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诗圣杜甫的这首论诗绝句想必大家都读过,诗中所说的王杨卢骆便是初唐时期诗文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俱都才华横溢,且都反对当时的齐梁浮糜诗风,他们力图突破齐梁遗风的牢笼,将诗歌题材扩大到市井、边塞,赋予诗歌新的生命力。同时诗风刚健骨气,一扫齐梁靡靡余音!唐诗之所以能如此璀璨耀眼,初唐四杰所打下的基础至关重要,后世诗坛公认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是从初唐四杰开始定型的!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卢照邻可算是初唐四杰中最为凄惨的一位了,一生都被病痛折磨。他所患的是风疾,可能就是现代的小儿麻痹或麻风病,因患病不得不辞官。为了治好自己的风疾,卢照邻拜当时名医孙思邈为师,孙思邈曾悉心为卢照邻调治风疾,但始终不能治愈。
说来也好笑,病急乱投医的卢照邻转而求道教的仙方灵丹。据传卢照邻在长安偶遇一个仙风道骨的方士,从他手中求得一剂道教至宝——玄明膏。卢照邻回去后迫不及待按方煎制玄明膏服下,不想忽然传来父亲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下号啕大哭,所服的丹药也呕出了大半。但服用下去的丹药不仅没治好风疾,还加剧了他的病情。因此次丹药中毒,卢照邻手足渐渐痉挛残疾,几乎不能自如行走。
卢照邻的一生大致上就是在病痛缠身、求医求仙中度过,直到花甲之年,再也不堪重负,才投河自尽!时人曾对初唐四杰排名为“王杨卢骆”,卢照邻居第三,而杨炯却说“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意思是卢照邻当居四杰之首,时人皆以为然!
卢照邻擅长歌行,词采富艳,境界开阔,被后世称赞其歌行诗“出入风骚,气格遒古,非三子所可及”,《诗学渊源》也赞誉卢照邻“诗有奇气、四杰居首”。且来欣赏一首卢照邻经典诗作:
长安古意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着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我们平日里常说的“只羡鸳鸯不羡仙”,最早就出自卢照邻的这首《长安古意》,原句是: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这首长诗所描绘的是长安城的生活样貌:富豪奢华享乐、市井形形色色,将帝都之繁华、宫室之美、人物之盛一一铺陈展现,语言端丽之中不乏朴素,感情充沛,力量雄厚,兼有讽喻之意,以宫体诗法写来却又完全区别于齐梁时期浮糜的宫体诗。因而闻一多先生才会说这首诗“是宫体诗的自赎”!
卢照邻一生被病痛折磨,辞官之后虽也有出世之心,却力所不从,因而他常怀愤愤不平之心,诗中多有牢骚语,比如结尾四句“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带有不遇于时的愤慨寂寥之感,以小景收尾,大有秤砣压千斤之感,似乎诗人通过眼前的生活情趣对曾经向往的繁华权力对比批判、又或是自我宽慰,神韵隽永,意味深长!
自古以来,中国便有“文必秦汉,诗必大唐 ”之说。
如果说前者在后世还有什么争议,那么后者则是毋容置疑,毕竟唐诗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绝非浪得虚名,在中华文化体系里,唐诗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如果没有唐诗,那么中华文化将昏暗无光,毕竟时至如今,唐诗依然是我们现代人要重点掌握的知识,不说别的,单说语文作文,如果篇篇都能引用一些诗句,那么分数自然不会低。
不过在漫长的唐朝中,诗歌流派也有不同的划分,而根据时间则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
其中初唐的代表人物有陈子昂,盛唐有李白、杜甫,中唐有白居易,晚唐则有李商隐、杜牧。
当然唐朝时期诞生的诗人众多,这些提到的诗人只是代表,就拿初唐来说,除了陈子昂外,还有著名的初唐四杰。
初唐时期的诗歌创作大多蕴涵了南朝浮艳的风格,题材相当狭窄,缺乏真情实感,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言:
南朝的宫体诗不是一个空白,而是一个污点。
在南朝宫体诗的影响之下,初唐时期的诗人大多没能跳出圈定的框框,而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扩大了诗歌的表现范围,才调纵横、气象恢弘,将文人风骨从宫体诗中解放出来,走向了正道。
在这四人中,又以卢照邻的贡献最大,尤其是他那首《长安古意》,更是被誉为“唐朝的声音”。
这首诗非常长,全诗共计476个字,如果想要将其背下来,显然很吃力,但世人皆知的“只羡鸳鸯不羡仙”便是出自其中,只是原句并非如此,知道的人并不多。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初唐四杰能被划归成一个小团体,他们除了文学造诣一般高之外,致力于将诗歌发扬光大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共同的人生经历,即:
惨,很惨,非常惨。
卢照邻出生于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在当时而言,这是非常偏远的地方,卢照邻想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走出幽州,前往富饶的江南。
为此,他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
读书虽然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但却是未来最不可限量的一条坦途,卢照邻的刻苦自然得到了回报,在他十岁那年,卢照邻便远赴江南跟随文学大儒曹宪、经石专家王义方学习。
名师出高徒,卢照邻很快展露出在文章上的天赋,其文学造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等到学成之后,卢照邻与无数读书人一样奔赴长安,渴求出仕。
经过数次碰壁,卢照邻得到了朝廷重臣来济的赏识,在他的推崇和引荐之下,卢照邻则成为了照亮长安上空的一颗新星。
唐高宗的叔叔邓王李元裕听闻卢照邻的才华之后,便以宾客之礼邀请他到府中担任典签,这虽然并不是朝廷任命的正式官员,但对卢照邻来说,已经非常满足了,毕竟他已经一只脚踏进了名流圈子。
李元裕是个文化人,府中藏书众多,卢照邻则近水楼台先得月,利用职务之便,将这些书几乎都读了遍。
当书读得多了,腹中的墨水自然也多了起来,卢照邻的才华,让他再也无法忍受南朝宫体诗的浮艳。
既然如此,他必须要拿起笔来批判,用他的才华拉扯住那一股已经吹了许久的“艳风”。
人人眼角都是放荡,人人心中都怀鬼胎,这是南朝传下来的诗风。
当然,这并不全怪读书人浮躁,而是社会发展催逼着读书人一起跟风创作,正所谓:贫血而畸形的宫廷生活催生了贫血而畸形的诗歌。
卢照邻要另辟蹊径,必须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令人心腹的文学造诣,于是他写下了这篇传颂千古的名篇巨作:《长安古意》。
由于这篇诗歌字数实在太多,我们也就不在本文中全部罗列而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动动发财的小手搜一搜。
在《长安古意》中,卢照邻用传统的题材来写自身的感受,以铺陈的笔法,描绘了长安的现实生活,流露出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紧接着,鉴于南朝遗留的浮艳之风盛行,权贵阶层依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卢照邻则又对其进行了抨击。
最后,卢照邻则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寂寥,揭示了人生世事无常,荣华难久的人生哲理。
《长安古意》中有这一句诗: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这句诗正是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出处,只是被后人改了两个字,以至于不少人觉得自己所熟知的就是原本的诗句。
当然,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写完这首诗之后,卢照邻的人生开始走向悲催。
卢照邻在长安文学界声名鹊起,但在仕途上却一直不惊不喜,单单跟着邓王就有十年之久。
后来卢照邻终于出任朝廷官员,被委任为益州新都尉,任期满后,他便在蜀地放浪形骸耍了两年,等回到洛阳后,便被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关进了大牢。
说起来,这还是因为《长安古意》,这首诗中有这么一句话: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武三思觉得这是在暗讽和影射他们武家,便不分青红皂白,将其投入大狱,友人得知之后,便纷纷发挥自己的超能力,最终将卢照邻救了出来。
只是在监狱的日子,让卢照邻染上了风疾,每况愈下的他,还得到了孙思邈的救治。
可在病情好转之时,卢照邻的父亲病故,这则加剧了他的病情,时常卧床养病的卢照邻自然失去了生活的来源,他只能靠友人的接济生存。
病情恶化之后,卢照邻则买了一些田地,开始为自己打造坟墓,等到坟墓挖好之后,他便睡在其中,俨然已经做好了迎接死神的准备。
在病痛的折磨下,卢照邻再也无法忍受,于是他与亲人诀别后,直接跳入了颖水之中,卢照邻就此成为了传说。
卢照邻回顾自己的一生时,或许不止一次叹息,他来世一定要做无忧无虑的鸳鸯……
参考文献:《旧唐书》、《全唐诗》等。
(图网,侵删)
相关问答
出自《倩女幽魂》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出自《倩女幽魂》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
「只羡鸳鸯不羡仙」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原句为“只羡鸳鸯不羡仙,无悔梅花垂泪眠”。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鸳鸯的羡慕和向往,鸳鸯是古代中国...
答完整句子为:“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只羡鸳鸯不羡仙”意思就是只是羡慕能像鸳鸯一样携手同老,相...答完整...
[回答]onlytheenvymandarinducknotenvyimmortalLoveisthegreatestmagic.这句话是:只羡鸳鸯不羡仙.Onlyenvynote...
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歌名:《只羡鸳鸯不羡仙》演唱:梅艳芳作词:小虫作曲:小虫发行时间:1994-07-01所属专辑:《小心》曾经山盟曾经海誓潮来潮往才昨天苦苦相随苦苦的追...
十里平湖绿满天,玉簪暗暗惜华年。若得雨盖能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释义:前半句描写了严霜弥漫的环境气氛,渲染衬托出一种情路艰难而极度忧伤哀愁的心境;后...
意思就是只是羡慕能像鸳鸯一样携手同老,相伴终身.只要能这样,就算是能做天上的神仙也不要。出自《长安古意》,是唐代诗人卢照邻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是卢照...
不羡鸳鸯不羡仙不是李清照写的,出自清朝蒲松龄的十里平湖。十里平湖作者:蒲松龄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蒲松...
《长安古意》卢照邻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全文: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凰吐流苏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