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鲁迅经典《药》

原文@Echo 载于中读App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鲁迅在《自嘲》中的一句话,也很经典的概括了他的性格。

鲁迅的作品不是第一次看,应该我们所有的人,哪怕你的文化水平再低,说到鲁迅,你不可能不知道是谁。

小学的时候,我们学鲁迅作品《阿长和山海经》,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到了初中开始在课本里读《藤野先生》读《孔乙己》,后来又读《社戏》,读《故乡》。甚至到大学,大学语文里仍旧选有鲁迅的作品,如果你恰好念中文系,你还要系统的学习鲁迅不同时期的各种题材得各种作品。但是每一次读鲁迅,都能够读出不同的味道。

药全文 重读鲁迅经典《药》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生于破落封建家庭。原来在仙台医学院学医(《藤野先生》),但是后来从事文艺工作,希望可以改变国民精神,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化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药》这篇文章写于1919年4月,主要以华老栓夫妇给儿子小栓治病为线,引出了革命党夏四奶奶的儿子夏瑜被砍头仪式,最后以小栓的母亲与夏四奶奶在清明节上坟时相遇结尾,情节设置巧妙,寓意深刻。虽然记得我们学的时候,本篇的中心思想是表现了人们的麻木与愚昧,及作者对迷信思想的反驳。但是我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分析一篇作品的时候后更加关注的是他的人文性,更加从人性出发体现情怀。

朱自清先生在分析这篇文章的时候,就说本片是以爱为主线,而以革命党人的寂寞的悲哀为辅线。主要围绕人血馒头(药)以及华老栓,华大妈,康大叔等人的对话来突出主题。文章虽然仅仅分为四段,并且发生在两天之内,结构紧凑,但我们可以看出它的意蕴是非常深刻的。

鲁迅先生全文没有提到一个爱字,可是全片从头到尾都反应老夫妇的用心。作为一个穷苦人,华老栓和华大妈攒钱不易,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说明他们对儿子的爱。而到最后,也就是两年后他们相遇的时候又通过夏四奶奶自言自语的动作来说明夏四奶奶对夏瑜的爱。当一篇文章里面有两条线时,怎么样让他们发生一些联系,很显然,革命者的寂寞和悲哀没有办法达到这个目的,只有爱,通过爱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因此说爱、亲子之爱,才是本篇的正题。

药全文 重读鲁迅经典《药》

越长大就越会发现,我们更加的是关注深层次的东西,我们要透过文字看到作者隐藏的部分。想起来当初我们在学习《祝福》剖析祥林嫂这个人物特征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把“封建迷信 具有反抗精神”这种标签毫不犹豫地贴到她身上。当时我们高中语文老师就问了一个问题:祥林嫂才是真的愚昧吗?或者说他是真的封建吗?她真的具有反抗精神吗?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是一个我们值得商榷的事情。而在朱自清先生看来,不管是《明天》还是《祝福》,都是鲁迅先生关于亲子之爱的作品,在《明天》中是母亲的儿子病死了,而在《祝福》中是母亲的儿子被狼衔去吃了,这两个乡村母亲对儿子的爱都是很单纯的。

当初我们阅读训练总结祥林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性格?标准答案是这样的:她是生活在旧中国最底层的劳动妇女,具有就有一定的反抗精神,但同时又受封建礼教的毒害,被践踏,被蹂躏。可是现在,无论给我什么样的答案,我只想说归结为“可怜”,她是一个可怜的人,更是一个可怜的母亲。

可是到最后我们去教语文的时候,我相信很多语文老师还是会像我们学到的那样,用一堆的形容词来形容祥林嫂,这可能就是教育的恶循环。我们老师教语文在不仅要融入到作品之中,而且更多的是要跳出作品,以人性的光辉来审视这些作品。

这让我想到在暑假期间,安娜老师讲的《孔乙己》,这是初中三年级学习的一篇课文。至今一提到孔乙己,我们仍旧会像归结很多鲁迅其他的小说主题一样,把孔乙己看作一个穷困潦倒,深受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毒害的人。但是我们从另外一个方面分析,反问一句孔乙己就没有优点了吗?这么来说,去掉“封建”的精神枷锁,去掉“鲁迅文章”主题的束缚,我们可以看到孔乙己的很多优点。比如说一个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在现在看来,这就是一个文字学家啊。但是当小作者毫不热心时,他又“叹了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这难道不是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吗?还有人说孔乙己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来凑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那些孩子们茴香豆。”喜欢孩子的人,总不会坏到哪里。作者有一句话总结,“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说明他自己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另外他还坚守知识分子的那份孤傲与清高。他是唯一一个穿长衫,但是却喝着酒的人。

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要怎么样更加人性化的去理解这个世界,当你成熟的时候,你并不是觉得世界越来越尖刻,而是觉得越来越圆滑,你会理解更多人的不易。

鲁迅的很多话都被我们奉为经典哲理,最后来引用《祝福》中的一句话——灵魂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为,也还都不错——作为结尾。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然而在现在这样的人世间,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使讨厌见他的人不再见到他,这对别人或对自己也还都不错,这是作者的愤激而沉痛的反语。

药全文 重读鲁迅经典《药》

鲁迅先生一生作品颇丰,毛泽东主席评价其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作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人。其作品日后还需再读再多加探讨。

2018,尝试整本书阅读。

药全文 重读鲁迅经典《药》

重温经典 鲁迅:短篇小说《药》全文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陽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小栓的爹,你就去么?”是一个老女人的声音。里边的小屋子里,也发出一阵咳嗽。

“唔。”老栓一面听,一面应,一面扣上衣服;伸手过去说,“你给我罢。”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⑵,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那屋子里面,正在窸窸窣窣的响,接着便是一通咳嗽。老栓候他平静下去,才低低的叫道,“小栓……你不要起来。……店么?你娘会安排的。”

老栓听得儿子不再说话,料他安心睡了;便出了门,走到街上。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天气比屋子里冷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

老栓正在专心走路,忽然吃了一惊,远远里看见一条丁字街,明明白白横着。他便退了几步,寻到一家关着门的铺子,蹩进檐下,靠门立住了。好一会,身上觉得有些发冷。

“哼,老头子。”

“倒高兴……。”

老栓又吃一惊,睁眼看时,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一个还回头看他,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仰起头两面一望,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定睛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

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⑶上暗红的镶边。——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⑷,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太陽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老栓走到家,店面早经收拾干净,一排一排的茶桌,滑溜溜的发光。但是没有客人;只有小栓坐在里排的桌前吃饭,大粒的汗,从额上滚下,夹袄也帖住了脊心,两块肩胛骨高高凸出,印成一个陽文的“八”字。老栓见这样子,不免皱一皱展开的眉心。他的女人,从灶下急急走出,睁着眼睛,嘴唇有些发抖。

“得了么?”

“得了。”

两个人一齐走进灶下,商量了一会;华大妈便出去了,不多时,拿着一片老荷叶回来,摊在桌上。老栓也打开灯笼罩,用荷叶重新包了那红的馒头。小栓也吃完饭,他的母亲慌忙说:“小栓——你坐着,不要到这里来。”一面整顿了灶火,老栓便把一个碧绿的包,一个红红白白的破灯笼,一同塞在灶里;一阵红黑的火焰过去时,店屋里散满了一种奇怪的香味。

“好香!你们吃什么点心呀?”这是驼背五少爷到了。这人每天总在茶馆里过日,来得最早,去得最迟,此时恰恰蹩到临街的壁角的桌边,便坐下问话,然而没有人答应他。“炒米粥么?”仍然没有人应。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

“小栓进来罢!”华大妈叫小栓进了里面的屋子,中间放好一条凳,小栓坐了。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说:

“吃下去罢,——病便好了。”

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不多工夫,已经全在肚里了,却全忘了什么味;面前只剩下一张空盘。他的旁边,一面立着他的父亲,一面立着他的母亲,两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上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便禁不住心跳起来,按着胸膛,又是一阵咳嗽。

“睡一会罢,——便好了。”

小栓依他母亲的话,咳着睡了。华大妈候他喘气平静,才轻轻的给他盖上了满幅补钉的夹被。

店里坐着许多人,老栓也忙了,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的给客人冲茶;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

“老栓,你有些不舒服么?——你生病么?”一个花白胡子的人说。

“没有。”

“没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

“老栓只是忙。要是他的儿子……”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

“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的听。满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听。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老栓便去冲了水。

“这是包好!这是与众不同的。你想,趁热的拿来,趁热的吃下。”横肉的人只是嚷。

“真的呢,要没有康大叔照顾,怎么会这样……”华大妈也很感激的谢他。

“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讪着走开了。这康大叔却没有觉察,仍然提高了喉咙只是嚷,嚷得里面睡着的小栓也合伙咳嗽起来。

“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低声下气的问道,“康大叔——听说今天结果的一个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那是谁的孩子?究竟是什么事?”

“谁的?不就是夏四奶奶的儿子么?那个小家伙!”康大叔见众人都耸起耳朵听他,便格外高兴,横肉块块饱绽,越发大声说,“这小东西不要命,不要就是了。我可是这一回一点没有得到好处;连剥下来的衣服,都给管牢的红眼睛阿义拿去了。——第一要算我们栓叔运气;第二是夏三爷赏了二十五两雪白的银子,独自落腰包,一文不花。”

小栓慢慢的从小屋子里走出,两手按了胸口,不住的咳嗽;走到灶下,盛出一碗冷饭,泡上热水,坐下便吃。华大妈跟着他走,轻轻的问道,“小栓,你好些么?——你仍旧只是肚饿?……”

“包好,包好!”康大叔瞥了小栓一眼,仍然回过脸,对众人说,“夏三爷真是乖角儿,要是他不先告官,连他满门抄斩。现在怎样?银子!——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劳里,还要劝劳头造反。”

“阿呀,那还了得。”坐在后排的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很现出气愤模样。

“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你想:这是人话么?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这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他还要老虎头上搔痒,便给他两个嘴巴!”

“义哥是一手好拳棒,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

花白胡子的人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

康大叔显出看他不上的样子,冷笑着说,“你没有听清我的话;看他神气,是说阿义可怜哩!”

听着的人的眼光,忽然有些板滞;话也停顿了。小栓已经吃完饭,吃得满头流汗,头上都冒出蒸气来。

“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发了疯了。”二十多岁的人也恍然大悟的说。

店里的坐客,便又现出活气,谈笑起来。小栓也趁着热闹,拚命咳嗽;康大叔走上前,拍他肩膀说:

“包好!小栓——你不要这么咳。包好!”

“疯了。”驼背五少爷点着头说。

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坐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⑸,呆呆的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他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

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也是半白头发,褴褛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外挂一串纸锭,三步一歇的走。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他,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坐坟前,放下了篮子。

那坟与小栓的坟,一字儿排着,中间只隔一条小路。华大妈看他排好四碟菜,一碗饭,立着哭了一通,化过纸锭;心里暗暗地想,“这坟里的也是儿子了。”那老女人徘徊观望了一回,忽然手脚有些发抖,跄跄踉踉退下几步,瞪着眼只是发怔。

华大妈见这样子,生怕他伤心到快要发狂了;便忍不住立起身,跨过小路,低声对他说,“你这位老奶奶不要伤心了,——我们还是回去罢。”

那人点一点头,眼睛仍然向上瞪着;也低声吃吃的说道,“你看,——看这是什么呢?”

华大妈跟了他指头看去,眼光便到了前面的坟,这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煞是难看。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

他们的眼睛都已老花多年了,但望这红白的花,却还能明白看见。花也不很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华大妈忙看他儿子和别人的坟,却只有不怕冷的几点青白小花,零星开着;便觉得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不愿意根究。那老女人又走近几步,细看了一遍,自言自语的说,“这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这地方有谁来呢?孩子不会来玩;——亲戚本家早不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想了又想,忽又流下泪来,大声说道:

“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他四面一看,只见一只乌鸦,站在一株没有叶的树上,便接着说,“我知道了。——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你如果真在这里,听到我的话,——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罢。”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许多的工夫过去了;上坟的人渐渐增多,几个老的小的,在土坟间出没。

华大妈不知怎的,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便想到要走;一面劝着说,“我们还是回去罢。”

那老女人叹一口气,无精打采的收起饭菜;又迟疑了一刻,终于慢慢地走了。嘴里自言自语的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一九一九年四月。

药全文 重读鲁迅经典《药》

相关问答

药全文赏析?

《药》全文的赏析《药》写主人公华老栓用自己的血汗钱买蘸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给儿子治病而终于没有治好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

鲁迅的作品以药为题含义深刻,它主要包含几层意思,请具体说说...

[最佳回答]“药”,小说里指的是人血馒头,是老实愚昧的贫民华老栓为其儿子华小栓治病的药,是他用他们一家节衣缩食积攒下来的辛苦钱从刑场上与刽子手康大叔那换...

《药》一文中题目药的作用是?

“药”,小说里指的是人血馒头,是老实愚昧的贫民华老栓为其儿子华小栓治病的药,是他用他们一家节衣缩食积攒下来的辛苦钱从刑场上与刽子手康大叔那换来的.小说...

国家药品目录全文?

包括两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和其他医疗机构配备使用部分。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

中医药法第一稿全文?

总则第一条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

是药三分毒原话出自哪里?

据资料显示,说这句话的人是刘纯,明代医家,原文出自《药治通法补遗》。从年代上看,那时候还没有什么西药,应该是指中草药。这句话全文是“是药三分毒,唯开胃...

选全文可以学医吗?

应该是不可以的根据今年各高校在山东的招生要求一般都有限化学,生物有些大学如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甚至限制物理,化学和生物。而像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

食药准字与国药准字的区别?-懂得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改善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适应症和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药品的范围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

2020健康法内容?

中国第一部健康法,于2020年6月1日正式实施。第一条,鼓励非药物治疗疾病。即可减轻药物对患者的副作用,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第二条,在养生保健行业要预防...

中医药法有几项内容?

中医药法共分九章,全文六十三条规则。第一章总则,共有十条规则。第二章中医药服务,共有十条规则。第三章中药保护与发展,共有十二条规则。第四...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