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文 | 少年怒马 · 主播 | 应犹

来源:少年怒马(ID:numa0827)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展开1205年的中国地图,南宋蜷缩在东南一角,像一块老年斑。

文坛也老了。

深秋,绍兴一处宅院里,一个80岁的老人缩在躺椅上。身旁,已生起火炉,他的孙子正在煎茶。

老人双眼微闭,喃喃地问:“还有什么消息?”

孙子拿起炉上的陶壶,说:“上个月,辛弃疾从镇江太守的位子上被罢免,走到京口,写了一首词,有‘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的句子。”

老人无奈一笑:“‘新凉秋水去’?哼哼,他那是故作轻松。”

“是呀爷爷,朝廷仓皇起兵,却罢免辛大人,谁不知道他一辈子都想北伐!”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老人沉默良久,轻声叹息:“北方有什么消息?”

孙子的语气略微轻松了一些:“哦,一个叫铁木真的蒙古首领,刚刚打败西夏,被尊封为“成吉思汗”,听说是“海洋的四方”之意。口气倒不小。”

还未说完,老人睁开了双眼,一脸严肃:“辛大人说得没错,蒙古的野心绝不是草原,而是星辰大海。”

孙子愤愤不平:“可他们连文字都没有,据说铁木真亲自坐镇,正在造文字。”

老人又一声叹息,岔开了话题:“金国呢?”

“金国正在备战…..哦对了,两个月前,有个叫元好问的金国人,才16岁,写了一首词。”

听到诗词,老人面色舒缓了一些:“念来听听。”

孙子酝酿了一下情绪,款款念道: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

“停。再念一遍。”

孙子重复前句,继续念: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

屋内一片寂静,只能听到外面的秋风,两行浊泪从老人的眼角流出。

良久,他望着窗外,吃力地探身:“扶我起来。”

爷爷,外面冷,还是别出去了。

老人很固执。拿起手杖,踩着满地黄叶,颤颤巍巍走出院子。

绍兴东南,有一座当地最大的园子。曾几何时,每到春日,游人如织,而这一年的深秋,园子一派萧条。

老人站在门口,抬头上望,两个红漆大字斑驳暗淡,但依稀可辨,是“沈园”。

老人像是喃喃自语,又像低声抽泣:“情为何物....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是呀,只影向谁去?老人陷入回忆。

60年前,这个园子里,一个叫唐婉的姑娘曾经来过,那是他们白衣飘飘的年代。

这个梦游似的老人,叫陆游。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那一年,他20岁,她17岁,他们结婚了。

陆游的老爸,是曾经的临安太守,相当于南宋首都杭州的长官。

婚礼上,江南的官场、文坛,高朋满座。陆家的藏书小楼“书巢”破例对外参观,因为他们刚刚为朝廷的藏书馆,拿出13000卷藏书。

唐婉的老爸,是曾经的的郑州市副长官,也是一位名儒,书香门第里,唐婉是独生千金。

门当户对,才子佳人,虐遍满城单身狗。

他们一起吟诗作对、一起抚琴饮酒,一起踏青郊游。

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沈园。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婚后某天,春和景明,他们又到了沈园。

唐婉:“我突然好奇,你为什么叫陆游?”

陆游:“我母亲是秦少游的粉丝,我出生那天,她梦到秦少游,就用’游’字给我取了名。”

唐婉冰雪聪明:“哦,这么说来,你的字’务观’.....”

陆游:“没错,取自少游的名‘’秦观’。”

唐婉呵呵笑了:“我也喜欢秦少游,看来,我跟你妈能够好好相处了。”

到底是17岁,年轻又天真。

两年之后,天真的唐婉小姐就发现,婆媳关系比国际关系还难处理。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她遇到了当时女人最怕的问题:不能生育。

在那个”无后等于不孝“的年代,这个问题很严重,陆游妈妈已不再少女心,而是婆婆心。梦里也不再抱秦少游,而是抱孙子。

或许,婆婆是提出过解决方案的,比如,让陆游再娶妻,唐婉做妾。

可唐婉是什么出身呀,大家闺秀,读书识字,她怎么甘心。

一个书香世家,开始出现硝烟味。

婆媳开打,房倒屋塌。

到最后,婆婆祭出终极大招——让他俩离婚。

可是陆游也是个有脾气的人,在这轮交锋中,他选择了媳妇,带着唐婉离家出走,到外面租了房子。

他们还年轻。他们相信,婆婆总有一天会妥协。

可是他们想错了,只有不用心的婆婆,没有拆不散的夫妻。

陆游他妈也出身名门,见多识广,或许还有丰富的婆媳斗争经验,有的是手段。想出去单过,没那么容易。

婆婆带着人找到他们,用尽一切办法,一切理由,就是要拆散他们。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这一轮,陆游妥协了。

休书的最后,写着”任其改婚,永无争执。恐后无凭,立此为据“。

在左下角,陆游忍住眼泪,签字盖章。方方正正的大红印章,很像他们洞房的喜字。

接下来几年里,陆游与唐婉一别两宽,各自悲喜。

陆游又结婚了,新娘姓王,温顺贤惠,一辈子相夫教子,在71岁那年去世。

唐婉也再婚,丈夫叫赵士程,是宋太宗赵光义的五世孙,官方认证的赵宋宗室。

如果没有后来的事,他们可能真的一别两宽,你做你的才子,我当我的佳人,在各自眼里,对方只是个前夫前妻。

可是,后来的事接连发生。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又是一个游园的好天气。

沈园不愧是江南名园,亭台楼阁,环湖而建,绿波荡漾,斜桥倒影。

陆游正在桥上看风景,一转身,发现一个熟悉的面孔。

正是唐婉。

四年未见,她瘦了。

唐婉也看到了他,似乎有点不知所措,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拿出像鲛绡一样的手帕,快速擦掉眼泪。

陆游却有一点兴奋,他眼里一道光闪过,想起了那句著名的歌词:哦,原来你也在这里。

唐婉似乎真被这突如其来的偶遇怔住了,吞吐半晌,才开了口:“是...是呀。”

陆游嘴角上扬,正要接话,唐婉说出了下半句:“我老公也在。”

“哦....那后会有期。”

陆游快步离开,去到一个无人的亭子,心潮起伏。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没多大会儿,一个仆人模样的少年走了进来,他身后,还跟着一男一女两个仆人。

他们送来了酒菜。

圆形石桌上,整齐摆放好。菜品精致,甜点可口,还有陆游最爱喝的黄藤酒。

送酒菜,是赵士程吩咐的。

送什么酒菜,是唐婉叮嘱的。

多年以后,陆游回味那壶酒,它是那么醇香,又是那么苦涩。

借着酒劲,他找到一面白墙,擦掉上面的“到此一游”,来了一首到此一吟。正是那首催泪大作《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哎,都是东风太恶,吹散满城春色。唐婉的红酥手再也不能牵,连一封信都不能写了。

东风是春天的风,怎么会“恶”呢?

这个问题,只有陆游知道。妈是亲妈,怎么会“恶”呢?

沈园一别,陆游去了杭州,谋求事业。

他是诗人,是爱国诗人,是胸怀大志的爱国诗人,怎能被一个女人困扰。

“莫做世间儿女态,明年万里驻安西。”

他的梦想,在庙堂,在沙场,在灭胡大计。

而唐婉,也去了一趟杭州。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西湖畔,一个简朴的农家小院。

仆人在院子里候着,唐婉推开房门。

屋子很小,书籍、字画、拓片、佛像,堆满一地,无处下脚,说是客厅,更像仓库。

只有中堂上一幅对联,证明这里确是用来住的。那副字遒丽飘逸、质朴淡雅:

压沙寺里万株芳,一股清流照雪霜。

落款:晁补之。

晁补之是苏轼的四大高徒之一,这幅字,是他写给当时的翰林学士王拱辰的。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多年以后,王拱辰的孙女,嫁给一个叫李格非的人,生了个女儿。李格非很喜欢“一股清流照雪霜”,给女儿取名,叫李清照。

“来啦?”

一个苍老的声音打招呼,正是李清照,此时她已将近70岁。

唐婉嗯了一声,坐在椅子上:“前辈,我见到他了,在沈园,无意中撞见的。”

“见到就见到呗。”李清照有一种看破红尘的从容。

唐婉:“可是,见到后才知道,我心里一直有他。”

李清照:“忘掉失去的,珍惜眼前的。再说,你现在的赵士程,不也是个好男人么?”

“是呀,论出身、论修养,赵士程在绍兴城也是数一数二,关键还能接受自己的过往。”

这一点,唐婉是知足的,她只是有所不甘,沉默了一会,叹口气说:“哎,他陆游这么有血性,怎么就是个妈宝男呢?”

李清照微微一笑:“当朝太子都说了,以后要以孝治天下。”

唐婉:“前辈,这个我当然知道。我只是怕,我永远忘不掉他。”

李清照:“你可以不用忘,放下就好。”

唐婉:“要是放不下呢?”

李清照:“心上多个人,会很沉。”

……

说到这里,唐婉轻轻附和了一句:“我懂了。”

她真的懂了吗?

也许都懂了,只是做不到。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而此时的陆游,事业正在好转,那个给他下绊子的秦桧死了。

陆游以“小李白”的称号,红遍江南,从一个小小的宁德县主簿,调到首都杭州,走马上任大理寺。

可就在这年,一个消息从绍兴传来,唐婉死了,是病逝。

没人知道陆游是怎么回到绍兴的,人们只知道,那天的绍兴沈园,来一个失魂落魄的男人。

偌大一个沈园,没几个游人,陆游只身到来,这里有他们的曾经,也是他们最后见面的地方。

鬼使神差,他又走到那面墙前。

墙没有改变,只有光秃秃的枯藤横七竖八,他的《钗头凤》还很清晰。

突然,余光扫过,在他题字处三尺开外,也有一首词。

更巧的是,名字也叫《钗头凤》,陆游一行行念去,泪如雨下,那首词写着: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诗尾署名:唐婉。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那个一直不敢问、不好意思问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可一切都已结束。

池阁凋零,美人成土。

连念想也没了。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那年之后,陆游突然变了。

他像一个老炮,看到不平事就怼。

一个军中大员独揽大权,他上书直言。

主和派人多势众,他跟一群人开撕。

甚至上书皇帝,不要躲在杭州,要迁都到南京,那才是前线,才能壮军民士气。

这样的性格,注定宦海沉浮。

朝堂待不住,那就去前线。

他去了夔州、去了汉中、去了四川,那是离“灭胡”最近的地方,离梦想最近的地方。

有时候他很热血,“书生快意轻性命,十丈蒲帆百夫举。”很自信,“南沮水边秋射虎, 大散关头夜吹角。”

有时候很清高,自比梅花“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当然,有时候也到成都的“海棠十万株”里走一走:“月浸罗袜清夜徂,满身花影醉索扶。”

有人向朝廷打小报告,说他“放荡不羁”。

陆游说那好,我就叫“放翁”吧。

他终究没有看到南宋收复失地的那一天。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快70岁那年,一个老游子终于回家了。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收复国土的梦想,只能在梦里想想。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壮士暮年,无尽凄凉。能给他慰藉的,只有沈园了。

那里曾经有一个人,一双红酥手,一壶黄藤酒。

70岁,他去了: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首禅龛一炷香。

75岁,他去了:写了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81岁,寒冬腊月,他病倒了,只能梦游去沈园。于是,就有了那首《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82岁,他又去了,对着那面斑驳的墙,念着唐婉的《钗头凤》黯然神伤:

域南亭榭锁闲坊,孤鹤归来只自伤。

尘渍苔侵数行墨,尔来谁为拂颓墙?

84岁,去世前一年,他又到了沈园: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唐婉作土半个世纪后,放翁也将匆匆跟随。

1210年的元旦,绍兴阴冷,寒气刺骨,85岁的陆游躺在床上,气若游丝,陆家子孙围站一圈。

爷爷,您还有什么要吩咐的么?

陆游强打起精神,重复了日前写的那句诗: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众人大声应答:一定会的。还有么?爷爷尽管吩咐。

陆游气息更微弱,但嘴角分明露出一丝微笑:

家祭的时候.......别忘了......要黄藤酒。

听免费人物传记 / 名人故事 / 文学名著

-背景音乐-

董贞《半月琴》

-作者-

少年怒马(ID:numa0827)。撩拨历史、借古喻今,一个穿越过来的迷途小书童。本文原标题《我一身盔甲,却藏不住软肋》,十点读书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主播-

应犹,十点读书签约主播,爱摄影的主播一枚。微信公众号:枕边经典,聚听。个人微信号:z67021248,新浪微博:@应犹uull,喜马拉雅电台:枕边经典。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戳阅读原文下载十点读书App,领2019全年好书

鉴赏|小满品画:首夏清和,独爱江南小满天

薛元明

今天是小满,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农历四月,夏天刚刚开始,古人称为首夏,亦称为始夏。物至于此,小得盈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饱满但未成熟,故称小满。

与小满相关的书画名迹也颇多,南宋王升有《首夏帖》传世,向朋友问好。明代文彭画竹最让人回味的是题款:“我爱江南小满天,繁华消尽竹娟娟。北窗自展南华读,时有凉风到枕边。”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宋 王升《首夏帖》 首夏、始夏、初夏指农历四月

“小满”在农历四月,此时乍暖还寒,温差特别大。夏天刚刚开始,古人称为首夏,亦称为始夏。南宋王升有《首夏帖》传世,向朋友问好:“首夏清和,伏惟神明赞相,尊候万福,再会未期,伏几相时保重。”

王升书法在当时即颇负盛名。虞集评:“逸老草书,殊有旭颠转折变态”,但从此札,看不出和上述二人的渊源关系,倒是与米南宫的书风很近,甚至可以说全学米芾,气势酣畅,笔法老健,应属晚年之笔。话说回来,这也许有先入为主的意思,兴许是对“宋四家”苏黄米蔡的印象太深刻了。根本原因在于:一是相同时代的书家,总会有一种共性;二是大家的个性,最终不免会产生覆盖效应,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行业”,都会“合并同类项”,只剩下几个代表人物。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唐云 《插秧图》

到了小满时节,农村就开始准备插秧了。唐云绘有《插秧图》,创作时间是“辛巳年六月”,时在1941年,32岁,款字题道:“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中的句子。字迹清秀,与晚年风格差异很大。虽然说是“插秧图”,画的并不是现代生活的农忙时节,而是古代农耕场景,实质是一副农林生态图,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有几千年的农耕社会,这样的场景很常见。

描绘小满民俗的《祭水车神图》,更值得一观。“小满动三车”,乃是对江南小满农事的最佳总结。所谓“三车”即水车、纺车、油车。在农谚中,老百姓常以“满”指代雨水的丰裕程度,小满正是江南早稻追肥、中稻插秧的时节。《祭水车神图》右侧有一首篆书写就的《灌溉》诗:“揠苗鄙宋人,抱罋惭蒙庄。何如衔尾鸦,倒流竭池塘。䆉稏舞翠浪,籧篨生昼凉。斜阳耿衰柳,笑歌閒女郎。”这首诗出自北宋诗人楼璹的手笔。左上角有乾隆的题诗:“决水复灌水,农侯悉用庄。桔槔取诸井,翻车取诸塘。胥当尽人力,曝背那乘凉。粒食如是艰, 字饼嗤何郎。”这样一副既想象又写实的画图。之所以能够进入“古稀天子”的法眼,根本原因未必是绘画水平高低与否,而是作为帝王,对于全国农耕生产的关注。令人想不到的是,画面上还钤有“墨林秘玩”、“子京父印”和“项氏子京”等印章。经过了项子京之手,殊为珍贵。一般情况下,讨论和强调书法具有实用性,其实绘画亦然。要论中国绘画的“写实主义”,古已有之。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描绘小满民俗的《祭水车神图》

如果说,这两件绘画以写实为主,具备更多的写意性和艺术性的则非徐渭的《榴实图》和石涛的《明霞散绮图》莫属。小满时节,正当入夏,炎热来临,阳气升腾。石榴成熟要到十月中秋,石榴花开则在小满。这中间,是漫长的等待。韩愈有诗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当读到徐渭《榴实图》时,便不由自主地想到他的那首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即便是普通的花鸟题材,在徐渭笔下,照样焕发出神采,寥寥数笔,精彩之极。题款诗写道:“山深熟石榴,向日笑开口。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其中仍有“明珠”二字。徐渭常以“明珠”相喻,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和感喟。然而,面对现实的窘境,又能怎样?我曾数次到青藤书屋和徐渭墓园探访,令人唏嘘。书屋尚有一些人来访,只是匆匆而过,墓园则异常寂寥,多半只有一个守墓人相伴。一说起“青藤书屋”,在书画家心目中如同圣地,其实不过是青瓦房数间而已。如果真正能够读懂徐渭,成为他的知音,兴许他不会寂寞。今年适逢徐渭诞辰五百年,如果将启功评价王铎的“五百年无此君”移用过来,再合适不过。回到这件《榴实图》来看,虽然很多鉴赏者的印章破坏了整个画面意境,如果采用PS技术,可以还其本来面目。徐渭对于色彩层次的处理非常敏感,晦暗深沉,几笔勾勒,便意境顿生,不愧是大手笔,令人膜拜。徐渭喜欢选用常见的物事作为寄寓情感的载体,独出新意。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明 徐渭 《榴实图》

石涛所绘《明霞散绮图》,款字诗句写道:“不设此花色,焉知非别花?此花惟设色,而恐近涂鸦。如何洞如火,神韵无毫差?吾为此作者,游戏练明霞。”这件作品出自石涛《花卉册》,描给春夏之季花卉菜蔬十二种,分别是石榴、芭蕉、玉兰、梨花、桃花、白菜、杏花、绣球花、梅花、蔷薇、水仙、芍药。作于1694年,苦瓜时55岁。《明霞散绮图》乃十二开中的第一页。在画法上,有纯水墨,有没骨着色,用笔上,主要是豪放的没骨写意法,间以水墨双钩,水墨淋漓,色墨交融,一气呵成。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石涛 《明霞散绮图》

相比之下,赵云壑的《题墨牡丹》属于雅俗共赏一路,富贵气息,极其应景,讨人喜欢。题诗有句:“岂独风流冠西洛,只疑富艳是东皇。”诗句出自李珮《姚黄传》。此扇面为赵云壑八十一岁所绘,真气满满,精力过人。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赵云壑 《题墨牡丹》

说到石榴花和牡丹花,自然就会想到樊增祥。此六条屏落款处署“天琴”,乃是樊晚年的号。不独于此,樊增祥尚有“樊美人”之称。外号的来历有两个原因:樊增祥的父亲樊燮是一名武官,因事拜见左宗棠。但左宗棠自恃功高,看不起武官,见其不跪,骂道:“忘八蛋,滚出去!”樊燮后被革职,为此愤愤不已。于是写下木牌,自称为“洗辱牌”,上面题写:“忘八蛋,滚出去”,供在祖宗牌位下。樊燮让儿子樊增祥每天看着这个牌位,而且还让儿子穿上女子套装……“中秀才,脱女外服;中举人,脱女内服;中进士,点翰林,则焚吾所树之六字洗辱牌,以告先人!”儿子樊增祥最终没辜负他的苦心,一直做到署理两江总督。其实得名更主要的原因是樊诗作艳俗之故。齐白石和樊增祥是亲密好友,齐诗学樊。有意思的是,早年的齐白石除了为人画写真像之外,还擅画仕女,因此在湘潭一地赢得了“齐美人”的称号。樊的笔法很有个性,横细竖粗,起收笔皆为方切,字字不相连属,感觉有些像小刷子“刷”出来的。究其取法来源,应该是从张瑞图书法获的得启示,将方笔发挥到极致,但连带处理都省略了,节奏放慢了,气息不像张瑞图那样凌冽。毋庸讳言,风格上存在一些问题,类似作品处理较单调,看多了容易审美疲劳。 如果是对联,则可见风骨。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清 樊增祥书南宋敖陶孙《臞翁诗评》六条屏,乙卯小满

赵云壑的老师吴昌硕,曾在辛酉小满作《竹石双寿》,题诗云:“满纸起秋声,吾意师老可。缘知不受暑,及时来独坐。”有意思是,此作乃是吴昌硕和齐白石“合作”的唯一作品,堪称珠联璧合。齐白石所画的两只绶带鸟,用笔细腻精到,造型灵动鲜活,上下对鸣,和合之啼。特别是用胭脂色勾勒,增添了亮丽吉祥之气。1921年吴齐相见,《竹石双寿》吴昌硕创作于1921年,也许就是两人相会时,缶翁所赠齐白石之画。齐白石珍藏了三十四年后,到了1955年,齐已经91岁,添笔双寿鸟转赠其好友杨虎,并书题跋:“吴缶老之画不易得也,啸天将军藏玩”。有关吴齐晚年不和,存在龃龉的说法,一时间曾甚嚣尘上。据实而论,但凡大家,总有个人心性,关系不可能一成不变,存在起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现在能看到吴昌硕题赠齐白石的书画作品数件,提携之情,跃然纸上。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近代 吴昌硕和齐白石合作的《竹石双寿》绘画,辛酉小满

同样是画竹,吴昌硕的竹遒劲质朴、老辣酣畅,金石之气扑面而来,用笔节奏极快,风樯阵马。笔触撇竹几杆,枝叶婆娑间,似传出爽爽秋风之声。右下方的一块山石浑穆凝重,极具峥嵘之势。文彭的竹则显现出文人特有的清雅文静。最让人回味的是题款:“我爱江南小满天,繁华消尽竹娟娟。北窗自展南华读,时有凉风到枕边。”时间在“壬戌端阳日”,写寄“方壶先生”。历史中号为“方壶”的有元代方从义,明代陆西星。陆西星(1520-1606)是扬州兴化人,和文彭(1498-1573),存在交集的可能性更大。看这情形,文彭是在端阳时节回忆起小满情景,给朋友寄去一张得意之作,表达思念之情,最见风雅意味。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明 文彭《墨竹图》

文彭是文徵明的儿子,父子皆为明代艺术史之重镇。邓传密则是书法篆刻大师邓石如的儿子,和文彭同属“书二代”。邓传密篆书纯为“家法”,与父亲放在同一坐标系中,自然就落了下风。单独看邓传密,不失是高手。此联学邓石如而能自运机杼,联语云:“异地相逢惊我老,扁舟有约怅君约”。款字很长:“余不远千里来访吴君冠英于阊门,承顺之太吏及莘芝、椒坡、秋谷伯仲留主其家,适咏春观詧已先住此越日,次侯司马亦自虞山至临池谈燕颇。谈燕颇得朋从之乐乃欢情正洽。两君子忽棹归舟。海山苍苍后会难定。为拈里句联写恋慕之私,即希詧篆。辛酉小满节,邓传密并识。”巧合的是,这件对联也是“辛酉小满 ”,时在1861年,比吴昌硕的画正好早一轮,邓传密67岁。款字中所提及的吴冠英,即江阴人吴俊,字子重,号冠英。书画印称三绝。尝客京华,为戴熙、何绍基等所推重。吴冠英和吴昌硕同用“吴俊”之名,真是有缘。现实地看,邓石如去世时,邓传密才十岁,说是“家法”,其实全凭自悟。邓传密时逢龚自珍、何绍基、包世臣等文坛俊彦,莫不“引重与交”。邓传密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书法篆刻艺术水平,更多地搜访乃翁“随手随佚”的法书印作,往返于北京、山东二地,至咸丰年间旋转徙江湘等地,凡历时十余载。此篆书七言联作于1841年,稳练持重,笔酣墨饱,深得乃翁精髓。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清 邓传密 异地 扁舟篆书联,辛酉小满

王福庵的篆隶书常被一些人讥为“状若算子”,几乎被认定为匠人。其实不然。王福庵是有功夫的。读他的细朱文印就能感觉到。但凡刻细朱文,多半是在汪关、陈巨来手下“讨口饭吃”,唯独王福庵以切刀刻细朱文,气息明显不同。书印兼善之人,写字刻印之际,可以左右逢源,有些细微的习惯明显不同于单纯的书家或印人。对于批评王福庵的言语,如果细加思量,其实主要是在对联这一形式中,不免存在“状如算子”的不足,风格差异度不明显。然而,这些多字条幅,恰恰可以见证王福庵的能力。王福庵篆书独具面目,融汇金文、小篆、诏版和石鼓文等于一炉,自出机杼。主要变化不在用笔,而在字形,跌宕起伏、大小错落,耐人寻味。王的过人的功夫正体现在这一点,任何一件这样的作品,不管如何错落,天头地脚一定非常整齐。俗话说,写字功夫,十年平头,二十年平角,不是虚言。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近代 王福庵 书颜延之《嵇中散》诗,癸酉小满

有意思的是,王福庵所书颜延之《嵇中散》诗竖幅写于“癸酉小满前二日”,给徐三庚节录《汉书》篆书手卷题跋所书“金罍道人”,也是“癸酉小满前二日”。也就是说,一篆一隶作品,写于同一天,真是太巧了,相映成趣!“圣迹”之评语,说明王福庵对徐三庚极具推崇之意。徐是“海派”代表人物,王是“后海派”代表人物。书画史中人,只要是后辈见到前辈作品,都会恭恭敬敬,吴昌硕给吴让之的印章刻款,必定署上“后学”。从徐王二人的印风来看,皆以秀丽为主,王福庵月也有一些白文印章,用的是切刀。徐三庚也喜欢用切到刻印,两人有心心相印之处。

徐三庚 篆书节录《汉书》手卷 ,王福庵题字,癸酉小满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近代 姚华临《鲁峻碑》,丙辰小满

姚华是近代史中刻铜第一人。遗憾的是,他的书法创作基本上被遗忘了。贵州一地,清民时期,杰出的书家有两位,前有莫友芝,后有姚茫父。姚华临《鲁峻碑》,实为集联,“比踪豹产,膺姿管苏”,笔墨浓重老辣,风格雄强,先声夺人,堪称大手笔。字形夸张,匠心独具,如“比”字左小右大,“豹”字左大右小,“膺”字上大下小,“姿”字上小下大,不拘一格,松紧疏密对比强烈。

枕边欢情全文免费阅读 两首《钗头凤》里,藏着陆游唐婉一生凄美的爱情故事

当代 孙其峰书温庭筠《更漏子》,丁丑小满

孙其峰这件汉简风格的作品,写于七十八岁,忽忽二十余年,孙老如今已过百岁。俗话说,人书俱老,这件作品绝对称得上,但谁又能想到,二十多年后,又是临一种人生境界!不管如何,此作当属顶峰期之作。当代书坛写汉简,孙老可以说自成一家,每一笔皆有出处,不刻意夸张汉简习惯性的某一笔,字形多扁沓,不时多借用篆法,字距紧密,行距稍大,疏密对比强烈。每一个字势出自然,高低有别,但每一行最终都能平头齐脚,融为一体,有不可羁勒的气势。落款为章草,与汉简书风是极为匹配的,形成动静对比,渊然有味。

偶然看到一则资料:谭延闿临《麻姑仙坛记》第125通临本,有谭泽闿的题跋,详细介绍了其兄谭延闿临《麻姑仙坛记》的经历:“先三兄专临麻姑坛记,盖始于甲寅余兄弟奉母居青岛时。其后乙卯在沪,戊午在郴,书课尤勤最。至辛酉买宅塘山,颇有宾从文宴之乐,偶朝起临写数纸,亦尽数十通。此则临成以贻叔平夫妇者,笔意充悦,盖其合作也。自壬戌于役海南,还都白下,政事日繁,遂无复日课。惟最后为过翁书屏八幅第二百廿通,生平临此碑殆止于是矣。叔平既精装成册,出以见示,并属题后,敬记如此。壬申小满后,泽闿”。从该题跋中可知,谭延闿专攻颜书《麻姑仙坛记》始于1914年,其后一直持续到人生的终点。父子兄弟都写颜,昆仲“相会”在小满。只是谭延闿临本太多,无法查到对应的墨迹。不过,读到这段话,也算是小满时节的一大收获。

责任编辑:李梅

相关问答

一个很虐的小说,里面的女二的肺被活生生的挖掉了女主也是很惨是刚开始后面就不我记得名字里面有个婚字?

《凤凰情劫》这个我忘了女主叫什么了《蚀骨危情》女主叫简童。《豪门危情:总裁凶猛》这个女主好像是叫夏以沫,《最初的你是我最后的爱》挺虐的《枕边欢情:总...

有哪些描写相思刻骨,令人肝肠寸断的诗句?

诗歌,作为古代文化的精华,深受人们喜爱。论及诗歌种类,有田园诗、边塞诗、写景诗、抒情诗等等,其中有些诗歌,描写相思刻骨,读来真是令人肝肠寸断。现列举...诗...

你所知道的历史上最好的爱情是谁和谁?

周总理爷爷与邓颖超奶奶的爱情故事。历史上的爱情故事非常多,也有很多爱情故事传说,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等等,但是毕竟中国古代的封建礼数严格,对...万...

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宋词佳作?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

有没有一句话或者一首歌可以让你走出失恋的痛苦?

如果真的可以听完一首歌或一句话就不再伤心难过,那爱情也不会显得如此珍贵了!我是一个在难过时候喜欢听情歌的人,越听越痛,越痛越清醒……张学友《不后...

上联:花前月下窃私语,如何对下联?

天上人间遥相对天涯海角觅知音良辰美景面相觑良辰美景奈何天天上人间遥相对天涯海角觅知音良辰美景面相觑良辰美景奈何天上联:花前月下窃私语下联:芙蓉帐里...

敖长生演出出场费是多少钱啊?

[回答]李隆基和杨玉环的《长生殿》是一部爱情悲剧的巨大著作。叙述唐明皇在开元以后,纵情声色,委政权奸,国政日非。杨贵妃恃宠善妒,杨国忠招权纳贿,激起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