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龙眼”

作者:陈永胜

盘算起来,我家栽种的葡萄树已有40多年了。春华秋实,每当葡萄红了的时候,中秋节也就到来了。望着葡萄架下的那一串又一串的红中泛紫的闪着莹莹光泽的葡萄,我们全家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半月by龙眼全文阅读 我家的“龙眼”

说起葡萄人们并不陌生。据说,葡萄树的种子,是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时从那里带回来的,在我国的汉民族地区少说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培育,如今的葡萄品种种类繁多难以胜数,如红玫瑰、蓝宝石、巨峰、龙眼等,这是从葡萄的品种上来说的;从葡萄的形状上看,又有马奶、羊奶、鸡心等区别;从葡萄的颜色上看,有红的、紫的、黑的、黄的、白的、绿的等等五彩缤纷。

朔县人栽种葡萄树的历史究竟有多长了,一时难以考证了。我家对门三表奶院里的那架红玫瑰葡萄,距今足足140年了,却是有可靠记载的。以朔县城内为例,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前,人们的庭院里,栽种最多的就是杏树和葡萄树。若要问这是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大概也是一种传统的习惯吧。我们居住的那个小巷,共有十个大院,其中就有五个大院栽种着葡萄树,这还不包括后来才栽种了葡萄树的我家这个大院。

半月by龙眼全文阅读 我家的“龙眼”

记得是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爷爷从一位工友的家中取回一根一米多长的葡萄树枝,其时正是谷雨前后,爷爷说正是种葡萄的好时候。只见他把葡萄树枝盘成圆圈埋在院子的西花池里,浇了水。大约一个多月后,猛不防就从土里钻出五六个绿芽,粗壮而又喜人。到了秋天竟长了一米来高。葡萄树在朔县露天过不了冬,因此需要埋在土里才能过冬。可是到了第二年初夏刨出来后,竟然是死的。爷爷不死心,再向人要上枝枝重新栽,更为糟糕的是,等到新枝长到一尺来高时,有一天巴掌大的叶片突然就萎靡了,不过三天便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干巴巴的死去了。爷爷说:“咱家的院里栽不活葡萄,嫩根都叫蝼蛄给吃了。”从此爷爷也就失去了信心,不再栽它了。

然而,爷爷不栽我栽。1974年谷雨前,我从对门三表奶的院子里剪了两根葡萄枝条,照旧埋在西花池里。等到新芽钻出土里后,我先把“六六粉”(农药的一种)撒在葡萄小苗的四周,再浇上一桶水,第二天早晨便会有两三只一寸多长的红黄色的蝼蛄死在上面。以后每浇一次水,我就撒一次“六六粉”,真是管用,直到深秋,葡萄树的小苗依旧茁壮。第二年出土后,葡萄树欢快地生长着,我仍然在浇水时撒一层“六六粉”,到了1977年,这株葡萄树竟然给我们结下了五六穗玫瑰葡萄。爷爷得意地和我父亲说:“还是我的大孙孙人小鬼大有办法。”

半月by龙眼全文阅读 我家的“龙眼”

我栽的这株红玫瑰葡萄是朔县的老品种,优点是色气纯正又早熟,缺点是籽多、水大、肉少,且又颗粒松散、产量低。1981年深秋,我从同学王二平家中剪来一条龙眼枝条,寄埋在红玫瑰树下,第二年埋在院子的东花池里。1985年秋,这株“龙眼”就结下了十几穗又圆又大的紫气腾腾的葡萄,上秤一称,最大的一穗竟有2斤多,母亲舍不得吃放在盘子里,我们兄妹干瞪眼看着流口水。

1987年,我家翻新了旧房,淘汰了那架“红玫瑰”,把“龙眼”又移栽在偏东一点的院子当中。从此,这架“龙眼”算是安顿下来了,于是拼命地长、拼命地结果。如今,“龙眼”的三根主杆有碗口粗、十来米长了,覆盖面积大约有40平方米,成了我们家夏季的一座天然凉棚,用朔县人的话说是“那可往死惬哩”。

在朔县,葡萄树谷雨前后,也就是每年的4月下旬即可出土,这是一件费工又费时的体力活,尤其是像我家里的这架老“龙眼”,四五个人得忙乎一整天。每当这时,我弟弟就会说:“要这做啥哩,花上一百块,全买成葡萄啦……”“看你说的,街上买的能和咱家的比?你一百块又能买多少?”母亲总是用类似的言语把我弟弟反驳的哑口无言。

但凡果树,都是有“大年”和“小年”的差别。所谓“大年”就是产量高的年份,“小年”就是产量低的年份。葡萄树也是这样。如果遇上“大年”,我家的“龙眼”少说也在300斤以外,“小年”也在200斤左右。单穗最高的可达到4斤以上。

半月by龙眼全文阅读 我家的“龙眼”

“龙眼”属于晚熟品种,大约成熟于秋风和寒露之间,也就是阳历的9月末至10月初,与“巨峰”“玫瑰”等葡萄比,足足晚熟一个来月。这既是它的短处,也是它的长处。论其短,即是生长期长,上市迟,卖不上好价钱;由于生长期长,养分的积淀自然就多,再加上深秋时节的朔州,白天红日高照、夜晚凉气袭人,用气象术语来表达就是昼夜温差大。在这种自然环境中生长下的葡萄,极有利于葡萄糖分的快速转化。因此,自然成熟后的“龙眼”要比“巨峰”等甜美许多。尤其是等到天气放了霜,葡萄树的叶子都冻的掉在了地下,葡萄却牢牢地巴在枝干上悠闲地荡着秋千。此时,轻轻地摘一颗送进嘴里,凉凉的、甜甜的,似有一点玫瑰的清香,又似有一点荔枝的甘甜,其实都不是,给人留下的唯有的是“龙眼”那独特的芬芳。

“龙眼”成熟后,最兴奋的人就数我母亲了,她既要忙着送三亲六友,又要忙着给葡萄的把子用蜡封口,以便储藏。母亲把封好口的葡萄一排一排摆在南房地下的木板上和西房的土炕上,到了冬天再装进纸箱里或干脆在葡萄的上面盖一块棉被子,这样就能安全过冬了。正头半月,“龙眼”就成了母亲招待客人的稀罕果品,稀罕就稀罕在“这龙眼”不是“那龙眼”,它是我母亲自有的开心果。遇上“大年”,母亲的葡萄能延捻着吃到次年的谷雨时节。

半月by龙眼全文阅读 我家的“龙眼”

葡萄树喜肥吃水爱阳光,谷雨前后从土里起出来上架后,施上我一冬积攒下来的一百多斤鸽子粪,再浇上一次透水,两个小时以后,葡萄树的枝干就会由黄白色变成紫红色,遇有铲断的枝条,便会从伤口出一滴一滴地冒出水来,仿佛是半年后重见了天日所留下的幸福的泪花。一个月后,葡萄树的叶片就舒展开了,马奶头长的穗子夹在开头的两个叶片中间随风摇曳,仿佛是要把积攒了一冬的悄悄话诉说给它的主人一样急迫。

六一节过后,葡萄树开始疯长,穗子也跟着膨大起来,大约6月20日前后,穗子就陆续开花了,淡黄色的小花,仅有米粒般大小,散发着浓浓的幽香和甘甜,笼罩着整个小院。此时的蜜蜂好像接到了请帖似的蜂拥而至,整个白天“嗡嗡嗡”地响成一片,把小院原有的宁静敲打的一干二净。

到了7月下旬的大暑前后,葡萄树的枝叶几乎覆盖了所有的架面,葡萄穗齐刷刷地掉在枝干下,向主人展示着它内心的喜悦。这时,葡萄颗粒也有蚕豆般大了,上手使劲捏一捏,硬蹦蹦的就像捏在了钢球上。这个时候,朔州的气候干燥而又炎热,家里院里热得似乎喘不过气来。这时,葡萄架下的那块荫凉就成了我们乘凉休闲的最佳胜地,尤其是午饭和晚饭时分,端着饭碗或蹲或站在葡萄架下,一碗面条不知不觉就吃完了。我们兄妹四人没成家前,暑期的葡萄架大棚,就是我们聊天、听收录机放磁带歌曲甚至是吵架的乐园,如今回想起来,仿佛还像昨天一样温馨。

进入9月后,白露时节就到来了,此时的葡萄也开始发青了,翠绿翠绿的,珍珠般的好看,上去捏一捏,绵软而富有弹性,不几天就抹了胭脂般地露出个红脸蛋儿,惹人怜爱不已。摘一颗送在嘴里,酸而微甜又带点涩,并不算好吃,但又欲罢不能地尝了一颗又一颗,直至听到母亲的止喝声才可罢休。

有句话叫做“樱桃好吃树难栽”,樱桃我没栽过,没有这方面的感慨。于葡萄树来说,我的感慨是——葡萄好吃太麻烦。前面说过葡萄树露天过不了冬,11月初的立冬前必须埋在地下才行。因此在下架前要再浇一次透水,把当年的新枝重新修剪一次,留下粗壮的不到一尺长的四五个芽眼的结果母枝后,其余的枝条一律剪掉,如有年老体弱的没前途枝条,无论有多粗,也要从根锯掉。这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活计,小看不得,需要从书本上学习,更需要从实践中摸索。唯有这样,才能保证葡萄树的养分损耗小、结果多。

半月by龙眼全文阅读 我家的“龙眼”

葡萄树修剪好后,分开枝条捆成若干小捆,然后一捆一捆地埋在提前已经挖好的土坑里,压上城砖,再用土填实。这活说起来不过如此,做起来却不是一两个人能干得了的事,最近这两年,父母亲年迈插不上手了,我和大妹妹、弟弟、妻子,还有我的小侄儿成成,常常是忙得汗流满面。

说到这里,想起一个故事,几年前,我家隔壁有位我叫刘姨的老人,丈夫去世后,儿子又不住本地,每年的出葡萄和埋葡萄就成了负担,三个女婿务作了几年后,似乎苦不堪言,于是一合计,一不做二不休抽根砍掉了,留下的只有他们的外母娘的连连叹息。人格有志,砍掉葡萄树未必就是坏事,刘姨从此住进了楼房,倒也乐哈。

然而,有劳动才会有收获,比起“龙眼”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愉悦和物质上的实惠,流点汗水又算个啥哩?

2020.5.20

作者简介:陈永胜, 朔州人,1963年生。朔州日报社记者,评论员,督查科科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专栏作家。著有杂文集《谁要五谷丰登》,《陈永胜诗集》。

半月by龙眼全文阅读 我家的“龙眼”

“青山”龙眼 垒出“金山”

半月by龙眼全文阅读 我家的“龙眼”

村民将刚采摘的龙眼装箱(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余少林摄

盛夏时节,漫步长乐区古槐镇青山村果园,只见一串串金灿灿的龙眼如风铃般摇曳枝头,果园里弥漫着醉人的水果香气,又是一个丰收年。

龙眼好吃、村庄好看、活动好玩……凭借“青山龙眼”的独特魅力,如今的青山村正在实现农文旅高质量融合,收获“金山银山”。

千年贡果好滋味

龙眼产业富村民

“我们的龙眼不愁卖,还在树上就被预订过半了。”青山村党支部书记黄雄秋自豪地说,青山龙眼以“核小、质脆、单果大、味香”闻名,宋代起就是贡品。这几年,青山龙眼售价虽比其他品种龙眼贵3倍,但仍然供不应求,再过两个月,这些龙眼就要上市了。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近年来,青山村大力培育龙眼特色产业,在农技专家的指导和政策扶持下,建设万亩青山贡果龙眼基地。村里还紧紧抓住长乐区打造“一村一品”、建设美丽乡村等政策机遇,建设青山贡果生态园。

为壮大龙眼产业,带动农民致富,青山村还成立了农民合作社和优良品种基地。将原青山村碾米厂和榨油厂改建为青山村综合储存仓库,为农户提供龙眼产销一条龙服务,实现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目前,贡果园内有龙眼树10万余株,年产量800余吨。

如今,味美多汁的青山龙眼常常供不应求,但在10多年前,产销情况并不乐观。当时,为了解决龙眼种植和销售遇到的问题,村里还成立龙眼协会,不定期组织农技专家、村种植能手为村民现场讲授种植技巧,并积极探索龙眼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模式。

“龙眼越种越好,乡亲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村民周依伯说,自从加入了村里的龙眼协会,他的种植技术越来越好,一年能收入3万多元。现在,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种龙眼,种植总面积达1万多亩,年产量约3万公斤。

“四宝”之村好物多

乡村旅游旺村庄

将特色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是青山村走出的又一条致富之路。

青山村是宋代大儒黄勉斋的故里,村里有“四宝”——名山、名果、名人、名物。“名果”即青山龙眼;“名山”指的是董奉山国家森林公园;“名人”是指青山村名儒、良将层出不穷,出了130多位进士;“名物”则是指村中至今仍保留许多先贤物品。

拥有“四宝”的青山村及周边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董奉草堂、宋大儒黄勉斋特祠、江夏黄氏宗祠等景点,还有龙眼园、百草园、杏林等植物园。村里还开设由龙眼园和农事种植园组成的农事体验区,游客可以观赏、采摘、购买,还能参与种植,体验古朴的乡村生活。

以龙眼为特色产业,青山村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得如火如荼。连续几年的青山贡果文化节,让慕名前来采摘、观光的游客逐年增多,打响了“青山龙眼”的品牌。青山村也由单纯的农业产业向特色休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走上了采摘观光、休闲健身、文化探源一体化的发展路子。

“今年的龙眼节将在9月中旬全新亮相,欢迎大家来青山品尝贡果龙眼!”黄雄秋发出诚挚邀约。

(全文共1223字)

来源: 福州日报

相关问答

夏天龙眼三十五度下可以放多少天?

龙眼一般会在一周左右,甚至不到一周时间就全部腐烂变质。若想长时间保存龙眼可以在冰箱冷藏中的温度较低,且含有较多的水汽,比较符合龙眼的保存环境。冰箱保...

喝了半个月桂圆红枣水的效果怎么样

[回答]桂圆红枣茶的作用主要是帮助调节气血,从而改善月经异常和帮助身体达到保养的效果,半个月身体可能确实看不到比较明显的效果,毕竟食疗有一个过程,但...

桂圆什么时候成熟啊?_千问健康

本人很喜欢吃桂圆,最近刚刚生产了宝宝,医生就说应该吃新鲜的桂圆,这样对身体好,可以补身体。而且新鲜的桂圆很好吃,很爽口,桂圆什么时候成熟啊?

11月中旬龙眼出梢还有花来吗?

这是正常的龙眼控梢一般在每年11月份到第二年的1月份之间。在正常年份,龙眼末次梢老熟时(11月中旬至12月初)喷1次龙眼控梢促花素,以后每隔20天左右再喷1次,...

龙眼12月上旬可喷多效唑吗?

管理的龙眼12月上旬可喷多效唑,在11月中旬-12月上旬喷施一次乙烯利控梢可达90%以上;在12月中下旬喷一次多效唑或乙烯利。若前两次药效不够理想可在下年1月上旬...

我是一枚刚上班两个月的小桂圆。喜欢上一个每天下午来汇款的男生,怎么破?

多谢悟空问答邀请!我相信提这个问题的女孩,一定是一位刚踏进社会,并是初始喜欢上第一个男孩,而且又因害羞而不敢表白的一个女孩!其实,感情这种东西,有时真...

每天吃桂圆坚持一个月的好处?

具有健脾益胃,补心安神的功效。桂圆中富含丰富的葡萄糖,蔗糖,蛋白质,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强机体素...

我姐现在才怀孕不到一个月应该吃方面注意什么

[回答]怀孕后不要吃易导致流产的食物,如山楂,螃蟹,桂圆等。不要喝酒,喝咖啡,浓茶等。不要吃含有防腐剂,添加剂的食物。不要吃腌制食品。孕早期要注意补充...

刚种的龙眼有两个月了能施肥了吗?-专家问答-惠农网

您好!龙眼新栽苗发根慢,栽后半年内建议不要土壤施肥,最好以叶面喷施代替刚种的龙眼有两个月了能施肥了吗?,权威专家在线解决问题,欢迎提问

怀孕后家里的东西不能动吗

[回答]这当然是迷信、没有任何科学道理、不过和老人在一起就听他们的吗、也没有什么坏处、孕妇和的房间最好不要有电器、毕竟有点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