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昭帝刘弗陵是汉武帝刘彻的幼子。武帝万年的巫蛊之祸,造成了国家后继无人,汉武帝最终立刘弗陵为太子,并且为了不让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干政而将其赐死。同时,汉武帝任命霍光等人为顾命大臣,负责辅佐幼主。一切看上去都已经被安排妥当,但后来的历史却绝对不像汉武帝设想的那样。
汉昭帝即位后,帝陵的营建工作随即展开,霍光为首的辅政大臣主持了这一工作。霍光是名将霍去病的弟弟,深受武帝信任。而在汉昭帝朝,他通过一系列政治运作,成功消除了异己,将大权集中在自己手中,开始对整个国家施行治理。由于霍光与汉昭帝之间微妙的君臣关系,历史上关于霍光是否弄权有着不同的看法。而真相,也许就隐藏在平陵中。
实际上,由于汉昭帝继位时年纪太小,霍光主持朝政理所当然。而霍光也并没有玩弄权术,毁坏朝纲,反而兢兢业业辅佐皇帝,开创了“昭宣中兴”的大好局面。但是,就在整个国家逐渐走出汉武帝晚期疲敝不堪的境况时,汉昭帝却突然身故,留下了巨大谜团:汉昭帝是否是霍光所害。
第7集《汉宣帝 杜陵》
汉宣帝刘询是汉武帝的太子的孙子,在巫蛊之祸中,太子家破人亡,尚在襁褓中的刘询也遭遇了牢狱之灾。经过大臣的努力,刘询脱离了牢狱,健康地成长于民间。这样独特的经历,造就了刘询重感情、体恤民情的执政风格。
汉昭帝刘弗陵死后,霍光迎立刘询继位。在刘询即位之初,霍光依旧行使辅政大权,把持朝纲。刘询经过长久的等待,到霍光去世之后,将皇权收回自己手中,这才看开自己的抱负。而在这一过程中,他忍受了失去挚爱的痛苦,留下了“故剑情深”的著名典故。
刘询是继汉武帝刘彻之后,西汉又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执政期间,西汉的国立重回巅峰。刘询用更小的代价,彻底驱逐了匈奴势力,取得了不亚于汉武帝的武功。亲政之后,刘询励精图治,任用贤能,整饬吏治,西汉朝廷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良吏,汉庭风气为之焕然一新。
第8集《汉元帝 渭陵》
刘奭是汉宣帝刘询的太子,喜好儒生和儒家学说,曾经被汉宣帝呵斥,认为太子专好儒学,会在执政中有失偏颇,导致国政失衡。但刘奭对此不以为然。继位之后,他更加亲近儒生,开始了儒学治国。
此时的西汉王朝,已经过了最高巅峰,开始逐渐走向下坡。刘奭的以儒家治国,并没有让西汉王朝的社会经济有所好转。相反,西汉政府的经济愈发吃紧,在修建渭陵的过程中,刘奭不得不废止了陵邑的修建,渭陵因此成为了西汉第一座没有陵邑的帝陵。
从汉元帝刘奭开始,宦官集团登上历史和政治的舞台,开始左右朝局。西汉王朝已经大不如前了。
第9集《汉成帝 延陵》
汉成帝刘骜。他作为天子的事迹也乏善可陈,无法提起人们的丝毫兴趣。然而,这位皇帝的皇后却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美女之一,她的艳名家喻户晓,她的故事尽人皆知。这位皇后,就是绝色美人赵飞燕。
更加可悲可叹的是,这样一位昏君,不仅在享乐上穷奢极欲,而且极度好色。他与蛇蝎美人赵飞燕、赵合德姐妹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在他的纵容下,甚至上演了“燕啄皇孙”的悲剧。而刘骜当政期间,外戚势力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对西汉以后的历史的深远影响。西汉王朝不可避免地将要走上末路。
第10集 《汉哀帝 义陵》
公元前7年三月,汉成帝病逝于未央宫。第二个月,十九岁的刘欣继承帝位,成为西汉王朝第十位皇帝,也就是汉哀帝。
刘欣希望以外戚制衡外戚,结果却并没有收到什么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刘欣自己又钟情于美男董贤,“断袖之癖”成为千古谈资。由于对董贤的崇信,刘欣失去了胸中的抱负与理想,他封毫无能力的董贤为大司马,赐爵高安侯,位极人臣,风光无量。但此举搅乱了国家的正常秩序,刘欣自己推行的新政也半途而废,成为一纸空文。
最终,本来有机会中兴汉室的刘欣,成为了令人扼腕叹息的少年天子。从来另一个角度来说,刘欣所处的时代,已经濒于崩坏,整个西汉王朝陷入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困境之中,地主阶级的崛起带来了土地所有制的再分配,必然伴随着农民的流失和社会的动荡。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中周而复始、无法根治的痼疾。就算没有董贤,刘欣也能够以身作则,其结果也没有什么不同,无非是动荡来得稍微晚一点而已。
西汉王朝距离倾覆仅咫尺之遥,最后一位皇帝的故事即将上演。
第11集 《汉平帝 康陵》
汉平帝刘衎是西汉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他的帝王生涯与人类文明一同步入以公元纪年的第一个世纪,但仅仅5年之后,他便抱憾而亡。在他死后三年,西汉王朝正式宣告寿终正寝。而曾经帮助陵主登上帝位的那位权臣,顺理成章地取代刘氏,建立了新朝。
两千年前,刘衎以幼年之躯,从遥远的王国走向国度长安,前途未知,命运无常。他血统高贵,却结局悲惨,引来后人的无限伤悼。他曾经的名字来自古代的贤者,却不料一语成谶,不幸预言了王朝末日的临近。
作为西汉末代皇帝,刘衎的皇帝生涯乏善可陈。真正在这个时代扮演重要角色的是权臣王莽。王莽在历史上,素以会表演、作伪著称。此人平素一本正经,甚至给人以刚正严肃而不易亲近的感觉。而实际上,当王莽想要获得自己希望得到的利益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他出面,只要略加示意,他的党羽便会按照他的意思纷纷上奏,皇帝也会在王政君太后的授意下下诏,或封赏,或加官,荣宠备至。此时,王莽只需要故作姿态,在皇帝面前伏地磕头,痛哭流涕一番,表示自己坚决推辞之一,便能达到迷惑太后与皇帝的目的,同时也向天下人掩饰了自己的野心。
汉平帝元始三年,也就是公元3年,汉平帝年满22岁。按照《周礼》中的规定,他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为此王莽特别发布诏书,通告天下,博采名门之后,为皇帝选拔皇后,王莽的女儿成为皇后。不久,王莽又被封为宰衡,一年后被赐予九锡的荣耀,距离篡位,仅一步之遥。
面对王莽,年幼无知的刘衎没有任何胜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王莽篡汉。而作伪成性的王莽,更是在刘衎的帝陵上大做文章,将刘衎的康陵陵园营建得庞大无比,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好意。然而,王莽的女儿王皇后对自己父亲的行径十分不齿,她拒绝承认王莽的皇帝地位,并在新朝灭亡后也投火自尽,以生命殉葬了自己的丈夫和西汉王朝。
今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汉武帝的爷爷)汉文帝霸陵所在地确定为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而非史料记载的凤凰嘴下。
元代以来,史料记载,文帝霸陵位于凤凰嘴下,这一错距今竟已近千年!
真相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搜寻“铁证”,一步步揭开文帝“霸陵之谜”。
考古专家采用四步交叉印证
一步一步揭开文帝“霸陵之谜”
01
第一步确认江村大墓规格为皇家陵墓
02
第二步依据中司空印等出土文物佐证墓主人领导者身份
03
第三步由江村大墓与窦皇后陵合围,再次证实墓主人身份应为“帝王级”
04
第四步凤凰嘴下空空如也的“假”霸陵,反向印证真霸陵所在地实为江村大墓
至此,西汉十一帝陵的名位得以全部确定,弥补了西汉帝陵研究的重要一环。
后续的研究与发现,也许能带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上真实的西汉王朝、
史料小知识之·节俭的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西汉第三代皇帝。据史料记载刘恒是一位十分节俭的皇帝。
《史记》中记述,“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史记》中还记载,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等,什么都没有增加。但凡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以便利民众。如果这些记载都属实的话,那汉文帝绝对称得上最节俭的皇帝之一。
史料小知识之·开辟文景之治
不过,汉文帝对自己节俭,对百姓们却十分仁厚,他不断下旨减免百姓赋税,给予百姓实惠。在汉文帝的治理下西汉国力不断强盛,府库充盈,开辟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
来源:央视新闻
来源: 央视新闻
相关问答
元自公元1206年推举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至元四年(1267年)建大都城,直到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逃离大都城,先后共160多年,其间历太祖成吉思汗、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