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虎啸(一)

·小说·

虎 啸(一)

作者:朱洪琪

这是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题记

飘了一夜的细雨终于在黎明前打住了,空气中散发着山野特有的清新。

赵猎户突然莫名其妙地醒了。他撑起身来,披上件长袖衣靠床头坐着,也不点灯,静静地盘算着早起要做的事情。

想着想着,不知怎的,赵猎户竟一下子想到了挂在堂屋里的那杆猎枪。“哎,都叫我神枪手,可我的猎枪快一年不冒“火'了!”他在心里自嘲。于是,去年三月里的一幕又象过电影一样,在他脑子里放映······

赵猎户提着那杆老套筒猎枪,仗着身体还健壮,在密密的丛林里转悠了大半天,仍然一无所获。他看看懒洋洋的太阳,沮丧地一屁股坐在地上。但就在他的目光近距离地接触地面的刹那间,他突然发现了一个清晰的梅花印,再向前搜索,一串梅花脚印赫然跃入眼帘。他的血液顿时沸腾起来。赵猎户敏捷地、一阵风似的循着一条只有他才能穿越的林子,最后来到一块非常隐蔽的、稍稍低洼一点的巴掌大的空地边缘。他凭着随风飘来的气味,迅速地、轻轻地靠近那块空地,在距离空地约莫百余米的地方,赵猎户透过林木的间隙,终于看到一头嵌着几道黑色环状斑纹、尤其中间那道斑纹特别粗壮的老虎正蜷伏在草地上,侧身望着离它数米远正在嬉戏玩耍的三只幼虎。

这正是景阳岗被武松醉打的那种华南虎。这张虎皮怕是比景阳岗那张值钱多了!

赵猎户按捺住狂跳的心,悄悄地接近老虎,他要在最隐蔽的地方把目标锁定在射程内。他知道,凭他的机智和枪法,只要他在老虎发现他并向他发起致命的攻击前一刻扣动扳机,老虎必死无疑。

赵猎户选择了一处老虎目光不及的角度,迅速、稳健地端起猎枪、右手食指紧贴扳机、瞄、准······

就在赵猎户即将瞬间扣动扳机的时候,突然,老虎机警地一扭头,目光正与他相对,没有胆怯、没有恶意。它警惕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紧盯着黑洞洞的枪口、缓缓地支起前掌、然后再支起整个身子、侧身一步一步退到幼虎身边,用整个身子挡住幼虎,而双目始终没有离开猎人。最后竟一动不动定在那里,那神态,凛然不可侵犯。

赵猎户的心刹那间震颤起来,食指不由自主离开扳机,徐徐抬起头,在与老虎四目相向长达数分钟的对视之后,他虽然不敢轻意放下猎枪,但终于开始后退、最终撤离丛林……

(未完待续)

《虎啸》:王者归来

虎啸小说全文 小说·虎啸(一)

山称雪岱山。清晨8点钟的山口,一半儿被太阳照亮,一半儿仍然埋在右侧那座大山的阴影之中。可供现代化交通工具行走的路,只能到此为止。

我们这个由不同身份人员组成的山林调查小组,经过简短的合议,决定弃车,徒步前行。就在下车的一瞬,暗影中一棵高大的核桃树上,有两只我分不清类别的,腾空而起,在空中稍微打了一个盘旋之后,降落在200米之外的另一棵树上。这山中难得一见的猛禽,一般情况下都是独往独来,很少结伴或成群。那些成双结对或成帮结伙的行为,似乎只是鸳鸯或野鸭的事情。在这片很讲究规矩的山林,这些从来都拒绝合作和驯服的鸟类为什么会一反常态?莫非它们有特殊的使命在身,正担负着守护山口的哨兵职责?我们追踪的目光,还没有来得及随着它们收拢的翅膀在枝头“立足”,它们又展翅飞上了天空,与另一个方向飞来的三只并作一处,奋力飞远,隐没于大山深处。

这情景让我想起《西游记》里的某一个细节——一行人饥肠辘辘在路上行走,被正在巡山的小妖们看个仔细,飞身跑回洞府,禀报正在酣睡的大王——如果现实真像神话那样生动有趣,我推测,一段时间之后,那五只担负着飞行侦察任务的,是不是也会气喘吁吁地大叫一声 “禀报大王”?

可是,在这里谁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作“大王”呢?谁才是这山林真正的主宰?

如果时间倒推至20世纪初或再向前,毫无疑问,这片大山的真正主宰就是惯常被人们称作“山林之王”的东北虎。在东北这片土地上,北起黑龙江北部的小兴安岭,南至长白山余脉辽宁省境内的千山山脉,广大区域之内,只要有山有林,都是东北虎的家园。特别是位于吉林省境内的长白山山脉,更是它们生活的核心区域。

那时,全世界共有多少只虎,眼前这片山林里又有多少只虎,由于还没有科学的调查手段,也没有谁刻意去做这样的调查和统计,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但有专家根据当时的猎杀记录和其他零星信息判断,推断全世界至少还有超过10万只老虎。这些虎大部分栖息在亚洲区域,而中国是当年老虎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境内不仅有东北虎,还有华南虎、孟加拉虎和新疆虎。华南虎,当时不仅分布在华南,还包括华东、华中、西南的广阔地区以及陕南、陇东、豫西和晋南等个别地区;孟加拉虎则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的勐腊、打洛、勐遮、西盟、普洱等地。

相对而言,东北虎还是幸运的。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和俄罗斯的远东,这是一个跨越国境的广大区域。由于这一地区在历史上一向人烟稀少,属于“蛮荒”之地,少数以狩猎为生的边民又有崇虎和敬虎的习俗,所以,尽管老虎的“王者”尊严也会偶被冒犯,但总体上仍然能够保持相对良好的生存环境和雄厚的种群基础。

在中国境内,从顺治元年(1644)到1860年,大清政府封禁长白山长达216年。这期间,也只有自称为“天子”的人类之“王”,才敢在长白山区的野生动植物以及老虎的身上打主意,“闲杂人等”别说打猎,谁敢靠近山林一步都将被以触犯王法论处。

虎啸小说全文 小说·虎啸(一)

1681年初,27岁的清圣祖康熙平灭三藩之乱后,四海承平,国家安定,无后顾之忧,便开始了他著名的东巡。此行,他率领三千弓箭手、七万多人的车马队,逢山开路,遇河搭桥,浩浩荡荡,过遵化、古北口、滦河,出山海关,到盛京(沈阳)祭拜祖陵,又到吉林遥拜祖山——长白山。一路上,皇帝一边行围打猎,一边吟诗作赋,以向文武百官显示其文韬武略。据南怀仁《鞑靼旅行记》记载,康熙此行共打虎60只,最多时日射三虎。进入辽西之后,仅400余里行程、6天时间,竟射杀8只老虎。康熙曾作诗记录打虎逸事,其中两首便是:

层冈翳荟乱高低,骏马迎风不住嘶。

碛里草深行潦阔,迟回应惜锦障泥。

路转山环杂古柯,覆茅苫舍傍坡陀。

疆隅湮没辽金界,虎穴鹰巢处处多。

可见当时东北地区生态之好,野生动物资源之丰富。正是这良好的自然生态,成就了一代帝王赫赫的狩猎“战绩”——康熙一生共亲手猎虎135只、熊20只、豹25只、猞猁10只、麋鹿14只、狼96只、野猪132只、兔318只,“哨获之鹿凡数百”。

尽管如此,他所猎获的野生动物总数,仍不足山林里总存量的百分之一。至19世纪末,全世界东北虎的总数有2000~3000只,而中国境内就有1200~2400只,并且多数都集中在长白山山脉。因为整个长白山区只有皇家这一伙可以擅自杀生的合法“猎人”,况且,冷兵器时代的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较量,仍处于游戏级别,“杀”的速度明显落后于“生”的速度,所以老虎种群并没有因为人类的伤害而崩溃。

那个时期,是东北虎生存史上一个短暂的黄金期。在老虎的领地之内,可食的野生动物丰富,“子民”众多,根本没有饥饿之虞,它们完全可以在这片山林里安然地繁衍生息,堂堂正正称王。

在我们一行五人中,珲春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中心主任郎建民是一个专门从事东北虎保护的“动保”专家。18年的山林工作经验,不但让他对东北虎的历史、习性、生存状态有了全面了解和把握,而且还给自己“赚”下一个响亮的外号——“郎老虎”。

“郎老虎”不但长得浓眉大眼、虎头虎脑,就连他的行走姿态也异于常人,很像一只在寻找食物的老虎,走走,停停,嗅嗅,百分之九十的时间,要让目光在地面上搜寻。不同的是,虎把主要心思用于寻找其他猎物,他则把主要心思用于寻找虎的踪迹。多年的职业习惯,使他像一个死心眼儿的寻宝人一样,时刻低着头走路,时刻在搜寻着什么,唯恐遗漏一点点有价值的细节。有时,就是去省城开会走在大街上,他也会习惯性地低着头走路,目光紧盯路面。直到有人开他的玩笑,告诉他大街上没有任何动物走过,他才不好意思地抬起头说:“刚刚有人和狗走过去呀!”

在一片落叶的塌陷处,郎建民俯下身,趴在地上嗅了又嗅,然后告诉我们:“这里是老虎的趴卧处。”据郎建民判断,这只虎离开这里的时间不超过一天。意外的发现,让“郎老虎”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又来了“虎劲”,一改进山后的专注和沉默,兴致勃勃地谈起了虎的历史和渊源。

我一边静静地倾听,一边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横跨岁月的老虎生存版图——

相关图书

虎啸小说全文 小说·虎啸(一)

书名: 《虎啸——野生东北虎追踪与探秘》

作者:任林举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7月

任林举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于白山黑水间追踪着野生东北虎高傲、野性的足迹。在时间的纵轴上铺陈开华夏文明中虎与自然、虎与人类、人与自然之间几千年的纠葛和相互成全。

《虎啸——野生东北虎追踪与探秘》围绕野生东北虎的食物链,以细腻精微的自然主义思维,生物学观察的视角和独特的文学表现手法,描摹了东北虎、东北豹、野猪、黑熊、狍子、鹿、鼠、鼬、虫、鸟的千姿百态和妙趣横生的习性及故事。又以万物皆有灵的感悟,对书写对象给予了合乎自然规律和逻辑的人性关照,呈现了一个险相环生、自由放达的山野江湖。

作品大量着墨于猎人和狩猎故事。并通过对狩猎这个业已消逝的职业,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进行了追述和反思。在对猎人代表人类挑战大自然和山林动物,表现出的勇敢、坚韧、智慧和英雄主义气息加以正向关注的同时;也揭示了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阶段,狩猎这个古老的“行当”必然走向没落和消亡。作者带领我们一起经历着即将消失的狩猎人的怀旧与无奈,迷茫与抗争,觉醒与悔恨,谦卑与侍奉。

作者简介

虎啸小说全文 小说·虎啸(一)

任林举,男,汉族,1962年12月生。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力作家协会副主席。第五届鲁迅文学院高级评论家班学员、第二十八届鲁迅文学院作家深造班学员。近年来主要从事散文、文学评论及纪实文学的创作,著有《玉米大地》《粮道》《松漠往事》《上帝的蓖麻》《时间的形态》等,曾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七届老舍散文奖、第六届冰心散文奖、首届三毛散文奖、长白山文艺奖、吉林文学奖等。

相关问答

虎啸的诗句?

诗句有:1.虎啸谷而生风,龙藏溪而吐云。出自唐代李白的《鸣皋歌送岑徵君》2.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出自两汉东方朔的《七谏》3.雄风清角劲,落日大...

虎啸、狮吼哪个让你震撼?为什么?

虎啸龙吟,虎头虎脑,虎虎生威等四字组合就约达300余组。由狮子搏兔,狮虎当道,狮威胜虎,狮威胜龙等组成的四字组合,却寥若星辰,不过30-40余组罢了。自《后...

龙吟和虎啸的区别?

龙吟是一个汉语词汇,龙吟是指一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灵异神物龙的叫声音,指龙发出声音,形容声音深沉或细碎,也形容箫笛类管乐器声音响亮。语出《文选·张衡〈归...

沈石溪动物小说虎啸长空第一篇主要内容?

第一篇老虎的袭击,作者沈石溪,原名沈一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全国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文学创作,醉心于大自然文...

龙吟景云往,虎啸谷风至是啥意思?

意思是:猛虎咆啸则谷风即起,神龙腾飞则彩云簇拥。原句是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出处:两汉东方朔的《七谏》原文:同音者相和兮,同类者相似。飞鸟号其...

【龙吟虎啸是什么意思】作业帮

[最佳回答]龙吟虎啸基本意思是像龙在吟唱,像虎在长啸.形容低沉的,锐利的,有穿透力,感染力,震撼力的声音.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多用于比喻形容...

虎狂啸龙呻吟,如何评价《虎啸龙吟》对诸葛亮的抹黑?

啸龙吟是根据历史的改编的,是以司马懿为主角编写的,而诸葛亮的抹黑只是为了突出司马懿的特点,就像杨修一样,都是为了体现司马懿的智慧。试想一下这部剧从司...

《虎啸龙吟》提:“用兵之道,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如何理解心战?

中国古人用兵有重视谋略的传统,主张上兵伐谋,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心战是攻敌之心,夺敌之气,瓦解敌方的战斗意志,可以较小代价获得较大胜利。古人重视心战,...

《虎啸非洲》里最强动物竟是雌狮萨凡娜?萨凡娜是被故意害死的吗?

老虎野化训练项目《虎啸非洲》里,暴露真相:《虎啸非洲》里最强的动物竟然是母狮萨凡娜!母狮萨凡娜比里面任何一只雌虎更强的多,还打败了雄虎王西陶!因为雌...

狮子真的打得过老虎吗?为什么纪录片《非洲虎啸》老虎横扫狮子?

老虎:大型猫科动物;毛色浅黄或棕黄色,满有黑色横纹;头圆、耳短,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显著;四肢健壮有力;尾粗长,具黑色环纹,尾端黑色。是典型的...5、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