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几个朋友盘点古言写得好的大神,数来数去,不外乎就是那么几人,凑够十人都有点勉强。但出人意料的是,连投几次票,有一个名字都稳稳上榜。这位大神就是——青铜穗。她的书早期应该是以宅斗闻名,后来文风渐变活泼,更偏向甜宠一点。特别擅长将老套路,写出新意,每一本书谈不上有多大火,但本本质量都不错。
所以,干脆今天花姐就来推荐她的一本老书,名字很有古风味儿,希望大家能喜欢。
作品:《闺范》
作者:青铜穗(大神)
作品状态:129万字【完本】
作品简介:这是一本写外室女生的私生女,前世惨死,重生之后自强不息,最终得到好姻缘的故事。
读后感:我最先了解这位作者,并不是这本书,而是看了《裙上之臣》才喜欢上这个作者。所以后来当我知道这本书,竟然是这个作者的第一本书,我是挺惊讶的。因为单独从文笔上,根本看不出来,这是作者的第一本书。当然,这有可能是天赋,旁人无法效仿。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本书着重是从宅斗开始,女主拿了一手烂牌,相当于从零开始。势单力薄弱小无助,不仅没有同盟,而且敌人超多。她在各种夹缝当中左右逢源,一步步成长起来。书中多次看到女主面临一个个,对手故意设下的坑,每每要在最后经历坎坷才能够成长。所以刚刚看时,可能你会觉得有点憋屈,不够爽。但相比那些为了戏剧冲突,而戏剧冲突的书,和为了爽而爽的书,这本书要显得真诚得多,也更有意思得多。
推荐理由:本书的宅斗情节十分精彩,故事经得起推敲。但整体还是有不少硬伤,如果十分满分,我可以打上八分。
如今大家都喜欢爽文,难得再看到这样的宅斗书了。那我再为喜欢爽文的朋友,推荐一本书。
作品:《炮灰攻略》
作者:莞尔wr(大神)
作品状态:444万字【完本】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快穿文。女主的每一个任务,每一根支线,都非常精彩。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故事来看,也是极高分。
在明万历年间,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大案,这个案子的起因是因为一部书,因此也叫做“妖书案”,这个案子本身又是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这个案子要是放在现在就相当于网红级的,这个案子暴露出明朝末年朝廷之中党争的残酷事。我们今天就从这个所谓的“妖书”《闺范图说》入手来探讨背后的秘密。
万历18年著名的大儒吕坤在山西担任按察使,他的名气可大,被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之一,在这个期间,他写了一部书叫《闺范》,《闺范》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就是指妇女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也就是女性修身尽德的家言一行。第一卷是“嘉言”节录四书五经及各古籍传记中有关女性道德修养之嘉言。第二卷是“善行·女子之道”,第三卷是“善行·妇人之道”、第四卷“善行·母道”这些内容都是从各类古籍里头搜集出来的,是关于贤女,贤父,贤母的善行的传记。每一则传记的前面都有一幅配图,每一幅配图都绘画了一个故事,每一次传记之后都有吕坤的评语,全书一共有150幅精美的白画,是由明代的徽派刻工黄伯符等人绘刻,图刻刀法细腻,线条流畅,可以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徽派版画刚柔相继,静动结合的这样的特色,所以说《闺范》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古代妇女的道德读本。
《闺范》在明清时候影响特别大,就当今社会而言,《闺范》也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读本,对当代的女子教育仍然有很大的借鉴价值,民国17年,佛教的印光大师应魏梅荪居士的请求,倡印流通这部书,李耆卿居士请印光大师作序,在序里印光法师写道:“世道人心之陷溺,“皆由家庭失教,并不知因果报应之所致也。天下不治,匹夫有责。天下治乱之本,在于匹夫匹妇之能尽伦尽分与否。“而家庭之教,母教最要,以人之性情,资于母者独多。”他还盛赞这部书足以镇坤维而资治道,翼家教而辅母仪。可见这部书对教育子女是多么的重要。
世界的事情说来也巧,太监陈矩(后来执掌东厂,参与审理第二次“妖书案”)他出宫的时候,看到了这部书,就买回去带到了宫里,还恰好被郑贵妃看到了,郑贵妃就动了心思,她想借这个书来抬高自己的地位,于是她就命人增补进去了12个人,以汉明德皇后开篇,特别逗的是郑贵妃脑子一热,竟然把她给改编了,改编之后把她自己也加进去了,这不就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吗?”你把自己当成万历年间的贤良女性,并且还作为终篇(就是有带有总结性的最后一篇),并且她还自己亲自写了一篇叙文。这之后郑贵妃就指使他的伯父郑承恩和他的兄弟郑国泰重新刊刻,加上了俩字,新版的叫《闺范图说》,为什么叫“图说”是因为郑贵妃叫人增化了插图,这就成了图说。
这部书流传就更广了,要不说这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这文人他就有一个毛病爱卖弄,爱管闲事,吕坤当时已经是刑部侍郎,他闲着没事就上了一个折子,这个折子是一篇文章,叫《天下安危疏》也叫《忧危疏》,主要意思是什么?他想请明神宗节省费用,停止横征暴敛,以此来安定天下。吏科的给事中有一个人,叫戴士衡也是一个爱出风头,不怕事大,爱挑事的这么一主,他跳出来借这件事大作文章,上疏弹劾吕坤,他说吕坤先写过一本《闺范图说》,紧接着又上了这个《天下安危疏》,说他是“机深志险,包藏祸心”。还说他偷偷的把《闺范图说》送进到了宫里,目的就是和宫闱结交,就是说吕坤主动逢迎郑贵妃,吕坤平白无故的蒙受了这个不白之冤,于是他自己马上又上了一书给自己辩护他说:“先是,在万历18年的时候我做按察使那会儿刻了《闺范》是四册,为的是明女教也。后来翻刻渐多,流传的也广,我哪知道这个书它到底能传到哪呢?还是希望皇上明察秋毫,你看看我刻这个《闺范》和郑承恩他们所刻的《闺范图说》有什么不同,我没有包藏祸心呀,有什么祸心在里头啊,你可以仔细的检查。”吕坤确实比较冤枉他原来的书,被人改头换面了,本来就和他没有关系,而且还说他自己偷偷送到宫里,还说他想结交宫闱。这更是莫名其妙,他就有些受不了了,因为整个事件牵涉到了郑贵妃。明神宗对这件事就故意装聋作哑,最后就没有怎么理睬。
不料平地再起风云,一个自称“燕山朱东吉”的人专门为《闺范图说》写了一篇拔文,这篇拔文叫《忧危竑议》,以传单的形式在京城广为流传,“朱东吉”的意思就是朱家天子的东宫太子一定大吉。“忧危竑议”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说,在吕坤所上的《忧危疏》的基础上宏大其说,因为《忧危疏》没有提到立太子的事,这篇文章就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专门议论历代设太子的这些事,大意是说:《闺范图说》记载的第一个人是汉明德马皇后,她是由贵人入主的中宫。吕坤的意思其实是想讨好郑贵妃,而郑贵妃又重看了这部书,实质上是想为她自己的儿子夺取太子之位埋下一个伏笔。又说,疏言天下忧危,无事不言,惟独不及立皇太子事,用意不言自明。又说吕坤和郑承恩,户部侍郎张养蒙、山西巡抚魏允贞等九人结党,依附郑贵妃。这篇文章一出,一下子就捅了马蜂窝,惹了大事,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不明所以,所以就纷纷责怪书的原作者吕坤,吕坤忧愁烦恼,恐惧不堪,内心忐忑痛苦不已,一气之下就给皇上打了个报告,趁病退休回家了。万历皇帝内心里也不想把这件事闹大,就亲自下了一道谕旨,说《闺范》这部书,是他自己赐给郑贵妃的,让她早晚去看为了是是修行女德,紧接着他就下令逮捕了戴士衡,经过严刑拷掠之后,以“结党造书,妄指宫禁,干扰大典,惑世诬人”这样一个罪名给他贬值到了广东雷州,而吕坤因为已经患病致仕退休,皇帝就没有再理他,使他躲过了一劫,从此之后吕坤再也没有步入仕途,闭门著述讲学20年后就去世了。戴士衡于万历45年,也就是事发19年后死于廉州。
你看一个影响巨大的冤假错案,由于皇帝故意轻描淡写地处理,所以没有引起什么政治上的震动,至于谁是《忧危竑议》的真正作者,却始终神秘莫测,没有人知道其中的真相,往事如烟,往事并不如烟。而六年后的第二次“妖书案”就非同一般了,其曲折离奇之处,令人匪夷所思。
相关问答
宝钗成也老成,败也老成。古语有云:“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王熙凤虽然“八面玲珑”,那是因为没有读过书,不懂中...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