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元代宫廷饮食典章

《饮膳正要》是一部专讲饮食和营养的书籍。我国周代时期,政府里就设有“食医”,专管与饮食有关的医药问题。以后历代都有关于用饮食做为治疗手段的材料和专书出现,即所谓“食疗”。但是,从健康人的立场出发,讲究饮食营养,滋补身体,以达到强身养生的目的的书籍,当以《饮膳正要》为最早。

《饮膳正要》为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所撰,著成于元朝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忽思慧,一译和斯辉,生卒年月不详,蒙古族(一说元代回回人)。

忽思慧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营养学家,在我国食疗史以至医药发展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忽思慧被选任饮膳太医,入侍元仁宗之母兴圣太后答己。其后,他供职中宫,以膳医身份侍奉文宗皇后卜答失里。忽思慧长期单人宫廷饮膳太医,负责宫廷中的饮食调理、养生疗病诸事,加之他重视食疗与食补的研定与实践,因此得以有条件将元文宗以前历朝宫廷的食疗经验加以及时总结整理,他还继承了前代著名本草著作与名医经验中的食疗学成就,并注意汲取当时民间日常生活中的食疗经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编撰了营养学名著《饮膳正要》一书。

《饮膳正要》是一部融合汉蒙两族饮食文化的文献。全书三卷,卷一记养生、妊娠、乳母、饮酒诸忌。标目“聚珍异馔”,分述汤、粉、羹、面、粥、馒头、烧饼等饭食,以及用蒸、炒、滑、炙、攒、盐、熬等方法制成的菜肴。每种菜肴都说明其食疗效用、材料、调味品、烹调技术。卷二记诸般汤煎、诸水、神仙服饵、四时所宜、五味偏走、食疗诸病、食物利害、食物相反、食物中毒、禽兽变异。主要是阐述用于保健医疗的加药饮料与食品的配料及制作方法,寓养生治病于日常饮食,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卷三记米谷品、鱼品、菜品等,对每种食品的性味与作用,都逐一加以说明,大部分附有绘图,而对加工成品则简述其制法及疗效。

该书记载药膳方和食疗方非常丰富,特别注重阐述各种饮馔的性味与滋补作用。它从健康人的实际饮食出发,以正常人膳食标准立论,制定了一套饮食卫生法则。书中还具体阐发了饮食卫生,营养疗法,乃至食物中毒的防治等。附录版画二十余幅,文图并茂,为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和食疗专书,也是一部颇有价值的古代食谱。

忽思慧在该书中深刻地论述了养生之道,特别是饮食与健身地辩证关系。

他说:

“心为一身之主宰,万事之根本,故身安则心能应万变,主宰万事,非保养何以能安其身。保养之法,莫若守中,守中则无过与之不及之。病调顺,四时节慎饮食,起居不妄,使以五味调和五藏,五藏和平,则血气资荣,精神健爽,心志安定,堵邪自不能入,寒暑不能袭,人乃怡安。夫上古圣人治未病不治已病,故重食轻贷,盖有所取也。故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鱼,馁肉败者,色恶者臭,恶者失饪,不时者,皆不可食。然虽食饮,非圣人口腹之欲哉。盖以养气养体不以有伤也,若食气祖恶,则伤精,若食味不调,则损形。形受五味以成体,是以圣人先用食,禁以存性后制药,以防命,盖以药性有大毒。有大毒者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然后毂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以伤其正,虽饮食百味,要其精粹,审其有补,益助养之,宜新陈之异,温、凉、寒、热之性五味偏走之病,若滋味偏嗜,新陈不择,制造失度,俱皆致疾可者行之,不可者忌之。如妊妇不慎行,乳母不忌口,则子受患。若贪爽口而忘避忌,则疾病潜生而中,不悟百年之身而忘于一时之味,其可惜哉。孙思邈曰:谓其医者,先晓病源,知其所犯,先以食疗,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十去其九。故善养生者,谨先行之,摄生之法,岂不为有裕矣。”

忽思慧在这部书中,以“养生避忌”冠篇首,可见他并不是一位只从饮食出发,纯营养观点的人,而是通过讲饮食,着眼点还是放在人的养生和健身伤。在养生方面,忽思慧说:

“安乐之道在乎保养,保养之道莫若守中,守中则无过与不及之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与盖不适其性而强。故养生者既无过耗之弊又能保守真元,何患乎外邪所中也。故善服药者不若善保养,不善保养不若善服药。世有不善保养又不善服药仓卒病生而归咎于神乎?善摄生者薄滋味,省思虑,节嗜欲,戒喜怒,惜元气,简言语,轻得失,破忧阻,除妄想,远好恶,收视听,勤内固,不劳神,不劳形,神形既安病患何由而致也。故善养性者先饮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盖饱中饥,饥中饱,饱则伤肺,饥则伤气,若食饱,不得硬卧,即生百病。”

该书的名称虽为《饮膳正要》,但内容包括了医疗卫生,以及历代名医的验方、秘方和具有蒙古族饮食特点的各种肉、乳食品,甚至明代名医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也引用了该书的有关内容。所以,《饮膳正要》一书,对于研究我国的医学和蒙古族的医药科技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元代著名西域(波斯)医学名著之《饮膳正要》

饮膳正要全文 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元代宫廷饮食典章

元代著名西域(波斯)医学名著之《饮膳正要》

《饮膳正要》为元回回饮膳太医忽思慧所撰,该书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此书著成于元朝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全书共三卷。卷一讲的是诸般禁忌,聚珍品撰。卷二讲的是诸般汤煎,食疗诸病及食物相反中毒等。卷三讲的是米谷品,兽品、禽品、鱼品、果菜品和料物等。

这部书初刊后,明清两代多次翻刻,但因屡遭兵灾,已散佚不多。书中配方多以羊肉为主料,“聚珍异撰”第一方马思答吉汤,《本草纲目·菜部》莳萝条附马思答吉注:“元时饮膳用之,云极香料也。不知何况,故附之。”书中多引用回回豆子、回回葱、回回青、回回小油。许多食品冠以“胡”字,如胡葱、胡麻、胡椒、胡荽等。以胡葱为例,《本草纲目》指出:“元人《饮膳正要》作回回葱,似言自胡地,故曰胡葱耳”。《洛阳伽兰记·城南》记:“狮子者,波斯国胡王所献也”。可见大量配方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和国家饮食疗法所用。

该书记载药膳方和食疗方非常丰富,特别注重阐述各种饮撰的性味与滋补作用,并有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等内容。它从健康人的实际饮食需要出发,以正常人膳食标准立论,制定了一套饮食卫生法则。书中还具体阐发了饮食卫生,营养疗法,乃至食物中毒的防治等。附录版画二十余幅,文图并茂,为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和食疗专书,也是一部颇有价值的古代食谱。

忽思慧,是古代著名的回回营养学家,他写的《饮膳正要》一书,是我国甚至是世界上最早的饮食卫生与营养学专著,对传播和发展我国卫生保健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Ps:马思达吉是波斯语مصطکی 音译在《回回药方》视为西域芸香。《维吾尔药志》呼作洋乳香。

鹰嘴豆(按波斯语نخود 音译呼为那合豆子)、蚕豆、豌豆统称为回回豆。

回回葱即皮牙子(波斯语洋葱پیاز )音译,孜然是波斯语زیره 音译,时萝是小茴香(波斯香料一种),今天伊朗仍然用烹饪菜肴。古代带胡番物品都是从中亚波斯(粟特)地区来。

文章由今日头条「一品波斯文化」编辑和发布,同步微信公众号、微博、企鹅号等平台。

相关问答

补肾壮阳中药大全_千问健康

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更会有以下诸症:眩晕耳鸣、形体消瘦、失眠多梦、颧红潮热、盗汗、咽干、男子阳强易举,遗精早泄,妇女经少、经闭、崩漏、不孕、尿短黄。精神不...

吃补肾的中药_千问健康

夏天能吃补肾的药肾虚者宜吃下列食物。芝麻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

,我想咨询一下,怀孕了总是吃瓜类的水果好吗?吃什么

[回答]5.忌食山楂山楂有活血通瘀作用,同时又有收缩子宫的功效,应忌食。另据《饮膳正要》记载,孕妇还应忌下列饮食:兔肉,令子无声、缺唇。山羊肉,令子多疾...

补肾益寿药_千问健康

尿频、尿等待、小便清长,早衰健忘失眠,食欲不振,骨骼与关节疼痛,腰膝酸软,不耐疲劳,乏力,视力减退,听力衰减。脱发白发、头发脱落或须发早白,牙齿松动,肤色晦暗无...

凡膳皆药的含义是什么?食药同源,凡膳皆药的?

法国有位著名营养学家说:“一个民族的命运就是看他吃的是什么,以及怎么吃的。”而中国医学典籍则说:“食药同源,凡膳皆药。”其实两句话都讲到了一点:食物的...

补肾壮阳的蔬菜_千问健康

我因为身体不太好,并且最近出现了肾虚和阳痿的症状,时间一长夫妻生活也渐渐地不和谐了,我很着急,但是又不想吃药物进行治疗,想请问一下有没有什么药物可以补肾壮...

胃镜结果请专家给看看,谢谢了_千问健康

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食道:通畅,粘膜光滑规则,未见静脉曲张,齿状线距门齿40厘米,齿状线后壁见2处约0.2cm大小轻度充血的浅隆起;贲门:光滑,开放良好胃底:黏液池...

补肾最好的药_千问健康

你好!我老公四十三岁了,最近我老公总是精疲力尽的样子,脱发也特别的明显,而且还常常说腰酸腿痛的。我想老公是肾虚的毛病。有没有什么补肾最好的中药呢,可以帮老...

猪肉和牛肉可以一起吃吗_千问健康

猪肉和牛肉可以一起吃吗咖喱饭是牛肉咖喱罗宋汤也有牛肉面包有火腿有猪肉色拉一起吃要紧吗:猪肉和牛肉可以一起吃吗

肾阴虚脾胃虚寒该怎么办_千问健康

怎样补肾阴虚,怎样健脾胃,食物治疗好还是药物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