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回《古本水浒传》:梁山和朝廷血战到底,据说是施耐庵原著?

水浒传全文免费阅读 120回《古本水浒传》:梁山和朝廷血战到底,据说是施耐庵原著?

老覃早年写过《<水浒传>版本知多少?其中此版本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一文,讲述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女作家赛珍珠(Pearl S. Buck) 曾以“All Men Are Brothers”(“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为书名,全本翻译了《水浒传》。该书在美国出版后,大受读者欢迎,非常畅销。

由于《水浒传》在元末明初成书后,明代的众多私营书坊为了促销自家的书,就在雕印书籍的过程中故意对原作进行大量的删改、增补,以显示自己的书是不同于他家的“真本”、“古本”,使得《水浒传》在明朝年间出现了上几百种版本。

这几百种版本的《水浒传》经过历史的淘洗,流传到现在的还有几十种,单以回数区分,就有一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一百零四回本,一百一十回本、一百一十五回本、一百二十四回本等多种类型。

那么,赛珍珠是以哪个《水浒传》版本为母本翻译出“All Men Are Brothers”的呢?

水浒传全文免费阅读 120回《古本水浒传》:梁山和朝廷血战到底,据说是施耐庵原著?

这个问题并不复杂,懂英语的人拿“All Men Are Brothers”与各种《水浒传》版本对比,就很容易得出结论——赛珍珠是对照着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来进行翻译的。

事实上,从清初到新中国成立前,市面上最常见的《水浒传》版本就是金圣叹的《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

金圣叹的《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只有七十回外加一个楔子。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五篇《元明传来之讲史》中指出:金圣叹自称的“贯华堂所藏古本《水浒传》七十卷”是假话,实际他他是从百回本删削而成的。

胡适参考了鲁迅的见解,通过详细考证,认为金圣叹本是根据李卓吾百回本删节而成。

金圣叹将李卓吾百回本从七十一回处拦腰一斩,将原书的第一回改为“楔子”,将第七十一回中的“忠义堂石碣受天文”部分保留下来,自己再补写了一段卢俊义惊噩梦的情节,算作结局的第七十回。

《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一出,在长达三百年的时间里,几乎它本尽废,《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一统天下。

不用说,以“忠义堂石碣受天文”作为《水浒传》全书的结尾,总给人戛然而止的感觉,让人不能尽兴、不能过瘾。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又发行了多种一百回本和一百二十回本。

现在市面上最流行、就是大家最熟悉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根据容与堂本《水浒传》重新排版、标点推出的一百二十回《水浒全传》。

但是,一百二十回《水浒全传》中招安、征王庆、征田虎、征辽的故事让人读来味同嚼蜡,征方腊的故事又让人撕心裂肺,非常难受。

于是,又有相当一部分读者认为招安和征方腊等情节并非施耐庵的手笔,属于后人续书,重新选择只读《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

这不?这些年来,《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又渐渐重归市场了。

但是,1985年8月,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非常特殊的版本。

该版本以《古本水浒传》为名发行,分三册,共一百二十回,没有招安和征方腊等情节,前七十回内容与《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完全相同,在后面的五十回里,梁山好汉仍在和朝廷血战。

该书的校勘者蒋祖钢在《前言》中言之凿凿地断言:“在对它仔细研究后,我认为,它与前70回的作者为同一人。”“这是我们目前唯一一部署名施耐庵著的长达120回的《水浒传》”。

蒋祖钢还在《前言》提到,这个《古本水浒传》的后50回曾由上海中西书局在1933年单独排印过,书稿提供者梅寄鹤先生写了序言,序言中交代了他访得民间藏本并将之出版的过程。

但是,蒋祖钢的这个论断很快就遭到了湖北大学的张国光先生和老学者王利器先生等许多名家的批评。

为此,他先是写了一篇《梅寄鹤不是<古本水浒传>的作者》一文,发表在1986年4月5日的《北京晚报》上。后来又写了一篇《古本水浒传是伪续赝品吗》发表在1988年1月的《团结报》上。再后来在1994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再版的《古本水浒传》时,又写了《新版前言》。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这后五十回与贯华堂本《水浒》七十回“保持了完全一致的个性特征”,从而咬定这是施耐庵的原著。

水浒传全文免费阅读 120回《古本水浒传》:梁山和朝廷血战到底,据说是施耐庵原著?

但是,常熟市政协委员王天如先生是梅寄鹤的女婿,他在1988年看了蒋祖钢的《古本水浒传是伪续赝品吗》,写了《梅寄鹤生平简介》《关于<古本水浒传>》两文,寄给了自己的好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著名元明清文学家邓绐基先生。

《梅寄鹤生平简介》一文中提到:梅寄鹤“喜作小说家言”,已著作并出版过的长篇小说有《少林奇侠传》《双燕庄》《古本水浒传》等。

《关于<古本水浒传>》一文则详细介绍了梅寄鹤续写《水浒传》的过程。并特别指出,梅寄鹤为了推广自己的续书,伪托是施耐庵原著,冠以《古本水浒传》之名,交由中西书局出版了。

老覃早年发表过《<水浒传>是本来就只有七十一回还是后来被砍成七十一回的?》一文,曾就金圣叹“腰斩”《水浒传》一事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认为施耐庵完成的《水浒传》就只写到七十一回,即全书到梁山泊英雄大聚义结束了。后面的故事属于后人续编的。金圣叹所删减成的《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是向恢复原著面貌方面作出了努力。

著名史学家罗尔纲先生的分析,《水浒传》书名“水浒”二字,其实是来自《诗经•大雅•绵》里面的“古公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歧下”,包含着对革命的赞扬和歌颂。即《水浒传》的原本就只有七十一回,主题思想是“替天行道救生民”。

水浒传全文免费阅读 120回《古本水浒传》:梁山和朝廷血战到底,据说是施耐庵原著?

罗尔纲先生还指出:明容与堂刻百回本《忠义水浒传》第五回记:智真长老曾送鲁智深四句偈言,说他“可终身受用”。后人增加上受招安、征辽、平方腊等内容,该偈言就不能“终身受用”了。续书者只好让智真长老又再送了四句新的偈言给鲁智深。

实际上,凡中国古典小说,都要写出一个大结局,方算全书完毕。

比如《红楼梦》,要的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三国演义》则要写“天下归一统”;而《西游记》写的是唐僧师徒四人“终成正果”。

《水浒传》写到“众虎同心归水泊”就是一个热热闹闹、皆大欢喜的大结局了。

《水浒传》第一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一)

话说故宋,哲宗皇帝在时,其时去仁宗天子已远,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便有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得好脚气球。

  京师人口顺,不叫高二,却都叫他做高球。

  绑来发迹,便将气球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改作姓高,名俅。

  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只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

  因帮了一个生铁王员外儿子使钱,每日三瓦两舍,风花雪月,被他父亲在开封府里告了一纸文状,府把高俅断了二十脊杖,送配出界发放,东京城里人民不许容他在家宿食。

  高俅无计奈何,只得来淮西,临淮州,投奔一个开赌坊的闲柳大郎,名唤柳世权。

  他平生专好惜客养闲人,招纳四方干隔涝子。

  高俅投托得柳大郎家,一住三年。

水浒传全文免费阅读 120回《古本水浒传》:梁山和朝廷血战到底,据说是施耐庵原著?

高俅

  绑来哲宗天子因拜南郊,感得风调雨顺,放宽恩,大赦天下,那高俅在临淮州因得了赦宥罪犯,思量要回东京。

  这柳世权却和东京城里金梁桥下开生药铺的董将仕是亲戚,写了一封书札,收拾些人事盘缠,赍发高俅回东京投奔董将仕家过活。

  当时高俅辞了柳大郎,背上包裹,离了临淮州,迤逦回到东京,迳来金梁桥下董生药家下了这一封书。

  董将仕一见高俅,看了柳世权来书,自肚里寻思道:“这高俅,我家如何安得着遮着他?若是个志诚老实的人,可以容他在家出入,也教孩儿们学些好;他却是个帮闲破落户,没信的人,亦且当初有过犯来,被断配的人,旧性必一肯改,若留住在家中,倒惹得孩儿们不学好了。”

  待不收留他,又撇不过柳大郎面皮,当时只得权且欢天喜地相留在家宿歇,每日酒食管待。

  住了十数日,董将仕思量出一个路数,将出一套衣服,写了一封书简,对高俅说道:“小人家下萤火之光,照人不亮,恐后误了足下。我转荐足下与小苏学士处,久后也得个出身。足下意内如何?”

  高俅大喜,谢了董将仕。

  董将仕使个人将着书简,引领高俅迳到学士府内。

  门吏转报。

  小苏学士出来见了高俅,看了来书。

水浒传全文免费阅读 120回《古本水浒传》:梁山和朝廷血战到底,据说是施耐庵原著?

高俅

  知道高俅原是帮闲浮浪的人,心下想道:“我这里如何安着得他?不如做个人情,他去驸王晋卿府里做个亲随;人都唤他做小王都太尉,他便欢喜这样的人。”

  当时回了董将仕书札,留高俅在府里住了一夜。

  次日,写了一封书呈,使个干人送高俅去那小王都太尉处。

  这太尉乃是哲宗皇帝妹夫,神宗皇帝的驸马。

  他喜爱风流人物,正用这样的人;一见小苏学士差人持书送这高俅来,拜见了便喜;收留高俅在府内做个亲随。

  自此,高俅遭际在王都尉府中,出入如同家人一般。

  自古道:“日远日疏,日亲日近。”

  蚌一日,小王都太尉庆生辰,分付府中安排筵宴;专请小舅端王。

  这端王乃是神宗天子第十一子,哲宗皇帝御弟,现掌东驾,排号九大王,是个聪明俊俏人物。

  这浮浪子弟门风帮闲之事,无一般不晓,无一般不会,更无一般不爱;即如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

  当日,王都尉府中准备筵宴,水陆俱备。

  请端王居中坐定,太尉对席相陪。

  酒进数杯,食供两套,那端王起身净手,偶来书院里少歇,猛见书案上一对儿羊脂玉碾成的镇纸狮子,极是做得好,细巧玲珑。

  端王拿起狮子,不落手看了一回,道:“好!”

  王都尉见端王心爱,便说道:“再有一个玉龙笔架,也是这个匠人一手做的,却不在手头,明日取来,一并相送。”

  端王大喜道:“深谢厚意;想那笔架必是更妙。”王都尉道:“明日取出来送至宫中便见。”

  端王又谢了。

  两个依旧入席。

  饮宴至暮,尽醉方散。

  端王相别回宫去了。

  次日,小王都太尉取出玉龙笔架和两个镇纸玉狮子,着一个小靶子盛了,用黄罗包袱包了,写了一封书呈,却使高俅送去。

  高俅领了王都尉钧旨,将着两般玉玩器,怀中揣着书呈,迳投端王宫中来。

  把门官吏转报与院公。

  没多时,院公出来问道:“你是那个府里来的人?”

  高俅施礼罢,答道:“小人是王驸马府中特送玉玩器来进大王。”

  院公道:“殿下在庭心里和小逼门踢气球,你自过去。”

  高俅道:“相烦引进。”

  院公引到庭门。

水浒传全文免费阅读 120回《古本水浒传》:梁山和朝廷血战到底,据说是施耐庵原著?

宋江

相关问答

水浒传全书原文?

原文:朝日初出,苍苍凉凉,澡头面,裹巾帻,进盘飧,嚼杨木。诸事甫毕,起问可中?中已久矣!中前如此,中后可知。一日如此,三万六千日何有?以此思忧,竟何...然而每...

水浒传全文讲解?

《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杆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

水浒传一共有几回_作业帮

[最佳回答]共120回,《水浒传》前70回写是各英雄被逼上梁山到梁山大聚义。后50回写的是起义军接受招安后征辽、平田虎、灭王庆、檎方腊,轰轰烈烈的起义队伍最...

水浒传一共多少回?我有2本,一本120回,一本100回.怎么回事?

《水浒传》版本,有四种,100回版本,120回版本,70回,115回版本。1、100回本为最早定本,经历代学者多方考证。选自明容与堂本,为现存最早百回繁本。2、120...

水浒传全文赏析?

全文赏析如下:《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水浒传》是一部...

水浒传一共有多少字呀?

一百二十回本《水浒全传》共约九十六万,百回本的《水浒传》共约八十五万字,七十回本的《水浒》共约五十六万字。《水浒传》主要分为100回本、120回本和70回本...

如何阅读《水浒传》这样的长篇小说?怎么成为“水浒通”?

《水浒传》是一部惊天大书,绝非一般的长篇小说可比,其中隐写的故事绝对不亚于《红楼梦》。同样,《水浒传》还是一部残书,只剩下前七十一回(楔子算一回),比...举...

《水浒传》一书共有多少回?

《水浒传》一书各版本的章回数不同,有70、100、110、115、120回不等百回本。选自明容与堂本,为现存最早百回繁本。120回本。源于明袁无涯刊本,现代之《水浒...

水浒传一共有多少回?

水浒传分为100回本;120回本;70回本;115回本。1、100回本——选自明容与堂本,为现存最早百回繁本。2、120回本——即明袁无涯刊本《水浒全传》。120回袁无...

水浒传共多少回?

120回《水浒传》一共有120回,前70回讲述各个好汉上梁山,后50回主要为宋江全伙受招安为朝廷效力,以及被奸臣所害。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