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菜根谭》: “虚心谨慎,譬如冬日之冰;宽厚容忍,譬如春秋之水。”
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就像冬天的冰一样冷峻;对待他人则要宽厚包容,就像春秋的水一样温柔。这样的人生态度既不会让你冻僵,也不会让你泛滥。
心浮气躁的时候,不妨读一读《菜根谭》这本书,它会让你眼前一亮,情绪很快稳定下来。
人生这条路,每步都算数。
有时候,仅仅是一次不起眼的选择就会改写整个命运。
有时候,一失足成千古恨,回首已是百年身。
谨慎一点,略慢一点,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也是一种了不起的才华。
2.
《菜根谭》:“宠辱若惊,贵贱若衡,则物我皆累。”
如果你总是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感到惊慌失措,或者总是把自己和别人比较高低,那么你就会被这些琐事所困扰,生活就像背着沉重的包袱一样累。
人生最累的一件事,莫过于活在别人的嘴巴里,在别人的眼睛里委曲求全,不得舒展。
生命最美的姿态,就是自由自在地绽放,而不是只让自己冒烟。
把自己爱好了,健康快乐如影随形。
把自己还给自己,世界就在我们掌心!
3.
《菜根谭》:“心静气和,万物皆春;志高气爽,万事皆秋。”
当你内心平静、心态平和时,周围的一切都会变得生机勃勃,就像春天一样。
当你志向远大、精神饱满时,一切事情都会顺利进行,就像秋天一样丰收。
很欣赏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句话,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拥有一颗强大的心灵,精神世界遍洒阳光,思想土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本来就是一种非凡的境界。
4.
《菜根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心如止水,从容物我。”
不要因为贫穷而自卑,也不要因为富贵而骄傲自满。
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对生活中的得失都能从容应对,这样你就能在任何环境中都过得轻松自在。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一个接一个的体验。
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挫折永天真。没有经过现实磨砺、艰难坎坷的人,很难威武雄壮,仪态万方。
年轻的时候,吃苦受罪就是给自己的最好礼物,一次次锻打,一次次升级。
5.
《菜根谭》:“涵养深厚,譬如山岳之固;举止大方,譬如江河之阔。”
要像山岳一样稳固,不断积累自己的内涵和修养;要像江河一样宽广,对待他人要有包容的心态。这样的人生才能像山川一样壮丽。
人生永远是自己的,与别人毫无关系。
你修养到位了,看啥都顺眼,做啥都踏实。
生活有滋有味,工作事半功倍,说话让人舒服,办事让人感动,承诺让人放心。
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就是最大的成功。
你能包容多少人,就有多大的格局。
眼界决定境界,格局决定结局。
6.
《菜根谭》:“心静气和,不被外物所扰;志存高远,不被琐事所烦。”
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同时要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不被琐碎的小事所烦恼。
这样,你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
在浮躁的时代里,能够拥有一颗宁静的心,是一种非凡的素质。
心静下来,才能见天地、见万物、见众生、见自己。
做到不被外界干扰,全力以赴把自己做好,你就超越了百分之九十的人。
7.
《菜根谭》:“处事不惊,从容应对;遇事不惧,勇敢担当。”
遇到事情不要惊慌失措,要从容应对;面对挑战不要害怕退缩,要勇敢地承担责任。这样的人生才能像勇士一样无畏前行。
人生,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一次考验连着一次考验,一回选择连着一回选择。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
因此,应对千变万化,也是我们的基本能力。
做到心平气和,坦然自若,是大气人生的开始,是智慧降临的源泉。
8.
《菜根谭》:“心静气和者,物我两忘;志高气爽者,天地合一。”
当你内心平静、心态平和时,就会忘记自己和外界的界限;当你志向远大、精神饱满时,就会感觉自己和天地融为一体。
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自由和和谐。
人生最佳的状态,就是投入生命,全神贯注,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就应该显现大自然的本色。不矫揉造作,淡定从容,笑如春风。
9.
《菜根谭》:“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这句话再次强调了内心平静和超然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无论面临怎样的荣誉或耻辱,都不应过于激动或沮丧,而是要以一种从容和淡定的态度看待生活中的起伏。
同时,对于人生中的离别和相遇,也应持有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不刻意追求或留恋。
这种心境有助于我们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衡,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变化。
《菜根谭》:“心体澄彻,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
养生最本质的东西,在于养心。
养自己的善良之心,慈悲之心,赤子之心,忠义之心,光明之心。
王阳明说,心是万物的尺度。
心有多干净,你的世界就有多干净;
心有多美好,你的世界就有多美好。
把不顺眼的人看顺眼了,是一种大境界;
把不顺手的事做顺手了,是一种真功夫。
心有桃花源,处处水云间。
这些句子不仅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且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启发性。它们可以作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指引,帮助我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
#头条创作挑战赛#
处事不求无难
障碍也是增上缘
逆境来时,正是考验心性之际
亦是交出修行答卷之时
一群伙伴,就是菩提道上的同修,你们要互相提携、互相促进。我们总在说发菩提心,说要帮助天下众生,这就必须从身边的人做起,对身边的人宽容、爱护、平等、慈悲。如果连周围的人都无法相处,菩提心从何修起?
所有的戒律和规定都是针对人性弱点而施设,当然会在某方面和我们的感觉发生冲突。但我们要知道,顺着感觉就是顺着凡夫心,虽然现在可能感觉很舒服,但未来后果堪忧。因为那是在给凡夫心增加养料,最终使你成就一个巨大的凡夫心。
古德讲,处事不求无难,说明障碍也是修学的增上缘。它更能让我们看清内心的缺陷,看清修行的薄弱之处。
在做事过程中,逆缘常随之而来。这就是考验心性的时候,是交出修行答卷的时候。这也就是古德所说的历事练心吧,通过一些逆缘来磨炼心性,调伏习气。
当然,学习不是靠公约。但要让我们的不良习惯得到修正,离不开相应规范。希望你们不是以学佛来丰富业余生活的,而是确实意识到轮回过患,从而主动自觉地寻求解脱,改善生命。
还有不少人,总在说“我很忙,没时间,等有了时间再好好学”。其实,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所谓忙,无非是你觉得还有更重要的事,必须优先处理那些问题。
那些因为忙而被搁置的,无非是我们觉得不重要的。但我要告诉大家,解脱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与此相比,你们现在追求的事业、金钱都只有暂时的、微不足道的意义。
学佛是我们自己的事,不是谁在约束你。只是当你学法尚未走上轨道时,需要外缘的推动。一旦走上轨道,就不再需要这些,而会主动自觉地求法。就像五祖送六祖过江时说:“是我渡你吗?”六祖的回答是:“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希望你们珍惜这一因缘,不要想着走捷径,想着还有更好的法,结果转了一圈,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摘自:济群法师佛法讲座
版权所有:济群法师
如需转载,请务必留言
相关问答
1、出处:清代魏子安的《花月痕》:“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2、理解:人是感情的动物,常常会因为某些原因,做出令人懊恼悔恨的事,「一失足成...1...
[最佳回答]出处:明·杨仪《明良记》:“唐解元寅既废弃,诗云:‘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清代魏子安的《花月痕》:“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最佳回答]买初生儿没明白什么?百回首已百年身,是指等到再回过头来看,已经是年纪很老了,什么也来不及了.劝导大家珍惜时间,少犯错误,否则后悔莫及!买初生儿没...
“一入江湖深似海,回头已是百年身”由“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衍化而来的。一、“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出自清代魏子安的《花...
1、十年笛子百年箫,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2、吹箫一曲是为君,回首已是百年身。3、禁鼓初锺,笙箫迎晓,锦幄重城。4、岁月如歌...
这首诗的作者是魏子安诗名是《花月痕》,缺少的一句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回首已是百年身”。花月痕【作者】魏子安【朝代】清朝【原文】芳心怕载春愁重,花...
年》的歌词如下:主歌A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主歌A2岁...
三世流转为你刻下虔诚只身的苦等等来世与你共刻姻缘的碑文岁月奈何不过红尘滚滚缘分不由人望浮生回首已百年身前世爱恨纠葛几番挣扎浴火后重生生一段...
这句话出自《衣香鬓影系列之回首已是百年身》作者:寐语者。弭兵的意思是:平息战争,兵以弭兵的意思是:用兵是为了平息兵祸,战以止战的意思是:发动战争是为了...
LZ,我已经把文件发到你的QQ邮箱里了,注意查收哦衣香鬓影系列前传《回首已是百年身》衣香鬓影系列正传《千秋素光同》衣香鬓影系列后传《明月照人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