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杏飘香
作者 杨德光
多年前,到汉王镇看望80多岁的大姐,顺便游览了“拔剑泉”。
汉王镇政府不远处的“拔剑泉”
公元前205年春,刘邦与项羽逐鹿彭城,两军杀得昏天黑地。刘邦逃到丁塘山,项羽紧追不放,在丁塘山下双方士兵又打了起来,汉兵饥渴难忍,无力再战,刘邦气愤之下拔剑插地,仰天长啸“天亡我也。”当他把剑拔出时,剑下顿时涌出一股泉水,汉兵饮泉水后精神大振,反杀过去,把项羽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此典故《史记》有载。在汉王乡政府不远处,有一个古老的水井,旁边有一石碑,上面刻“拔剑泉”三个字。不远处还有刘邦的雕塑像。因泉水不断流淌,形成一条河叫汉王河。四周的百姓用河水浇灌庄稼。如今这条河有些干涸了。汉王河上有一个大风车不停地转动,潺潺流水流进石槽里,又流向远方。
汉高祖刘邦雕塑像
汉王河中的转动风车
大姐家有4个儿子3个女儿,早已结婚生子,如今她的儿女也是爷爷奶奶了。
那一年,大姐高兴地把我们带到山坡上她自家的一片杏树林里,树上挂满了红杏,压弯了枝头。我们在大姐家的杏园里摘了10多斤红杏,个头又红又大,煞是让人喜欢,我随手拍了几张照片。
也许是触景生情,我的脑海里突然想起当年在段家庄施工时,那里的杏园林也很壮观。
从张家口坐公交车到阳原县化稍营汽车站下车。一路向北,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砂石小路,步行28里的山路才能到达段家庄。
2连在段家庄执行国防施工任务。那时,我是连部的通信员,经常从段家庄去化稍营,为连队的干部战士取送包裹、信件等。
从化稍营一路向北爬坡,如同从坝下向坝上慢行一样。好在当年的我年轻力壮,浑身充满朝气,不到3个小时就走到段家庄。从段家庄朝化稍营下行走,连蹦带跳2个多小时就能走到。这条弯弯曲曲的沙石路两边,是七沟八梁的山丘和田野,形成不规则的梯田。这种靠天吃饭的地方,除了种谷子、玉米、向日葵、土豆外,别无它粮可种。
沟壑里到处都是鹅卵石,经过千年万年的山水冲刷、日月星辰的沐浴、风霜雪雨的侵蚀,早已没有昔日的风釆了。在深深的河沟中桓古苍凉。
段家庄,座落在高墙公社的北部山区中,交通不便,全靠步行或农家的毛驴车来来往往。在绵延无垠的大山中,段家庄就像浩瀚星河中的一个渺小的星星。
当你走进段家庄时,才感到它有一种世外桃源的美。漫山遍野的杏树,大的有合抱粗,树冠如穹罩野,小的有碗口粗,山涯上、山沟中,大树小树,有的因地势之故长得歪歪斜斜,错落有致,形态各异。
春天,粉白色的杏花漫山遍野,煞是一道风景。山风吹来,花瓣纷纷坠落,如春雪飘舞,撩眼迷人,山野村中铺满厚厚的杏花。倘若林黛玉在世,不知要劳什她何时才能悲悲戚戚地完成《葬花吟》。
大姐家的杏园林里的杏子真大,甜蜜飘香。
仲夏之时,杏树的枝丫上挂满山杏,青青的,涩涩的。精灵的小鸟在树上跳跃着飞来飞去。到了杏子成熟的季节,满树金黄色的红杏,芳芬醉人,山风轻轻地吹着,熟透了的红杏,噼噼啪啪地掉在地上,满地的红杏无人拾拣,任其自生自灭。段家庄,留下的青春记忆,就是红杏飘香味。
这个依山而建的小山村,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是心中挥之不去的那片云霞,只可惜,耄耋之年的我,只可情思而不可亲临了。那片遥远的红杏林及沁人肺腑的红杏飘香的味道,镌刻在我的心中,每当想起宋朝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就会想起段家庄的红杏林,就会想起漫山遍野的红杏飘香,醉人心田。
作者简介: 杨德光(字,春晖),男,江苏徐州人。1951年生,1969年入伍,1971年入党。曾在原北京军区大院学习。1973年任原65军某师司令部参谋,1981年任股长。1987年转业到徐州,任宣传科长、办公室主任等,现己退休。爱好读书写作,发表论文、稿件数百篇,多次获奖。
李燕翔
周末大清早,楼下传来乡音浓重的叫门声,老父亲慌忙起身下楼。进门的是老家的一个侄子,他给父亲送来了刚从杏园里摘下来的红杏。这个侄子平时来城里并不多,每年芒种季节前后红杏飘香的时候,他都准时进城送几兜子老家的红杏。老父亲每次都说城里啥都有,大老远的以后不要再送了。可那个侄子总是憨憨地一笑,浓重的乡音就灌满了整间屋子:“大伯,这红杏里有咱老家的味道啊”。
饭桌上滚落的那浑圆、光鲜的红杏,每一枚都浓缩了老家大地日月精华,它和生硬亲切的乡音共同散发着来自纯净自然的生命气息。
每年看到送来的红杏时,老父亲脸上都呈现出兴奋的红晕,手脚也神奇般地麻利了许多。像小孩子般地挑一个最大最红的举过头顶,对着太阳眯着眼睛转几圈,然后在手心中细细品玩,在左衣袖上擦拭一下红杏表皮上细小的绒毛轻轻地咬一口,表情夸张地细细咀嚼,深深地叹口气说:“甜!真甜啊!”。我也拿起饭桌上的红杏品尝了一口,也就是淡淡的酸甜软糯的口感,它和街上售卖的红杏并没有什么差别。尽管如此,我还是相信父亲的感慨是发自内心深处的。
红杏送来后,父亲总要亲手将其分类清洗重新码放整齐。熟透软糯的红杏摆放在水果筐里招待串门的左邻右舍,半红半绿的码放在阳台上烘晒催熟,如果看见红杏巴上还长着杏叶子的必须用细线系上挂在阳台上……父亲虔诚地告诉家人,窗前挂起红杏,家里的生活就会红红火火兴旺发达。你也别说,每年父亲将老家送来的红杏在窗前悬挂起来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家老少的心情都格外舒畅。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渐渐理解了父亲对农村老家红杏的情感。他在农村生活七八十年,熟知那片土地上的各种农情农事,春播、夏管、秋收、冬藏,这些环节都在父亲的掐指计算中。父亲翻弄着月份牌念叨着芒种节到了红杏下来了,说着说着,楼下就传来了浓重的乡音:“大--伯,开门!今年的红杏下来了”。听到喊声,父亲的腰腿病似乎一下子就好了, 总是亲自下楼开门,我站在窗前向下望去,心底涌起热浪,脸庞滚落泪珠。每年父亲都说不让侄子再送红杏了,原来那只是一句客套话,其实,一到这个时节他心里整天都惦记着老家的红杏呀。
望着饭桌上那堆红杏,我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与其说父亲怀念家乡的红杏,倒不如说是怀念他那乡村生活,怀念老家那阳光、风雨、田野、小河。阳光雨露秉承着神秘、神圣的意愿,化作神奇、多情的红杏被送到城里,走进楼房,捧在父亲的手心。
我知道,在父亲的世界里,有种不为我所熟稔的温软和甜蜜的存在,它养眼、养胃,更能养心,那就是老家杏园里新采摘下来的红杏啊!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投稿邮箱:gdb010@163.com
相关问答
红杏飘香的意思是指红杏花开了,花香飘到四处红杏飘香的意思是指红杏花开了,花香飘到四处
点绛唇苏轼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苏轼词作鉴赏这是一种相思怀人...
1、《点绛唇·红杏飘香》宋.苏轼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2、《满庭芳·红...
首先能娶到小13岁的老婆,就说明你是非常优秀的。同时也表明你对生活是热爱的,对生活是有激情的。恭喜你有这种激情和这种能力,继续去保持你的这份激情,和状态...
“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等。以冯延巳词《点绛唇·荫绿围红》为正体,双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以冯延巳词《点绛唇·荫绿围...
[最佳回答](1)本题考查炼字.先找出修辞方法,然后联系诗句具体分析.锁有困之意,形象地表现了女子的心情.“锁“字是“笼罩“(包围、环绕、围绕)的意思,运用拟人...
最后的红柳有关诗句,例如:“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出自:苏轼《点绛唇·红杏飘香》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烛影摇风,一枕...
6.点绛唇.红杏飘香——宋.苏轼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西窗白,纷纷凉月,一...
关于形容红袖飘香的诗句有:1.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出自元代虞集的《风入松·寄柯敬仲》2.红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风相对语。出自唐代欧阳炯...
点绛唇苏轼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这是一种相思怀人之作,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