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铭全文 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写的很现实

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写的很现实

口铭全文 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写的很现实

1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第五十六章》

译: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而说过多话的就不是聪明的智者。

2

吐言若覆水,摇舌不可追。 ——《墙上难为趋》

译:说话就像泼水,说出去的话是收不回来的。

口铭全文 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写的很现实

3

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易象钞》

译:口舌能惹祸杀身,闭口慎言才可安身无事。劝人慎言免祸。

4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论语·阳货》

译:把道路上听来的东西四处传说,是背弃道德的行为。

口铭全文 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写的很现实

5

言多必有数短之处。 ——《鬼谷子·中经》

译: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

6

言必有防,行必有检。 ——《中论》

译:说话不可信口开河,做事应当有所检点。

口铭全文 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写的很现实

7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口铭》。

译:疾病大多是由于自身饮食不得当,祸患大多都是自己没有慎言而造成的。

8

眼来眼去又无言,许人一句,纵未也心安。 ——《少年游·眼来眼去又无言》

译:看来看去还是少说话为妙,答应人家的话,没做到也是心难安。

口铭全文 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写的很现实

美文

9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古代的人不会轻易的将话说出口,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而感到耻辱。

10

口如扃,言有恒;口如注,言无据。 ——《内训》

译:一个人的嘴巴如果像门一样紧锁,那么他说的话就会真实可信;如果一个人说话像流水一样涛涛不绝,那么他说的话一定是毫无根据的。

《金人铭》原文及译文

《金人铭》

〖说明〗《汉书·艺文志》有《黄帝铭》六篇,今已亡。《金文铭》据学者考证,即为《黄帝铭》六篇之一(王应鳞《〈汉书·艺文志〉考》)。《金文铭》载刘向《说苑·敬慎篇》:“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左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名其背曰”云云,《孔子家语·观周》所载与此大致相同,很可能就抄自《说苑》。刘向在汉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以光禄大夫之职受诏校经传诸子诗赋,遍览皇室藏书,所著《说苑》保存了大量先秦史料。1973年河北定县40号汉墓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有先秦古籍《儒家者言》,许多内容见于《说苑》,足以说明《说苑》之真实可信。道家向来被称为黄老之术,以《金人铭》对照《老子》,亦可知其为《老子》的思想源头。

口铭全文 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写的很现实 口铭全文 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写的很现实

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 无多言,多言多败; 无多事,多事多患。 安乐以戒,无行所悔。 勿谓何伤,其祸将长; 勿谓何害,其祸将大; 勿谓何残,其祸将然。 勿谓莫闻,天妖伺人。 荧荧不灭,炎炎奈何; 涓涓不壅,将成江河; 绵绵不绝,将成网罗; 青青不伐,将寻斧柯。 诚能慎之,福之根也 口是何伤,祸之门也。 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 盗怨主人,民害其贵。 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 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 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 人皆趋彼,我独守此。 众人惑惑,我独不从。 内藏我知,不示人技 我虽尊高,人莫害我。 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戒之哉!戒之哉!

译文:古人是很慎重发表言论的。警惕啊!警惕啊! 不要多讲话,多讲话多败事; 不要多生事,多生事多祸患。 身处安乐之中一定要防备 善行造成的灾祸所带来的悔恨。 即使你不对人说什么又有什么损伤,虽然祸患将要形成; 即使你一句话也不说又有什么伤害,虽然祸患即将发展变大; 即使你不说什么又怎能使你的]德行残缺呢?虽然那意外的祸患已经形成; 如果舆论中听不到你不合礼仪的言论,那么连神仙都会帮助你的。 小小的火苗不及时扑灭,不久熊熊的大火就将会象决口的黄河一样。 细小的溪流没有阻塞,最终将汇成江河。 微小的东西如能连续增加,将来也可能成为一张大网。 细小的恶苗不及时拔掉,将来只有用斧头来清除。 你果能听进我的教诲,并谨慎去做,这才是幸福的根源。 到处乱讲话会带来怎样的伤害呢?那简直就象走到灾祸的门口,而不自知。 凶暴、强横的人是没有好结果的,争强好胜的人最终将碰到敌手。 包藏盗心的歹人无不嫉妒拥有财富的主人,人民有怨恨往往归咎于君上。 古代贤明的君主,知道普天之下谁都不愿别人处在自己上边,所以能礼贤下士,屈已而尊人;知道天下的人都不喜欢别人超过自己,所以后来贤能的圣王虽身处显位而能待人和气恭敬、做事谨慎,以减少自己德行的缺失,最终得到人们的爱戴和仰慕。常常保持柔弱 平等的态度对待下面的人,就没有人能超越你了。 人常争名逐利,我独守此左道,人们对这种行为都迷惑不解,我却独自坚信不移。 智慧和技能深藏内心不显露炫耀,我虽处在尊贵的高位,人们也都不会伤害我了。 有谁能在这方面下功夫,那就象江河,虽然表面笨拙、凝重,而能以宽大的胸怀容纳百川,是因为它处在低下的地位。 高高在上的天空,幽深渺茫,人的思想无法穷尽它的边际。 天道悠远,无亲无私,人们的所有无不来自它的恩赐,而天却能屈居人下,做为常人的我们,又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一定要时刻警惕啊!

《说苑·敬慎》:我,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无残,其祸将然。勿谓莫闻,天妖伺人。荧荧不灭,炎炎柰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纲罗。青青不伐,将寻斧柯。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曰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众人惑,我独不从。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我虽尊富,人莫害我。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戒之哉!戒之哉! 《孔子家语·观周》: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所行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不闻,神将伺人。滔滔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雍,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罗网。毫末不札,将寻斧柯。诚之慎之,福之根也。口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之,故后之。温恭慎德,使人慕之。执雌持下,人莫逾之。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皆趋之,我独不徒。内藏我智,不示人技。我虽尊高,人弗我害。谁能于此?江海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天道无亲,而能下人。戒之哉!戒之哉! 《太公金匮》:金人铭曰:周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我古之慎言人也,戒之焉。毋多言,毋多事。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相关问答

祸从口出有典故吗?

祸从口出是一个成语,出自晋朝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意思是灾祸从口里产生出来。指说话不谨慎容易惹祸。一个人说话要特别注意,有时一句话是双刃...

祸从口出?_作业帮

[最佳回答]释义:灾祸从口里产生出来.指说话不谨慎容易惹祸.出处:晋朝·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示例:1.在这样“~”之秋,给自己也辩护得...

一张口上面写着病打一词语_作业帮

[最佳回答]病从口入【成语解释】: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出处】: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例子】:我们要讲究饮食卫生,...

一个方框加一个祸什么成语?

这个成语应该是祸从口出。灾祸从口里产生出来。指说话不谨慎容易惹祸。出自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译文:病毒常常因饮食不注意而入侵,灾祸往往...

口字边上有个祸打一成语?

灾祸从口里产生出来。指说话不谨慎容易惹祸。【出自】: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示例】:在这样“...这个成语答案是【祸从口出】【解释】...

形容人说错了话成语?

【拼音】:huòcóngkǒuchū【解释】:灾祸从口里产生出来。指说话不谨慎容易惹祸。【出处】: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5、祸从口出...

不是故意说错话的成语?

【拼音】:huòcóngkǒuchū【解释】:灾祸从口里产生出来。指说话不谨慎容易惹祸。【出处】: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5、祸从口出...

说错话用成语形容?

病从口入[bìngcóngkǒurù]释义: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出处: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2.不知深浅[bùzh...

一个匡一个祸字组成语?

祸从口出释义灾祸从嘴上产生。用来指说话不谨慎会招致灾祸。也作“祸从口生”。出处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例句老师常常告诫我们祸...

用什么词语来警告这个人,不要乱说话?

言多必失【近义】直言贾祸、祸从口出【反义】谨小慎微、少说为妙、守口如瓶【释义】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出处】《鬼谷子·本经符》:“言多必有数短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