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手
“轰隆!”一声巨雷响起,豆大的雨点不断地砸在地面上。深山某处的一座猪圈旁倒着一人,他身着军装,戴着上等兵的肩章,手里还拿着铁勺,刚才正打算喂猪的时候被雷击中,呼吸停了下来。
“咳!”司马云用力咳了声,慢慢苏醒过来,睁开了眼睛看着周围陌生的环境。有着“世界第一狙”称号的他是杀手集团里的金牌杀手,没想到竟然遭到组织的出卖,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受到多枚导弹袭击而身亡。
更没想到的是他的灵魂穿越数千公里,附在了同一时间被雷击毙的倒霉士兵身上,并且拥有了这家伙的记忆。
王海,十九岁,身高一米八,智商比普通人略低一点儿。或许是因为智商不足的原因,王海从小到大都受人欺负,就连在部队里面也不例外,不然也不会在下大雨的时候还一个人来喂猪。
“王海,王海!”远处传来叫声。
司马云站了起来,既然老天重新给了他一次机会,那他就要好好借用这次机会重活一回。
“原来你在这里!”一个身穿雨衣的家伙出现了,他一脸的怨气,瞪着王海叫道,“你真是个没用的东西,让你喂猪也喂不好。这么长时间都不回去,班长还以为你被雷劈死了,害得老子冒这么大雨出来找你。”
司马云看着面前稍显稚嫩的脸庞,从王海的记忆里得知他叫周宾,是名列兵。一个小列兵竟然敢以这样的语气和老兵说话,司马云伸手就掐住周宾的脖子,想要杀了对方。
“王海,你干什么?快点儿放开我!”周宾惊恐地叫道。
司马云有些意外,对方受到自己的攻击竟然还能活着。很快他就明白过来,自己虽然重新获得了生命,但是身体并不是以前的身体。这个叫王海的炊事兵真是白活十九年了,身体竟然这么虚弱,看来自己要用他的身体去报仇是绝不可能的,必须从头开始学起才行。司马云改变了杀周宾的想法,因为从现在起他就是王海了,不能动不动就杀人,那样的话只能过早地将自己的敌人引来。于是王海松开手问道:“你来这里干什么?”
周宾用手揉着脖子上被掐疼的地方,感觉眼前的王海和以前有所不同,慌忙回道:“你已经出来一个小时了,班长担心你会有什么事,让我把雨衣给你送来。”说着把带来的另外一套雨衣递了过去,同时瞟了一眼地上的空桶,“我们回去吧。”
“嗯。”王海应声,披上雨衣向前走去。
周宾看着留下的空桶,想着之前自己差点儿死在王海手里,也不敢多说什么,提起空桶就追了上去。
王海回到了炊事班,看到一个胖子坐在门口,凭着记忆知道他叫赵天乐,是炊事班班长,也是这里唯一真正关心自己的人。王海叫道:“班长。”
赵天乐关心地问道:“海子,你怎么去了这么长时间?”
周宾随便找了个理由说:“猪圈里的下水道被堵住了,我把它捅开了,浪费了一点儿时间。”
“这样呀。”赵天乐并没有过多的怀疑,吩咐道,
“快去换件干净点儿的衣服吧。”
这本小说的大概简介就是:
“拥有世界第一狙击手之称的司马云化身为基层部队炊事兵王海,从此开始了逆天成长的路程,他从参加特种兵选拔并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一名光荣的特种兵,但是曾经的集团却依旧不甘心放过他不断派出集团杀手是要指他与死地,而他不得不予曾经的同事们不断搏杀一场新的危机也突然降临,为了避免国家利益受损,他不得不与骷髅佣兵合作一起执行境外。外国特工,神秘组织,国际黑帮,精锐佣兵,一时间,各种势力粉墨登场在复仇极利益的漩涡中,司马云与各种势力周旋,最后将会走向什么样的境遇呢……”
上面是开头的一幕;其实是一部奇幻冒险悬疑军事题材小说,是一部重生之后,灵魂穿越至数千公里的一位被雷电击中的倒霉士兵王海身上后发生的一连串的故事。很好看的一部小说。
二人回到营地,去了连部交任务,没见着连长,大刀把缅奸和几张纸交接了。
俩人从连部出来往宿舍走,经过打谷场,密密匝匝的兵在那围着,连里的弟兄也在里边。俩人挤进去看,一群军官在打谷场中间列成方阵,连长也在里边,一个三十多岁的军官正面对方阵训话:
“夫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然,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作为一名军官,不懂得爱惜自己的士兵,不能和自己的士兵同甘共苦,又如何去指挥自己的士兵作战,更何言打胜战!”
“那是个什么官?”岳昆仑见说话的军官一身正气、虎虎生威,平日对他们呵斥打骂的连长,在他面前驯服得像头绵羊。
“我们师长戴安澜。”大刀语气里少有的带上了自豪。
“我们师有多少人?”岳昆仑无意间就用了“我们”,他已经将自己看做这支部队的一员。
“一万人左右。”
岳昆仑不由得朝师长多看了几眼——那是个年轻的将领,身形并不魁梧,带点文气,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目光不怒自威,周身就像笼着光芒,令人慑服。
戴安澜手一挥,士兵把几挺捷克机枪放到打谷场中间的长木桌上。一名军官摊开夹子,开始点名。点到名的军官从方阵里出列,跑着正步到方桌前停下,被从后面用黑布蒙眼。
“开始!”边上人一掐怀表,蒙着眼的军官拿起桌上的机枪开始拆卸。
“这是干啥?”岳昆仑一直以为军官就是指挥当兵的。
“不懂了吧?这是军官升级达标考试,只有我们200师才有。”边上的狗蛋接一句。
“啥意思?”
“我们师的军官要升级或者不被降级,就得通过蒙眼拆卸组装机枪。王牌师就这么牛!”狗蛋得意洋洋。
抗战前国军的番号只编到102师,从番号上看200师就与众不同,更何况其是国军中唯一的机械化部队。一九三八年,200师最初编成时由两个战车团、一个汽车团、一个步兵团组成,有坦克约一百辆。同年,徐庭瑶认为大编制装甲师不适合中国战场,将200师扩编为新11军,200师所属装甲部队全改为军直辖。再不久,新11军改编为第5军,杜聿明任军长,戴安澜接任200师师长。
在由第5军、第6军、第66军组成的第一阶段远征军中,作为入缅先头部队的200师实际只辖598、599、600三个步兵团,徒有“快速部队”的虚名。而由原200师装甲部队改编而成的第5军直属装甲兵团,因滇缅道路不良,只有少量坦克入缅参战。
从惠通桥回来之后,大刀没向任何人提起岳昆仑逃跑的事,岳昆仑也逐渐适应了扛枪吃粮的日子。
部队一直没有开拔的动静,官兵对入缅的事众说纷纭,有说要打的,有说不打的。旁人说着,岳昆仑就听,他也不懂国际形势啥的,但训练的时候岳昆仑下死力气。他觉得自己比旁人晚来,要么不干,要干就得干好,旁的不说,单是比刀,他就觉得自己比大刀差了一大截。
连长那段时间天天黑着脸抓紧整训,大伙天没亮就起床,练到天擦黑才散队。伙夫把饭挑到操场上吃,也不让多吃,刚半饱就没了。开始是中规中矩地练——匍匐、投弹、冲锋、修工事、刺杀、射击……后来师里派下来个高鼻碧眼的美国教官,练的就跟以前不一样了。
美国教官的训练侧重丛林战和单兵作战能力,掰开了,揉碎了,讲得很细——丛林里怎么找食物、怎么躲藏;怎么利用地形地物隐蔽自己,怎么发现、杀伤敌人;单兵、小组、班、排之间怎么协同……
教官教的这些东西,很多和岳昆仑以往的生活经验几乎一样,看着岳昆仑游刃有余地完成训练项目,教官直挑大拇指。让岳昆仑感觉新鲜的是,教官特别着重训练士兵的“心理”。“心理”是个啥玩意?岳昆仑半懂不懂,后来总算闹明白点,好比他犹疑要不要向缅奸打枪,就是教官说的“战场心理”。
教官嘴里常挂着“忍耐力”“智慧”“决心”这些稀罕词,经常长时间不让大伙吃饭喝水,在臭泥塘里一趴就是一天,牛蝇叮咬也不让动。
这些大伙都能忍,让弟兄们咒骂的是练胆。一头头活物敞开肚皮,大伙轮流上去用刺刀捅,眼见着活物鲜血喷溅,心肝肚肠哗啦啦往外淌,就是田永贵这样的老兵油子,也蹲一边哇哇地呕吐。
骂归骂,真要捅的时候没一个往后缩的,把那畜生当成鬼子就成。周简向他们说过,小鬼子的新兵也练胆,把活人捆树桩上练突刺。被开膛破肚的刺刀靶子是哪国人,大伙嘴里不说,心里都明白,是中国人。每想到这里,弟兄们的心就铁了,上了战场,也拿小鬼子练突刺。
再后来的匍匐训练,半米高的铁丝网上挂满动物内脏和碎肉,一些是血淋淋的,一些还爬着蛆,散发出令人作呕的尸臭。大伙横着枪,拱着屁股在泥里爬,谁都没有怨言,连长也拱着屁股在前头爬。
锥子在口袋里总会露出锋芒。岳昆仑混在连队里练了半个来月后被美国教官挑了出来,为他单独开了小灶,增加了狙击和特种作战训练科目。
段剑锋问美国教官,“为什么不给全连一起开这两门科目?”教官反问,“为什么你们的长官不教给所有士兵如何指挥作战?”段剑锋无语。教官说:“岳昆仑天生就是当狙击手的,他是个狙击天才。”
—待续—
相关问答
不得不说,张本智和的签运真的不错!可能乒联又做了手脚?男单国乒抽签的运气实在是太差,导致国乒男队一行5人中4人扎堆在了上半区,只有许昕作为种子选手独守...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