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风书、山寨书、伪书、攒书?碰瓷式出版几时休

近两年,“IP”成为文化产业中最热门的概念,其背后往往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当一部作品或一个母题走红后,随即就会出现一系列衍生品,影视行业如此,图书出版业也不乏类似现象。

一本书的畅销,往往会带来“跟风书”“山寨书”“伪书”“攒书”等现象的盛行,出现书名甚至封面设计都极其相似的“双胞胎”或者“多胞胎”图书。如今这已不是一个新话题,而是成为了出版界的某种“潜规则”。

这种“潜规则”危害着当前的出版生态,对整个社会的功利化阅读产生了推波助澜的恶劣影响。而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法律的完善,虽然盗版现象似乎减少了,但却有了更“高级”、更隐晦的模仿。

近日,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一套名为“那不勒斯三部曲”的新书,就惹上了碰瓷儿的争议。

“撞脸”后的“碰瓷”出版乱象

说起近年来的现象级文学畅销书,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

(Elena Ferrante)

的“那不勒斯四部曲”可谓实至名归。这部讲述那不勒斯两个女人一生命运的小说作品让全世界的粉丝深陷其中,创造了数百万册的销量。小说不仅为埃莱娜·费兰特带来文学盛名,也带动了那不勒斯的旅游热,许多喜爱此书的读者纷纷慕名前去观光,当地的一些比萨店甚至借用作者的名字做噱头,卖起了“费兰特比萨”。去年,改编自此书的同名剧集《我的天才女友》也刚刚在HBO播完第一季,反响热烈。

后宫淑妃传全文阅读 跟风书,山寨书,伪书,攒书?碰瓷式出版几时休

“那不勒斯四部曲”

后宫淑妃传全文阅读 跟风书,山寨书,伪书,攒书?碰瓷式出版几时休

《我的天才女友》第一季剧照

该系列的小说中文版于2016年由“九久读书人”引进出版,在中国亦收获了大量粉丝,销量良好。不过,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又出现了一套名为“那不勒斯三部曲”的新书,使得许多不明就里的读者以为两套书同属一个系列。针对读者关于两个“那不勒斯系列”是否相关的询问,九久读书人给出了明确回应:两者并无关联。

这套新“那不勒斯三部曲”的出版方是白马时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三部曲的书名分别为《那不勒斯的萤火》《那不勒斯的天空》《那不勒斯的黎明》,作者是同样来自那不勒斯的意大利作家马西米利亚诺·威尔吉利奥

(Massimiliano Virgilio)

。其中,第一本《那不勒斯的萤火》已经于去年出版,原名为“美国人”

(l'americano)

,封面宣传语称其为“近十年来欧美文坛的‘灯塔’巨作”,虽然作品本身还算不错,但马西米利亚诺·威尔吉利奥本人在文坛并无这样的地位。另外两本书的意大利语名为Piùmale che altro

(2008)

,Arredocasa e poi m'impicco

(2014)

,原名都与“那不勒斯”并无关系。由此可见,此书明显是在借用埃莱娜·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热度,出版人彭伦在微博上更是直言此书“碰瓷”。

后宫淑妃传全文阅读 跟风书,山寨书,伪书,攒书?碰瓷式出版几时休

《那不勒斯的萤火》(2018)和Arredo casa e poi m'impicco(2014)封面

而“那不勒斯系列”之所以被宣传借用,一来是其叙事本身令人着迷,有着良好的口碑,《纽约客》评论家詹姆斯·伍德

(James Wood)

称埃莱娜·费兰特为“当代意大利最著名的非著名作家”,许多知名作家也自称是费兰特的粉丝,这自然给并不出名的马西米利亚诺·威尔吉利奥带来了联动效应;二来是埃莱娜·费兰特的神秘身份。除了出版方,没有人知道费兰特是谁,自写作出书以来,他/她始终保持沉默,不露面、不接受面访,20多年过去,人们对费兰特的真实身份依然充满了好奇。因此,“那不勒斯系列”在读者心中构成了某种悬疑性。

当然,这只能算是“碰瓷式”出版的一个小插曲,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据悉,意大利的另一家出版公司曾出版过一本叫做l'apprendistageniale的小说

(中文直译为《天才学徒》)

,不仅书名与《我的天才女友》意大利书名l'amicageniale相近,连封面设计元素和风格也极为相似。而在去年,社会观察类著作《低欲望社会》“同名撞脸”事件也引起过不小的争论。

2018年,市场上一度出现了两本《低欲望社会》,一本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的《低欲望社会: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危机与破解之道》

(2018年8月)

;一本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低欲望社会:“丧失大志时代”的新·国富论》(2018年9月),作者都是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虽然上海译文出版在后,但译文称,9月份出版的才是真正的《低欲望社会》,只是前者获得了大前研一另一部作品《让我们赶走老后不安》的授权,出于营销的考虑,遂将中文书名改为更加受公众关注的“低欲望社会”。而因为晚一个月上市,译文版《低欲望社会》的发行受到不少阻碍。

后宫淑妃传全文阅读 跟风书,山寨书,伪书,攒书?碰瓷式出版几时休

机械工业出版社《低欲望社会: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危机与破解之道》和上海译文出版社《低欲望社会:“丧失大志时代”的新·国富论》

还有更为著名的《人类简史》碰瓷出版事件。《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怪才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

(Yuval Noah Harari)

的作品,自2012年出版后,很快畅销全球。中信出版社引进了其中文版权,2014年出版,经张小龙、罗振宇等互联网名人推荐,成为那几年的现象级畅销书。但是2016年,市场上出现了另一本《人类简史:我们人类这些年》,作者署名“亚特伍德”。在当当、京东、亚马逊等各大售书平台上,两版《人类简史》往往出现在同一页面或相邻推荐位置,版式设计类似,主标题一样,英文副标题仅一词之差,中信版英文名是A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九州版是A shorthistory of humankind,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大量读者因此被误导,购买后才发现不是赫拉利的那本《人类简史》,而是个笔名叫“亚特伍德”的中国人写的。

类似的书名“碰瓷”书籍还有赫拉利的另外一本书《未来简史》,霍金的《时间简史》,阮琦的《魔鬼搭讪学》,都曾有过同名书的混淆事件。前两年电视剧《芈月传》大火时,市面上出了一本叫做《大秦宣太后·芈氏传奇》的小说,很多网友都将其误认为《芈月传》的原著小说。天下霸唱的《鬼吹灯》也遭遇过《鬼点灯》的相似困扰。

除了相似的书名,封面设计方面亦有大量撞脸现象,比如《蒋介石:1887-1975》和《民国总统档案》。《蒋介石:1887-1975》2011年4月推出,封面经设计者潘振宇、作者师永刚及出版方反复修改而成,出版后有一阵小小的畅销。而《民国总统档案》则是2011年8月出版。将两书进行对比,会发现从颜色、字形排列到竖版的设计,几乎如出一辙。2015年,《地图》

(人文版)

的畅销也催生了一本模仿之作《中国历史地图》,并在网店捆绑《地图》

(人文版)

,混用作者信息促销。《算死人不偿命:诸葛亮》也曾被指抄袭《卑鄙的圣人:曹操》的封面设计。童书类书籍《酷猫日记》也因为封面设计模仿套用天天出版社的畅销书《笑猫日记》,冒用作家金波之名作序,而受到业界的声讨。

后宫淑妃传全文阅读 跟风书,山寨书,伪书,攒书?碰瓷式出版几时休

《蒋介石:1887-1975》和《民国总统档案》

后宫淑妃传全文阅读 跟风书,山寨书,伪书,攒书?碰瓷式出版几时休

《地图》(人文版)和《中国历史地图——手绘中国·人文版》

虽然有如此多的“碰瓷”出版现象,但因图书封面设计相似而引发的纠纷并不多见。2016年引起较大关注的一则案例是,中南博集天卷将华侨出版社告上了法庭,认为后者的《愿有人陪你风雨同舟》一书与自己设计、出版发行的《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在封面设计、书名、市场定位上非常近似,构成了不正当竞争。虽然中南博集天卷最后胜诉了,但维权过程的成本是巨大的,而赔偿额通常也不会很多,这都使得类似的维权看起来得不偿失。且国内目前施行的《著作权法》对封面、封底、内文版式设计、书名的相关维权条文并不明确,即使原作者将对方告上法庭,也难以顺利维权。

后宫淑妃传全文阅读 跟风书,山寨书,伪书,攒书?碰瓷式出版几时休

书名和封面都极为相似的《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与《愿有人陪你风雨同舟》

跟风出版万象大观:山寨书、攒书、伪书、名著重译风

从更为普遍的角度来说,“碰瓷”出版现象在广阔的图书市场里并不鲜见。喜欢逛书市、书店的读者大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朝那些事儿》出版后,往往会看到一堆类似的《老北京那些事儿》《水浒那些事儿》《幼儿园那些事儿》;《水煮三国》成为畅销书后,一眨眼又是一堆《煮酒品三国》《水淘三国》《烧烤三国》;《后宫·甄嬛传》成为宫斗剧典范之后,出现了一堆名为《后宫淑妃传》《后宫懿妃传》《后宫琼灵传》的后宫系列;如果只是想买一本《新华字典》,却发现《新华字典》的版本也是如此之多,让人搞不清楚到底哪本是正版,关键是它们的封面装帧还是如此相似,让人乏味而气恼。

类似的“搭便车”“蹭热点”现象层出不穷,甚至以“多胞胎”方式连体推出。以《谁动了我的奶酪》为例,当年此书引进国内短短几个月,便达到上百万册的发行量,随之便是《我的奶酪谁动了》《我动了谁的奶酪》《谁敢动我的奶酪》《我动了你的奶酪》等书籍的争相涌现。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曾出版过一本《奶酪金字塔的魔咒》

(2011)

,东方出版社曾出版过一本《赢在新媒体:谁动了传统媒体的奶酪》

(2007)

,这些书的内容和《谁动了我的奶酪》基本都没有太大关系,但都借“奶酪风”造势,销量良好。到后来,市面上甚至出现《谁动了我的稀饭》《谁动了我的肉包子》等“衍生品”。

影响无数人的“哈利·波特”系列自然也不能幸免,曾涌现过的奇葩盗版书有《哈利·波特与大漏斗》《哈利·波特与避水珠》《哈利·波特与黄金甲》《哈利·波特与豹走龙》《哈利·波特与瓷娃娃》《哈利·波特与叶利雅》……这些名字如今听起来搞笑,但在我们天真无知的年代,不知有多人入了坑。又比如澳大利亚畅销书作家朗达·拜恩的《秘密》出版后,迅速出现了《秘密全集》等8个版本。此外还有“老照片”系列、“厚黑”系列、《狼图腾》系列、哈佛系列等等。

后宫淑妃传全文阅读 跟风书,山寨书,伪书,攒书?碰瓷式出版几时休

朗达·拜恩的《秘密》与某一版本的《秘密全集》

这些书,我们称之为“跟风”,甚至是“山寨”、“盗版”。“山寨书”多以畅销书为拷贝、复制目标,或假借书名,或假借作者,尤以成功学、鸡汤学、养生类、家教类书籍为重灾区。我们能想到的工商界著名人物,像李开复、马云、史玉柱、柳传志等,还有卡耐基、乔布斯之类,都有一串同名山寨书。提到“盗版书”,不得不提及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几乎是我国盗版史上的世界级事件和文学史现象,在正式授权之前,《百年孤独》的盗版影响了中国一代作家。但这是极为少见的正面例子,大多数的盗版书还是令人感到气愤。盗版类书籍常常假借地方出版社之名,比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就常常被冒名为儿童类盗版书籍的出版方,对此,地方出版社因为地域的限制无力维权,也很无奈。

关于山寨书鼻祖,也不得不提及上个世纪90年代的地摊文学经典——金家公子系列“金庸新、金庸全、金庸巨”和草书古龙系列“古尤、占龙”。想当年,不知有多少人被“金庸新著”所迷惑,以为是“金庸”的新作,高兴地买回家,甚至“津津有味”地看完,其后才后悔不迭地发觉,原来作者是“金庸新”。这个“金庸新”说起来也算是一段童年回忆,虽然其作品远不及金庸,但还是有广大读者心甘情愿地主动跳坑,其代表作《九阴九阳》、《大侠风清扬》等,曾一度成为中小学生课堂传阅的首选读物。

后宫淑妃传全文阅读 跟风书,山寨书,伪书,攒书?碰瓷式出版几时休

“金庸新著”《九阴九阳》

但“金庸新”之类多少还算得上是“原创”,市面上还有更多恶劣的“攒书”和“伪书”现象。

有时候,出版方对热点的捕捉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实往往是,拙劣的模仿者接踵而至,根本顾不上图书质量。《舌尖上的中国》大热后,出版界很快诞生了一个庞大的“舌尖家族”,如《舌尖上的江南》《舌尖上的故乡》等,大多为资料整理汇编,东拼西凑一些图片,内容几近广告,模式化、复制化生产痕迹明显,因出书速度快且成本低廉而成为许多出版商的选择。这就是出版界的“攒书”现象。有位名叫“斯凯恩”的作者,从2010年起出版数本有关金融学和经济学的书,且在京东等网上销售渠道颇受好评,但在豆瓣上,不少读者质疑其有攒书嫌疑,且作者名字也有和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混淆的嫌疑。

谈及“伪书”,2004年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没有任何借口》是个典型案例。该书在国外有英文原版,但国内这个署名为费拉尔·凯普的作者,在美国出版商协会查无此人,后来经过证实,费拉尔·凯普实为北京某策划公司的自由撰稿人。还有一本名为《执行力》的书,该书作者、所谓的哈佛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保罗·托马斯”并不存在,实则是书商凭空制造出来的噱头。还有本假冒普希金之名的“伪书”《普希金秘密日记》,号称是普希金生前用密码所写,书中内容主要是私房秘闻、性史告白。但据学者考证,其实这本《普希金秘密日记》的真正作者是俄罗斯作家朱哈依尔·阿尔马林斯基,而非普希金。

在伪书中,有一种现象是“影子作者”。2009年,某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文学名著作品,无论原著是用哪种语言写成,译者署名都为“宋瑞芬”。网友戏称其为“中国最牛翻译”,并对其语言能力发出质疑,继而其身份真实性也受到质疑。这便是翻译界的“影子作者”,很多作品的署名皆为同一个不存在的人,其背后是整个枪手团队。还有“虚拟译者”,即借用已有译本,进行中译中,复制、粘贴、切割、拼凑不同译文,产生“新的译本”。如中国妇女出版社的《绿山墙上的安妮》曾因此被译者马爱农及人民文学出版社告上法庭。甚至有些图书还会使用假冒的知名译者姓名,如一套署名“马爱侬编译”的世界经典儿童文学名著作品,这个“马爱侬”与知名译者“马爱农”名字极其相似,很容易混淆。

关于“伪书”,也闹过不少笑话。作为现象级写作者,非韩寒所写、但署名是韩寒的伪书也有不下50本。2014年,韩寒曾发布微博称,有个姑娘拿一本署名韩寒的书找他签名,书名叫《夜店》,并非他的作品。韩寒正要告诉她,没想到这个姑娘开口说:“韩寒,这是我读过你写得最好的一本小说,上一本《春心荡漾》已经不错,但读这本,我哭了好几次,可以说影响了我的人生。”韩寒听完提起笔,潇洒地写下了“韩塞”两字。当年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热播之时,市场上除了同题书,出现了一堆不是易中天写的书,什么《易中天品金瓶梅》、《易中天品红楼梦》,甚至还有《易中天品性感内衣》,让人哭笑不得。

此外,名著重译风也多少折射出跟风出版的乱象。当一本书产生畅销效应后,出版社便会跟风翻译推出译本。比如托尔金的《魔戒》,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先后出版过多个译本,且每个译本之间的间隔很短。电影《霍比特人》大火后,不过两三个月就又推出了托尔金的新译本。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在中国的处境也很有意思,这部名作曾因受到力荐而在一年之内狂出了18个中文译本,平均一个月推出1.5个译本。卢梭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文译本也有至少8个版本,都是近10年出版的,几乎所有的新译本都在明说或暗示它们对旧译本有着颠覆性的超越。但实际上,这种“赶工”出来的的翻译,精品并不多见,大量粗制滥造的译作极大影响了原作声誉,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另外,不少公共版权图书实际上已经过度出版,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等,版本多得数不清。而在中国,一位畅销书作家的作品往往由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出版社争相出版,这也是中国独特的出版景观。

跟风背后的无奈与反抗

跟风出版现象在当下显得尤为泛滥,但其实,这并不是现代市场的产物,更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跟书”、“续书”传统。古代书坊主人也有很强的热点嗅觉,根据当时的流行风尚,会召集写书人撰写类似书籍,或者组织出版系列续书。比如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后有《二刻拍案惊奇》,《东西晋演义》也叫《续三国志》,还有《后三国志》这样容易混淆的书,《西游记》之后更有《后西游记》《续西游记》《东游记》《南游记》《北游记》等,关于《红楼梦》《金瓶梅》的衍生书籍也是不计其数。清代文人刘廷机在《在园杂志》中曾有一段关于“续书”的评述:“近来词客稗官家,每见前人有书盛行于世,即袭其名,著为后书副之,取其易行,竟成习套。有后以续前者,有后以证前者,甚有后与前绝不相类者,亦有狗尾续貂者。”

后宫淑妃传全文阅读 跟风书,山寨书,伪书,攒书?碰瓷式出版几时休

《在园杂志》刘廷机 著,中华书局,2005年

这与当下的同题衍生出版很是相似,刘廷机在当时就提出了批评意见:“四大奇书如《三国演义》名《三国志》,窃取陈寿史书之名。《东西晋演义》亦名《续三国志》,更有《后三国志》,与前绝不相侔。如《西游记》乃有《后西游记》《续西游记》。《后西游记》虽不能媲美于前,然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若《续西游记》则诚狗尾矣。更有《东游记》《南游记》《北游记》,真堪喷饭耳:如《前水浒》一书,《后水浒》则二书……《金瓶梅》亦有续书……总之,作书命意,创始者倍极精神,后此纵佳,自有崖岸,不独不能加于其上。即求媲荚并观,亦不可得;何况续以狗尾,自出下下耶?”他是反对续书、反对跟风的。

无论是“跟风”还是“碰瓷”,其实质都是市场利益驱使下的劣币追逐良币现象。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只不过以前有山寨和盗版,现在则有更高级的模仿。

在今天的出版市场,营销包装似乎已经成为检验一家出版机构能力的重要指标。合适、巧妙的包装与营销能帮助作品找到更多读者,打开销路。但如何包装呢?像“那不勒斯三部曲”和“低欲望社会”这样的包装显然不是合适的。

曾预言《哈利·波特》将成为畅销书的先觉者、日本出版人井狩春男写过一本看起来很“畅销”的书《这书要卖100万:畅销书经验法则100招》。他在其中谈道:畅销书分为偶然奇销的书和精心设计的书两种,大多数畅销书都是精心设计的,成功的封面取决于三大设计要素——书名、书腰、装帧。在他看来,书名如眼,装帧如脸,书腰如口。

书腰作为营销的物质载体之一,也是近年来跟风营销的大本营。如今几乎“无书不封”,腰封已然成为书籍不可缺少的部分。井狩春男在这本书中也写道:腰封是为激发读者的购买欲而存在的。腰封上的文字,最重要的任务是向读者“灌迷汤”。中国的腰封设计从日本借鉴而来,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条腰封,是在1998年的引进版图书、阿尔博姆的《相约星期二》上。当时的腰封占据了整个封面近三分之一的空间,大红底色上简单粗暴地印着黄白大号字“余秋雨教授推荐并作序”。彼时余秋雨声名正热,因此腰封对书籍的销售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只是,经历了最初的新奇感,今天的中国读者似乎已经喝不下这碗“迷汤”了。

后宫淑妃传全文阅读 跟风书,山寨书,伪书,攒书?碰瓷式出版几时休

《相约星期二》,(美)米奇·阿尔博姆 著,吴洪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有些腰封与图书相得益彰,有些则惹人厌恶。腰封文案中,最经常出现的就是“最**”“伟大”“世纪”“诺奖”之类的夸张词语。比如叶兆言的散文集《动物的意志》出版后,其腰封文案上赫然写道:“中国具备夺取诺贝尔文学奖实力的作家不止一个,除了莫言,至少还有叶兆言。”2009年出版的刀尔登历史随笔集《中国好人》的腰封文案写的是:“中国杂文,鲁迅、王小波之后,幸好还有刀尔登”。此类宣传往往适得其反,让人感觉用力过猛。

此外,许多营销编辑喜欢在在书封上堆砌一大帮所谓的名家,殊不知,很多名家推荐起到的是反效果。比如那多的《甲骨碎》,腰封占去封面一半,却空列了一群作家名字,“铁凝、余华、苏童、阿来、陈思和、方方、蔡智恒、安意如、严歌苓……”又比如巴西作家保罗·柯艾略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某版封面,有三位总统的“隆重推荐”,另一版本的封面腰封上则写的是余秋雨和胡塞尼推荐,余秋雨出现频率如此之高,难怪最终“沦落”成了“腰封帝”。还有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某版腰封内容由安妮宝贝、安意如、陈坤联袂推荐,读者“还以为买错了”。

还有些比较小众冷僻的图书,出版方为了提高书的销路,也会在腰封上大做文章。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营销文案是图书编辑绞尽脑汁的成果,但成果确实是“费力不讨好”。很多读者抗议奇葩腰封的存在,将腰封故意称作“妖风”,豆瓣上甚至成立了“恨腰封”小组、“反腰封协会”等等。说到底,厌恶的根由还是因为腰封文案也走了跟风的路子,早期的简洁平易变成了夸大其词、虚张声势。

跟风现象的不断出现,许多时候是利益驱使,但有时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做书之人在一开始都是怀着理想进入图书出版行业的,只是做了一段时间后,不得不学会向现实妥协。比如攒书,如果编辑不认同攒书的做法,想自己写一些原创性的作品,自然很好,但一方面会耽误很长时间,自己挣不到钱,另一方面也会消耗公司成本。

而一本山寨书的出版,也事关图书出版行业各个环节及利益链条上的主体。在我国,一本书必须有书号才能成为正规出版物发行流通。一本书在上市前,出版社要先把好内容审核关,而后再评审给予书号。随着民营图书公司崛起,出版社与其形成了大量长期合作,合作主要有三种:资本层面合作、版权层面合作,以及出版社仅提供书号、其余由民营图书公司一手操办的模式,目前第三种是最为普遍的做法。如此一来,书号变成了一种“资源”,买卖书号便成了通行的行业潜规则。从出版社的角度看,相比于策划图书不可控的经营风险,卖书号是个稳赚不赔的方式。但这样一来,市场的压力就都压到了民营出版公司头上,风险也多数由后者承担,这使得民营公司不得不为了自己的生存在营销上使力。而书号的买卖也实际上弱化了内容的把关,给很多跟风书提供了空间。

只是,即使在当前的图书市场中,畅销为王,流行至上,出版者还是要把好自己这一关,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秩序。目前的著作权保护制度也依然存在许多模糊地带,相关法律仍需完善。而正如一向敢于直言批评的少儿文学评论家刘绪源所说的:“对跟风出版,书评、文艺批评应该负起责任。现在的批评界力量不强,该说话该批评的时候常常一派沉寂,而出版企业需要宣传产品时,又会一哄而上,叫好声不断。批评家应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对于无新意的、明显跟风的书,应及时作出批评。”如此,碰瓷出版等现象才会得到遏制,我们的图书市场才会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 矢木

编辑 安也 校对 翟永军

淑妃怀着龙裔回宫了 她要誓死夺回属于她的一切 我却心中激动难耐

淑妃怀着龙裔回宫了,她要誓死夺回属于她的一切。

先是得宠的张婕妤被搞死,紧接着协理六宫的李夫人也进了冷宫。

如今她把目光移向了我,我却心中激动难耐。

毕竟她不知道,让她回宫的,可不是皇上,而是我。

后宫淑妃传全文阅读 跟风书,山寨书,伪书,攒书?碰瓷式出版几时休

01、

李夫人被废为庶人,打入冷宫的结局,是我没想到的。

我原本以为她能多撑一会的。

毕竟当初皇上潜邸时,李夫人同我一起入府,也算是宫里的老人了。

这些年,又先后为皇帝生下了两个女儿,一路走到了堪比副后的位置,显赫不已。

连我这个皇后,都要避她锋芒。

可就是这样的春风得意的人,却被淑妃这个后来者给斗倒了。

「娘娘,现下李夫人入狱,淑妃又虎视眈眈,您不能不管啊。」

陪嫁侍女喜乐面色愤愤,很是为我鸣不平。

我平静地笑笑,满不在意:「在后宫,皇上宠着谁,谁自然权势最大。」

毕竟,如今我只是一个病恹恹的皇后罢了。

淑妃林薇原本是两江巡抚之女,清丽婉约,才华横溢。

三年前选秀入宫,很是得皇帝宋庭之的欢心,第一个侍寝,初次晋封就是婕妤。

当时就没少让后宫的妃嫔们吃醋。

两年前,林薇有孕,更是盛宠优渥。

却没料到林父因贪污受贿被查处,阖家流放北疆。

她没想到,独享后宫恩宠,却救不下自己全家,于是拿龙裔做把柄绝食威胁皇帝。

皇帝差一点点就心软了。

如果不是张婕妤宫里的京巴冲撞了她,导致流产。

钦天监说,林薇性情浮躁,有碍龙胎。

于是被幽禁在了宫外的靜默寺,带发修行。

没有人想过她能回来,除了我。

我从来不会小觑后宫的任何一个人。

02

随着林薇回宫,她的家族也被赦免,林父官复原职,林母受封诰命,且被恩准入京居住,可入后宫照料淑妃。

只是,靜默寺的两年并没有改掉她浮躁的性情,反倒使得她更加色厉内荏了。

原本张婕妤在后宫也是恩宠不断,却被淑妃揭发在用药引诱皇帝。

当年林薇流产的事,也被寻到蛛丝马迹。戕害妃嫔、谋害龙种,张婕妤就这么完了。

「张婕妤的家里都打点好了吗?」我问喜乐。

「婢子办事您放心,无论是钱财田亩都没有少张家的,张婕妤的弟弟也已经安排进国子监读书了。」喜乐说到,但面上却有些为难,「不过那张婕妤死前,曾嘲笑淑妃识人不清,还唱了什么【木门仓琅琅,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的歌谣……」

我叫周燕燕,当初那条温顺的京巴能发疯,还是我教张婕妤的招呢。

「淑妃那边只怕是怀疑上了您……」

只是怀疑吗?

看来她还没有发现,李夫人私通母家、卖官鬻爵的罪证,是我做的安排。

如今,执棋的人,还没轮到她淑妃呢。

我望了望窗外,月亮已经上了树梢头,皇帝应该陪淑妃在承乾宫用完膳了吧。

在我准备歇息的时候,皇帝身边的总管太监却来传信:

「即日晋淑妃为淑夫人,并大封后宫,入宫满一年的,均晋升一个位份。」

03、

大封后宫的事情让林薇出尽了风头,阖宫觐见的时候,她挺着肚子,看我的目光充满了挑衅。

「皇后娘娘,妹妹们都跪了好一会儿了,不如都让她们起来吧?」

还没有等我开口,林薇就抢先一步说话,笑意盈盈:「嫔妾也是体谅各位妹妹辛苦,皇后娘娘想必不会怪罪吧?」

瞧她如今自鸣得意的样子,我不由地嗤笑一声。

许是没想到我会突然一笑,底下的妃嫔们倒是有点茫然。

「众姐妹都起身吧。本宫只是忽地念起当初在潜邸时,曾有一只孔雀,开屏的样子分外好看。但那鲜艳的样子,还是比不过如今的淑夫人。」

林薇脸色一沉,没想到我拿她和一只畜生比。

「不过先前我已经派人通传,淑夫人保重龙胎重要,今日不必来觐见的。现下,可是有什么比龙胎更重要的事吗?」

「也算不上什么要紧的事,只是张婕妤死前,和臣妾唱了一首歌谣,【木门仓琅琅,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臣妾想着,皇后毕竟有阅历,没准能懂其中含义。」

林薇出招倒是格外的直,静默寺的两年看来着实让她改变不少。

我轻咳了两声,喜乐见状帮我轻揉着太阳穴。

「张婕妤的歌谣,是唱给谁听的,那自然需要谁来领会,可毕竟她已经自戕,淑夫人不懂,那便不用懂,守好龙胎便够了。另外......」

我环顾四周,厉声道:「我也不允许后宫有谁乱嚼舌根,影响了淑夫人的养胎。」

「皇后觉得不重要,可我觉得,这个歌谣,和龙胎能否安康,可是息息相关。」

这下我是真的有点头疼了。

虽然我堕过不少妃嫔的身孕,但她这一胎,我没有动手的想法。

后宫总得新添点子嗣了,不然就是我的不称职。

但这话,我不能和林薇说呀。

而我此刻,又觉得林薇真的太笨了。

她这一胎倘若不保,反倒容易连累我,惹出前朝的非议。

她觊觎我的后位,却只想着靠龙胎争夺圣宠。

还挺死脑筋的。

「淑夫人孕中,就不要焦虑这些事了,毕竟本身孕妇就不太适合想那些费心神的事。」

林薇脸色又是一沉,原本皇上晋她位份,下一步便是给她协理六宫的权利。

我这句话,便是来打消她这个念想的。

也顾不上她脸色如何,我便让妃嫔都各自散去。

可林薇却没有离开。

「皇后,如今我还是会时常梦见我第一个未能出生的孩子。我知道,张婕妤也只是被人驱使的棋子而已。」

「淑夫人竟还有梦症,本宫这就命太医给你开些方子。」

......

没想到我一本正经地担心她做梦的事,被堵得哑口无言的她只能愤愤地甩了一下衣袖,转身离开。

看着她离开的背影,喜乐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

「看她这副仗着有肚子就小人得志的模样!还不是在娘娘面前服服帖帖的,好像这宫里谁不还不能生似的。」

说完,喜乐才察觉到自己的失言,赶忙惊恐的看向我:「娘娘,婢子不是……」

我打断她的话:「放心,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这宫里皇子公主一大堆,就我多年无所出。

人人都能生,就我不能生。

可是,生?我为什么要生?宋庭之不愿意让我生,我也压根懒得生。

03、

林薇顺利地生下了个健康的男婴,宋庭之的喜悦溢于言表,为其取名为德昭。

【德音孔昭,视民不恌】

这是皇家宴请群臣时的颂歌,皇帝为孩子取这个名字,所承载的期待不言而喻。

来宫里用饭的时候,皇帝兴奋地和我商量:

「燕燕,淑夫人这孩子可爱的紧,满月宴还是得辛苦你来操办一下了。」

看着面前捏着卤鸡爪啃的正欢,活像是饿死鬼投胎的宋庭之,我忍不住白了他一眼。

「你可真是给足了这个孩子恩宠,前朝不得急了?」

「我就是想看看前朝都会有哪些反应,毕竟现在后宫的孩子,也没有哪个是母后亲自来给他们操持满月宴的。」

宋庭之抓起桌布,潦草的擦了擦手,眉飞色舞:

「现在外面的人都知道淑夫人生的儿子,就是我最喜欢的儿子,是我未来要立的太子,所以这次,想巴结淑妃和林家的人绝对少不了,就林鹤鸣那个贪婪自的性子,只怕家里的库房都能堆成小山。」

林鹤鸣,便是林薇的父亲。

宋庭之摩挲着下巴,满脸神往的想入非非:「让我想想,到时候这些贪污的赃款充盈国库,倒是能做不少事了……」

望着他这副做白日梦的样子,我只能深吸一口气,安慰自己,算了,亲的,亲夫君,不能杀。

这人怎么会拥有着如此截然不同的两幅面孔啊!

在我的面前,是一个吊儿郎当的浪荡子模样。

结果一转身,却又能装成一副玉树临风的翩翩公子,将后宫的那些莺莺燕燕迷得七荤八素的?没眼看,真心没眼看。

「对了,齐王府上,你记得派人暗示一下齐王妃,就说我最近对他府上很有意见,」宋庭之啧啧嘴,嘀咕:

「这老十三虽然死了,但德昭可是他的亲生孩子,父皇留给他的封地那么丰饶,他们府上多出点血也是应该的吧,朕总不能替他白白养孩子吧。」

我这皇后,这些年一直各王妃们私交甚笃,我会时不时的「故意透露」一些「消息」给他们,暗示皇帝对那个王府不满之类的。

然后他们就会投桃报李的送我不少礼物,也会在皇帝面前大献殷勤。

这是我和宋庭之多年搭档的默契。

宋庭之又继续念叨:「等德昭的满月宴过了,就是小九、小十一的生日宴的了吧?他们生父那边你也盯着,就说朕对他们王府最近很有意见啊,狠狠的敲他们一笔。」

没错,包括林薇刚刚生的孩子在内,宫里绝大多数的皇子公主,都不是宋庭之的亲生孩子。

宋庭之对这一切都心知肚明,但是他多年来,乐得带绿帽子。

因为真正不能生的人,是宋庭之。

04、

宋庭之能登上皇位,纯粹是个意外。

他原本是先帝的第十子,生母又是个卑贱的宫女,生下他没多久就死了,宋庭之很小就被交给宫人照顾。

成年后,别的皇子娶的都是高门显贵之女,宋庭之娶的却是我个挂羊头卖狗肉的村姑。

说到我的出身,原本我是个落魄的侯门嫡女,亲爹不爱,继母不慈,十五岁之前都是长在乡下的庄子里,和寻常的村姑没什么区别。

后来宫里要赐婚,继母不愿意她那掌上明珠的亲生女儿嫁给一个不受宠的皇子,于是才把我安排给了宋庭之。

毕竟别的皇子都被封王封爵,进了吏部、户部各种位高权重的衙门当差,宋庭之却被自己的便宜老爹,打发去了料理皇庄。

就连我们的府邸,也是在皇城最外围,最偏僻的位置。

宋庭之是个知足常乐的,我也是。

即便当时夺嫡之争如火如荼,可我们却从未动过半点心思,只想平静的度过一生,过好后来的日子。

只是后来发生的一场地动,却改变了一切。

那天,江淮水灾,先帝几乎把所有当差的皇子,都叫进宫议事了,结果地震来临,房屋倒塌,不仅先帝直接被横梁砸死了,那些皇子们,也无不死的死,伤的伤。

而那天,我正好和宋庭之去巡查皇庄,逃过了一劫。

等大家料理完这一切之后,蓦然发现,从前那些热门的夺嫡人选,都已经废了。

这个瘸了腿,那个断了手,还有的直接在地动中嘎了。

而比宋庭之小的三个弟弟呢,却还是万事不通的小孩子,也是在宗室和朝臣的多番妥协之下,宋庭之被扶上了皇位。

我夫荣妻贵,因此成了皇后,据说我那继母,当夜在家骂骂咧咧,摔碎了无数瓷器,连连后悔当初让我嫁给了宋庭之。

这是一桩泼天的富贵,可也蕴含着重重杀机。

那些皇子们,从前安插在朝堂中的势力,并没有根除,那些扶持宋庭之上位的人,看中的也是宋庭之软弱好欺,想把他当做一个傀儡。

宋庭之都知道,可他只能装作不知道。

我们夫妻,就像是在滔天风浪中相依为命的两叶孤舟,唯恐踏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而此时,我又怀了身孕,纵然千般小心,也就走漏了风声。

于是我被人暗算了,最后不仅孩子没了,还彻底伤了身体,生育机会渺茫。

我记得很清楚,他们下的那药,是下在了一道冬瓜虾米汤里,那是我最喜欢吃的一道菜。

当天,宋庭之来我这边用饭,我们夫妻俩依旧保持着在王府的习惯,吃饭的时候,并不喜欢有人伺候,于是宋庭之亲自为我盛了汤,还兴致勃勃的和我讨论,以后这孩子叫什么名字。

我喝了两小碗的冬瓜汤,然后就开始腹痛不止。

后来,没有后来的,一夜兵荒马乱,我的孩子就这样没了。

没人知道,宋庭之也喝了那汤。

后来,我们趁着出宫的时候,曾找了一个从前相熟的大夫,为宋庭之诊断了身体,他也同样被那药伤了。

回宫后的那一夜,我们默默垂泪了一整夜,最后,宋庭之握住了我的手,他沙哑着声音,红着眼发誓:「燕燕,我会为你报仇的,会为我们孩子的报仇的。」

此后多年,我再未见过宋庭之那样脆弱而悲痛的模样。

05、

我还没出小月,那些王爷和朝臣们,就迫不及待的催促宋庭之选秀。

理由也很是冠冕堂皇,后宫皇后无嗣,妃嫔稀少,皇帝需要广纳妃妾,开枝散叶。

宋庭之同意了。

之后,无论是选秀选中的官宦之女,还是王爷宗室们进献的美人,宋庭之全都来者不拒,纵然明知他们别有所图,可是宋庭之依旧装作乐于其中。

从此,宋庭之成了风流多情的君王,而我,成了病恹恹的皇后。

挑拨他们相争,相斗,借着后宫的事情,拉拢、打压、排挤……一点点收回前朝的势力。

一方面,宋庭之暗中培养了一名和他相似的暗卫,灭灯吹火,那位暗卫,就会代替宋庭之在床上的某些操劳。

另一边,他在后宫也大开方便之门,由得王爷们和他们送进宫的美人相会,双管齐下,没几年,后宫就开始枝繁叶茂了。

后宫就没有宋庭之的亲生孩子吗?有,李夫人生下的那对女儿就是。

当初我被诊断出身孕不久,李夫人也被诊出喜讯,那时候,后宫只有我们两人,而我的流产,也离不开李夫人的推波助澜。

李夫人是定南侯府的庶女,她们家足足有十八个女儿,几乎每个皇子的府上,都有她李家的女儿。

给我下药的,是先帝的六皇子楚王,楚王妃是李夫人的长姐。

我们是那样的势单力薄,所以后来,纵然察觉到了真相,也只能一忍再忍。

这一忍就是多年,直到宋庭之先流放了楚王,借机又问罪了李家。

来到后宫,便是由我故意挑拨林薇和李夫人对上,借着林薇的手,弄死了李夫人。

可惜啊,林薇回宫好大的势头,她还真以为,是皇上的偏爱、是她潜心的谋划才有如今的局面。

宋庭之一直知道,林薇是有青梅竹马的,也是如今的老十三周王。

周王有个胞兄八皇子瑾王,曾经也是夺嫡的热门人选,只可惜地动后瘸了。

林薇进宫,我与宋庭之一直拿不准她究竟是为了老八还是老十三。

老八退居江南一直隐而不发,老十三则潜心水墨,一直是个风流倜傥的角色。

也是静默寺的两年,才让宋庭之摸清楚情况。

林薇入宫,受得是老八的安排,但为的却是老十三的皇位。

宋庭之便任由林薇和周王在寺中私会。

如果不是老十三借着文人聚会的由头在密谋连横世家,老十三不会死的这么快。

至于林薇,她肚子里的孩子,是安抚和牵制老八的筹码。

正如宋庭之说的,老十三这个大号废了,老八总得找个小号,不然撕破脸皮谁都不好看。

还有比林薇肚子里的孩子更适合练小号的吗?那可是他的亲侄儿。

「只是如今,我这个一直称病,又无所出的皇后,可是越来越不稳了。皇上打算什么时候安排我的去处?」

如今前朝老八的势力依然盘根错节,对于后宫的家事也是热心参与,林薇如今可是身下有皇子的夫人,她的目光早就对准了我的后位。

「自然是得安排,你这皇后位置,眼馋的人多,你一直把持着不放,也未必是个好事。但这件事,得用在刀刃上。」

后宫这些莺莺燕燕的明争暗斗,离不开前朝的纷争博弈,妃嫔如何升升降降,我和宋庭之这些年,可是没少费心思。

比如张婕妤原本就只是林薇身边陪嫁侍女,因为看出她眼中的不甘心和嫉妒,所以我拉拢了她,给她成为了妃嫔的机会。

「燕燕,这世间,没有任何人能威胁你的地位,反正如今这宫里最不缺的就是皇子,日后你看谁顺心,我就立是做太子,到时候,他依旧得恭恭敬敬的管你叫太后。」

06、

老十三周王的遗孀,周王妃上书请求让自己的儿子袭爵,被宋庭之驳回。

周王妃很快就以请安为命,找到了我。

「娘娘,王爷在世的时候,一直谨小慎微,恭恭敬敬,臣妾此番上书求袭爵,也是按惯例走的,只是不知哪里不合皇上的意,不知娘娘这边可否有消息?」

周王妃蛾眉微蹙,有些愁眉苦脸的望着我。

我腹诽,你那个谨小慎微的夫君,可是胆大的很呢,给皇帝戴绿帽子不说,还计划着造反呢。

「咳咳……」我用手帕捂住口鼻,虚弱的咳了几声,压低声音暗示道,「王妃啊,虽说子承夫爵原是惯例,但如今占着王爵位置的,可都是皇上的手足兄弟,如你的儿子,也是王爵,岂不是让叔叔和侄子平起平坐,皇上素来重视礼仪规矩,只怕正是在此处难为啊。」

周王妃沉思片刻:「那娘娘的意思是……」

「亲王有爵位,有封地,世子年幼又体弱多病,两全其美只怕也是有心无力啊,」我笑笑,循循善诱:「川渝封地,虽偏但水土丰沃,但如今你们周王府上孤儿寡母的,只顾得上京城就不错了。倒不如卖皇上个好,左右皇上这个做亲叔叔的,总不会亏待了自己的侄子不是?」

话已经说的这么明了,周王妃应当知晓怎么做。

要说周王妃也是个可怜人。嫁给老十三,没得到过一天的宠爱。老十三心里心心念念的,都是后宫的林薇。

数日后,周王妃再次上书,表示愿将川渝睦洲的封地归还皇帝,宋庭之应允,除了让周王世子顺利袭爵外,倒也额外给了一些京城宅地封赏。

这件事其实就是一个阳谋。

若有亲王顾念子嗣,安心辅佐皇帝,将封地献出即是表忠。

若是别有图谋,分封自居,宋庭之便得做好秋后算账的打算。

坐拥江南封地的老八即是后者。

但老十三的川渝封地虽然收了回来,倒也惹得林薇眼馋起来。

她痴缠撒娇,让宋庭之把川渝睦州赐给小皇子德昭做封地,宋庭之明知林薇对老十三的心思,却还是欣然应允。

德昭,这是宫里第一个有封地的皇子!

林薇一时间炙手可热,再加上刚晋封的势头,后宫眼馋的妃嫔没少在我跟前数嘴。

但更吸引目光的,还是德昭。皇帝的偏爱溢于言表。

私下里,不少流言传出,德昭是被当成继任在培养的。

这些流言,不少都是老八的运作。

只是德不配位,必受其害。

德昭的周岁宴刚结束,便开始腹泻呕吐,太医诊断是中毒。

好在症状并不严重,当晚便解了毒。

宋庭之大怒,严令彻查,未过三日,李贵嫔、周德妃、郑婕妤、王婕妤便被抓了出来。

说起来这四人,可是我费心安排的。

李贵嫔、郑婕妤背靠的是老八,原本是老八安排来辅佐林薇的,可架不住林薇如今的权势地位,哪个女人在后宫不想出头啊。

至于周德妃、王婕妤,原本就与林薇有旧怨,也没少掺杂前朝的盘根错节。

看着眼前的四位妃嫔,林薇直接在宋庭之面前哭的梨花带雨。

「皇上,皇上,这些人她们都想谋害臣妾,都想害死您和妾身的孩子啊,皇上,您可一定要为臣妾和孩子做主啊。」

相关问答

类似后宫淑妃传的小说?

1后宫淑妃传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宫廷里嫔妃之间争宠斗智的故事。2如果你喜欢这种类型的小说,可以尝试阅读《如懿传》、《延禧攻略》等宫廷题材...

李世民与武则天圆房当夜,房梁突然掉落,二人后来怎么样了?

这个问题我最清楚,当时我穿越做了唐宫里的太监,和高力士一起入的宫,最后内务府分配我伺候武则天,那一年我9岁,武则天16岁。进宫后,武则天很随和,没有晚年...

你见过的最迷惑的书名是什么?什么感受?

网络小说有一个通病,就是疯狂跟风,哪怕是书名。如果哪本网络小说火了,紧接着就会出现一大批,类似名字的书,比如多年前月关的《回到明朝当王爷》,现在你去起...这...

类似后宫上位记的小说,结局不要悲的,然后文笔要好点的,完结的,女主男主别太脑残的?

皇妃升职记,妃嫔这职业,女配后宫升级记,后宫宠妃养成系统,妃嫔不聪明,盛世嫡妃,家有刁夫,盛世谋臣,女配不狠难翻身,后宫翻身记、后宫谋生计、淑妃、后宫...

求女主重生后宅斗宫斗各种虐的小说?

为妃后宫上位记宠妃难为穿越宫妃上位记妻妾一家欢盛世安稳宠妃之道重生之后宫攻略重生宠妃何为宠妃争宠这技能妃嫔这职业淑妃为妃后宫上位记宠妃难为穿越宫...

崇德五宫中为何淑妃最不得皇太极宠幸?

淑妃博尔济吉特氏在皇太极的五宫嫔妃之中排名第四,从排名我们就可以看出皇太极并不是很重视这个嫔妃,虽然这位淑妃也姓博尔济吉特氏,也是出身科尔沁部落的女子...

刘娥传奇淑妃的结局?

淑妃的结局是在赵恒成为皇帝后,她得以正大光明地出现在众人面前,成为后宫中的一名嫔妃。尽管过去了几十年,她依然深受皇帝的喜爱。赵恒皇后去世后,原本有资...

古代小说女主角叫柳锦儿女主是重生的女二穿越的人也是女主妹妹是哪本小说?

茫茫然间早已人...作者:月清风舞她是姐姐,温柔的姐姐,她是妹妹,娇气的妹妹,十年之别,再次相见,她们嫁给了同一个男人,十年之别,再次相见,茫茫然间早已人...

中国古代的五大艳后都有谁?-红网问答

一、春秋第一艳妇:夏姬二、魏文帝皇后:甄氏三、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四、隋炀帝皇后:萧氏五、明熹宗皇后:张嫣四大美女我们都知道,而这里所说...

宫中地位顺序,秀女上面是什么?1.秀女上面是什么地位的妃子?2...

[回答]首先秀女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地位秀女只是代表一种资格意思差不多就是现在的候选人准考生之类的通过甄选之后的秀女就会有正式的职务和称呼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