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导师资格,调离教研岗位……遭受到来自官方的致命一击后,梁莹终于被“扳倒”。但这并不足喜。针对如何遏制学术不端的追问还会继续,而我们想要等到的一份答案,还不知道何时到来。
“扳倒”一名教授真的不算什么。在舆论如此紧逼的情况下,梁莹被严惩,一点也不意外。但是,我们更为关心的是,对于更多的“梁莹”,我们如何发现和惩治?对于学术不端,我们的高校主动防御和主动曝光的能力、态度究竟如何?现实有些让人忧心忡忡。
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此次对于梁莹事件的处理,都给人一种略有些拖拉的感觉。要知道,事件10月下旬就开始发酵了。而调查这类抄袭事件,没有任何技术难度。
梁莹一度看上去像个难以撼动的“巨无霸”。但其实,她不过是学术不端群体里的一个普通角色。梁莹事件之所以影响力巨大,某种意义上,和她过于漂亮的“论文金字塔”以及她身后的名校背景有关,也和人们的种种担心和猜测有关。
作为近期被曝光的最出名的404教授,人们迟迟看不到对于她的说法,甚至有人担忧相应处置还有没有。关注此事的人,不难感觉到某种怪异的、讳莫如深的氛围。
例如,前几天就有网图曝光了对梁莹的处理情况。据称,相关图片出自南京大学12日召开的“警示大会”。现在看来,这份被提前“公布”的处罚令,和15日官方正式宣布的处罚意见,基本一致。不过,当时被提前“剧透”后,有关方面非常谨慎,“具体内容暂不便透露”。而更多的报道显示,由于不好好教书,甚至出言不逊,梁莹2017年遭遇过“全体学生举报”的事端,在学术道德问题上,也被举报过,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些风波后,她居然毫发无损。
如果不是最近中国青年报报道的奋力一曝,梁莹的运途是何走向,谁能定论?
难道,如果没有媒体和网络的监督,再严重的学术不端、师德问题,都未必给当事人带来“麻烦”吗?
我们当然看到了校方处理学术不端人员的力度。如今的处理办法,还包括了终止"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聘任合同;报请上级有关部门撤销其相关人才计划称号和教师资格这些内容。梁莹等于是被“逐出”了教育界。这样的处理之严厉,近年来也罕见。
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学术诚信与廉洁学术殿堂建设”课题组发布的一项研究指出,学术不端受到调查处理难:在64起学术不端典型案例中,64名涉事人里22人没有受到任何处理,其中12人受到调查但没有受到处理,10人没有受到调查。相形之下,梁莹事件的处理,堪称范例。
但是,我们更想知道,高校何时能具有主动清理门户的机制呢?
社科院的研究成果还显示——64起案例,曝光方式有:向涉事人所在学校举报6起,学术期刊曝光8起,新闻媒体曝光14起,网络曝光30起,科研机构检验过程中发现1起,向教育部举报2起,通过法院起诉1起,检察院直接侦办1起,审计署发现1起。我们就很奇怪,在这个问题上,高校自己那双发现“丑”的眼睛又在哪呢?全靠友军帮忙,自己难得糊涂?
这真是一个令人焦虑的发现。更别说很多案例被外界发现后,相关方面的“不处理”、缓处理、轻处理了。
所以,处理梁莹并不能让人放心。因为学术不端问题多发,而高校的相关“发现”能力和态度又堪忧。
“你这样查,全中国所有的人,很多教授、博导都有问题。”梁莹回答记者的原话,虽然是狂言,可也透露出相关问题的严重性,这就不需要一一举例了。
高校必须承担起自己在打击学术不端中的责任。不要什么事都等外界“揭开幕布”,更不能怕外界曝光甚至迁怒于外界的指指点点。
围绕论文的评价机制当然有改良的必要,毕竟有些人的抄袭,是受到某些不科学的评价机制的“催逼”,但是不能因为评价机制有问题,体制和机制中的人就乱来,负有管理之责的高校就忘记做自己的分内事。有些事,需要制度扛鼎,有些事,则当然需要教育部来督促。对于那些态度暧昧、“温柔体贴”的高校,不能没有一个说法。
伍里川
(来源:爱上评论)
从小受接受的教育,让我不相信神鬼,也不相信命运。成年后,有了一些人生阅历后,我开始变得相信命运了。
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如有的生于富贵之家,有的生于贫穷之间;有的天生聪明,有的天生愚笨;有的健康,有的残疾。每个人的人生中会遇到不同的事和人……
真的是如我国已故著名翻译家、作家杨绛先生在《走在人生边上》里说的“人各有命”。
《走在人生边上》是杨绛先生2005年初动笔,历时两年多创作完成的。书中讲述了在96岁高龄之际,她对命运、灵魂、鬼与神、生与死、灵与肉、人生价值等根本问题的思考和看法。
书中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杨绛先生关于神与鬼,人的本性、个性、灵魂,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命与天命,人类的文明,人需要锻炼,修身之道,人生的价值等问题的自问自答,充满哲思;
第二部分是杨绛先生记述自己生活中所经历的、所看见的、所听到的一些事情,佐证了她在第一部里讲的看法,引人深思;
第三部分是杨绛先生百岁时,回答读者的问题,她对婚姻、理想、事业等的观点和做法,值得鉴戒。
《走在人生边上》中,杨绛先生引用了孔子、孟子、荀子、弗洛伊德等中外大家的观点,及自己、身边人的事、中外名家的事,进行古今、理论和现实大碰撞,既有哲趣,又有情趣。
命与运
杨绛先生认为:命运最不讲理,爱捉弄人。比如有些人不学无术(笨蛋、混蛋),却顺(欺)风(世)顺(盗)水(名),名利双收;有些人才华横溢,品德高尚,却坎坷困顿,穷苦潦倒。
我们看到身边也有这样的情况,但只会哀叹或抱怨命运不公。
而杨绛先生就不同。她深入思考,并根据传统知识,分析说:命运分命与运。命有好有坏,运也如此。有的人命不好而运途通畅,有的人命好而运途不好,有的人命与运都不好。
面对不讲理的命运,我们随意而安,得过且过吗?杨绛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读者答案。
解放之际,亲朋劝她和丈夫钱钟书去国外生活,并安排好了很好的工作。她和钱钟书也了解一些苏联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但他俩决定留在自己的祖国。
后来他们夫妇历经多次政治运动,还被打成“牛鬼蛇神”,下放干校。这期间,他们仍坚持自学和读书。杨绛喜欢小说《堂吉诃德》,于是自学西班牙文,从1956年开始翻译西班牙版的《堂吉诃德》,于1978年出版中译版(是我国第一部从西班牙文翻译过来的中译本)。
杨绛译翻译的《堂吉诃德》,语言流畅,注释详尽,是公认的最佳优秀译本,深受读者喜爱。
身处困顿之境,杨绛一心做自己喜爱的事情,不仅完成了自己的梦想,而且为促进和推动我国和西班牙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杨绛用自己的自由意志和自我选择来对待,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之路。值得我们学习。
人的本性
(1) 人是血肉之躯,饿了要吃,渴了要喝,困了要睡,而且要吃好喝好,要住舒适,要恋爱,要玩耍,可以说享受的欲望是无穷尽的,所有人的一个本性孔子说的“食色性也”。
(2)灵性良心
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礼也,……,人义礼智,非有外铄我也,我固有之。”
杨绛先生根据孔子、孟子的观点,认为人的灵一个本性是灵性良心。“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鼓动并督促为人行事都遵守上述道德标准的道德心。”
人的食、色、性与人的灵性良心两个本性是矛盾不相容的。人会用各种歪理支持自己的私欲。
因为杨绛先生认为人要修身,要让灵性良心时刻管控肉体的欲望。
修身之道
杨绛先生建议:灵性良心锻炼肉体时,需用合适又和悦的方法,要宽容,恰如其分。肉体的基本要求不能压抑,要给予适度的满足,如要吃饱喝足,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正常的情感要求得到满足,允许身心和谐。
人的灵性良心越锻炼越强,所以修身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要做的事情。唯有如此,才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纯正。
《走在人生边上》充满哲思,能为身处事业、婚姻、人生迷茫中的人们指点迷津。
(原创:青绿)
相关问答
世界上是真有命中注定的。玄学角度来说,一切的偶然都是必然,这是命运的安排。举个历史上著名的凯撒大帝的例子吧。罗马凯撒大帝死前曾多次得到死亡的不详预...
[回答]山高大,运途遥远,是些移山的艰难,以此来反衬出愚公移山的决心之大
目前何常在的小说还没有改编成电视剧。何常在,男,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阿里文学签约作家[2],河北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3],邯郸市网络作家村名誉...
(凶)1、总论:一生运途劳碌,为家庭劳苦,受有友之累,精神苦闷,唯有成功一时者,也难免有后顾之患,境遇多变化,且有外急难之处。2、性格:为人正直,个性...三才...
(凶)1、总论:一生运途较劳碌,常在忧愁中度日,事业上多挫折,如从事较单纯或小资本生意,求安定性之生活,可减少创业损失,天运五行属土时,中年后可成...1、总论...
孙荣至:姓名笔画数分别是:10146天格、人格、地格、总格、外格数分别为:112420307荣:吉凶分明,吉则清雅荣贵,成功隆昌,凶则杀人被杀,有牢狱之...人格...
姓名:马静怡笔画分别是:10(水)16(金)9(土)天格.人格.地格.总格.外格数分别:11(木)26(土)25(土)35(土)10(水)此姓名总评分数为:61...(吉)天、人...
1、总论:有坚定的意志,超越的眼光,容易达成目的成功发展,唯主观太重,容易一意孤行,造成意外损失,如能广纳意见,确能带来更多良机。2、性格:不...11、健康:...
放上几首旧作,算对过往时光的一点怀念吧!四十以前【满庭芳-不惑】可叹嬴秦,痴迷魏武,算来只为人忙。烽烟四起,斗狠问谁强。莫道功名诱惑,到头却、一枕...1、...
但须提防他人之嫉妒及小人之拖累招来无谓风波或损失,多在奋斗中得到稳定性的小成功。2、性格:为人忠厚正直,做事稳健可靠,有计划的头脑,敢作敢当,大致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