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闲来笔潭》

《闲来笔潭》是桃老师力荐的,他说拿到手后读了不下三遍,手不释卷。我相信桃师品味,遂孔网跟下一单。旧书到手,几乎全新,并无多少翻阅痕迹。其实身居高位,身退后写作著书者从来不乏其人,但是犹如《闲来笔潭》如此写实真诚之作孰之又少。作者坦诚深受古典文学滋养,尤其钟爱《小窗幽记》《阅微草堂笔记》《世说新语》《闲情偶记》等系列小品文章,初览篇什,实感作者所言不虚。此书是散文又是杂文,是笔记又是回忆录,文风质朴、毫不浮夸,没有说教意味,仿佛谈天闲话,读完令人深受触动,不失为一佳作,值得反复含咏。

文章饱含赤子之心,坦诚相见不避荣辱。人都说苦难是磨练意志的宝贵财富,其实苦难除了是苦难,并不能从中挖掘出来什么值得令人称道的道理。作者毫不避讳的自述名字起源于家内小叔因庸官偏袒打输官司,不得已背井离乡又命丧黄泉,家中长辈为让后辈牢记,取其名为“官正”,无非寄希望于未来有公正社会、清白人间。这是底层人民对正义最朴实的呼唤,往者尤可鉴。

难忘岁月不堪回首,而今伫立潮头笑看。作者童年的煎熬是现在的我们无法想象的,在一个底层社会里痛苦挣扎,哪怕手中有点点小权力的队长,就可以任性的决定一个普通家庭的顺遂甚至个人的命运。童年的作者常常为了吃饱肚子而发愁,对抗饥饿成了作者最记忆尤新的事情,可真是到了山穷水尽之地步,读之令人潸然。不过世界再灰暗,总有烛光试图照亮前行的脚步。作者爱学好学,刻苦勤学的精神是令人感动的,想要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想法很强烈,万幸所遇良师益友鼓励其勇毅奋斗,最终考入清华得偿所愿。

身处局中清醒处事,自律方能动心忍性。作者经历多年人事消磨,历居要职,为官以造福一方为己任。在江城担任市长,交通工具仅为一辆二八大杠。亲民爱民之举应令如今衮衮诸公对照反思,前呼后拥出行,吆五喝六考视,总是缺乏体验民情之态,实无非常之必要。作者走马上任赣、鲁期间,可谓封疆时刻,并未身边人谋取私利,其亲姊妹要求安排子女工作,被呵斥退却,且留亲人终身相见之遗憾,让人吁叹。

退守清闲用笔闲潭,枕于冷眼观看世界。退休后,作者多对为政之时进行反思,多取问心无愧。热衷谈事,保持爱民之心,同顾友谊,又跳出局外,冷眼相看,不贪恋权位,又时刻清醒,自恰自适退休生活,执此一端,实属高风亮节,值得众生刮目相看。

当然,最应该提到的是,作者自身家史亦是新中国发展普通家庭剧变之缩影。苦学得成后,作者亲历改革转型,又身处地方中心要职,地方重大决策多有参与、主持,阅读此书,能一观改开以来诸多决策细节。

好书推荐——《闲来笔潭》

《闲来笔潭》主要写的是吴官正的经历。写的真实感人,正气十足。出身比较贫寒,看得不忍回顾过去,想起以前看朱德写的类似自传的文章,很有相同之处。没有饥饿经历的人,可能没有想象以前的生活那么苦难。在那个年代考上清华,也是精英中的精英了——书中有个小细节是吴退休了和孙辈出题游戏,谁知道吴出来一个正弦5度的值是多少(sin5),恐怕我们这些战胜过高考的人都忘了吧,推测吴的年龄应该在70岁左右,毕业也50年了,还能记住这些。

书中描述在那个年代,即使吴当了武汉市长也是过得非常清贫。但有个矛盾的地方,有次行政部门——推测相当于现在的后勤部,发西瓜。知道 吴市长比较清贫,多给他家发了两个。吴在书中还特意感谢了他。但是吴的爱人张锦裳写的《相伴五十年》一文记载:行政处处长送了4,5条小鲤鱼。张给他钱,他没有要,说是发的。吴市长回家后好好训斥了张和行政处处长。我不理解的是多发了2个西瓜,非常感谢人家。几条小鲤鱼,就好好训斥。有点矛盾。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正气十足的书,写得也非常硬气,也很接地气,有的地方还很有哲理。虽然我不知共产党员,但是我打心底里敬佩这样的人。清华大学有句话是;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吴官正同志,不仅工作的时候影响了一批人,退休后还写了40多册的笔记:用来打发时光,咀嚼其中滋味,找些人生感悟。

相关问答

串串花穗还有什么这样的词语?

串串花穗还有这样的词语:皑皑白雪。释义:皑皑:洁白的样子。洁白的积雪银光闪耀。例句:冬日的早晨,公园里的树木和草地都被皑皑白雪覆盖,非常美丽。引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