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劳月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pc 样式*/ .pgc-card { 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164px; border: 1px solid #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 height: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76px; top: 20px; } .pgc-cov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62px; height: 162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size: cover; } .pgc-content { overflow: hidden; position: relative; top: 50%;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Y(-50%);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pgc-content-title { font-size: 18px; color: #222; line-height: 1; font-weight: bold;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 .pgc-content-desc { font-size: 14px; color: #444;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padding-top: 9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1.2em; display: -webkit-inline-box; -webkit-line-clamp: 2;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 .pgc-content-price { font-size: 22px; color: #f85959; padding-top: 18px; line-height: 1em; } .pgc-card-buy { width: 75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top: 50px; color: #406599;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 .pgc-buy-text { padding-top: 10px; } .pgc-icon-buy { height: 23px; width: 2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url(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pgc/v2/pgc_tpl/static/image/commodity_buy_f2b4d1a.png); } 闻一多作品精选(名家作品精选) ¥32 购买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2年7月,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科罗拉多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学习。1923年9月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1925年3月创作《七子之歌》。1925年5月回国后,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并从事《晨报》副刊的编辑工作。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0年秋,受聘于国立青岛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37年7月,抗战爆发,闻一多随校迁往昆明,任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后的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后出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劳月简评:
《死水》写于1925年,是闻一多的代表作,也是格律体新诗的代表作。在短短20行诗里,闻一多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旧中国的鄙视和批判。字里行间,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他对旧中国的绝望和对新中国的期望和向往。
抱膝
将头埋进尚有余热的胸膛
蜷缩
在天台最高处
在生与死的边缘
悲伤
是
我把生活过成了一潭死水
我把憧憬变成了一个个噩梦
我把自己活成了一个Loser
风
拂过我狭长的身躯
月光
撒在我嶙峋的身体上
我想起
我那未竟的梦想
以及
和你所经历的幸福时光
于是
我又抬起了那颗
沉甸甸的头颅
相关问答
[最佳回答]闻一多诗选红烛“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
这首诗的全文是“水,太阳的眼睛,风光的灵魂,跳动的音符,蓝色的梦境,在你闪烁的时候。”此类情境性问题,建议直接回答。该诗是瑞典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阿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