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蜂上镜喽
香飘全村的杏花,可不能酿酒哦
草莓花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天,一场毛毛雨过后,田间地头散发着蒙蒙的雾气,雾气中花苞正在积聚精力等待阳光散发后的香满田野。
晨起鸡鸣家,灶雾腾腾起。雾气中,茫茫一声鸡鸣,太阳还没起床,街坊四邻就都起来了,路上男的拉着车、扛锄头、拿铁锨,或两三个一起,或一个人哼着歌,随着煮妇一把柴火 ,家家院里一股烟火气,春天中普普通通而又舒舒服服的一天开始了……
饭熟了,男人们回来了,暖阳一照,雾气又回到了田野中。杏花、油菜花、桃花、梨花都极力吸收阳光的味道,中午,满眼都是白的、黄的、粉的。蜜蜂们享受的趴在花儿上,大概香“醉”了吧。一放学孩子们就三五成群,在草地里打滚,捉蝴蝶……
———夏
夏季,是躁动的。乡村里的夏在树下、在雨后。
刚刚还骄阳似火,忽然大风肆虐,细小的树几乎要被拦腰折断,小草紧抓地面,一旦放松必将被连根拔起。天黑了,乌云盖顶,不一会儿大雨铺天盖地,人们躲在家里“怎么雨还没停”、“哎呦,终于缓解干旱了”,一小时后 ,雨停了。乌云刚刚散去一半,彩虹便迫不及待的出现在天边,人们惊喜的观赏“真好看啊”、“七彩的呢”……
不下雨的话,燥热统治着小村子,中午在树下乘凉,下午在树下吃饭是常见的。老年人不吃冰棍,更多是用当季的西瓜等等的水果解暑,风扇也不会用,手持蒲扇、纸扇才是王道。路上没有孩子跑来跑去,调皮蛋们都在屋里看电视、吃西瓜或者跑到凉快地方不知道又在“预谋”什么。
———秋
秋天到了,各家门口的核桃熟了。说不定的某一天,人们就拿着竹竿敲下一年的等待,满匡的核桃增添了幸福感。每个几家,门口就有各色的菊花,它们一开,秋天就来了。天地间都是菊色和菊香。
更重要的是收玉米,一亩一亩、一筐一筐是一年的收获。
———冬
按照易经,冬天是“藏”的季节。家家火炉子烧的火热,屋里人们也聊的火热 ,热炕头上嗑瓜子、喝茶、玩扑克牌,聊聊一年的收获和来年的期望。
一场大雪,田野里银装素裹,树上挂起白霜
大雪盖地预示着春节来了。临近春节,街上极其热闹,春联摊铺满街道,卖灯笼的、猪的、烟花的……叫卖声与还价声和成一片。孩子们不时向人群中扔一个鞭炮……街道的其他地方又传出了锣鼓声。大人们急着置办年货,小孩们盯着各式各样的小吃擦着口水,一不小心就站在别人脚上了……街道里好不热闹。
欢欢喜喜春节来,喜喜庆庆迎新年。伴随着鼓声、炮声与夜晚满天的烟花,小村子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春天又来了,普普通通而又精精彩彩一年又开始了……
霜降虽已过,却迟迟没有落霜的消息,郊外的乔木杂树仍显出青黄之色,枯败的荒草丛中点缀几朵小白花小黄花。农人的菜园里依然生机盎然,那些越冬蔬菜像绿油油的油菜,鲜灵灵的菠菜,青绿绿的芫荽,濡染一层层晶亮的晨露。可用不了多久,冷气逼近,寒霜降临,万木萧索,一派肃杀景象,秋天走到了尽头,渐渐落幕了。
降霜的日子也有风景,也有诗意,会让人想到时光匆匆,韶华易逝,惨淡的岁月之霜染白了鬓发。还会想到什么呢?想到清寒、想到孤独、想到壮阔,想念回不去的故乡,想念那一缕缕轻暖。
轻霜点点,令人漫起片片清新。晚秋天气,晓寒微微,放眼远望,原野上轻霜斑驳,不由令诗人们心绪恬然。唐代诗人白居易看到了傲霜耐寒的东篱黄菊,吟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咏菊》
一夜的初霜染白了屋顶的瓦片,芭蕉和秋荷耐不住严寒,惨败不堪,惟有篱边的菊花凌霜傲立,金粟般的花蕊散发一丝丝清香。唐人刘禹锡笔下的白霜倒像为晚秋装扮的画笔,把景色描摹得更加可爱,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词·其二》
深秋天气,山明水净,夜来的寒霜把树木的绿叶染成了浅黄深红,登高远眺,满目清泠入骨,才不会像姹紫嫣红的春色那样使人发狂呢。北宋大苏描绘的霜色菊香更美,他写道: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有了这层层霜色,才使得青青黄黄的菊枝在残荷的颓败中高标立异,更显精神。一年中最好的风景,不就是霜染的橙黄橘绿吗?所以你我都要记住啊!
寒霜漫漫,让人升起缕缕清愁。霜色渐起,寒意凝重,老了光阴,白了鬓发,使人漫起轻烟似的愁绪。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与月色、乌啼、寒霜、红枫、渔火、钟声结缘,写下千古名篇《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凛凛霜色濡染的画卷,有景有情、有声有色,只一个“愁”字如烟云般袅袅不绝。踏着斑斑白霜,为远行之人送别,愁绪更上心头。大唐才女薛涛在这样的季节里送别友人,两相依依,情意缱绻,赋诗云: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送友人》
水国之夜沐浴在凄寒的月色中,霜色和离愁笼罩在我俩的心头。难道我们千里之别是从今晚开始?山迢迢、水迢迢,我们隔着如迢迢边塞那样遥远,相逢之梦也杳然无期。情人之间霜色满天的送别,更让人泪湿青衫,元代戏曲家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曰: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霜色把泠泠寒意染上树林,也把张生与莺莺一对有情人渲染得泪眼迷蒙......
白霜皎皎,使人牵起壮阔情怀。边关一轮皎月、一片寒霜,映照在戍边征人厚重的铠甲上,牵动一腔昂扬斗志、豪迈气概。北宋范仲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诗人,也是一位戍边西北的卓越将帅,他写有一首《渔家傲.秋思》,其下片云: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痛饮一杯烈酒,家在千万里之外,战事未平,功名未立,我怎能半途而返呢?夜深了,寒霜满地,染白了我斑斑鬓发;羌笛悠悠,濡湿了戍边人望乡的泪眼!明代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写下一首豪情满怀的名篇《望阙台》,诗曰: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诗人概括了他在苍茫海域内东征西讨的战斗岁月,立于海天之间,遥望京畿之地,诗人发出感慨:我的心血如同洒在千山万岭上的浓霜,把满山的秋叶都染红了,抗倭报国的赤胆忠诚永不会改变!
一代伟人毛泽东也钟情于凛凛寒霜,他诗中的霜色呈现出变幻多端的意境。
1923年初冬,毛泽东抛妻别子,赴沪转穗参加国民党一大,他满怀离愁别绪,写下了《贺新郎·别友》,其中有句: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这是他与夫人杨开慧壮别的情景,霜色再浓重,寒气再凄清,离情再眷眷,也动摇不了革命者的坚强意志。
1925年晚秋,诗人途经长沙之际写有《沁园春·长沙》,上片末云: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表达诗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
1929年重阳节所作的《采桑子·重阳》之句: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则表达了豪迈的革命情怀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第一次反“围剿”,闻听前方捷报,诗人喜形于色,于马背上吟成《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又有“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的诗句,重重枫林被严霜摧打,焕发鲜亮的红色,红军战士一腔怒火直冲云天,真乃豪情万丈!
长征途中,毛泽东在马背上创作了7首诗词,《忆秦娥·娄山关》是其中一首,上片是: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西风凛冽,雁鸣长空,寒霜洗月,马蹄哒哒,军号声声,任何艰难困苦也阻挡不了长征的伟大胜利,真乃气势恢宏、波澜壮阔!
刘琪瑞,男,山东郯城人,一位资深文学爱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声》《乡愁是弯蓝月亮》和小小说集《河东河西》。
相关问答
菊香书屋的名字是康熙起的菊香书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当时清朝皇家在中南海里的独立建筑群丰泽园的一部分。丰泽园由许多小院落组成。进入丰泽园庭院,迎面为颐...
100亩地。菊香书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当时清朝皇家在中南海里的独立建筑群丰泽园的一部分。丰泽园由许多小院落组成。进入丰泽园庭院,迎面为颐年堂,之后为澄怀...
朝露润菊香满园,春雨洒淋万物壮。上联:朝露润菊香满园下联:夕阳照晚霞半天又:上联:朝露润菊香满园下联:晚风拂柳柔人面
[回答]这是我自己写的四首词,仅供你参考.【长相思·同窗】别同窗,见同窗,舞韵歌风万丈狂.笔锷点苍黄.胸开张,胆开张,进酒重酣砚气飏.更溢傲菊香.【西江月...
比如:王勃《滕王阁序》里的“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这一描写秋天美景的千古名句,虽然不是诗句,却胜过任何诗句,不仅描写了秋天的壮丽美景,也让...对...
[回答]哈尔滨大桥.当地名胜在波花粼粼的松花江江面上,横跨着气势雄浑的公路桥,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松花江公路大桥.松花江公路大桥建于1986年8月30日,大桥规...
《画菊》宋代: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的风骨,尽在此诗,孤傲的菊花选择在秋天绽放,不与百花争...蟠...
🌺应邀,示“傍水村楼芙蓉展篱图”赋成自度曲、排律共2首。---子风长歌即刻应作🌾🌷1.自度曲《盘龙序》傍水村楼芙蓉开篱图入目乡庄时正暖,静静展秋图...
九月,更是初秋,是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流光瞬息,是半个中国半抹秋的惊艳色彩,是色到炫目原来尽是秋的狂喜之情。重阳九月送走十一迎金秋,秋风飒爽嗅菊香,共插...
咏菊秋深叶落纷纷飞,满目枯黄少生机,独有菊花正盛开,暗香伴着秋风来。咏菊秋深叶落纷纷飞,满目枯黄少生机,独有菊花正盛开,暗香伴着秋风来。说二句,以《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