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娇》第一百零一、一百零二章

一百零一章 让她后悔来这个世上  

廉王没有让沈妙歌把话说完:“哪里哪里,沈小弟还是太客气;倒是昨天晚上小王吃酒吃的太多了些,醉倒在府中并宿在老弟的院中,实在是……”  

沈妙歌自然也不会让廉王把话再说下去,出言同廉王客气了几句。  

而沈妙歌早已经看到了红袖脸上的红肿:指印清晰一看便知道是被人打的;他的心便如被割了一样的疼痛!心中立时便升起了熊熊怒火:他要让那个打了红袖的人,十分后悔会唠叨这个世上!  

可是廉王爷在前,他不能不应酬;所以他只能把所有的怒火陡压下去,并他以目询红袖:你没有事情吧?  

感觉到沈妙歌目光中的怜惜,红袖微微笑着轻轻摇头:她知道沈妙歌动了真怒,不过沈妙歌现在还忍得住,同廉王应酬没有失了分寸,她很满意。  

这才应当是男人:不是不能有怒气,但却要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现在在廉王面前发作,却不是上策。  

她以目光安抚沈妙歌,让不必太在意,有什么事情等到一会儿再说;廉王不会在沈府呆上一整天的,他们有的是时间。  

沈妙歌看到红袖的笑,他的怒火更大:笑容因为红肿有些扭曲。他的心痛的让他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能维持在脸上的平静。  

廉王自然也看到了红袖的脸,不过这是沈府的家事,他所以才没有过问一句;沈妙歌在眼底闪过的怒火,他收到了眼中;所以看到沈妙歌能压下怒火,和自己言谈举止间并没有失措或是失礼之处,让他对沈妙歌十分的欣赏。  

沈家五爷,日后必不会是池中物;而且,廉王轻轻的扫过了红袖:他还有一个良配;随后想到了屋中的马姑娘,他有一霎间失神:那位姑娘,会是自己的良人吗?  

虽然廉王和沈妙歌都各有所想,但是他们却一直说着寒暄的话,并没有停下来;不过,他们的本意可不是站在这里说话,他们都在想如何开口去厅中坐下,有太多的事情要好好的说一说。  

沈妙歌还没有开口请廉王移步,就听到屋中传来沈大姑奶尖叫:“不,不——!”声音凄厉的都变成了声儿。  

廉王再也顾不得沈妙歌,回身就冲进了屋里;沈妙歌冲了两步之后,回头看向红袖示意她跟上来,这才跟在廉王的身后进了屋子。  

屋里,马姑娘倒在地上,半头的血:她撞在了屋里的桩子上;沈大姑奶奶抱着她只是知道哭嚎,对屋里来了人都不知道。  

廉王看到马姑娘半头的血,愣愣的立在那里,居然一下子没有了反应。  

红袖一面命人去请大夫,一面过去拭了一下马姑娘的鼻息:还好,人还活着;她还趁隙环顾了一下屋中的摆设,幸好屋里没有大的家什,所以马姑娘寻死只能撞圆滚滚的桩子。  

看马姑娘的伤势,如果她是撞红木等沉重大家什的角上,性命早没有了。  

“我的儿,你怎么能如此?你让为娘的怎么活啊!”沈大姑奶奶抱着马姑娘哭得糊了脸。  

现在,她哭得是真伤心、痛心,不再是做戏了;虽然荣华富贵好,但女儿终究是她十月怀胎生下,亲手抚育成人的,哪里能不心疼的。  

任沈大姑奶奶哭破喉咙,但是马姑娘却没有一丝反应。红袖看到这里,急忙示意韵香等人过来把马姑娘抱到床上去,她伸手去拉沈大姑奶奶。  

沈妙歌也上前帮忙,不过他却很小心他的衣服,不让沈大姑奶奶身上的灰尘等污物沾到自己身上。  

不过红袖和沈妙歌刚刚把沈大姑奶奶拉开,廉王却推开韵香等人上前抱起了马姑娘,然后轻轻的放在了床上。  

廉王在推开韵香等人时十分的用力,一下子就能把韵香推开,便能知道他是练过功夫的人;可是在他抱起马姑娘和放下马姑娘时,他却是极轻柔的,好像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碰痛了马姑娘。  

廉王的脸色很难平静,看不出来什么端倪来;但是那双眼睛却满是担心,还有就是欣赏——他没有看错,这位姑娘真是一位好姑娘,一位性子极烈的姑娘。  

红袖和沈妙歌看到廉王如此,微微一愣后互相看了一眼,都轻轻的松了一口气:好人有好报啊;看廉王的样子,他应该会好好的待马姑娘。  

红袖看马姑娘虽然呼吸很弱、脸色苍白,但是一呼一吸却还算平稳,便知道她没有大碍;放下心来以后,她扫了一眼沈妙歌的衣服:嗯,很合身。

现在就被他穿了一件,那只剩下一件了!还有两天的时间,可是今天是不会安静了,明天一天不可能再做出来一件衣服来。  

唉,虽然都说是好事要成双,不过人也不能太贪心不是?红袖自己宽自己的心,把衣服的事情扔到了脑后。  

再看向床上的马姑娘,她轻轻叹了一口气:就算是廉王爱怜马姑娘,可是马姑娘要过自己的那一关怕是不好过吧?这不同于她惨遭歹徒非礼,她是被她最亲的人出卖了。  

廉王坐在床头的椅子上,目不转睛的看着马姑娘;沈大姑奶奶坐到床上,想拉起马姑娘的手来时,却被廉王抢先。  

沈大姑奶奶虽然有些不快,可是人家是王爷,她只能收回手来看着女儿掉泪。  

大夫还没有来,可是红袖和沈妙歌便离开了这间屋子:因为平南郡主那屋里闹将起来,嫲嫲的哭叫、郡主的喝骂、男人的软弱声气交织在一起传到院中。  

到了平南郡主的屋前,红袖和沈妙歌却进不去:侍卫们一个个都刀剑出鞘、默不作声的看着他们夫妻。  

红袖耸了耸肩膀,拉着沈妙歌便退了回去:人家不想让他们管,他们还不想管呢;她巴不得今天只站在一旁,不用说一句话才好呢。  

小夫妻刚刚走下台阶,便看到院子门口停下了几辆车子,沈老祖和沈老侯爷等人终于到了!  

沈家的主子们自车子中走了下来,人人面色都十分的阴沉;当他们看到红袖和沈妙歌都好好,沈家的主子微微一愣,然后便悄悄的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听到婢仆来报,一听心下便是一惊:平南郡主在五哥儿的院子里一个晚上没有离开!当下他们便急急的赶了过来,心里祈望祖上保佑,五哥儿千万不要做错事情!  

现在,他们看到红袖和沈妙歌一起,而一旁的厢房里传来平南郡主的声音,他们当然放心了。  

其实,只要沈家的子弟们没有出什么事情,在沈妙歌的院子里发生的其它事情,在沈家主子们眼中也就不算大事情了:皇家的人更要脸面,他们在这里做了什么,绝不会希望被人知道的;所以昨天晚上不管发生了什么,都可以当作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只是面子上要做的事情还是一样不能少。所以沈老祖颤微微、气喘喘的道:“琦儿、袖儿,一大清早的你们这院子里闹什么呢?还打发这么多人把我们都请来?”  

不过沈家主子们的眼睛都扫过了红袖的脸:那红肿可不是能掩住的;不过廉王在眼前,现在可不是问红袖的时候。但是沈家主子们的眼中都闪过了一丝恼怒:他们认为红袖可能是被平南郡主打了。  

就算是郡主又如何?沈家的媳妇可是任意打的吗?沈老祖和沈老侯爷交换了一个眼神。便决定要为红袖讨个公道——他们十分相信红袖,她一定不会做错什么事情冒犯郡主;一定郡主所图不成,迁怒红袖。  

红袖和沈妙歌上前给沈老祖等人见礼,他们小夫妻心里都在腹诽:沈老祖是坐车过来的,自院门口走进了虽然有点路,但也就是四五十步的路,她老人家用得着这么气喘吁吁吗?  

沈老祖的样子自然是做给皇家人看的。  

红袖和沈妙歌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请沈老祖等人进廉王所在厢房:廉王比平南郡主的爵位高,自然是不用先去看平南郡主的。  

平南郡主门外侍立的丫头在看到沈老祖等人进来后,便进去给自家主子报信了。  

沈老祖等人还没有进屋,廉王便出来了:他直接带着沈家众人到花厅去。廉王如此做,是怕马姑娘在这种时候见到沈家的人,脸上更挂不住,再来一次寻死也并不奇怪。  

虽然马姑娘现在昏迷中,可是她一定不想再这种情形下和沈家的人见面。  

红袖眼中闪过一丝晶亮,她看懂了廉王的用意:这个男人,还真是配得上马姑娘那样的好姑娘。  

沈家众人的脸色十分的难堪,虽然面对时当朝的亲王,他们的脸色自看到马姑娘在那厢房中后,便再也没有放开:没有指着廉王的鼻子指责他,已经是他们对皇家的敬重,对廉王的忍耐了。  

廉王倒也是明白人,在花厅一坐下来便抱拳道:“小王想向贵府提亲。”他没有让沈家的人开口:如果问东问西,这件事情只会更麻烦;他直接是快刀斩乱麻——不管中间说什么,最后的解决就是他要迎娶人家姑娘才对。  

认错当然是要认,只是沈家人的原谅对他来说并不重要,他对沈家的人如认错也只是因为看在马姑娘的面子上;他认为重要是马姑娘会不会原谅、接纳他,与其他人无关——他是廉王,独一无二的廉王,他的坏名声可不是空穴来风。  

只要马姑娘原谅他、愿意嫁给他,那么沈家的人不同意,他就会直接抢婚:平南郡主与马姑娘不同;平南是他想的踏板,而马姑娘是他中意的人  一百零二章 你生我生,你死我死  

沈老祖并没有因为廉王的话放开脸色;廉王和马姑娘的苟且之事出在他们侯爷府,传了出去名声受损的可不只是马家,还要连累沈家的姑娘们,这是沈老祖绝不会允许发生的事情。沈老祖自看到马姑娘和廉王在一个厢房中,心下便已经在琢磨此事如何做了。廉王昨天晚上所为之事是要隐下的,至于要如何隐下,就要看提亲一事上廉王的诚意;失贞的女子最多就是做个妾侍,如何他真存心要让马姑娘做个妾侍,那沈老祖是绝不会答应的。马姑娘怎么样也要做个侧妃,这样才能堵住人们的悠悠之口,才不会连累到沈家的姑娘们;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如果马姑娘失贞在先,那她绝不可能被迎作王妃。  

廉王不同意?沈老祖的眼底闪过一丝寒光,沈家,自然有让廉王退让一步的能力。“王爷,您就想如此揭过此事?”沈老祖直直的看着廉王,轻轻的问了一句。廉王咳了一声:“我不明白沈太君您的意思,小王昨天晚上宿醉在沈五爷的院子里,这并不是什么大错吧?”他不想马姑娘被流言所伤,所以想压下此事。沈老祖的眼神闪了闪,沈老侯爷已经笑道:“这当然不算是什么错,只是王爷昨天晚上的侍从等人都离开了,我们以为王爷已经不辞而别……”廉王默然了半晌忽然一笑:“我昨天晚上的确是有所为而来,所以才有那些安排,不过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不提也罢;但是小王向贵府提亲是很诚心诚意。”他没有隐瞒昨天晚上所谋之事,便是向沈家表明他的诚意。沈老祖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王爷能看上那丫头是她的福气,不过那只是老身的外家孙女儿,所以此事还要问过她的母亲才好。只是不知道王爷想要以……”  

说完,沈老祖目光炯炯的看着廉王,没有半分俱意,大有廉王如何出言让沈家不满,沈老祖就会翻脸的意思。昨天晚上廉王为什么会宿在沈妙歌的院子里,又宿在哪间房里等等,只要一个借口就可以掩饰过去;所以此事并不是重点。沈老祖虽然没有明说,但已经很明白暗示廉王,马姑娘不可以为妾,因为侯爷府可不是眠花宿柳之地!而且,马姑娘也是马侯爷府的嫡女,为妾马家一定不会同意;详问此事一定会弄得满城风雨,到时受累的就是马、沈两家的姑娘,尤以沈家受累为重。廉王自然是听出沈老祖话中的意思,他低头思索了一会儿,他原本是想迎马姑娘为侧妃的,因为他的身份在这显摆着,如果马姑娘没有足够的出身,做正妃是万万不可能的。不过,他现在知道了马姑娘的身份之后,认为在太后那里他完全可以交待的过去;既然已经对不起人家姑娘,真实性就拿出最大的诚意来,也免得沈府刁难于他。沈家到现在还对他以礼想待,并不表示他们不会在下一刻翻脸;如果此事能赢得沈家的好感,也是意外的收获,很大的收获。  

此外重要的一点就是马姑娘本人,他对她不只是昨天晚上的留恋与着迷,他对她有了几分敬佩;这样的好姑娘,足可以配得上他。“小王想迎娶姑娘为正妃,还请沈太君为小王多多美言几句。”

廉王不但是说明了他的心意,还打蛇随棍上的要请沈老祖为他说项。沈老祖笑了起来:“好,好!不愧是廉亲王,果然是有担当!”她没有想到廉王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这可是给足了沈家的面子。然后她收起笑容道:“不过此事老身不能做主,只要她的母亲没有生气,老身自然会为王爷尽力;王爷,您是不是还要同我们家的 兰儿说会儿话。”廉王自然没有推辞,沈老祖打发人去请沈大姑奶奶后,便带着沈侯爷一众人起身道:“王爷自便,我们现在去请郡主请安,还请王爷莫怪。”廉王笑着点头站起了身来,现在他和沈家有了亲戚,自然不不能再自持身份。  

而平南郡主那屋里的声音已经没有了,自有人进去禀郡主,沈家的主子们来了之后,那里便静了来。沈老祖带着众人到了郡主的厢房门前,朗声道:“沈家众人来给郡主请安。”过了片刻,传出来嬷嬷的声音:“还请太君稍等,郡主正在梳洗。”沈老祖等人躬了躬身子便立在原地没有动,他们今天一定要见到郡主,因为眼下可是断了平南郡主痴想的最好的时机,沈家的主子们怎么可能会放过?他们还不知道平南郡主房里的人是谁,不过只要不是沈妙歌就好;就算是沈家旁系的子弟娶了夹击郡主,对沈家的影响就极小了;旁系在沈家是不能做主的人,有什么事情也只能听从长房的安排。虽然如此趁机逼迫平南郡主一个孤女,沈家似乎有些以大欺小,但是眼下的情形并不是沈家的人造成,而且,平南郡主除了嫁人也只能嫁人了——她,已经别无选择。平南郡主的年龄是不大,不过沈老祖等人都相信,平南郡主不管心里是不是能接受现在的情形,她自己一定明白只能接受,她丢不起这个人,平南王府也丢不起这个人,而皇家更丢不起这个人!  

过了一会儿,嬷嬷亲自出来对着沈家的主子们屈膝行礼:“郡主请沈太君进去。”沈太君想了想道:“老身已经年迈,举止不便,可否让儿媳服侍我一同去给郡主请安?”她的身子骨硬朗的很,这是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嬷嬷心中十分的不满,郡主再怎么样也是郡主,沈太君如此做不是太过分了?但是,她却不敢说出喝斥的话来,沈家势大啊。并且,她还忘了一件事情,现在的情形,都是她们自己造成的;其实嬷嬷应该庆幸沈家是朝廷的忠臣,不然以沈家的势,平南郡主一行主仆早已经不是现在的情形了。

“请太君和太夫人一起进来吧。”平南郡主的声音传出来,虽然她的声音有些许的嘶哑,不过听上去已经平静了很多,郡主就是郡主,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形,只要在人前她所代表的就不只是她自己。所以,天就算要塌下来了,她也要摆出一副雍容华贵的样子来,这是她自幼就学习的皇家礼仪。  

沈老祖和沈太夫人进了屋中,她们一面对着平南郡主行礼,一面飞快的环视一眼左右,心下便是一惊然后就是一喜;旁边立着的男人居然是沈大姑奶奶的儿子,她们的重外孙子!如此,平南郡主和沈家的关系更可以算是微乎其微了,最起码,她想借势是不可能的了。虽然马侯爷家也未必想和郡主扯上关系,但沈老祖和沈太夫人都抱定要死就死道友的想法,自然不会为了道义把一个失身的平南郡主轻轻放过,再容她在府中兴风做浪。

平南郡主看到沈老祖和沈太夫人都扫了一眼马大爷,她的脸上便禁不住一热;她力持神色不变,只是没有开口说话,反而是看向一旁的嬷嬷。嬷嬷上前给沈老姐和沈太夫人跪下,未语先泣道:“昨天老奴服侍不周,和几个丫头吃了几杯酒之后便头晕不分南北,致使、致使铸成大错!还请太君为我们郡主做主。”她一开口便把我划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如果王妃在这里,她便是死罪!不过,沈家的人自然没有这个权力处置她。

沈老祖抿了抿嘴,她有些干巴巴的道:“老身、老身不太明白郡主的意思。”她没有看向嬷嬷,而是看着平南郡主,有些事情,有些话,郡主没有明言,她自然要装糊涂;就算是郡主明言了,她也要装糊涂。沈太夫人已经起身亲自去扶嬷嬷起来,可是嬷嬷在地上死活不起来。平南郡主显然哭过,虽然现在力持镇静,但双眼的红肿是瞒不过人的;她没有正视沈老祖。如果她不是郡主,如果她现在有父母在身边,那么眼下她至少不用在这么难堪的情形下面对沈家的人。但是,她却没有退缩的余地。她轻轻的咳了一声儿,却没有开口说话,有些事情,不是她能直接开口说的。  嬷嬷再次叩头:“请太君为我们郡主保媒。”这话同上面的话,乍听没有半丝关联,不过在场的都是联明人,不应该问的话当然一个字也不会说出口。沈老祖的目光又飘向了一旁呆如木桩,至今动都没有动一下的马大爷,然后干巴巴的又道:“不知道是哪一家、哪一位才俊?”她只说了半句话,没有提及郡主一个字。虽然沈家巴不得把平南郡主早早推出去,但是沈家也不想白白的得罪一个皇家人,虽然已经失势,不过沈家多年圣眷不衰就是源于他们从不轻易开罪任何一个人,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小官。平南郡主的脸已经通红,她却撑着没有让自己低下头去,不过却也假装看一旁的兰花偏过了脸去。“就是马侯爷府的马大爷,沈大姑奶奶的儿子,您的重外孙子,逊请太君成全。”嬷嬷再次叩头。“沈老祖咳了两声:“此事,应该问过王妃之后……”

“这就是我们王妃的意思,所以老奴这才大胆请马大爷一早过来问问他的意思。”嬷嬷把话接了过去,不过她的借口很牵强,却也向沈太君说明白了,郡主、马大爷、王妃都没有意见,现在只看马家的意思了。嬷嬷的借口没有人会去揭穿。沈老祖也爽快的一口答应了下来,她们婆媳再也没有多停留便 行礼告退了。沈太君和沈太夫人刚退出屋子,步下台阶,就听屋里传出一声沉闷的响声,然后便 又传出来男人的闷吭声,不过所有的沈家人都如同没有听到一样。  

看了一眼花厅,沈老祖向另一侧的厢房走去,一面走一面看向红袖:“袖儿,你的脸是怎么回事?”沈妙歌也立时支起了耳朵。红袖没有壮健隐瞒,把她一大早过来所经过的事情全部说出来:包括绿珠的事情,不过只是就事论事,没有掺杂一个字她的感受或是她的评语,而且她也没有隐下她的所为,是她先动手的就是她先动手的。

沈妙歌听完之后,握了握双拳,恶狠狠的看向了上房廊下的那几个丫头;如果没有沈家长辈们,如果不是廉王爷还没有走,他说不定现在就要冲过去。沈老祖的脸色变得涨红起来;萱丫头也在这个院子里,她居然昨天晚上没有回房?而且还让她的丫头动手打了红袖!这是在打红袖吗?这是打了她们沈家的脸,打了郑府的脸!而且,还有那个绿珠的事情,是哪个大胆的居然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她强压下怒气,看向不远处的上房,那里现在立着的差不多都是萱丫头的人,她刚刚只顾着廉王和平南郡主两位大神,一时没以注意到这几个丫头。  有道是人老成精啊。虽然红袖没有说萱姑娘一个字的不是,也没有提萱姑娘为什么会  

留在沈妙歌的房中,但是沈老祖和沈太夫人有什么不明白的?两位沈家主母对视一眼后,心中都升起了怒气:萱丫头对琦儿有意就已经是不对,小辈们的亲事当然是要由长辈们来做主才可以,她有那样的想法便已经是失了礼法,更何况还做出了这样的事情?原本她们以为萱丫头和沈妙歌感情一直不错,如果她能和红袖也相处的不错,加上她们也挺喜欢萱丫头的,找个时机让琦儿迎娶萱丫头为平妻也是一桩佳事;但是她们绝不希望看到有如此伤风败俗的事情发生。更何况是萱丫头根本没有把红袖放在眼中,她的丫头敢打红袖!!!红袖刚刚嫁入沈家时,对于沈家来说还真就是一个冲喜的新娘;虽然沈家的主子们一再保证不会让她受委屈;可是在很早以前,沈家的主子们就不再如此看待红袖了,她可是沈妙歌的救命恩人!她所救的可不止是一条沈妙歌的性命,她救的是沈家长房的香火。萱姑娘错估了红袖在沈家主子们心目中的地位,她也是不知道红袖救过沈妙歌——此事在沈府是禁忌,没有几个人知道,也没有谈论起,她一直是认为沈妙歌是冲喜之后,身子便好了。花厅里叔出了廉王,沈老姐看到后深吸了一口气,现在,只等送走廉王和平南郡主了,而接下来……哼!

《侯门娇》第三十九、四十章

侯门娇 第三十九章  

红袖不冷不热的对丫头们说了两句话,无非就是吩咐她们好好伺候五爷等等之类的话,然后便打发她们回沈妙歌的院子收拾她们自己的住处了。  

虽然沈妙歌还不能回去住,不过他的丫头们太多了,还都是一二等的大丫头,当然不可能都住到红袖的院子里。  

沈老祖和沈太夫人都没有因为这些丫头打发人说什么——其实这些丫头能站到红袖面前,就已经表明了沈家两位主母的意思了。  

她们算是对自己小示惩戒?红袖打发走了丫头,在花厅的椅子上坐着,懒懒的有些不想动:不大的花厅,此时却让红袖有了一种空荡荡又极压抑的感觉。  

红袖的心清不好,却并不完全是因为今日被送来的丫头们,她还真没有把这些丫头们太当一回事儿:沈老祖和沈太夫人不可能会让沈妙歌有这么多的妾侍,她们孙子的身子骨要紧,而且这些丫头根本不会真得沈老祖和沈太夫人的心;就算这些丫头日后都成为妾侍,那也是二三年之后的事情,根本不用着急。  

最重要的是,红袖眼下不能着急:她是绝不能再动这些丫头们的。  

伏低当然是要的,只是也不能没有一点儿性子,不然日后她在沈府就真没有了说话的份儿,事事处处只能听人摆布了;她略略一想:不能大闹,不能明闹;既然沈太夫人用这种阴柔的法子对她,那她也可以用这处阴柔的法子反击回去。  

红袖决定,今日就回将军府去!  

如果她是二十多岁的红袖,那么如此做就是负气,只会让事情向坏的那一面发展;但是她今年不过十一岁,而且原来的性子还十分的倔强;所以她今日要回娘家很合情理。  

当然了,要带上沈妙歌一起回娘家,这样沈家的人就不能在日后责难她。  

红袖打定主意后,便示意韵香过来,她懒懒的扶着韵香站了起来,身子大半的重量都放到了韵香的身上:“奶妈,你收拾一下,我们今儿回去看看爹娘。”  

赵氏微微一愣,然后道:“姑娘,现在这个时候回去,不妥吧?至不济,也要等明天回去;姑娘,您就忍一忍,我们明天回去好不好?”  

红袖摇头:“不好。”然后扶着韵香便向东屋行去:“我现在去给五爷说一声儿,茶香,你让人准备好车子,我一会儿就去辞老祖宗和太夫人、夫人。”  

赵氏还想再劝,却看到韵香使过来的眼色,便轻轻一叹转身去收拾东西了:姑娘让她收拾东西,那意思就是要在将军府小住了;姑娘如此任性,怕是会惹怒沈家的人啊;不过,她就是再担心也没有法子,只能回去后让将军和夫人劝劝姑娘,让她用过饭后便赶回来吧。  

沈家的人真恼了姑娘,那姑娘日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赵氏又叹了一口气:虽然沈家的人是做得过份了,可是这里却是姑娘以后的家;这口气,咽得下去要咽,咽不下去也要咽。  

赵氏深知自家姑娘的脾性:姑娘在这个时候要回娘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现在姑娘已经很懂事了,再者此事也怪不得姑娘会生气,换作任何一个人都会生气的。  

反正,红袖做任何事情,对于赵氏来说,总是有情可原的。  

沈妙歌听到红袖今天要回将军府后,仔细的看了看她的脸色:“你,生气了?”他虽然是在问红袖,心下却十分的确定。  

红袖本想摇头的,不过却及时止住反而点了点头:“我能不生气吗?那些丫头们是怎么回事儿,想来你也是明白的,我做错了什么,要应对这些?如果说是我的错,可有人问我过我一句,就这么认定全是我的错?”  

她越说越生气:“你是知道的,打一开始是因为吴氏三人太过纠缠,而你不能让人近身伺候——有些事情是绝不能让她们知道的,所以我才用计想让她们能老实的呆在小院里,不要总想着到你身边来,却根本没有想过要赶她们走;”  

她说到这里,偷偷注意了一下沈妙歌,然后背后身子去用帕子假意试泪:“可是眼下……。”她却没有往下说,不说却胜似说上万句。  

她所说的话除了要激一激沈妙歌有些煸情之外,却都是实情:她的确没有想过要把吴、钱二人弄走,沈太夫人看出她的用意来之后,所为的确是有些过份;而沈老祖却装聋作哑不说话,任沈家各院的把人送到沈妙歌和她的身边——日后,他们小夫妻还有什么是沈家各院所不知道的?  

她就是想分辩几句也无从分辩:因为现在送来的人可只是丫头,因为沈妙歌身边伺候的人都被沈夫人打发走了,叔叔们关心侄子她做妻子的只能感谢!  

她虽然没有想落泪的意思,不过却也红了眼圈:不是伤心,是因为生气。  

红袖自幼就是不管伤心还是生气,总会忍不住掉泪;成年之后,虽然再不会因为伤心而落泪,但是她只要生的气大了,眼睛依然会红起来。  

沈妙歌扯红袖的衣服,看到她转过身后的样子,心里更是愧疚:他完全相信红袖的话,就是因为他,所以红袖才会受了这么大的委屈。  

他想说些什么,但是看到红袖红了眼睛后,却一下子不知道应该怎么安慰她;他急的搓起了手,有些结结巴巴的道:“袖儿,都是我不好、我不好;你不要伤心了好不好?”  

他不好,和她要不要伤心有关系吗?韵香听得直想翻白眼,她看了一眼自家的姑娘,心底一叹提点自家姑爷:“五爷,我们姑娘的脾性原来可是很急的,但是到了你们家之后,你说我们姑娘有过性子急的时候吗?为了五爷你,我们姑娘可是没有任着性子做过一件事儿,尽心尽力的照顾五爷,现如今却因为一心关心五爷而受了这么大的委屈——”  

韵香收住了话,后面的话应该由沈妙歌来说才对;她想五爷一向是聪明人,自己说了这么多,他能明白过来才对。  

沈妙歌听完韵香的话,却有些不知所措的看了着红袖主仆,韵香急得一瞪眼睛,他看到后知道应该自己说些什么才对,心下一急便道:“我现在马上去寻祖母,一定要还你一个公道!”  

韵香闻言手抖了抖,差一点喝他一嗓子,这是什么跟什么啊:五爷在他应该聪明的时候,偏生就糊涂起来了呢?  

红袖听到沈妙歌的话也轻轻一跺脚:这个沈妙歌!自己白说那么一通话了,他却不知道“感恩图报”一番!  

“还什么公道?老祖宗和姑母、叔叔们送来丫头伺候你,难道还错了不成?”红袖被他一句话气得眼睛也不红了,心里却痒起来——痒的她恨不得上前狠狠拧几下沈妙歌的耳朵!  

沈妙歌被红袖一句话问了一个大红脸,他喃喃两句:“不能去寻祖母,你又要回将军府;你走了之后,我、我的‘病’怎么办?”其实,他是不舍得红袖,但是他哪里能说出那么丢人的话来。  红袖气得翻了一个白眼,转身就走:“我去给老祖宗辞行。”她原本心情就不好,不想再同沈妙歌夹缠不清了。  

沈妙歌看她真要走,什么也不顾不得连忙大声道:“我也要跟你一起去将军府!”他认为红袖这次回将军府,没有个十天半个月是不会回来了,也许二三个月不回来也说不定。  

他在这种事情上,还是很聪明的,不会犯糊涂。  

红袖听到他的大喊已经走到门前,回身看了他一眼:“此事我可做不了主。”然后不再说话挑帘就出去了。  

她是不能不赶快出去:不然,她真要扑过去扭起他的耳朵问问,他的聪明都跑哪里去了。  

红袖一走,沈妙歌愣了一会儿,忽然笑了起来,一掌拍在自己头上:“我真是笨死了!”袖儿最后一句话的意思他想明白了,原本袖儿就没有想丢他在沈府。  

他想明白之后也没有急着起身:他要等红袖回来之后再去老祖宗那里才好。  

沈妙歌已经打定主意,日后他一定要好好的待袖儿,不再让她受委屈;他却不知道,如果他把这个心思说出来,刚刚也就不会气走红袖主仆了。  

红袖现在已经明白,在沈府好多事情要由沈妙歌出面比较好;只是如此便需要沈妙歌能同她站在同一条“战线”也可以;不想沈妙歌就是不说出一句能让红袖放心的话。  

因为红袖不知道,其实古代的男子很“内秀”,尤其是在男女之一事上,那是非常的“内秀”。  

沈老祖听完红袖的话,看了看她:“袖儿怎么忽然想回将军这么急?怎么也要先送个信儿过去,免得你一回去吓到你的父母,是不是?”  

红袖脸上并无笑意,只是轻轻屈膝:“并不急,袖儿早就想爹娘了,昨日又得了老祖宗和太夫人的恩准,所以今日特来给老祖宗请辞。”她却没有回应吓到将军夫妇的那一句话。  

侯门娇 第四十章  

沈老祖闻言深深看了红袖一眼,不急不徐的说了不少的话,用意不过就是为了让她晚回去几日;红袖句句都恭谨的答了话,却就是要今日回将军府,而且所说的话又很合规矩礼仪,让人挑不出半分差错来。  

沈老祖心知红袖这是恼了沈府,她今日一去不知道几日才能回来:红袖总不回来,外人就会说些闲话,多少对沈府的名声有碍——就好似她们沈家欺负走了冲喜的新娘子。  

硬是不许红袖回去?可是她昨日的确是答应过红袖回去娘家看看,现在她也没有什么合适的理由能留下她,只得答应了——如果强留红袖,怕事得其反;真让红袖回去哭诉一番,万一闹将起来她们侯爷府可真就丢脸丢大了。  

原本沈家各院如果不给沈妙歌送丫头的话,沈老祖还能留下红袖:夫婿身子还没有大好、且身边又没有几个人伺候着,做妻子的哪里能离开?现如今,这样的理由已经说不出口了。  

沈老祖在心底一叹:不知道红袖是年少气盛任性而为,还是心思玲珑想好的行事,真是让她有苦也说不出来——不管是红袖有意还是无意,沈家算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却还叫不出疼来。她叹气,是因为眼下的事情,与沈太夫人对红袖所为异曲同工啊。  

红袖得到了沈老祖的答复,便中规中矩的给沈老祖行了礼,后退两步转身出屋而去。  

看红袖走出去之后,沈老祖轻轻一叹;她身旁的丫头阿朱道:“老祖宗,您为什么不同姑娘多说两句?我看姑娘她把您……”  

沈老祖一摆手:“不要说了。对于谁来说,我都是长辈儿,就应该有个长辈儿的样子;至于你们袖儿姑娘嘛,我还要多看一看才成,我是真得有些不太放心。”  

如此今日之事是红袖故意为之,那她小小年纪,是不是心计也太重了些?沈老祖的眉头不自觉的皱了起来。  

阿朱还想说什么,却被身旁的潇儿扯了一下。  

沈老祖并没有安静的想事情想多大一会儿,因为沈妙歌到了;沈老祖当然不同意他随红袖去,但是沈妙歌胡闹起来也很有天份的,最后沈老祖只能答应了他。  

沈老祖还特意叮嘱沈妙歌,只带着红袖给他挑得丫头就好,其它的丫头一个也不要带到郑府去。  沈太夫人和沈夫人那里,红袖并没有停留多少时间:只一句老祖宗让她今日回将军府看看,便能堵上所有人的嘴。  

红袖回到院子里时,沈妙歌也回来了。他们小夫妇离开沈府以后,沈太夫人和沈夫人才知道沈妙歌随红袖一同去了将军府。  

沈太夫人和沈夫人一同去见沈老祖,沈老祖并没有见她们,只让潇儿出来传话道:沈妙歌同去将军府是她同意的;沈太夫人便知道沈老祖正在生气,而且还是在生她的气。  

沈太夫人吩咐沈夫人回去,她自己守在沈老祖房外哪里敢离去?  

因为沈妙歌走时只带走了映舒,花奴都被他留下来:把自己的院子交给了花奴照看,让沈家各房各院都有不满,想着到老祖宗面前说个一二,让老祖宗知道知道红袖有多么的目中无人;但是,他们在听到沈太夫人在沈老祖那里吃了闭门羹之后,也就打消了念头,人人在自家院子里闭门不出。  

红袖到将军府时,郑将军并不在家,郑姜氏听到红袖回来已经进了府门吓了一跳:按理儿说,女儿回娘家探亲会提前一两日送个信儿的,现如今女儿突然回来——不会是在沈府受了什么委屈吧?  

如此一想,郑姜氏三步并作两步,迈着她的小脚急急迎了出来;看到红袖和沈妙歌在一起时,她才稍稍放下了心来;见礼叙话之后,郑姜氏让人把沈妙歌安顿好之后,才一把抱住红袖。  

“你过得可好?”郑姜氏并不想每次见红袖都如此问,但是她就是不放心啊,忍不住就是想问。  

红袖还没有答话,门外柳氏进来给郑姜氏和红袖见礼;然后,她先给郑姜氏回完了事儿,才看向红袖:“姑娘怎么不送个信儿就回府了?可是有什么急事儿?”  

郑姜氏把话接了过去,三言两语便把柳氏打发下去了:有些事情,当然是不能让她知道的。  

红袖借机把要回府小住的事情说了出来,她说得极轻巧,并没有提到沈府中发生的事情:厅上杂人太多;但郑姜氏立时便知道女儿是受了委屈的,她却没有再追问女儿什么,只是搂着红袖笑道:“你肯回来陪母亲小住真是太好了!要多住些日子才好,能长住那才真合母亲的心。”  

红袖闻言把心放了下来:她还真怕郑姜氏教训她一顿妇德,然后就打发她回侯爷府去。  

母女两人接着便说起了闲话来,快到午时郑将军回府了;他听到红袖回家,急急的赶到了上房:“袖儿,真的是你回来了!你怎么回来了?也不打声招呼——为父知道你今日回家便哪里也不会去了。”  

郑姜氏看了一眼夫君,轻声慢语的道:“你不用懊悔,女儿这次会小住一段时间才会回去的,有的是时间同你说话。”  

郑将军闻言面上笑意顿了一顿,眼底也闪过了一道寒光,却极快的用大笑掩饰了过去:“太好了,太好了;我一会儿就打发军校回兵部说一声儿,我要告假!因为、因为我身子不爽快,要在家好好歇几日调养调养。”  

红袖看着身体健硕的郑将军,心头便是一软:他这个做父亲的也不是那么差劲儿吧?居然为了女儿,说出自己身子不好的话来——古时,人们是极忌讳这些事情的。  

郑姜氏一面打趣着夫婿,一面吩咐人摆饭;等把沈妙歌请来之后,一家人高高兴兴的用了一顿饭;用饭时,不管是郑将军和还是郑姜氏都对沈妙歌极亲热,又让红袖白担了一份心思。  

沈妙歌一开始还有些拘束,不太好意思给红袖布菜;倒是红袖大大方方的,就如同在沈府她的房里时一样待沈妙歌;一会儿,沈妙歌也就放开了。  

用过饭后,红袖陪沈妙歌回了房:因为沈妙歌对她使了眼色;他们小夫妇一走,郑将军和郑姜氏脸上的笑容都敛了起来,郑姜氏先摆手把厅里伺候的人大部分打发了出去,然后才轻轻的道:“看来,同姑爷无关;他们小两口感情不错的样子。”  

郑将军没有说话,只是脸色阴郁着点了点头:不是沈妙歌的事儿,那女儿受的委屈便是沈家长辈们给的了。  

他呆呆的看着桌面足足有盏茶的功夫才沉声道:“今日白天你什么也不要问女儿,姑爷也要好好的照顾;等到……再……。”  

他虽然是武人,却并不是一个鲁莽之人;当然了,在需要他鲁莽的时候,他会比谁都鲁莽的;以他一个小兵,在朝中并无半点关系,在十几年能做到四品的将军凭的不只是军功;最重要的是,他到目前为止将军做得稳稳当当,还极有升迁的可能。  

这可不是只有军功就可以的——军功?说你有你就有,说你没有,你一个小兵、小将能怎么样?太平盛世,可没有什么哗变不哗变的事情,带兵的将领们大多胆子都大的很。  

郑姜氏点了点头,她当然是明白的,想了想轻声道:“夫君,袖儿的事情,还是不要让柳氏……。”郑将军回头看了一眼郑姜氏,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  

沈妙歌回房后把屋里的丫头们都打发出去了:“袖儿,我问你,岳父岳母有没有生气?我认为,嗯;”他一张小脸上满是认真:“我想,我应该郑重的给岳父岳母叩几个头认错,让你受了委屈,终究是我不对,应该任凭岳父、岳母大人处罚才是。”  

红袖没有想到他找自己是为这事,虽然认为他想得有些多了,但忽然间却想逗逗他:“那你刚刚怎么不请罪,现在却来问我?”  

沈妙歌仔细看了看红袖的神色,抚了抚后脑:“我、我有些担心。不知道我在请罪之后,岳父岳母会不会赶我回去,不让我陪在住在这里;所以,我才想和你商量一下——我请罪时,任凭岳父岳母责罚,可是他们要赶我走时,你却无论如何要为我求情留下我,好不好?”  

红袖大奇:“我为什么一定要留下你?你又为何一定要留下来?”她差一点问,你干嘛要在这里受气,不回侯爷府去受福?不过想想这话有些伤人,所以她还是改了口。  

沈妙歌被问的脸色涨红,忽然便恼了,他张开双手虚抓了两下:“你倒底肯不肯为我说话?不肯的话——?”  

红袖笑嘻嘻的摇头,她知道沈妙歌被问的心虚了:看来,她只要再努力一些,沈妙歌最后一定会成为她在沈府最佳的伙伴兼冲锋队长;至于其它,她还真没有想。  

沈妙歌看她一笑心里便轻松了下来,不过却更加羞恼,他感觉红袖已经看透了他的心思;所以一下子扑过去,在红袖的两肋上挠了起来:“我让你再坏,再坏!”  

红袖还真是怕痒,虽然有一身功夫可是沈妙歌身子极弱不说,又不是要伤害她,她还真不敢、也不好动用武力,只是向一旁躲去;屋子里的地方不大,两个人一追一逃,在屋里嘻闹起来,直到累了,他们才想起刚刚商议的事情来。

相关问答

穿越女强宠文完结小说一对一,宠文,有点情节的,有点小虐可以啊。求书,亲们推荐?

抢个王爷入洞房,第一庶女,妖风邪龙,战神王妃,墨蛇狂情,只爱妖孽父皇、侯门娇(宅斗),贵门嫡女(还行吧,就是小配倒了一个又来一个,女配滴都写得脑残)...侯门...

十大反杀小说?

目前并没有十大反杀小说的权威排名。原因:由于读者的口味和喜好不同,对于小说的评价也会有不同,因此并没有一个权威机构公布过十大反杀小说的排名。虽然没有权...

女主叫顾铮的小说?

《侯府嫡女娇宠太子爷》简介:顾铮意外穿越古代再次醒来之后成为侯府被抱错的真千金,当她重归侯府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气运混乱且怨气冲天,此刻且看她如何扭转乾...

女主反穿越小说?

推荐小说大叔的萌萌妻(现言,大叔恋)花落时节又逢君(玄幻)炖枣记(玄幻,独宠,男主是魔王)另类影后(现在,娱乐圈)神棍影后十八岁(现言,重生,神...神棍影后...

求类似《冠盖满京华》这种宅斗和权谋交织的言情文?

有凤来仪,斗锦堂,还魂草,侯门娇,庶难从命,生于望族,第一庶女,庶女生存手册第一行的这几篇是我看了觉得挺小白的,不过更你类似的是差不多小白的,你可以...有...

求穿越种田文女主坚强奋斗,不圣母小白的?

我看过的自己觉得不错的种田文:《小家小户》、《新妇难为》、《一朝为君妇》、《田园谷香》、《农家寡妇》、《把酒话桑麻》、《把酒话桑麻》、《穿越庶女难...

现在起点中文网有哪些大神?

4、一个女人起点女生网白金大神,笔名“一个女人”也叫"女人云舒"著有多部优秀作品。代表作有《卷云舒的日子》《妾大不如妻》《斗锦堂》《侯门娇》《有凤来仪》...

求一部小说,女主是个丫鬟,很平淡?

《芊泽花》这本是穿成宫女的,有点虐,女主有点软弱,不过文很好看~《福运来》这个也是穿越成宫女,是卫风大大的文哦,种田向,反正比较温馨幸福。《奶妈疼你...

小说推荐古代重生文,宅斗或种田的,结局好的?

宅斗:《庶女》《妾本庶出》《望门闺秀》《锦屏记》《嫡女千金》《嫡女策》《庶女生存手册》《庶女攻略》《侯门娇》《侯门嫡女》《名门喜事》《喜盈门》《妻妾...

徐嘉衍傅清宁是什么小说?

《傅影帝的玄学小娇妻》作者:简介:一夜之间,徐岁岁的名字连连被挂上热搜!原因是参加直播综艺,导师叫她唱歌,她现场超度亡魂。导师喊她表演才艺,她现场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