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本枢
《系传》在《周易》体系中也被称之为《系辞》。《周易》分为两个部分,即《易经》64卦和《易传》。《易传》是战国时期孔子等儒学大家对64卦的解读,总共有十篇文章,称之为《十翼》,具体内容包括《彖辞》《象辞》(上下)《系辞》(上下)《文言》(乾坤)《说卦》《序卦》《杂卦》。现在学术界基本认为《易传》是孔子所作,也有部分学者不认可这个观点,如胡适,冯友兰等民国时期的学者。就其内容而言,十翼之间不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十翼各传行文特点和思想特色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不太像一个人或学术思想统一的人所为,更像是儒道两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系传》也称为《系辞》,是解释《易经》64卦的纲领性哲学著作,通俗地说,是后人学习《易经》64卦的心得体会。其行文特点和《道德经》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基本上以四言韵文为主要特色,内容以朴素的自然唯物主义思想为基础,以宇宙运行法则为核心价值观,极尽所能探究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种种变化,这些阐述完全是围绕64卦展开,没有丝毫的偏离。也可以说,《系传》是从哲学的高度阐述《易经》,后世的王弼等道学家从义理角度解释《周易》,义理离不开哲学,二者同理。
《系传》很多内容和《道德经》的观点非常相似。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系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系传》提出,“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老子提出,“和其光,同其尘。”《系传》提出“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那么《道德经》和《系传》到底是谁采纳了谁的意见呢?显然是《系传》吸收了《道德经》的思想。老子的《道德经》诞生于公元前600年左右的春秋中末期,《系传》相传是孔子所作,也有许多学者考证不是孔子所作,暂且不去考虑《系传》的作者是谁?可以肯定的是《系传》诞生于战国中末期,两者前后相差200多年的时间,据此可以认定,《系传》吸收了《道德经》的思想,所以,不排除《系传》是道家的继承人所作的可能性。
为什么说学习《周易》先要学习《易传》呢?因为《周易》64卦是由卦名、卦象和卦辞组成的,初学者刚刚接触64卦的时候好像是雾里看花,又像是水中捞月,完全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从何下手。
举个例子,64卦的首卦是“乾卦”,这是卦名,卦象是并排的6条横线(),卦辞是“元亨利贞”。初学者从卦名入手,乾是什么意思?6条并排的横线又是什么意思?“元亨利贞”如何理解?这些都是问题,何况64卦之间千变万化,囊括天地万物的所有内容,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有指南,这个指南就是《易传》。
《易传》是解读《周易》64卦的,那么这十本著作应该先从哪本看起呢?毫无疑问,首先要看的就是《系辞》,其他九本著作只是针对某一方面进行解读,只有《系辞》是针对整部经文的全面的、整体性的解释。例如,《文言》只是单独解释“乾坤”两卦的;《彖辞》只是针对每一卦做出的结论性语言;等等。
笔者打算对《系辞》进行全面解读,以便于对《周易》感兴趣的朋友通过《系辞》对《周易》有个粗浅的认识,纠正一提起《周易》就认为是算命,卜卦的思想。
笔者的解读方法拟采取聊家常的态度,不希望分享给您的是阳春白雪的深奥之物,希望您在听我聊天,与我互动中领略《易传》的魅力,真正明白高大上的西方哲学的老祖宗原来在中国。
推荐书目
入门推荐:
1.论语别裁
先生代表作,带领当代中国人寻根
2.金刚经说什么
深入浅出,阐释经典中的经典
3.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探索人生问题,述说文化精神
4.南禅七日
又名生命科学与禅修实践
特别推荐:
1.禅海蠡测
义理与文采俱精的旷世杰作
2.原本大学微言
经史合参,细论内圣外王之道
3.中国文化泛言
阐扬中国文化的内义与使命
4.圆觉经略说
悟道的经典,悟道者的解说
5.定慧初修
指点佛法的修持门径
6.习禅录影
先生主持“禅七”的记录,展示大禅师的手段与气派
7.老子他说
解读中国文化最核心的“道”
8.庄子諵譁
不负先贤、不负后学的了义诠释
9.易经杂说
学习易经的捷径
10.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对话当代西方管理学大师
主要著述 (大陆版)
儒家系列:
论语别裁
原本大学微言
话说中庸
孟子旁通
孟子与公孙丑
孟子与离娄
孟子与万章
孟子与尽心篇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
佛家系列:
禅海蠡测
楞严大义今释
楞伽大义今释
金刚经说什么
圆觉经略说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药师经的济世观
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
禅观正脉研究
定慧初修
禅话
习禅录影
如何修证佛法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
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
道家系列:
老子他说
老子他说(续集)
庄子諵譁
列子臆说
我说参同契
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述
综合系列:
中国文化泛言
新旧教育的变与惑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禅宗与道家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易经杂说
易经系传别讲
历史的经验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南怀瑾讲演录
漫谈中国文化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太极拳与静坐
【正讹溯源】创立初衷及缘起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中华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尤其近现代以来,人们错解经典原义,一味甘受西化,完全隔离本固有的国学文化于绝闻不见之地;又加上民间的流言俗语,误会讹传以假乱真,使得一泉原本纯净无瑕的国学活水浑浊不堪,死气沉沉!是真正到了亟需正讹溯源,还本原位的时候了!诗曰:
何以如此,因信之故
何以信之,慎思以得
始知人言,远非如此
但少亲察,人云亦云
徒使嘉物,虚蒙恶誉
以讹传讹,假亦成真
.......
本平台会始终贯彻:愿为国学正讹溯源的原则,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相关问答
“幡布”的意思是谓其可以反复使用。故“巾”字右边加几番的“番”。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又说:“觚,八棱木,于其上学书已,以布拭之。晋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