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新娘(短篇小说)

巧儿姑娘全文 公主新娘(短篇小说)

(1)

夜色将浓,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大街上没有行人。一匹快马疾驰过来,骑马人头戴武士斗笠,身披黑色斗篷,面蒙黑纱,怀里揣着一个长形物体,也用黑布蒙着,看不出是何物。穿过集市,那马径直朝着城外飞驰而去。

城郊外附近的周庄,庄子里的人世代都靠种桑养蚕过活,因为专供皇家丝绸原材料,各家并不愁销路,老百姓的日子也过得比较富庶。

周庄大多姓周,周士其是这个庄子里的大户。祖上三代都是以种桑养蚕为生,到了他这一代,家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渐渐扩大了产业,便不再满足只养蚕种桑,开始种桑、养蚕、缫丝、织绸一条龙生意,便也慢慢成长为本地富甲一方的大户。

周士其养了七个儿子,膝下无女,眼下,他也快到花甲之年,小七有六岁了。周士其没有想到老天爷居然给他们家送来了一个小女婴,更没想到这个女娃将来会给他们家带来灭顶之灾。

周家的宅院在当地属于非常宏伟的,挑高的门厅和气派的大门,圆形的拱窗和转角的石砌,都尽显雍容华贵。院子很大,园林式设计,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连接到后院,院中种植各种花草,绿树成荫,花繁叶茂。配合着玲珑精致的亭台楼阁,水廊假山,愈发显得灵秀。

屋外下着雨,那天正是周士其生日,家里正高朋满座,灯火辉煌,夜宴进行着。大家推杯换盏,载歌载舞,好不热闹。这时,一个下人抱着一个布包急急忙忙跑进来。

老爷,老爷,有人在院门外留下一个婴儿就走了。下人急急地向周士其禀告。

慌什么,不就是一个婴儿吗,抱给夫人看看。周士其平静地说,今天是他的大寿,这算不算给他送的寿礼呢?添丁就是添财,是个好兆头。

周夫人闻言已经从邻座走过来,打开布包,是一个用锦缎包着的小女婴,周家织锦为业,自然是识得出这是块上好的丝织品,布包内还打包了好几套小孩衣服,都是用上等布料做成,而且做工也异常精致。这孩子一定不是出生在一般人家,周夫人想,难道是有意把孩子送到他们家来的?也有这种可能,周家在本地属于大户,算是有钱的商人家庭,如果能抚养这孩子,肯定不会让孩子吃苦的。

老爷,是个漂亮的女娃娃,看着特喜人的。周夫人看完女婴,心生欢喜,已有留在身边养育的心思。

你喜欢就留下来养着,正好我们家也没个女娃娃。周士其今天高兴,夫人语气里的喜欢他也听出来了,那就好生养着呗。

众人都一齐祝贺周老爷府上喜得千金,周夫人趁着老爷开心,便请老爷给这个女儿取个名字。周士其想了想,就叫周巧巧吧,正巧在我大寿之日送来,以后生日了,也和我一天过吧。众人都一齐叫好。

(2)

周夫人连忙吩咐下人去找奶娘,这孩子看着就还是个小毛头,不吃奶可是养不活。小七坐在母亲身边,也仔细地瞧着这个从天而降的小妹妹。说来也是奇怪,这巧儿姑娘睁着一双大眼睛打量着这里的人和物,一点也不惧生,周夫人逗乐她几句,她居然会露出笑容来,让周夫人看着好不喜欢。小七第一次看到那么小的婴儿,也忍不住伸出手来轻轻地摸起巧儿的脸来。

小七,巧儿太小,你要轻一点,别乱摸她的脸。周夫人轻声阻止小七。小七赶紧缩回了手,娘,让我抱抱巧儿吧。

这个小妹妹你也很喜欢吧,周夫人看着小七满脸的期待,抑制不住自己的欢喜。来,娘教你怎么抱她。把右手伸出来,托着她的头,再把左手伸过来,托住这个包袱下部,托稳点,别掉下去了。一边说着,一边把手上的巧儿递到小七手上。

就是这一抱,便注定了巧儿从此在小七心中的地位。若要论他对巧儿的喜欢,这世间再找不出一个更甚于他的人。从巧儿进门这天起,小七便与巧儿没有分开过。他要求跟巧儿住在一间屋子里,跟她一起吃一起玩一起睡。等到巧儿能识字时,他们还在一起读书。就这样,巧儿一天天长大,俨然就是哥哥小七身后的小尾巴。

(3)

天下太平,周家的生意一直不差,一家人生活富足,巧儿在周家也渐渐长大成人,出落成一个绝代佳人,虽不及“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但也足能“桃羞李让”。从小,周夫人倾注心血用教育小七的方式培养她,琴棋诗书,亦是样样精通,巧儿才六岁的年纪,便能吟诗作对,这令周老爷十二分喜欢。

出落成花一样的巧儿,成了周家上上下下的宝贝,她活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小公主,更是小七心中的至宝。小七对巧儿的喜欢,周府上下,无人不知,在巧儿心里,七哥哥自然也是最倚重的人。大家都相信,巧儿长大了是要嫁给她心爱的小七哥哥的,而小七呢,也非她不娶。毕竟两人青梅竹马地长大,小七心中的情愫早被周夫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巧儿稍懂事后,周夫人便将她的身世一五一十地告知了,也就解决了她心中的顾虑。

巧儿十五岁那年,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当朝皇帝驾崩了,八皇子继承了皇位。本来这样的事也很正常,但新奇就奇在后宫发生了一件怪事。新皇上登基不久,便赐封了一名贵妃,被封的女子恰好是先皇的妃子,只是这位妃子从前并不为人所知,据记载她也从未被先皇宠幸过。按当朝惯例,没被宠幸过的妃子,都会被打发回家,还了自由身,只有她竟被封为贵妃。

这其中自然是有一段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个新封的贵妃,便是巧儿的娘。当年她和巧儿的父亲,也就是八皇子行了苟且之事后便怀上了巧儿。这个孩子却万万不能生下来,因为先皇从未临幸过巧儿娘,生下来如何能掩人耳目。可是巧儿娘铁了心要生,八皇子念及她的一片母爱,也算是默认下来,买通了一干下人,蒙混过关。一个不受宠的妃子,在后宫也确实没有人关注到。可是生下来的活人总不能关着养大,没办法,只好送出宫外。巧儿就这样来到了周家。

(4)

如今,巧儿的生父坐上了皇位,生母也封为贵妃。巧儿这个流落在民间的公主自然是要被接回宫中。贵妃娘娘自然一直是也在关注着巧儿的成长,只是无奈,不能把亲骨肉留在身边。巧儿在周家的生活虽然不错,但比起皇宫自然是要差远了。更重要的是没有身份,一个商人,在当朝可是社会最底层,科举考试求功名都没有资格。贵妃娘娘如何不想自己的女儿早早回到身边,更恨不能马上见到自己的孩子。如今天下都是巧儿父亲的了,她终于不怕让巧儿的身份公布天下。

一道圣旨很快下到周府,对于巧儿是公主的事,对周家人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他们早已把巧儿当作小七未来的妻子,他们更把巧儿当作自己的闺女。如今,巧儿瞬间变成公主,以后想见一面何其难,皇家的无情他们是想见得出的。他们不舍,却不敢违抗圣旨。小七更是舍不得巧儿走,他知道巧儿从此就贵为公主,金枝玉叶,与他这一介平民再无关联了。想到这里,小七不禁泪流满面。

巧儿早已听闻消息,她同样舍不得离开周府,更舍不得小七,这些年,她早把周家当作自己的家,他们都是她的亲人,她的爱人,她此生都不会离开的人。从小饱读诗书,让她更明白从此他和小七之间的门第隔阂。皇上和贵妃,一定不会同意把她嫁给一介平民,哪怕是于她有养育之恩的周家。可是,她的心,早已属于小七哥哥。

(5)

后宫侍女把贵妃娘娘为巧儿公主准备的新衣拿出来,要为巧儿公主梳妆,以便回宫见皇上和娘娘。巧儿不让侍女动手,侍女急得哭了。公主,不让我们给你梳妆怎么回去见皇上和娘娘呢?皇上和娘娘还等着了。巧儿不忍心看她急,便说道,你们在门外等着吧,我自己梳妆好了。

一众侍女没办法,只好听公主的话等在门外。约摸半个时辰过去,里面没有一点响动,侯在门外的侍女心有不安,忙上急去敲门问情况,公主,你好了吗?我们要起程了。任她们怎样拍门,里面就是不开,众人更觉不妙,连忙去前厅唤人。把门撞开后,只见巧儿安静地躺在床上,好似睡着了一般。

就在大家满心疑惑时,周夫人走上前去,掀起绸被,随即一声惊叫,啊,快去请大夫,公主割腕了。说完扑倒在床前嚎啕大哭起来。众人看过去,床上已被鲜血染红一片,再看巧儿的脸已经失去了血色,赶紧上前手忙脚乱地先将伤口包扎起来。等大夫赶到时,巧儿早已香消玉殒,无法回天了。

等在屋外的周家人和宫庭侍卫此刻都听闻了消息。周老爷吓得瘫倒在地,来不及悲伤的他,第一时间想到了周府上下的安危,公主死在了自己家中,周家如何能脱得了干系。

(6)

巧儿公主的死讯传到宫中,皇上大怒,下令将周府上下全部打入大牢,等候处理。可怜周家人,一时间全成了阶下囚。

贵妃娘娘悲痛不已,亲自来到周府接女儿。在巧儿的房里,看到了她留下的遗书:民女周巧巧,生是周家人,死是周家鬼,看在周家养育我十五载的份上,望皇上和贵妃娘娘不要为难周家上下,留他们一条活路。最后写了一句:七哥哥,来生再做你的新娘。

贵妃娘娘看至此,早已泣不成声,抱着巧儿的尸首哭得悲天怆地。

一个月后,巧儿以皇家公主身份葬在了皇室墓陵。贵妃娘娘带着巧儿的遗书去面见了皇上,向皇上求情饶了周家一家老小。皇上哪里肯答应,怒气冲天地说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一起发配到边疆去戍边吧。

可怜精心把公主养成人,不曾想却招来此等横祸。周老爷和夫人,来不及上路便在牢里悲惨地死去。

巧儿姑娘哪里想得到,她的一命竟陪上了周家上下满门的性命。

如果有来生,她还能做七哥哥的新娘吗?

巧儿姑娘全文 公主新娘(短篇小说)

民间故事:有福与巧儿本是青梅竹马眼看就要成婚了李明却反悔了

民间故事:有福与巧儿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名叫桃源的小村庄,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村里有个小伙子,名叫有福,他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福的青梅竹马,是个名叫巧儿的姑娘,她心灵手巧,聪明伶俐,长得如花似玉,是村里人见人爱的俏佳人。两人自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早已私定终身,只待良辰吉日,便结为连理。

这一年,村里迎来了难得的丰收季节,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有福和巧儿也决定趁此良辰,将婚事办了。两人商量着,要请村里最有名的媒婆去巧儿家提亲,再选个好日子,摆下喜酒,宴请乡亲。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村里突然来了一位名叫李明的外乡人。李明相貌堂堂,衣着华丽,一看就是个有钱人家的公子哥。他来到村里后,听闻了巧儿的美貌和才情,便心生爱意,决意要将巧儿娶回家去。

李明先是找到了巧儿的父母,用金银珠宝作为聘礼,想要说服他们同意将巧儿嫁给他。巧儿的父母虽然贪图钱财,但更看重女儿的幸福,他们知道巧儿心属有福,便婉言拒绝了李明的提亲。

李明见软的不行,便来硬的。他仗着自己财大气粗,在村里四处散播谣言,说有福是个穷小子,配不上巧儿这样的美人。他还暗中收买了一些村民,让他们在村里制造事端,破坏有福和巧儿的感情。

有福和巧儿虽然心志坚定,但架不住李明这般胡搅蛮缠。渐渐地,村里的舆论开始对他们不利,有些原本支持他们的村民也开始动摇了。有福感到压力山大,他担心自己无法给巧儿一个幸福的未来,开始犹豫是否还要坚持这门婚事。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李明又找到了有福。他装出一副和善的样子,说有福和巧儿确实不合适,他愿意出一笔钱,让有福放弃巧儿。有福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他觉得自己虽然穷,但有志气,绝不能为了钱财出卖自己的爱情。他愤怒地拒绝了李明的提议,并警告他不要再干涉自己和巧儿的事。

巧儿姑娘全文 公主新娘(短篇小说)

李明见有福态度坚决,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忌惮。但他并没有就此罢手,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地破坏两人的感情。他暗中派人偷走了有福家的耕牛,还故意在有福的田地里捣乱,让有福的收成大打折扣。有福虽然努力应对,但无奈势单力薄,渐渐感到力不从心。

巧儿见有福整日愁眉苦脸,心中也十分担忧。她知道李明是个难缠的对手,但又不忍心看到有福受委屈。她决定亲自去找李明谈谈,希望他能够放过有福。然而,李明却趁机对巧儿展开攻势,企图用甜言蜜语打动她的心。

巧儿虽然心中犹豫,但最终还是坚定地拒绝了李明。她告诉李明,自己心中只有有福一人,无论他贫富如何,都愿意与他共度一生。李明听了这话,心中恼怒不已,但也知道无法再强求下去。

就在李明准备离开桃源村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情。有一天夜里,村里突然狂风大作,雷电交加。一道闪电劈中了李明住的客栈,引发了一场大火。李明虽然侥幸逃脱,但随身携带的财物却在大火中化为灰烬。

这场大火让李明彻底失去了继续纠缠有福和巧儿的资本。他灰溜溜地离开了桃源村,再也没有回来过。而有福和巧儿也因为这场大火,重新赢得了村民们的支持和祝福。

经历了这场风波后,有福和巧儿更加珍惜彼此的感情。他们决定不再受外界干扰,坚定地走向婚姻的殿堂。在村民们的祝福声中,他们终于结为连理,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个故事在桃源村里流传了很久很久,每当有人提起有福和巧儿的爱情故事时,都会感慨万千。他们用自己的坚持和勇敢,战胜了外界的干扰和困难,最终收获了幸福和美满。而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是无价的,它不会因为金钱或权势而改变,只会因为彼此的真心和坚持而变得更加坚定和美好。民间故事:有福与巧儿

巧儿姑娘全文 公主新娘(短篇小说)

上回说到,有福与巧儿历经波折,终于迎来了属于他们的幸福时刻。他们的婚礼在桃源村热闹地举行,村民们纷纷前来祝贺,欢声笑语传遍了整个村庄。

然而,就在婚礼当晚,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当夜幕降临,有福和巧儿坐在新房里,准备共度这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时,窗外突然传来一阵奇异的声音。那声音悠扬动听,仿佛是天籁之音,又像是来自遥远的仙境。

有福和巧儿好奇地走出房间,只见夜空中出现了一道五彩斑斓的光束,直射向村子的深处。两人相视一笑,决定跟随这道光束去探险,看看这奇异的现象究竟是何方神圣所为。

他们沿着光束的方向走去,穿过了茂密的树林,越过了潺潺的小溪,最终来到了一个隐秘的山洞前。山洞里透出一股神秘的气息,吸引着他们一步步深入其中。

洞内石壁上镶嵌着各种发光的宝石,犹如繁星点点,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有福和巧儿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打扰了这神秘的境地。突然,他们来到了一个宽敞的洞窟,只见中央摆放着一尊金光闪闪的雕像。

那雕像面容慈祥,仿佛是一位慈祥的长者。有福和巧儿心生敬意,双双跪下叩拜。这时,雕像突然发出了声音:“有福、巧儿,你二人心地善良,感情真挚,今赐你二人仙缘,愿你们永结同心,白头偕老。”

随着雕像的话音落下,整个洞窟突然金光大放,有福和巧儿只觉得身体一轻,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托起。当他们再次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已经来到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

巧儿姑娘全文 公主新娘(短篇小说)

这里云雾缭绕,鸟语花香,美不胜收。有福和巧儿惊叹不已,他们携手漫步在这仙境之中,感受着从未有过的宁静与幸福。

这时,一位仙女飘然而至,她微笑着对有福和巧儿说:“你二人乃是上天注定的姻缘,今赐你二人仙缘,愿你们在此仙境中,共度永生。”

有福和巧儿感激涕零,他们深知这是上天对他们的眷顾。于是,他们在这仙境中安家落户,过上了神仙眷侣般的生活。

而桃源村的村民们也发现了这对新人失踪的奥秘。每当夜幕降临,他们总能看到一道五彩斑斓的光束射向远方,那是通往仙境的通道。村民们纷纷传说,有福和巧儿已经升仙,成为了神仙眷侣。

这个故事在桃源村里流传了下来,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美好传说。每当有人提起有福和巧儿的名字时,都会流露出羡慕和祝福的神情。他们用自己的坚持和勇敢,赢得了上天的眷顾,也赢得了世人的敬仰和祝福。

而每当夜幕降临,那道五彩斑斓的光束依旧会出现在桃源村的夜空,仿佛在诉说着这段离奇曲折却又美满幸福的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有福与巧儿

有福与巧儿在仙境中过上了神仙眷侣般的生活,每日里赏花赏月,品茗论道,尽享着无尽的宁静与和谐。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开始思念起家乡的亲人和朋友们。

巧儿姑娘全文 公主新娘(短篇小说)

“巧儿,我想念桃源村的乡亲们了。”有福望着远方,眼中闪过一丝思乡之情。

巧儿轻轻握住有福的手,温柔地说:“我也一样,虽然这里的生活美好无比,但心中总是惦记着家乡的亲人。”

两人相视一笑,决定回到桃源村,与乡亲们分享他们的奇遇和幸福。

于是,他们向仙女辞行,仙女微笑着祝福他们:“你二人既有此意,便去吧。记住,无论身在何处,心中有爱,便是仙境。”

有福和巧儿感激不已,他们拜别了仙女,踏上了返回桃源村的路途。

当他们再次出现在桃源村时,村民们惊喜交加,纷纷围上前来问候。有福和巧儿将他们在仙境中的经历娓娓道来,听得村民们如痴如醉。

然而,他们并没有因为仙境的奇遇而忘记自己的根。有福和巧儿决定用自己的力量,为桃源村带来更多的幸福和繁荣。

他们教村民们种植仙草,养殖灵兽,让桃源村的土地变得更加肥沃,生活更加富裕。他们还传授村民们仙术,帮助他们治病疗伤,解除痛苦。

巧儿姑娘全文 公主新娘(短篇小说)

在有福和巧儿的带领下,桃源村变得越来越美好。村民们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而有福和巧儿也始终保持着对家乡的热爱和牵挂。他们时常与乡亲们一起欢聚,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共同度过着每一个美好的时光。

岁月流转,有福和巧儿的故事在桃源村里代代相传。每当有人提起他们的名字时,都会流露出无尽的敬仰和感激。他们用自己的善良和勇敢,为家乡带来了无尽的福祉和繁荣。

而那个曾经想要拆散他们的李明,在听说了有福和巧儿的奇遇后,也深感惭愧和后悔。他离开了桃源村,再也没有回来过。他明白了,真正的幸福不是用金钱和权势来衡量的,而是需要用心去感受和珍惜的。

有福和巧儿的故事,成为了桃源村乃至整个地区的美谈。他们的爱情和善良,不仅赢得了乡亲们的敬仰和祝福,更成为了一种永恒的传说,流传千古。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桃源村的村民们仍会聚在一起,讲述着有福和巧儿的故事。那五彩斑斓的光束,仿佛依旧在夜空中闪烁,见证着这对神仙眷侣的传奇人生。

相关问答

书生赶考的故事?

《黄志娶妻》明朝,一书生进京赶考,路遇江水泛滥无法过河,一条大鱼浮出水面载他过江,离开时,书生与大鱼约定,如若及第高中,必回来报答与他。...”大鱼一听,黄...

带“舒和巧”的个性签名,和带“晨和依”的网名,是两姐妹的?

≈舒巧。≈依晨。╰)阿巧╰)阿晨舒巧菇凉ノ依晨菇凉ノ闺蜜゛舒儿╮闺蜜゛晨儿╮乖巧de舒舒依人de晨晨奇葩巧巧◇◆゛╮逗比依依◇◆゛╮▲巧儿...

巧儿姑娘故事原文来自哪个电视?

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组织改编、拍摄了评剧电影《刘巧儿》,使“刘巧儿”的故事传遍全国,推动了第一部《婚姻法》的宣传普及。“刘巧儿”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怎么看待《红楼梦》中贾琏与多姑娘发生的那段婚外情?

可惜琏二爷离了女人是没法活的,书房里独住了两天就百爪挠心了,多姑娘消息灵通,有事没事过来撩拨他。两个人很快就达成了一致,贾琏出银子,多姑娘出身子。贾...平...

“一句对不起还有什么用”怎么写成一篇虐心古风短文小说?

“你们说什么!”念明双大声问道。“没什么…”“…”“是要我杀了你们,你们才会说么!”念明双已经慌了,这么久了,阿宇,阿宇!“姑娘饶命!我们说,承乾殿的...那念...

越剧穆桂英挂帅的歌词-xPZNzsxczzA的回答-懂得

第一场对枪〔宋代某年春天。〔穆柯寨下山野,水色山光,天气晴朗。〔穆启:现景。〔穆桂英率巧儿、四女兵英姿勃勃地趟马上。穆桂英(唱)雄踞山...

如何以"你为何不信我"为中心,写一篇虐文?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1』夜色入目,空阔的大殿里,白玖儿一袭红衣,神情冷淡的看着眼前人及他怀中那名娇艳无比的美姿娘。她傲立在宫殿中央,...

刘小巧是什么剧种?

评剧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陇东、某村,有一个年青姑娘叫刘巧儿。幼年时她由父母包办和外村的赵柱儿订了婚;后来,她又爱上了劳模会上见过的赵振华。巧儿的...

求高晓攀尤宪超,相声作品《红事会》台词?

你要的没有,但是《红事会》又叫《大娶亲》是一个传统相声,我把文本找找发给你。甲:咱哥儿俩老没见啦!乙:可不是嘛。甲:您府上都好啊?乙:承问承问。...甲:...

荣国府三个儿媳妇,三种不同命运,贾家抄家后各自经历怎样人生?

红楼梦八十回后的故事走向因为通行本与八十回前的线索对应不上,一般不做阅读范本。其后诸人命运也只能通过原文线索,判词进行推测。比方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