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作品选
Vol.216
作品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参考译文
先帝开创一统天下的大业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三国鼎立,而我们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的确是到了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作战的原因),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我认为(所有的)宫中的事情,无论事情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这样以后再去实施,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们的位置。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旺发达,就指日可待了。
臣本是个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现在(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解读分析
《前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两次北伐(227年与228年)魏国前,上呈给后主刘禅的奏章。
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南宋诗人陆游评价表文,说道:“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舟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 END /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打开一往网易云音乐官方电台
作者:于国鹏
7月13日,山东省京剧院复排的优秀保留剧目《奇袭白虎团》,在梨园大戏院进行首次不带装联排。
《奇袭白虎团》堪称省京剧院的“看家大戏”。前些年,除省京剧院复排过这台戏外,因为排演难度太大,几乎未有其他剧团尝试复排或者移植。难点在于,这是一台大场面的群戏,角色繁多,各逞其妙;另一方面饰演主角严伟才的演员必须文武兼擅,这样一位演员实在难找。
山东省京剧院此次复排《奇袭白虎团》,组建起近150人的剧组。剧中男主角严伟才,由曾经饰演过这个角色的省京剧院优秀老生演员孙卫安再度出演。
《奇袭白虎团》第一场:战斗友谊 李易 报道
开幕大戏首选“看家戏”
今年是山东省京剧院成立70周年,为此,将在梨园大戏院举行“砥砺七十载 奔腾新时代”系列演出活动。
省京剧院为系列演出排定了16台大戏,《奇袭白虎团》毫无争议地成为开场大戏,另一台优秀剧目《红嫂》压轴。其他还包括《龙凤呈祥》《望江亭》《锁麟囊》《赵氏孤儿》《秦香莲》《杨家将》《大·探·二》《凤还巢》等精品剧目。
省京剧院院长蒋庆鹏介绍,考虑到突出剧院文化特色,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决定把70周年院庆活动和山东省文化惠民消费季、城市常态化文化惠民演出结合起来,同时也与剧院经典剧目的传承结合起来,采取“以演代庆”的方式举行。“演什么呢?剧院有近百出常演剧目,我们希望集中展示建院以来的部分精品剧目,囊括传统剧目、新创剧目,充分考虑各个流派、各个行当。用哪台大戏来打头?考虑最有影响力的、我们的看家戏,当仁不让就选定了《奇袭白虎团》。”
《奇袭白虎团》是如何成为省京剧院看家戏的呢?二者之间的联系说起来颇有渊源。
省京剧院始建于1950年,时称山东省立实验剧团,1953年改名山东省京剧团。1956年夏至1958年底,山东军区政治部京剧团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京剧团先后划入山东省京剧团。1990年更名为山东省京剧院。
接下来,再看《奇袭白虎团》的创作历程。1957年,志愿军京剧团根据朝鲜金城战役中志愿军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的英雄事迹,创作排演了《侦察兵的故事》(《奇袭白虎团》的最初版本),并在朝鲜战场举行多场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在志愿军京剧团并入山东省京剧团后,经过加工修改的《奇袭白虎团》于1963年参加了山东省现代戏会演,引发广泛关注。之后,省京剧团又进一步修改、丰富、打磨、提升这部作品,《奇袭白虎团》以全新面貌参加了1964年举行的全国现代戏观摩大会,一时众所瞩目。这次修改的内容之一,是决定把男主角改名为严伟才,替代人物原型杨育才,以突破真人真事的局限,让剧中人物形象具有更高的典型性。此外,对角色、武戏、舞蹈、音乐等都进行了新的充实和调整。崭新的《奇袭白虎团》赢得广泛声誉,山东省京剧团演员宋玉庆饰演的严伟才也获得高度认可。
《奇袭白虎团》还拍摄成影片,于1972年正式上映,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的故事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新程式”的表达“出神入化”
经过多次修改润色,《奇袭白虎团》最终“定版”。
《中国京剧艺术百科全书》把这台剧目的情节概括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最后一次战役金城战役中,美国侵略者、南朝鲜李承晚伪军与朝鲜人民军进行停战谈判,但他们假谈真打,破坏谈判。李伪军王牌军首都师第一团“白虎团”越过“三八线”不断挑衅,妄图实现“北进计划”。中国人民志愿军侦察排副排长严伟才率领侦察班,在朝鲜人民军联络员韩大年和当地群众崔大娘、崔大嫂等人的协助下,化装成敌军,直插敌人心脏,策应主力部队捣毁“白虎团”团部,生擒“白虎团”团长和美国顾问,为夺取战役的全线胜利创造了条件。
蒋庆鹏介绍,《奇袭白虎团》有多个相对特殊的看点。看点之一是令人惊叹的高难度武戏。男主角严伟才有一个“云里翻前扑”的高难动作表演,可谓难中之难。这个动作,简称“下高”,演员要从两米多高的台上跳下,中间身体翻转360度,落地后连续做两个虎跳,再加一个空翻,然后站定。这个动作要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中间不能有停顿。观众看起来赏心悦目,荡气回肠。然而演员完成这个动作,难度非常大。之所以“严伟才”选角难,首先就是因为这些演员过不了这一关。“也有不少人问,这里能不能用替身演员?答案是:不能。因为剧情发展到这里,严伟才要正面面对观众,而且还有一个亮相的动作,所以根本不可能使用替身,必须由主演本人来完成。”
即使是百里挑一的名角,完成这个动作也难保万无一失。省京剧院20世纪90年代复排这台戏,现担任省京剧院副院长的刘建杰,当时出演严伟才一角,就是在排练这个动作时,胳膊严重受伤。
尖刀班也是不可多得的看点之一。《奇袭白虎团》中,严伟才戏份最重,无疑是最受关注的焦点。但是,这同时又是一台大型群戏,“绿叶”们的表演同样精彩。剧中的尖刀班,动作整齐如一,充满阳刚之气,他们的表演,也创造了现代戏战争场面、战争武打场面的许多新程式。像翻铁丝网、翻窗户的动作,要求准确、连贯、紧凑,还要有力、圆润、漂亮,看起来特别像杂技演员高高跃起“钻圈”,既流畅优美,又惊险刺激。这些“全国独一份”的动作设计,当年甫一亮相,观者无不惊艳。
蒋庆鹏介绍,《奇袭白虎团》巧妙运用京剧传统程式和身段,又精心琢磨新创造的这些“新程式”,都成为后来现代戏尤其是军事题材现代戏创作模仿和学习的“样板”。
此次饰演严伟才的孙卫安也特别提到,之前宋玉庆老师饰演这个角色时,独创了很多动作,令人过目难忘。更加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些独创的动作,如果是初学的话,感觉都是不对的,但是放在宋老师身上,就特别好看。“比如某个站姿,哪只脚放在前边,都是有一定的‘数’的。有的地方必须要侧身站,正面站在那里的话,观众看起来就会感觉演员有点‘发傻’。还有的地方,仅从动作看好像是‘顺撇’的,但宋老师做起来就是好看,而其他人学起来又非常难。”
省京剧院副院长周翔表示,《奇袭白虎团》能赢得这么好的口碑,除了那么多漂亮的高难动作、新创程式给人带来的新鲜感和满足感外,还在于剧中很多唱段都非常好听。“剧中严伟才的那段西皮流水《打败美帝野心狼》、王团长的一段二黄快板《决不让美李匪帮一人逃窜》,都是戏迷们喜欢传唱的精彩唱段。”
排练场上,周翔非常认真地听完孙卫安《打败美帝野心狼》这段唱:“同志们一番辩论心明亮,识破敌人鬼心肠。美帝野心实狂妄,梦想世界逞霸强。失败时它笑里藏刀把‘和平’讲,一旦间缓过劲来张牙舞爪又发疯狂。任凭它假谈真打施伎俩,狼披羊皮总是狼。对敌从不抱幻想,我们还要更警惕,紧握枪,打败美帝野心狼!”
周翔说,“这段唱,唱腔好听,节奏明快,配合刚劲有力的动作和相应变化的身段,洋溢着一往无前的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孙卫安把这个‘味’演出来也唱出来了。”
“一看就是山东人的戏”
十多年前,孙卫安就参加过省京剧院复排《奇袭白虎团》并饰演严伟才一角。他跟别人开玩笑,“《奇袭白虎团》一看就是山东人的戏,太实在了。”
加进这么多东西,对主演来说,是巨大的考验。剧中的严伟才,不仅要完成大段大段的唱,还要拿出漂亮的身段,要挑战许多高难度的动作,而且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整台戏,除序幕、尾声外,共有九场。“严伟才”第一场下场后,只有第二场候着,从第三场开始又是不停地忙活。即使有短短下场的时候,也没法休息,要赶装、换道具。孙卫安说:“我出汗很少。演这出戏,衣服基本全湿透了,特费劲。”
就拿“下高”这个高难动作来说,孙卫安介绍,只有天天练功,并且练得特别熟练,才能控制好、完成好,否则,受舞台内外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一不小心就会受伤。“对我来说,排这台戏,压力确实很大,吃不好睡不好,再加上我还失眠,排戏两个月,瘦了七八斤,都不用刻意减肥了。”
考验远不止如此。剧中的严伟才,穿着军装,披着斗篷,英姿飒爽。想把这份潇洒劲儿演出来,同样要下苦功夫。孙卫安说,自己分了几个步骤,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来练习。先穿着练功服排练,感觉适应得差不多了,再穿上外衣,并且刻意穿上厚衣服练,因为演出时的戏服很厚,出汗时连抬胳膊这样简单的动作都费劲。这一关练过了,再戴上帽子,披上斗篷。帽子是军帽,不像传统戏里老生的帽子,勒不太紧,又不能系到脖子上,因为要翻跟头,接着就是一个摘帽子的情节,因此还要随时注意不能掉了帽子。“那个斗篷,看着很好看,但特别兜风,很妨碍翻跟头,要使很大的劲才能翻过去。”除了这些,还要注意与同台其他演员的配合,与乐队的配合,“舞台上有无数的不确定因素,必须临场随机应变。”
孙卫安介绍,《奇袭白虎团》与传统戏的武生戏,完全是两种“范”儿,演好这个戏,就一定要演出这个戏独特的“范”儿。另外,传统戏身段讲究“圆”,这台戏在“圆”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舞蹈伸展的内容,增加了“长”的东西,这都是需要在表演中细致把握的。
身体意外的伤病也是孙卫安必须跨过去的“坎”。上次的复排,在一次演出前,他突然严重咳嗽,跑了多家大医院,都说嗓子发炎,但都未弄清楚病因,找不到有效的治疗办法,结果咳嗽越来越严重,嗓子都咳出血来,晚上咳得睡不着觉,心里还惦记着排练和演出,他一着急好几种药一起吃,“甚至吃得精神恍惚,在剧场封闭的空间里,掉根针都吓一跳。”看到这种情况,剧院强制让他临时换个地方休息治疗几天。“演出硬撑着坚持下来了。现在想想都很后怕,好在慢慢恢复了,嗓子就是我的饭碗啊。”
孙卫安说,现在进入联排,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大家通过互相磨合,最大限度地寻找默契,“这台戏,一个人好了没用,要大家一起好,才能完美呈现给观众一台好戏。”(于国鹏)
相关问答
这是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的意思是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了任命,在危难的时候接受奉命指的是任务重而艰巨,光荣而伟大.这是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的意思是在...
[最佳回答]9、向北平定中原以我平庸的才智铲除奸险凶恶的小人光复大汉朝的天下回到原来的都城10、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的后来恰逢先帝刘备的军队打了败仗,以至于国家要覆灭的情况,我在这个军队溃败,国家危难的时间里接受了先帝的命令,(致力于国家)到现在已经有2...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表达作者对刘备知遇之恩和托孤之义的感激之情。也有一种任劳任怨的感觉。“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