自我怀疑,甚至自暴自弃。
在这个外卖买不到陪伴,快递送不到温暖的时代,每个人活着都需要勇气。
换个角度思考,“空巢青年”拥有更多的时间独处,他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去探索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他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每个人都必须经历一段孤独迷茫的日子,这是生活给我们设置的小关卡。
至于你是想一直孤独迷茫下去,还是想从孤独迷茫中找到新的突破口,这就需要98%的自我认知 + 2%的运气 了。
正是因为缺憾的存在
生命中沉淀出的美好才别具韵味
正是因为有那些
七嘴八舌的议论、无端的猜忌、不明真相的指责
那些无条件的接纳、不由分说的信任、毫无保留的爱护,不才愈发珍贵吗
就像没有路的黑暗森林
出口处光明乍泄的那一刻
有种令人落泪的感动
——追梦少年梁全有
五一假期,原本是放松身心,休闲享受的时候。
但可惜的是,总有人拿生命去作死。
陕西鳌太线,是很多户外旅游爱好者的心之所向。
“鳌太线”是纵贯秦岭鳌山与太白山的主山脉,太白山为秦岭山脉主峰,海拔3767米;鳌山是第二高峰,海拔3477米。
由陕西的鳌山沿秦岭山脊徒步到太白山,中间一路风景优美,奇峰仙境,令很多驴友心驰神往。
但也因为地理环境险恶,天气变化无常,路况复杂等因素,导致这一条线异常危险,所以一直没有对外开放。
可以说,这是一个美丽与凶险并存,天堂与地狱尽在咫尺的生命禁区。
多年来都曾有驴友因穿越“鳌太线”发生事故,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至2017年,短短五年时间,“鳌太线”就累计走失、失踪、死亡驴友多达46人。
秦岭“鳌太线”成为国内死亡率最高的一条线路。
陕西官方已全面禁止秦岭“鳌太穿越”,非法穿越“鳌太线”要接受3000元的行政处罚。
然而,即使国家三令五申,呼吁旅游爱好者不要擅闯,但还是有人以身试险,将宝贵的生命留在了这里。
今年5月,鳌太线又出事了。
五一期间,短短5天的假期,就有20多人被困。
陕西曙光救援队进行了3起搜救行动,但遗憾的是,仍有两名驴友不幸离世。
在自然和生命面前,不懂敬畏,不够珍惜,这样的行为,本身伴随着足够的危险和惨烈。
然而,这次营救中,更令人寒心的一幕出现了。
据人民网报道,5月6日,陕西宝鸡2名擅自非法穿越鳌太线的驴友,在进山后就遇险,家属报警后,救援队组织38名队员进行紧张搜索。
救援队在山中辛辛苦苦搜寻了一天,十分劳累,口干舌燥,又饥又饿,偌大的荒山野岭,到处都是丛林险峻,可以想象出救援难度之大。
幸好就在这个时候,两名驴友来到了有信号的地方,自己打了一个电话报告位置。
救援队得知情况之后,马上安排就近的村民去接应,通过20多小时的努力,救援队终于和村民一起把这两名驴友救出。
然而,人救出来之后,却出现了令人极为心寒的一幕。
1、在救人前,原本承诺的每辆车500元车费,但在人救出来之后,只同意按200元结算。
2、要钱可以,但是你必须到7小时车程外的地方领取。志愿者们劳累了一天,又怎么能开车7小时去领取,难道不能网上转账?
说实话,我看到人民网的这个报道,真的是出奇地愤怒。
一个电话,出动30多个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援。
他们拿自己的最宝贵的生命,为你的错误买单,不求你铭记感恩,但生而为人,最起码的感恩应该要有吧?
而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尔反尔,之前答应的500一辆车的费用变成200,还强行逼迫志愿者开车去7小时之外的地方领取,这简直是在羞辱他们,打他们的脸!
救人之前,哭爹喊娘,痛哭流涕,救人之后,冷漠无情,翻脸不认人。
这到底是人,还是狼心狗肺的白眼狼?
事后,搜救队员陈先生表示:人没事就好。救援一直是免费的,就是一分钱不给该救也得救,只不过前后反差挺好笑的。
这些话里,有施恩不图报的豁达,也有对人性的失望。
就算没有钱,救援队该救援还是会救援,只是这前后两幅嘴脸,翻脸太快,让人寒心。
相关问答
[最佳回答]发给的方法反反复反复反复反复
比如工作不顺压力很大,感到孤独寂寞生活中屡屡受挫于是就觉得自己生不如死,如果不是没有勇气过去早就自我了断了这种情况还是得找点爱好转移下注意...
谢邀请回答。好死不如赖活着,源自于司马迁"所以隐忍荀活"。这句话演变而流转下来的。其意是不管死得多么痛快,都不如隐忍地活着。好死不如赖活着,大多是人们...
这个题目有意思。活着。如何证明活着。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可以证明吗?自己证明自己活着,那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从不与外界打交道的人,在别人看来活着也等...
答:因为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不敢怠慢,人到中午身体也走下坡路,就像拉车的牛,一步也不能停,所以中年人要想开一点,苦也是甜!答:因为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
人活着要摸着自己的心走路,心要是丢了,活着不如死了。既然还活着,就不要去问活着的意义,一旦你想起了这个问题,你就会在一瞬间觉得生不如死。如果你说我活...
两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其一是人各有志,不可强求。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其二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不同遭际下所产生的不同态度...
体现的是一种活命哲学。没心没肺,能活百岁;问心无愧,活着不累;心底一汪清水,没有过夜的愁,不生过夜的气,也就没有过夜的病。有点与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的处世...
如果一个成年人找我诉苦,我说“是啊,活着真累,不如死了算了”,然后他真的自杀了,我构成犯罪吗共有1位律师解答自杀不属于刑事案件,杀人是属于故意杀人的行为...
一位著名作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连活着都不怕,足见活着其实是比死还要艰难的.而另一句经常响在耳边的话又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却又道出了死固然可以一了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