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选概述 //
选文主要记叙了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打斗过程,其中孙悟空多般变身与二郎神随机应变的情节,写得曲折详细,充满了趣味性,很能吸引读者。同时这篇选文也将打斗经过写得既紧张又诙谐。孙悟空的不屈不挠、反应敏捷迅速,在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选文真正塑造了一个“美猴王”的形象。
单纯从这篇选文来看,孙悟空与众位神仙进行了多次打斗,众位神仙神通广大,法器非凡,孙悟空能多次逃脱,足见他的不凡。面对众位神仙的围追堵截,孙悟空无所畏惧,敢于斗争,其精神可嘉。故事的结尾虽然写到,孙悟空被众位神仙“围绕”,但这并不影响选文中对孙悟空这位英雄形象的塑造,从中我们也能很好地感受到他的聪明、机智与勇敢。
《西游记》(节选正文)小圣施威降大圣
却说真君与大圣变做法天象地的规模,正斗时,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走。真君见他败走,大步赶上道:“那里走?趁早归降,饶你性命!”大圣不恋战,只情跑起。将近洞口,正撞着康、张、姚、李四太尉、郭甲、直健二将军,一齐帅众挡住道:“泼猴!那里走!”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个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作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寻觅不见,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
正嚷处,真君到了,问:“兄弟们,赶到那厢不见了?”众神道:“才在这里围住,就不见了。”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锋,卸下弹弓,摇身一变,变作个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 (孙悟空的第一次变化,“捏”“藏”“变”“钉”等动词运用得准确、巧妙) 大圣见了,嗖的一翅飞起去,变作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二郎见了,急抖翎毛,摇身一变,变作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嗛。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作一个鱼儿,淬入水内 (“抖”“钻”“淬”等几个连贯的动词,极符合动物特性) 。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定变作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果一变变作个鱼鹰儿,飘荡在下溜头波面上,等待片时。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庄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 (四个“似”字,既写出了孙悟空这次变化的不伦不类,也体现了二郎神眼神的犀利) !……”急转头,打个花就走。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鳃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变的。”赶上来,刷的啄一嘴。那大圣就撺出水中,一变,变作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二郎因嗛他不着。他见水响中,见一条蛇撺出去,认得是大圣,急转身,又变了着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水蛇跳一跳,又变做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二郎见他变得低贱,——花鸨乃鸟中至贱至淫之物,不拘鸾、凤、鹰、鸦都与交群——故此不去拢傍,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躘踵。 (大圣和小圣之间的斗法,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双方的变化由天上到地下、到水里,配合着双方的心理活动,真是精彩纷呈)
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进去?等我掣拳先捣窗棂,后踢门扇!”大圣听得心惊,道:“好狠!好狠!门扇是我牙齿,窗棂是我眼睛。若打了牙,捣了眼,却怎么是好?”扑的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 (尾巴的变化,既表现出孙悟空的聪明,同时也为真君发现他的破绽埋下了伏笔。孙悟空变成土地庙,尾巴露出了破绽。这启示人们:再强大的人也难免有弱点)
真君前前后后乱赶,只见四太尉、二将军一齐拥至道:“兄长,拿住大圣了么?”真君笑道:“那猴儿才自变座庙宇哄我。我正要捣他窗棂,踢他门扇,他就纵一纵,又渺无踪迹。可怪!可怪!”众皆愕然,四望更无形影 (“笑”写出了真君的得意神态;“愕然”写出了众神仙的表情) 。真君道:“兄弟们在此看守巡逻,等我上去寻他。”急纵身驾云,起在半空,见那李天王高擎照妖镜,与哪吒住立云端,真君道:“天王,曾见那猴王么?”天王道:“不曾上来。我这里照着他哩。”真君把那赌变化,弄神通,拿群猴一事说毕,却道:“他变庙宇,正打处,就走了。”李天王闻言,又把照妖镜四方一照,呵呵的笑道:“真君,快去!快去!那猴使了个隐身法,走出营围,往你那灌江口去也。”二郎听说,即取神锋,回灌江口来赶。 (“赌变化,弄神通,拿群猴”概括了二郎神和孙悟空之间打斗的全过程。由孙悟空跑到二郎神的府邸“灌江口”,可见孙悟空机智过人)
却说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二郎爷爷的模样,按下云头,径入庙里。鬼判不能相认,一个个磕头迎接 (由鬼判“一个个磕头迎接”足见孙悟空变化手法之高超) 。他坐中间,点查香火: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愿。正看处,有人报:“又一个爷爷来了。”众鬼判急急观看,无不惊心。真君却道:“有个甚么齐天大圣,才来这里否?”众鬼判道:“不曾见什么大圣,只有一个爷爷在里面查点哩。”真君撞进门,大圣见了,现出本相道:“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 (真假“二郎神”,充满喜剧色彩。大圣和小圣之间真刀真枪地斗了起来,结尾悬念顿生) 这真君即举三尖两刃神锋,劈脸就砍 (“劈脸就砍”写出了此番打斗的凶险) 。那猴王使个身法让过神锋,掣出那绣花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赶到前,对面相还。两个嚷嚷闹闹,打出庙门,半雾半云,且行且战,复打到花果山。慌得那四大天王等众,提防愈紧。这康、张太尉等迎着真君,合心努力,把那美猴王围绕不题。
文/咩咩的西游鬼话
一直觉得中国古代神话中,能称得上传奇人物的就只有三个:一个是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一个是劈山救母的二郎神,一个是东海屠龙的小哪吒。
这三个人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他们都是天生异类:孙悟空乃天地孕育的石猴,哪吒是三年怀胎的肉球,杨戬是神仙和凡人的混血。用如来的话说,这三个人“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不入十类之种,不是六界生灵,到哪里都是怪胎。
他们都拜了道家高人为师(菩提祖师、太乙真人、玉鼎真人),一个通晓七十二变、一个玩转八九玄功、一个会使三头六臂,学得了一身惊天地泣鬼神的好本事。
他们又都曾经反抗天庭,挑战死板不公的天规,要说离经放纵,除了这三个人恐怕再没人担得起。但最终都被磨平了锋芒,一个成佛、一个成仙、一个成圣,成为了他们一开始想要反抗的那类人。
01
有人说,哪吒凭什么跟孙悟空比?
论出身,哪吒是个二代,仗着他爹是李纲的十八代老祖宗李靖,既不愁吃也不愁穿;孙悟空却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猴子,无父也无母,全凭自己打拼。
论本事,孙悟空是一人一棒,七十二般变化,独战天庭,打得十万天兵天将丢盔卸甲,漫天神仙束手无策,最后如来出手,镇压五百年才算降服。哪吒虽然也手眼通天,却在和孙悟空交战时屡战屡败,大落下风,被他打伤胳膊。
一个是金刚不坏体,一个是脆肢莲藕身,若如来属于顶尖高手层次,孙悟空属于一流高手层次,那哪吒只好划入二流高手了。
他二人虽然都拜得名师学得本事,但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处处维护于他,打死龙太子时帮他隐瞒,削肉剔骨时救他性命,而孙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在他下山以后,却再也没有出现,更不提五行山下救他自由了。
太乙真人
一个过关斩将全凭外挂,一个成佛成圣只靠自己,高下立现。
若说二人都是反抗封建教条的圣斗士,可悟空反抗的是不公的命运,一句“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疾呼,无异于在那个封建皇权至上的社会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思想境界不可谓不高。
而哪吒呢?他在东海洗澡,混天绫搅动得海水翻腾、龙宫震荡,鱼虾死了无数,龙王派夜叉上来问询,哪吒张口便骂:“你那畜生,怎么还会说话?”打死夜叉。
龙宫三太子上来查看,一言不合两人开打,结果被活活打死抽了龙筋。龙王怒极才去找李靖算账,哪吒仍不认错,这才上报天庭。
哪吒这才害怕了,去找太乙真人求救,太乙真人就给他支招,让他在南天门外拦住老龙王,哪吒虽得了吩咐没有打死老龙王,却把他一顿胖揍。
那东海龙王老来丧子,又受此羞辱,岂肯罢休?这才有了水淹陈塘关,大水一发,淹死无数百姓,老龙王反而成了反派,变成了民间传说中的“黑恶势力”。
请问,哪吒反的到底是哪个黑恶势力?难道当初哪吒洗澡搅动海水,害死东海鱼虾,就是无辜?对水族来说,鱼虾不也正是东海的百姓?
这件事情终于被天庭晓得,降旨问罪。哪吒割肉还母,剔骨还父,以自身之死亡撇清了父母的连坐之罪,于是乎又成了悲情人物。好在太乙真人拿莲花藕段给他重塑身体,才得复活。
哪吒的元神乃是女娲补天的灵石灵珠子,只是借了凡人肚皮降生,从始至终,他都没有将李靖夫妻当成自己的父母。在哪吒看来,父母一向畏惧自己是三年怀胎剩下的怪物,所以与他们只有血肉联系,没有教养恩情,把骨肉还回去,大家就两清了。
相较悟空,他是只山野里长的野猴子,却懂人伦、知孝道。唐僧对他有何恩情?不过是帮他揭了张符罢了,他却一心一意将他当做师长看待,几次三番被赶走,依然对他恭敬。
悟空打死白骨精,被唐僧赶回花果山,后来唐僧被黄袍怪变作老虎,猪八戒来求悟空前去相救,他却要先去洗个澡,说是自回了花果山后,“弄得身上有些妖精气了,师父是个爱干净的,恐怕嫌我”。
一个父母生养之恩尚且不懂得报,一个却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一局,孙悟空完胜。
02
若说哪吒处处比不过孙悟空,那孙悟空也处处比不过杨戬。
先说出身,杨戬是有神仙血统的,而且还是皇家血统,他母亲是玉皇大帝的亲妹妹瑶姬。但二郎神从出生起就没有一时一刻享受到天潢贵胄的荣耀。因为他的父亲是凡人,神仙与凡人的结合犯了天规,瑶姬被玉帝亲手压在桃山之下,而他也成了半人半仙的存在,被天庭追杀,成长历程比孙悟空更曲折艰辛。
而且,二郎神是属于肉身成圣的神仙,那地位可比一般的神仙要高多了。
再说师父,杨戬师从元始天尊座下玉鼎真人,且是他唯一的弟子;孙悟空师从菩提道人,是个世外高人,他和玉鼎真人谁更厉害说不准,但菩提祖师弟子众多,孙悟空只跟他学了几年艺而已,之后便断了联系。
然后说本事,虽然很多人不认同杨戬比孙悟空厉害这个观点,认为那一仗二郎神有人相帮,但他的的确确是天庭里唯一一个打败了齐天大圣的神仙,孙悟空也输得服服气气,口称大哥:“内有显圣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见他。”
和孙悟空一样,杨戬当年也曾独自一人反抗过天宫。比起孙悟空因为没当上大官、没收到吃桃子的请柬这类芝麻蒜皮的小理由,杨戬毫无疑问站到了道德制高点。
杨戬的人生履历中,最光彩的一笔便在于此:劈山救母,反抗无情腐朽的天条。
孙悟空虽然提出了“皇帝轮流做”这样反封建反传统的观点,但毕竟只流于自身的欲望表面,杨戬却敢于挑战内在的规章制度,真正地想把天地换一换颜色。
在孙悟空大闹天宫之时,哪吒与二郎神都已是正儿八经的天庭神仙了,且都作为大将参与了对孙悟空的围剿。
也许正是因为本事有高低,境界有不同,哪吒落败,杨戬得胜。
在围剿孙悟空时,哪吒上来就喊一声:“你这妖猴”,得意洋洋地说出自己是“托塔天王三太子哪吒,今奉玉帝钦差,至此捉你”,全然忘记了自己也曾为了反抗龙王不惜性命,忘了自己从前和孙悟空一样叛逆不羁。
而杨戬上场时,先吩咐众神不要相助,要来一场君子间的单打独斗,排兵布阵有条不紊,尽显大将之风。然后孙悟空口出狂言,提到了他母亲瑶姬,这才“心中大怒”,提刃去砍。
与孙悟空打斗时,主要是赌“变化”,两人都会七十二变,从天上斗到地下不分伯仲,直到孙悟空变成了一只花鸨,他才不斗了,现出原身,取弹弓打。
原来花鸨是鸟中至贱至淫的物种,古时妓院里都称“老鸨”,指的就是这种鸟儿,二郎神自命清高,不屑与之相斗。
03
另人感到悲哀的是,无论他们三个人孰优孰劣,他们都曾反抗过——用最悲壮的方式,但最终还是敌不过漫天神佛的规矩,回到了规矩里。
一个在五行山下压了五百年,揭了六字真言,剃了胎发,戴上金箍,拜佛西天,无悲无喜,号称斗战胜佛。
一个接受了亲舅招安,立庙立碑,镇压亲妹于华山,被一旨圣旨呼来喝去,号称二郎显圣真君。
一个削肉还母剔骨还父,塑了莲身,收了风火轮,封神南天门,无嗔无怒,号称三太子。
什么三头六臂,什么七十二变,什么天眼通幽,任你有通天的本事,竟抵不过“长大”二字。
长大了,你便觉得从前的离经放纵是大逆不道;长大了,你就只得规规矩矩走向条框;也许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会成长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模样。
孙悟空也好,哪吒也罢,甚至是从来不曾真正臣服于玉帝的二郎神,他们成佛成圣之时,都是欢欢喜喜、志得意满。
然而封神之后,他们当真个个欢喜、心满意足吗?
《西游记》里,哪吒是玉帝座前一员悍将,收服孙悟空、大战青牛精、降服老鼠精,举凡大小战役都是他冲在最前头,说得好听点是受玉帝重用,实际上就是先去当炮灰,你可听过哪员大将作战回回冲到最前头的?(更何况他做先锋官时还鲜有一击制胜的)
二郎神号称自己“听调不听宣”,可玉帝一道诏书下到灌江口,他却欢欢喜喜接旨,立刻叫来梅山兄弟去战悟空,战完后又小心翼翼上天宫领赏。从来未受重用,终于有一次玉帝对他青眼有加,他便喜不自胜,低到了尘埃里。得胜以后,还要说一句“此乃天尊洪福”,哪里还是当年斧劈桃山、叫板天规的霸气模样?
孙悟空成了佛后,原文中有一句话:“此时八戒也不嚷茶饭,也不弄喧头,行者、沙僧个个稳重。只因道果完成,自然安静。”那个上蹿下跳炸毛脾气的孙悟空再也没有了。
他从前在花果山对猴孩儿们说“功成之后,仍回来与你们共乐天真”,可是成了佛以后,他跟着唐僧回了东土,神色木然地念着佛号,受万民朝奉,普度众生,再也没有回到花果山去。
看西游记,小时候看的是孙悟空手里的铁棒,长大后看的是头上的金箍。
西游记里,有几处细节耐人寻味。
老鼠精那一节,孙悟空发现老鼠精认了李靖当干爹,上去闹,李靖伦过刀来要砍人,被哪吒拿剑挡住了。李靖吓坏了,以为哪吒要打自己,偏偏那天没拿宝塔,(那塔就是如来赐给李靖专门用来镇压哪吒的)李靖哆哆嗦嗦转身拿了宝塔,这才恢复当爹的气派,“呔,哪吒小儿,你要做什么?”
而哪吒却是倒头就拜,“弃剑叩头”,说了好一番话,李天王才“放下宝塔”。
乌鸡国中,唐僧说“行者从小修持,咬松嚼柏,吃桃果为生,是一口清气。”
可先前遇见白骨精时,孙悟空却对唐僧吹牛说:“老孙在水帘洞里做妖魔时,若想人肉吃,便是这等:或变金银,或变庄台,或变醉人,或变女色。有那等痴心的,爱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尽意随心。”
或许只有在这样细枝末节的小事里,才能窥得他们从前的孤傲狂放,与如今的规矩神佛不同。
孙悟空说过,这世上“有九窍者皆能修仙”,可多少人修炼千年,依然是妖,孙悟空修炼千年,便能成佛,从兽变成了神。成长就是这样,饶他英雄盖世,也必得遵守社会的规则,有了敬畏与慈悲,才能做“侠之大者”。
他们从前是碎云霄踏南天的英雄,如今是人人烧香礼拜的满天神佛。
现在的生活,也许并不是我们所满意的,却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虽说如此,心中却依然梗塞。
杨戬最终还是变成了他所痛恨的舅舅,将三圣母压在了华山底下;哪吒最后变成了他所埋怨的父亲,沦为了体制的捍卫者;孙悟空也变成了他所轻蔑的佛菩萨,高声诵佛,端庄稳重。
这滚滚凡尘最残忍的事情,大概就是斩灭叛世者的狂妄,抹杀孤独者的落拓,磨平狂傲者的棱角。
相关问答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你伤害自己,那可不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事,你这样做是对不起生你养你的父母的。由此看来,哪吒割肉剔骨,是为不...儿...
在《西游记》原著中,并没有小白龙和万圣公主感情纠葛这个桥段,是86版电视剧中,导演给小白龙来了个拉郎配,在万圣公主和九头虫夫妻之间整出一个第三者。其实...
立意新颖,打破传统。以往涉及到哪吒的影视剧都只是换汤不换药,哪吒打死敖丙,削肉剔骨。观众都知道的故事情节,就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响。而这版的哪吒形象与众不...
从头说起,看完你就明白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因为孙悟空要造反,玉帝不得不求助于如来佛祖对他进行镇压,成功之后,举办了一个“安天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如...从...
天底下,连动物都知道妈妈最爱自己,难道你不知道吗?静下心来想一想,是你妈嫌气你了?还是你嫌气你妈吧。天底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母亲,是你自己多想了。...到了...
很多时候,这样的问题是非常纠结的,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去回答才好!父母和子女是没有仇恨的,有的只是沟通的问题,彼此的不了解,不沟通,让大家越来越遥远了。...
而且成吉思汗是让郭靖背叛国家后,还需要指挥大军屠杀自己同胞,这谁能做得出?大家记得倚天屠龙记里面人品低下的昆仑派掌门何太冲吗?就这样一个家伙,他都...抗...
说起贺岁档,我们还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冯小刚,一个是成龙,是他们两个带领了多部影片开启贺岁档潮流的主力军。而如今的贺岁档被视为目前国内最完善、竞争最为...
我是履和斋史话。我认为,作为《西游记》中的主要配角和取经队伍里的重要角色,猪八戒这个人物肯定是可圈可点不可或缺的。我们对于猪八戒的认知,通常是随着年...
敖摩昂是西海龙王敖闰的太子,为人忠勇,不徇私情,手执一柄三棱锏,武艺十分了得。敖摩昂的姑表弟小鼍龙,在黑水河捉住唐僧,邀请舅舅西海龙王来吃唐僧肉,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