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主角是我的小学同学,也是同村。每天上学放学都要从她家门口路过,她家门口有一口水塘。
她家和我家一样贫穷,而她远远没有我幸运。
她没有疼她的父母和奶奶,上面有两个哥哥,大哥长她十来岁看起来老实甚至笨拙。
她小学没有毕业就辍学了,因为家庭的贫困和哥哥的木讷,她的哥哥三十岁还没有对象,没有哪家愿意把女儿嫁过来。而再穷的家庭,女儿是不愁嫁的。
于是,她便成了筹码。媒人上门给她哥哥介绍了一门亲,家庭相当,相同的是对方也有一个三十好几的哥哥,和她哥哥一样木讷。对方愿意把女儿嫁过来给她做嫂嫂,但前提是她必须嫁过去给对方的哥哥做媳妇。
在见了一面之后,她抵死不从,她要嫁的家庭比她家更穷,男人比她大十多岁,还更丑更木讷。
家里人轮番劝诫,执意要牺牲她,解决哥哥的婚事,最后她被迫嫁了过去。热热闹闹的双喜,她哥哥娶得了嫂嫂,她嫁为人妻。这时,她还不到二十岁。
然而,婆家的日子并不好过,婆婆刻薄,丈夫不仅木讷,还动不动打她。
婚后又因为和婆婆的争执,丈夫的打骂,她回了娘家,给娘家父母哭诉了在婆家的遭遇,她不愿意再回到婆家去过挨婆婆骂,被丈夫打的日子了。
但她的父亲非常固执,赶她走,逼她回去。
她绝望了,跳进了门口的鱼塘。她的父亲也紧跟着跳下去想拉她起来,挣扎中,两父女都被淹死在鱼塘里。
而这时,她仅仅二十来岁。我是读书放假回家听到妈妈说起她,除了悲伤还是悲伤。
王春花坐在家里,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映照在她悲伤的脸上。她轻轻叹了口气,抬起头,望着窗外寂静的夜色,心中满是矛盾和不安。
"你怎么了,春花?"丈夫李明关切地问道,走到她身边坐下。
王春花抬起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强颜欢笑道:"没什么,就是有点想女儿了。"
"是啊,我也是。"李明心疼地抚摸着妻子的手,他们俩默默地感受着彼此的悲伤,却不知该如何抚慰对方。
王春花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道:"李明,我在想,我们能不能再给一个孩子一个家呢?"
"再给一个孩子一个家?"李明有些诧异地看着妻子,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情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是的,我觉得我们可以试试。"王春花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知道自己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在告诉她,她应该去做这件事。
李明沉吟了一下,他知道妻子失去女儿后一直都很难过,现在她提出这个想法,一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他轻轻拍了拍妻子的肩膀,温柔地说道:"好,我们试试吧。"
于是,王春花和丈夫一起开始了他们的换亲计划。他们联系了当地的孤儿院,希望能够收养一名孩子。
几天后,他们来到了孤儿院,看到了一个天真无邪、阳光灿烂的男孩,他就是王浩。王春花和李明心生喜爱,决定收养他。
"王浩,你愿意跟我们回家吗?"王春花温柔地问道,她看着孩子的眼睛,感受到了一种无法言喻的亲切和温暖。
"愿意!"王浩开心地点了点头,眼中充满了幸福和希望,他知道自己将会有一个新的家,一个温暖而幸福的家。
王春花和李明带着王浩回到了家,从此,他们一家三口开始了新的生活。王春花虽然仍然会偶尔想起自己的亲生女儿,但是在王浩的陪伴下,她的内心逐渐平静了下来。
"妈妈,我能叫你妈妈吗?"王浩羞涩地问道,他看着王春花,眼中满是期待和渴望。
"当然可以,亲爱的。"王春花眼中闪烁着泪花,她紧紧地抱住了王浩,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幸福。
从此,王春花和王浩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亲情,他们共同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亲密。
最终,王春花明白了一个道理,亲情并不一定是血缘所系,而是在共同生活、相互关爱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她明白了自己并没有背叛亲生女儿,而是在延续着爱的传递。
王春花和王浩之间的故事成为了村里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人们都感叹这是一个充满温情和希望的故事,它让人们重新审视了亲情的意义,让人们明白了爱的力量是如此伟大和神奇。
相关问答
换亲好像是七十年代左右多吧?现在还有啊?原谅我的孤陋寡闻!对于我来说换亲这个现象只存在于传说中,我是浙江沿海城市,打小也没见过换亲,问过父辈们也没见...因...
以前农村有换亲现象,如何换亲的?是都是陋习?说起农村的换门亲现象,这是种长期存在的婚俗现象,也确实是一种陋习。这种现象一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存在,...以...
经常看我文章的粉丝应该知道,我老家是矿区。早年间井下采煤的条件很差,安全措施也没有现在这么完善,每年都会有矿工留在下边上不来。所以南平房(矿工宿舍)...在...
看到这个话题,想起来发生在2021年12月20号那天的早晨。本人喜欢早锻炼,为了不被别人打扰,早晨锻炼相对出去的比较早。冬天天亮的比较晚,六点钟的时候天还蒙...
我们把爸爸送回山东老家安葬的那天晚上,我们一起吃了顿晚饭,因为这四五天给爸爸办葬礼的事情,暴露了很多他自身的问题,姐夫就说弟弟快30的人了,很多时候不...弟...
以前经济条件差反而离婚少,现在经济条件好了离婚反而多了。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我想主要是有三点。一是为了两餐没有时间想离婚。我们常常听到的是夫妻之间需要...
养儿为防老是中国人自我欺骗自我疗伤的一个笑话。说说我的姥姥姥爷。姥姥姥爷有7个孩子,5个女儿两个儿子。从我记事起,老两口在村子里的北地里盖了两间房,...
如果有下辈子,我希望我所在乎的人全都忘记。哪怕浑浑噩噩过一生也不愿意记起。否则思念会无时无刻的折磨着自己,让人痛苦难受。特别是夜深人静时,每当想起他们...
谢邀!根本上,其实并没有不同!说句不好听的,苏父苏大强(倪大红)就是墙头草,随风倒!有一部戏曲叫《墙头记》,说的是兄弟二人都不肯孝敬父母,把父母放...但苏父...
其不争。受教育是奢望,日子一到当物件换出去,是好是孬全当看不见,管你死活。哪里还有社会的进步,整个原始社会的交付。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还有父母牢牢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