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大诰》

大诰全文 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大诰》

《御制大诰》(明洪武十八年内府刻本)

中国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包括《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统称《御制大诰》。

洪武十八年(1385)冬,明太祖朱元璋仿周公《大诰》之制刊布《大诰》74条,十九年春刊布《大诰续编》87条,十九年冬刊布《大诰三编》43条,二十年冬刊布《大诰武臣》32条,颁行天下,告诫臣民。

《大诰》所列罪案,可分为官吏、豪强、百姓及武臣几部分。官吏玩忽职守、滥设吏卒、贪赃受贿、科敛害民、侵吞钱粮、逃避粮差等,皆处重罪。其中惩处贪污的罪案占全部罪案的一半左右。起解官物、放富差贫者,族诛;贪赃纳贿、说事过钱者,凌迟处死;盗卖仓粮者,墨面文身,挑筋去膝盖,仍留本仓守支;驿丞科敛驿夫,戴重枷于驿前。有的贪污罪株连甚广,如郭桓案,死者达数万人。次于官吏贪污罪案的是惩治侵吞钱粮和豪右逃避粮差的罪案,对这类罪案的处理也较重,如洒派粮差,诡寄田粮者全家迁发化外,洒派诡寄之田赏给被害之民;揽纳粮物,隐匿入己,虚买实收者,处死,籍没其家;说事过钱者,处死。

《大诰》所列凌迟、枭首、族诛者成百上千,弃市以下万数。刑律极严酷,超出《大明律》的量刑标准,许多遭族诛、凌迟、枭首者多属寻常过犯。从《大诰》中可知,明初复用刖足、斩趾、去膝、阉割等久废之刑,创设断手、剁指、挑筋等古所未有之刑;又有或一身而兼数刑,或一事而株连数百人,皆出于常律之外。“寰中士夫不为君用”之科,则为前代所未有。

明太祖规定:《大诰》每户一本,家传人诵。家有《大诰》者,犯笞、杖、徒、流之罪减一等;无《大诰》者,加一等;拒不接收者,迁居化外,永不令归。学校课士和科举策试也以《大诰》为题。据说其时各地讲读《大诰》的师生来京朝见者达19万余人。 《大诰》有明刻本传世。

关注 © 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 了解更多

大诰全文 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大诰》

一户一册的《大诰》:明朝的政治课本,朱元璋肃贪反腐的利器

朱元璋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从一介布衣到大明太祖,“洪武之治”让近三百年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亮点。而在朱元璋“任”上,治腐肃贪的力度那也是大得惊人,可以说是史无前例。今天跟大家说说朱元璋重要的治贪工具——《大诰》。

草根皇帝,铁腕肃贪

乱世之中,一个放牛娃,饱尝艰辛,历经磨难,在刘福通、徐寿辉、郭子兴等前辈的铺垫下,吞了陈友谅、张士诚,灭了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元政权,朱元璋一路披荆斩棘好不容易打下了大明江山。权不容侵,国不容贪,开国太祖大刀阔斧地开始清障肃贪大行动。

朱元璋一方面对皇权可能产生威胁的开国功臣下手,另一方面对贪赃枉法之徒铁腕治理,明初一场腥风血雨的“大运动”开始了。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这有名的明初四大案就是他老人家在这种背景下炮制的,涉及之广,杀戮之多那不是一般人能够拿下的。这里单说治贪。

大诰全文 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大诰》

老朱反贪那是铁了心的,从“高管”开始,六亲不认。官员只要是贪污60两银子以上的,斩立决!而且还要一查到底,毫不心慈手软。他在位的31年,6次大规模肃贪,15万人丢了命。

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爱女安庆公主,她丈夫欧阳伦因为走私茶叶,任凭女儿和众大臣如何求情,依然被赐死。户部侍郎郭桓一案,从上面的六部,到各省、府、县一锅端,只要涉及的一律杀无赦,数万人(有三万之说)成了刀下鬼。

安庆公主质问父皇“天下贪官这么多,你能杀尽吗?”,这老朱信心满满地回复“焉知杀不尽?”,听听,朱元璋治贪的力度你不服不行。

大诰全文 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大诰》

以案说法,亲编《大诰》

朱元璋治贪花了不少心思,设置监察机构,鼓励百姓上访,还在午门外摆了“登闻鼓”,百姓可以直接击鼓鸣冤。另外宣传工作也是他的重头戏。

明朝建国之初,李善长就参照唐律颁布了法律,并推出了《大明律》,可朱元璋觉得对于反贪这还不够,于是他便亲自写定《大诰》这一法令。

《大诰》以案说法,将朝廷此前查办的大案、要案、个案归集到每个罪名之下,整个《大诰》惩处贪污的罪案占据了半数以上,大到郭桓案,小到一个衙役的“细作”。

大诰全文 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大诰》

《大诰》中对涉及贪腐的处罚那是相当严重的——

起解官物,卖富差贫者,族诛;贪赃纳贿、说事过钱者,凌迟处死;盗卖仓粮者,墨面文身,挑筋去膝盖,仍留本仓守支;驿丞科敛驿夫,断趾枷令驿前……

最残忍的莫过于“剥皮揎草”。犯了重罪的贪官被拉到 “皮场庙”(各级政府都设置有)剥皮,再将石灰稻草塞进皮囊内架起来放在接任官员的“办公桌”前,一是羞辱枉法者,更重要的是,让继任者看看这“臭皮囊”的下场,予以警示。

上述可以看出,《大诰》虽然只是一道诰文,其对贪腐的处罚力度远远超出了《大明律》,甚至残酷得有些过分。

大诰全文 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大诰》

从上到下,家喻户晓

朱元璋自己亲自“出版”的诰文,必须得到最高度的重视,对于这些“杰作”,朱元璋有一系列的“推广”措施。

首先,《大诰》必须一户一本,而且还得人人背诵。哪家不接受《大诰》,那你就是不想做大明的人了,只能迁居化外。如果犯了一般的罪行,拿出家里的《大诰》就可以减罪,拿不出来罪加一等。武官家中,孩子被问及,没有读过《大诰》,道不出个一二,长幼都得面临处罚。

大诰全文 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大诰》

这还不算,朱元璋还将《大诰》列入教学大纲中,成为全国各级学术必修课,就连科举考试命题也会涉及到。据说有些熟背诰文的,还能获得奖励,甚至当官。

当年在京都,朱元璋还举行过一场规模盛大的《大诰》讲座,全国各地奔涌而来的师生有19万之众,而且他们返程的路费朱元璋大笔一挥也报销了。想想这阵势,在古代应该是绝无仅有了。

大诰全文 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大诰》

为官惧之,为民颂之

在这本书里,朱元璋对一些案例还有点评,包括他对贪官的态度、处置手段等,这些他要求必须摘抄并张贴在类似于现在的单位门口、阅报栏等地方,一来警醒官员,同时教会百姓遇到贪官怎么办。

这样一本书内,百分之八十是涉及到官员的。朱元璋是想把主要的力量放在对现有官员的管理上,让他们学乖,好好当官;另一方面他明白大部分的官还是从民而来,所以从源头抓起也是必要的,因此诰文中也有百分之二十的内容涉及到老百姓。

大诰全文 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大诰》

这样一本书,当官的捧在手里感觉烫手,而对来百姓来说还是拥护的;当官视为刺,百姓视它为“保命书”。不管你怎么看,居家必备,少了它你就没有安全感。

对于朱元璋铁腕肃贪,有些负面说法,其一就是滥用典法,随意杀戮;其二就是越杀越多,也没什么效果。我倒觉得,朱元璋的吏治严厉,对后期的永乐盛世以及明朝近300年的政治生涯还是有一定效果和作用的,但其定刑随意、用刑残酷、杀人之多还是令人感到毛骨茸然的。

相关问答

谁来帮我翻译一下全文_作业帮

[最佳回答]牢骚.文中通过学生之口,形象地突出了自己学习、捍卫儒道以及从事文章写作的努力与成就,有力地衬托了遭遇的不平;而针锋相对的解释,表面心平气和,字...

如何评价日本新年号「令和」?

谢邀@悟空问答。小哥出品,必属精品。日本作为当今世界强国,其一举一动都受到世界的关注,据相关媒体报道,2019年4月30日,明仁天皇宣布退位,皇太子在2019年...汉...

【爽的部首查什么】作业帮

[回答]部首:爻部首笔画:4总笔画:11爽shuāng——如“肃爽”(sùshuāng):古骏马名唐成公如楚,有两肃爽马,子常欲之,弗与.——《左传·定公三年》...

不窥全貌出自哪篇古文?

【唐】韩愈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录,...率:...

吴蜀灭亡之后,那些之前属于吴蜀的旧臣还能得到重用吗?

后三国时代相对来说没有三国前期那么璀璨夺目,三国后期各国实力逐渐被拉开差距,最终吴蜀两国被灭,自从东汉末年以及三国以来的割据局面彻底结束,中国开始进入...

陶喆??第二个字怎么读?打拼音如题-JgRWRstp的回答-懂得

喆zhé(1)ㄓㄜˊ(2)同“哲”,多用于人名。喆同哲哲1〔zhéㄓㄜˊ〕〔《广韵》陟列切,入薛,知。〕亦作“啠1”。亦作“喆1”。“嚞1”的今字。亦作“...

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

[最佳回答]13.D14.B15C16.①译: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被谯周的学生把他和子游子夏并列(认为是很有文学才华的人)。②译:他年少时在蜀...

朱元璋吃饭发现碗中有根头发,随后叫来厨师,厨师是如何机智逃生的?这件事结果如何?

厨师摘掉了帽子,露出一个大光头,朱元璋就饶了他?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朱元璋这件事,生动说明了一个道理,在合适的场合一定要说合适的话!咱们老百姓都知道...是...

请问古文中“高等食廪讫”怎么翻译成现代文?

进学解〔唐〕韩愈【题解】本文是元和七、八年间韩愈任国子博士时所作,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

文学体裁之散文的起源是什么?-147****8225的回答-懂得

中国散文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后,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甲骨文于1899年发现于北京,不久找到出土地河南安阳,它是商王盘庚迁殷至殷亡时的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