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根据琼瑶《梅花烙》原著小说创作,图片源于《梅花烙》电视剧。
富察皓祯和白吟霜的爱情,是封建婚姻制度下的悲剧。
皓祯出身王府,身份尊贵,又品貌俱佳,深得皇上赏识和器重,皓祯从小就知道,他的婚姻自己无法做主。
皇上选中他为驸马,把兰馨公主指婚给了他,一时之间,皓祯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人物,别人羡慕他有这样的好福气,他却高兴不起来。
皓祯如同没有感情的傀儡,忙碌着迎娶公主的事宜,他对这段天赐良缘,淡漠至极,他只想抽空去酒楼,见那个叫白吟霜的姑娘。
白吟霜家境寒酸,跟随父亲卖唱为生,第一次见白吟霜,皓祯就“无法移动身子,他的眼光,情不自禁地就锁在这位白吟霜脸上了”。
白吟霜生得俊俏,皮肤白皙,眉目如画,《梅花烙》原著里写道:
“整个面庞细致清丽,如此脱俗,简直不带一丝一毫人间烟火味。她穿着件白底绡花的衫子,白色百褶裙。坐在那儿儿,端庄高贵,文静优雅。那么纯纯的,嫩嫩的,像一朵含苞的出水芙蓉,纤尘不染。”
皓祯觉得白吟霜亲切面熟,对她又欣赏又怜惜,多次为保护她大打出手。
皓祯还为白吟霜安葬了父亲,收留了无家可归的她,两人情愫暗生,互相倾心了。
驸马的身份,注定了皓祯不能“专宠”白吟霜,公主因爱生妒,经常折磨白吟霜,白吟霜身上的梅花烙印,暴露在了福晋眼前。
“再续母女情,但凭梅花烙”,白吟霜的真实身份,也因此被揭开。
二十年前福晋为了巩固地位,偷龙转凤,送走了刚出生的女儿,另外抱养了个男孩,也就是皓祯。
白吟霜才是王爷真正的骨肉,皓祯根本不是皇家血脉,皓祯封贝勒和娶公主,都是欺君之罪。
得知皓祯要被问斩,白吟霜与他约定“天上魂魄相会”,随后,她用一条白绫,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白吟霜的下场,是凄惨的,重温《梅花烙》这本书才发现,其实她的结局早就注定了,她对皓祯的感情里,藏着关于人生的密码。
白吟霜,一个“弃婴”,幸得养父母所救,她才命大活了下来。
养父母是江湖艺人,白吟霜也就从小跟着卖艺,由于身份低微,一家三口没少受欺负。
随着养父母相继离世,白吟霜的处境愈发艰难起来。
白吟霜身无分文,无家可归,只得卖身葬父,是皓祯出手相助,帮她料理了父亲的后事。
这不是皓祯第一次帮助她,皓祯赶过来的那一刻,“她呆呆地看着他,一句话都没有说,那对漆黑漆黑的眸子,慢慢地潮湿了。泪,一下子就涌了上来,沿着那苍白的面颊,迅速地滚落下去了”。
皓祯,是白吟霜绝境中的唯一光芒,点亮了她的人生,她紧紧抓着他这根浮木,试图就这样渡过汪洋大海。
白吟霜自愿做皓祯的家奴,做粗活累活都可以,皓祯不得已讲出了为难之处,王府没那么好进,而且他已经被皇上钦点了驸马,带个姑娘回去,总是要有流言蜚语的。
皓祯在胡同里找了个四合院把白吟霜安置了下来,那是个男人三妻四妾稀松平常的时代,白吟霜不求名分,成为了皓祯豢养的金丝雀。
很多人说,白吟霜主动往皓祯身上贴的行为,太丑陋,她不该粘着皓祯不放。
可是,身为孤女,除了皓祯,她又可以依靠谁呢?
一个容貌姣好,柔柔弱弱的姑娘,只会弹琴唱曲儿,根本没有独立谋生的能力,沦落在江湖里,无疑是拿命冒险。
皓祯,是可见的善良仁慈,即便只是做她的婢女,也好过独自飘零,于是白吟霜“厚颜无耻”地留在了他“私筑的香巢”里。
白吟霜对皓祯,不是单纯的倾慕之爱,她对他,更多是依赖。
“吟霜是很不安的,自己的身份,非主非仆,到底会怎样呢?皓祯对自己,虽然体贴,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到底,他是有情,还是无情呢?这种生活,是苟安,还是长久呢?逐渐地,他不来,她生活在期待里,他来了,她生活在惊喜里。期待中有着痛楚,惊喜中有着隐忧,她是那样患得患失,忽喜忽悲的了。”
从物质到精神,白吟霜无不需要仰仗着皓祯,才可以活下去。
皓祯给她安排下人,给她打点好生活,原著里写道:
“吟霜摇身一变,从落魄江湖的歌女,俨然变成四合院里的小姐了。”
皓祯,成了白吟霜最亲近的人,她爱慕他,信任他,甚至在无名无分的情况下,就把自己的白璧之身交付给了他。
白吟霜恳求福晋,就把她当作皓祯身边的小猫小狗,她什么也不要,只求别赶她走。
无形之中,白吟霜就把命运与皓祯绑在了一起,正是她这种丧失人格的依附,注定了她不会有好结局。
福晋试图劝退她:“你年纪轻轻,才貌双全,为什么要白白糟蹋呢?你应该配个好丈夫,做个正室,何必过这种名不正、言不顺的日子?假若你肯离开皓祯,我绝不会让你委屈!”
白吟霜“忠贞”地表示绝不负皓祯,甚至不惜“投井明志”。
原著里写道:“吟霜站起身来,就如现一只受伤的野兽般,迅速冲出房门,用尽全力,奔向井边……小寇子使出全力,用力一拉,吟霜终于攀不住,从护栏上滚落到井边。”
这次投井,其实为最后的“白绫”埋下了伏笔,在白吟霜的世界里,皓祯已然比她的性命还要重要。
把自己的人生,交到一个男人手上,任由他摆布,即便没有“偷龙转凤”事发,白吟霜的下场,也是可以预见的悲剧。
初相识,白吟霜可以和皓祯聊聊各自的过去,两人为爱情如痴如醉;那漫长的余生里,光靠这丁点虚无缥缈的爱情,又是否可以支撑起两人的婚姻呢?
门户差距,见识差距,都是横亘在皓祯和白吟霜中间的现实问题。
习惯了为爱情寻死觅活的白吟霜,显然接受不了爱情褪去的平淡和无趣。
王爷和福晋,就是最好的例子。
福晋雪如十八岁嫁入王府,为王爷生了三个女儿,王爷不计较,与她照旧恩爱,可王爷还是在福晋怀第四胎的时候,纳了个能歌善舞的侧福晋。
“雪如挺着即将临盆的肚子,只觉得日子是那么沉重,厚甸甸地压在肩上,压在心上,压在未出世的婴儿身上,压在自己那矛盾而痛楚的决定上,压在对孩子的期待和担忧上……这种压力,随着日子的流逝,随着临盆日子的接近,几乎要压垮了她,压碎了她。”
爱情至上的白吟霜,她懂爱情,却不懂婚姻。
白吟霜毫无保留地向皓祯奉献了自己,是一意孤行,没有给自己留退路。
爱得有多深,失去的时候就会有多痛苦,所以在皓祯被押赴刑场时,白吟霜一心想的只是追随他而去,她早就在依附皓祯的时光里,没了独活的勇气了。
无父无母,无依无靠,皓祯就是白吟霜全部的信仰,她的爱情,强烈,执着,偏激,随时都要爆发诸如“投井”之类的情绪,这,太危险。
皓祯对皇上说:“虽然她明知我的婚姻不能自主,将来她毫无名分可言,然而,她全然不计较,她的一片真心痴情,强烈到可以为臣粉身碎骨。这样一个女人,无法不令臣刻骨铭心。”
热恋的时候,她的“粉身碎骨”令他刻骨铭心,等她把这份倔强带到婚姻里,他终会明白那有多可怕。
《梅花烙》原著:读懂白吟霜对皓祯的感情,才知她为何结局悲惨。
美好的爱情,令人向往;丧失掉理智的爱情,让人沉沦。
白吟霜的悲剧,是时代,家庭,个人共同作用的结果,男尊女卑的社会,女人独立生存举步维艰,她全身心依赖皓祯,也属无奈之举。
但她的经历,该警醒万千沉迷于爱情的女人。
爱别人之前,请学会爱自己,爱情从来不是我们人生中的全部,无论何时,独立强大的自己,才是我们披荆斩棘,奔赴山河的底气。
注:本文根据琼瑶《梅花烙》原著小说创作,图片源于《梅花烙》电视剧。
皓祯说:“吟霜,你是我这一生最深的热爱,我,永不负你!”
可皓祯还是娶了公主,既负了吟霜,也伤害了公主。
封建婚姻的悲剧,三个人困于其中,皓祯左右为难,吟霜苦苦痴守,公主爱而不得,没有人可以全身而退。
皓祯和吟霜因“出身不同”而无法做一对平凡的夫妻,受尽了磨难。
外表柔弱的白吟霜,其实是个执著的女子,她为爱殉情,将这份爱情化为了永恒。
白吟霜的爱,太强烈,太震撼,但皓祯真的值得她放弃生命吗?
再读《梅花烙》原著才懂,皓祯的爱情,没那么无私,白吟霜若能看清这3点,根本不会为他殉情。
皓祯被皇上指婚给公主,皓祯的情绪几乎没有波动,因为这原本就在他的意料之中,《梅花烙》原著里写道:
“从小,他就知道,自己的婚姻是父母的大事,不是自己的大事。所有王室子弟,都要有门当户对的婚姻,大清国注重血统,嫡出庶出,都有很大差别。”
深知婚姻需要门当户对的皓祯,还去招惹“卖唱女”白吟霜,其实他从未想过要与吟霜“一生一世一双人”。
这也是为什么,皓祯喜欢上了吟霜,却不把她带回府,而是养在外面的原因。
皓祯对自己的正妻,有清晰的理想型:她是王室之女,身世清白,端庄贤淑,可以接受他纳妾,妻妾相安无事。
被皇上赐婚后,已经成为驸马的皓祯,仍然偷偷与白吟霜私会,在未来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就与白吟霜有了肌肤之亲,皓祯只顾私欲的行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与公主大婚后,皓祯由于害怕“金屋藏娇”的事曝光,跪下求母亲给他安排,这个男人在关键时刻的软弱,真的不如刚烈的白吟霜。
公主的善妒,在皓祯的意料之外。
早在听闻皓祯放白狐的事迹时,公主就对皓祯有了好感,嫁过来后发现他的确是俊朗潇洒的翩翩公子,公主对他交付了身心。
一边是高贵的兰馨公主,一边是楚楚可怜的白吟霜,皓祯没有平衡好妻妾关系,才让局面一发不可收拾。
婚后没几天,皓祯就托福晋把吟霜安排进了府,两人不加避讳,拉拉扯扯,根本不顾忌公主的颜面,公主说:
“别说你看中一个丫头,就是你看中一个格格,我也该为你娶进门来呀!咱们还在新婚,你好歹给我一点面子,等过一年半载,再提收房纳妾的事儿,好不好?”
皓祯如果深爱白吟霜,更应为她仔细谋划,而不是随便带回来,无名无分,苟且度日。
白吟霜容颜清丽,如出水的芙蓉,干净纯美,歌声似清泉悦耳动听,酒楼里一瞥,皓祯对她一见钟情了。
然而皓祯的“一见钟情”,真的只是爱情吗?
《梅花烙》原著里写道:“好一个白吟霜!皓祯心里喝着彩。站在楼梯的栏杆旁,仔细打量,越看越加眩惑:怎么,这姑娘好生面熟,难道是前生见过?”
不是前生见过,而是白吟霜的样貌,像极了福晋,吟霜才是王府的四格格,皓祯根本不是王爷的骨肉。
二十年前福晋“偷龙转凤”,送走了女儿,抱养了儿子,靠“生男”保住了自己福晋的地位,皓祯无意间鸠占鹊巢,霸占了吟霜的位置,殊不知,他所依赖的母亲,其实和他并无血缘关系。
皓祯虽不是福晋的亲生孩子,但母子性情相投,相处融洽,连“养外室”这种事皓祯都要靠母亲摆平,母亲在他心里的分量是很重的。
白吟霜进府后,王爷对福晋说:
“不该拿丫头和你相比!不过,她那神韵,和你初入府时,确有几分相似!要说,这人与人,也好生奇怪,同样的眉毛、眼睛、鼻子,怎么都造不出重复的面孔?老天造了太多的人,偶尔,就会造出相似的来了!”
可见皓祯对吟霜产生的似曾相识的亲切感,是源于家人,吟霜与母亲的相似,才是皓祯对她有熟悉之感的根源。
福晋,是皓祯心目中完美的正妻模样,她端庄自持,通情达理,丈夫纳妾她敢怒不敢言,为家庭付出无怨无悔,没有个性,极易控制,妻妾一片祥和。
父母的相处模式,其实对皓祯影响很深,看清他对弟弟皓祥的态度,就明白了他的“偏见”。
皓祥是庶出,为侧福晋翩翩所生,王爷对待两个儿子,天差地别。
《梅花烙》原著里写道:“皓祯天赋聪明,记忆力强,又能举一反三,深得王爷的宠爱。相形之下,仅小半岁的皓祥就显得迟钝多了。”
皓祯身为嫡子,又能文能武,父母疼爱,地位尊贵,优越感很强;皓祥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父亲不疼,母亲又地位低,因此在王府里存在感很弱。
皓祥曾对哥哥皓祯哭诉过自己的不满:
“你不要因为你是正出,就来压我!我一天到晚生活在你的阴影底下,都苦闷得要发疯了……你少训我,我会做这些事,都因为你!”
面对弟弟的苦闷,身为兄长的皓祯没有安慰,没有引导,只是默默在心里感叹了一下“人竟然生而不平等”,就找白吟霜私会去了。
也难怪福晋说出“偷龙转凤”的真相后,皓祥最受刺激,皓祯的“高高在上”,早就让皓祥压抑不堪了。
皓祯娶了公主,身边又有漂亮的白吟霜,宠妾灭妻,频繁得罪公主,整个王府被他拖累,处于危险之中,皓祥曾多次提醒皓祯,皓祥说:
“公主如果生气了,皇上如果怪罪下来,阿玛、额娘、我,哪一个逃得掉?什么叫‘连坐’,什么叫牵连‘九族’,你懂不懂?你成天‘御前行走’,走来走去,连大清王法你都走丢了?”
“你和公主还在新婚燕尔,就迷上一个丫头!你有公主还不知足,还要贪恋美色来祸及全家!你难道不知道红颜祸水吗?”
皓祥话糙理不糙,皓祯恼羞成怒,打了皓祥,还阴阳怪气地说:“如果阿玛不曾纳妾,你如何存在?”
明知道皓祥最介意自己的出身,皓祯还往弟弟的伤口撒盐,其实皓祯从没有瞧得起过皓祥,皓祥也早就看出了皓祯的假清高和虚伪。
皓祯心中的“嫡庶观念”是根深蒂固的,白吟霜不可以做正妻,白吟霜的孩子也只能是庶子。
皓祯在外与白吟霜“赁屋同居”的时候,就在心里盘算过:
如果要一劳永逸,除非把吟霜接进府里去,让父母都承认她的身份,虽然吟霜与“夫人”早已绝缘,或者可以有“如夫人”的地位。但是,这也是一种“奢望”呀!
皓祯没想到,公主容不下白吟霜,屡次对白吟霜动刑,还跑到皇上面前告了皓祯一状,皓祯在御前“正义凛然”地陈述了他与白吟霜矢志不渝的爱情。
为何指婚的时候不说,反而婚后皓祯有了勇气呢?
是因为公主不是他理想中的正妻!如果公主能宽宏大量,包容他的三妻四妾,皓祯是很愿意“妻妾共享”的!
白吟霜不是皓祯的唯一,皓祯却是白吟霜的命,男尊女卑社会下的爱情,真的很残酷,公主也是个无辜又可怜的女人。
读了《梅花烙》原著才知,凄美的爱情,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
说白了,皓祯也只不过是封建制度下的普通男人,并非绝世好男人,唯有皓祥,看穿了他的“真面目”:
“二十年以来,皓祯抢在我前面,什么都抢了第一!原来他只是个冒牌货!我才是真的,我才是王府中唯一的贝勒,却在他手下,被他处处控制,处处欺压,在我面前扮演长兄,扮演着神!”
皓祯能文能武,可在家庭经营上,却暴露了他的“缺陷”。
兄弟不睦,妻妾失控,皓祯都难辞其咎。
皓祯本有机会保全吟霜,却害她走上了殉情的绝路,但吟霜殁在对皓祯的“完美印象”里,对她来说也是一种成全了。
相关问答
在我心里,马景涛的代表作有三部,1993年,他主演的琼瑶梅花三弄的前两部《梅花烙》和《水云间》,以及2003年跟宁静一起主演的《孝庄秘史》中的“多尔衮”。知...
《梅花三弄》之梅花烙第21集(大结局)皓祯被押赴刑场,公主不自禁来送别,皓祯人已将死,请求公主的原谅以往自己的不是。公主眼看囚车走远,神魂飘荡。吟霜与...
你好,我是小崔读书说事,我来回答!题主所问:《康熙王朝》周培公被康熙贬驻盛京十分凄惨,为何临死还要献皇图?是野心不死还是邀宠还是实力打脸康熙?小崔认...你好...
不过,杨坚与独孤伽罗婚后却极为恩爱,即使后来北周发生严重的政治斗争,独孤家族迅速衰落,杨家也因此惨遭牵连,但始终没能影响两人的感情。由于鲜卑族有“妇...北...
谢谢题主的提问。首先祝各位文友小年吉祥如意!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各地腊月二十三小年的风俗也不尽相同。例如,北方习惯把腊月二十三作为小年,南方则大多...
电视剧片头主题曲《一剪梅》原唱:费玉清作词:娃娃作曲:陈怡真情像草原广阔层层风雨不能阻隔总有云开日出时候万丈阳光照耀你我...张晨光张晨...
最睿智的皇后——独孤伽罗《独孤天下》大家都看过吗,独孤家真是厉害了,一门三位皇后,最为人周知的就是隋文帝的皇后独孤伽罗了。她是一个鲜卑女子,性情刚...一...
我是【今古言堂】,感谢题主的邀请,这个问题我来答。数百年来,人们一直都有着一个疑惑,那就是作为东亚曾经的霸主-明朝,在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就被自己曾经...因...
乾清宫是举行除夕家宴、元旦宗亲藩之宴、上元日家宴之处,据《大清会典》载:“元旦宴亲藩之礼,岁于乾清宫举行。”按清代定制,“亲藩之宴皇子、列宗室、诸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