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佚名《西北有高楼》

#古籍里的历史#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鸿鹄 一作:鸣鹤)

— 两汉·佚名《西北有高楼》

译文

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堂皇高耸恰似与浮云齐高。

高楼镂著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有层叠三重。

楼上飘下了弦歌之声,这声音是多么的让人悲伤啊!谁能弹此曲,是那悲夫为齐君战死,悲恸而"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的女子.。

商声清切而悲伤,随风飘发多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荡回旋.

那琴韵和"叹"息声中,抚琴堕泪的佳人慷慨哀痛的声息不已。

不叹惜铮铮琴声倾诉声里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对那知音人儿的深情呼唤。

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从此结伴高飞,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白云里!

鉴赏

慨叹着“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的汉末文人,面对的却是一个君门深远、宦官挡道的苦闷时代。是骐骥,总得有识马的伯乐才行;善琴奏,少不了钟子期这样的知音。壮志万丈而报国无门,——在茫茫人和事,没有什么比这更教人嗟伤的了。

  此诗的作者,就是这样一位彷徨中路的失意人。这失意当然是政治上的,但在比比倾诉之时,却幻化成了“高楼”听曲的凄切一幕。

  从那西北方向,隐隐传来铮铮的弦歌之音。诗人寻声而去,蓦然抬头,便已见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这高楼是那样堂皇,而且在恍惚之间又很眼熟:“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刻镂着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有层叠三重,正是诗人所见过的帝宫气象。但帝宫又不似这般孤清,而且也比不上它的高峻:那巍峨的楼影,分明耸入了飘忽的“浮云”之中。

欣赏指要

  这是一首写知音难觅的诗。从诗意看,诗中主人公是一位在生活中因失意而彷徨的人。凄凉的弦歌声从重门紧锁的高楼上隐隐传来,其声调的悲凉深深地感染了楼下听歌的人。从那清婉悠扬、感慨哀伤而又一唱三叹的歌声中,诗人清晰地感受到了歌者经历的惨痛和被压抑的内心痛苦。这令人不禁要推想,歌者是谁?莫非是杞梁妻那样的忧伤女子?可是,最值得忧伤的不是歌者的哀痛,而是没有人能够理解她个中的伤感,知音难觅可能才是她感伤叹息的真正原因。诗人借高楼上的歌者之悲抒写的是自己的人生感受,“但伤知音稀”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性的苦闷、悲伤和期待。

  作者将所抒之情融于幻景之中。对于声音的描写细腻生动,歌者与听者遥相呼应,把失意之人的徘徊、悲切、希冀全面地展现出来了。阅读时,要细细体会诗中那种若隐若现、缥缈空灵的意境。

诗中的“托”

  人们常把这四句所叙视为实境,甚至还有指实其为“高阳王雍之楼”的(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其实是误解。明人陆时雍指出,《古诗十九首》在艺术表现上的一大特点,就是“托”:“情动于中,郁勃莫已,而势又不能自达,故托为一意、托为一物、托为一境以出之”(《古诗镜》)。此诗即为诗人假托之“境”,“高楼”云云,全从虚念中托生,故突兀而起、孤清不群,而且“浮云”缥缈,呈现出一种奇幻的景象。

  那“弦歌”之声就从此楼高处飘下。诗中没有点明时间,从情理说大约正什夜晚。在万籁俱寂中,听那“音响一何悲”的琴曲,恐怕更多一重哀情笼盖而下的感觉吧。这感觉在诗人心中造成一片迷茫:“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杞梁”即杞梁殖。传说他为齐君战死,妻子悲恸于“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人生之苦至矣”,乃“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崔豹《古今注》)。而今,诗人所听到的高楼琴曲,似乎正有杞梁妻那哭颓杞都之悲,故以之为喻。全诗至此,方着一“悲”字,顿使高楼听曲的虚境,蒙上了一片凄凉的氛围。

诗中的“歌者”是谁

  那哀哀弦歌于高处的“歌者”是谁,诗人既在楼下,当然无从得见;对于读者来说,便始终是一个未揭之谜。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诗中将其比为“杞梁妻”,自必是一位女子。这女子大约全不知晓,此刻楼下正有一位寻声而来、伫听已久的诗人在。她只是铮铮地弹着,让不尽的悲哀在琴声倾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商”声清切而“多伤”,当其随风飘发之际,听去该是无限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回,大约正如白居易《琵琶行》所描述的,已到了“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之境。接着是铿然“一弹”,琴歌顿歇,只听到声声叹息,从高高的楼窗传出。“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在这阵阵的叹息声中,正有几多压抑难伸的慷慨之情,追着消散而逝的琴韵回旋!这四句着力描摹琴声,全从听者耳中写出。但“摹写声音,正摹写其人也”。

二十首《西北有高楼》,值得品读

《西北有高楼》 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不遇佳人“知音”之悲,抒写了自身政治上的失意之情,反映了一种带有广泛社会性的被压抑的苦闷、悲伤与期待,表现了东汉末年大动乱时期一部分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生活中彷徨的知识分子的悲凉和迷茫。全诗融情于景,语言形象生动,风格朴素浑厚,运用典故以及比喻、寄托等手法,从高楼写起,以高飞作结,当中交错描画弦歌之声及听者感受,写得缥缈空灵。

西北有高楼全文阅读 两汉·佚名《西北有高楼》

古诗十九首(其五)· 西北有高楼

【汉】 无名氏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拟西北有高楼诗

【西晋】 陆机

高楼一何峻,迢迢峻而安。

绮窗出尘冥,飞陛蹑云端。

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

芳气随风结,哀响馥若兰。

玉容谁能顾,倾城在一弹。

伫立望日昃,踯躅再三叹。

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

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一)· 西北有高楼

【北宋】 晁补之

西北有高楼,缥缈齐紫清。

周栏十二折,飞鸾结丹楹。

上有弦歌女,充耳以黄瑛。

当窗弄白日,颜若苕之荣。

阳阿奋哀响,梁欐有遗声。

不惜厉清商,零霜飞园英。

谁为听之者,皎皎自知明。

幸承遗褋眷,同车以遐征。

西北有高楼

【南宋】 冯时行

西北有高楼,氛氲临大路。

飞檐转春风,绮窗琐云雾。

姣服者谁子,倾城此容与。

娟娟长眉青,不受脂泽污。

娉婷惜不嫁,恐为荡子误。

写心汎清瑟,独不怨迟暮。

拟古十三首(其五)·西北有高楼

【南宋】洪适

西北有高楼,偃蹇轶千门。

绮栊纳飞月,璧珰碍翔云。

上有弦歌女,哀声启莺唇。

谁能为此曲,无乃返香人。

一章三致志,脩蛾有馀颦。

不惜饶清响,暗惊梁上尘。

所悲听者心,中无泾渭分。

愿作南冥鸟,夕饮玉池津。

西北有高楼

【南宋】 杨冠卿

西北有高楼,氤氲临大路。

飞檐转春风,绮窗鏁云雾。

姣服者谁子,倾城此容与。

娟娟长眉青,不受脂泽汙。

娉婷惜不嫁,恐为荡子悮。

写心汎清瑟,独不怨迟暮。

拟西北有高楼

【宋末元初】 吴泳

高楼何岧峣,一柱西北隅。

横当子午道,峻直参井墟。

曲琼卷飞霞,俨俨仙人居。

上通三重阶,下荫十二衢。

傍楼玉箫女,织翠纷华裾。

仙人顾之笑,授以青琅书。

溯言欲从之,媒拙而理疏。

丹梯目成久,须凭大垂手。

拟古十九首(其五)·西北有高楼

【元】 朱晞颜

西北有高楼,飞阑搆缥缈。

楼中有佳人,绝世颜色好。

当窗挥五弦,徽音一何俏。

弦促心绪繁,哀怨不成调。

安得万里风,吹落邯郸道。

拟古诗十九首(其五)·西北有高楼

【元末明初】 孙蕡

华月散高树,列曜何参差。

流光射结绮,思妇惨中闱。

良人涉远道,感叹夜何其。

清声发妙曲,宛转有馀哀。

妙曲固可听,馀哀知为谁。

春至桃李妍,岁暮华色衰。

居然独处廓,顾影久徘徊。

拟古三首(其二)·拟西北有高楼

【明】 陆深

层楼一何巍,亭亭切云霄。

绮疏缥缈间,栏楯匝周遭。

不知谁居中,哀怨逐风飘。

为言本邯郸,关河望迢迢。

区区怀苦心,三载非一朝。

援琴以写之,意重丝难调。

初为阳春曲,再行鼓山高。

妙音本绝世,赏识何寥寥。

思为双黄鹄,比翼与俱翱。

西北有高楼全文阅读 两汉·佚名《西北有高楼》

拟西北有高楼

【明】 黄卿

北望郁峻极,层阁薄青冥。

飞甍接山杪,帘箔凝明星。

台陛不可蹑,杳然朱弦声。

一鼓凉思起,转奏微霜零。

倏疑素女调,转伤扊扅情。

悠悠度缥缈,愿言彻泰清。

音节何足异,感慨极平生。

终当招鸿鹄,翩翩翔沧溟。

拟西北有高楼

【明】 刘澄甫

西北有高楼,岌嶪接阊阖。

森森虎豹维,隐隐虬龙窟。

沉沉九重深,茫茫万里阔。

大明丽崇霄,浮云忽闇曶。

白虹贯非常,欃枪出为孽。

虽鍊五色石,畴能补天阙。

力开衡山云,莫解明主惑。

直道罔不黜,俛首三叹息。

西北有高楼

【明】 袁华

西北有高楼,飞甍与云浮。

晓寅旸谷日,暮挹昆崙秋。

仙子下黄鹄,美人行玉舟。

紫鸾双度曲,凉月在帘钩。

拟古十九首(其五)·西北有高楼

【明】 姚光虞

高楼一何高,岧峣乃百尺。

绮疏凌层霄,飞甍临广陌。

其中多佳人,一一倾城色。

弦歌发新声,宛转谐金石。

馀响入青云,高唱娱日夕。

往来道旁者,岂无知音客。

安得褰衣裳,和歌于其侧。

日暮门墙外,伫望空叹息。

西北有高楼

【明】 郑学醇

高楼临大道,榱构起参差。

惠风流阿阁,旭日衔双扉。

思妇谁为容,绵带罗裳衣。

当户理清瑟,音响何一悲。

良人久燕赵,宛转守空闺。

朝至春花妍,日暮华色衰。

不惜朱颜改,所嗟时易违。

君亮执高谊,白首以为期。

拟古诗十九首(其五)·西北有高楼

【明末】 陈子龙

绮楼照朝阳,春风正依因。

都梁展衾素,裛粉不及晨。

盈盈户牖间,踯躅意未申。

红颜谁揽持,弦歌动我神。

哀音乱心曲,不敢听其真。

强君一徙倚,他人难具陈。

持此悲伤意,谁能感所亲。

知者亦已稀,三叹徒苦辛。

西北有高楼

【明末清初】 柳是

腾云冠高漳,绮吗疏层台。

此日俦旷素,秀竞绝盈苔。

隐隐东南轩,玉指弹何哀。

鳞波障人意,叠起愁为开。

坚持如断雾,游曳随飞埃。

缥渺何足感,良会无新裁。

罗襦未弃色,檀水未成灰。

劲翮即以息,红颜何繇摧。

拟古诗二十首(其五)·拟西北有高楼

【清】 弘历

高楼一何迥,西北来天风。

绮疏张四面,云甍飞三重。

其上何所置,笙歌罗绮丛。

中有窈窕人,含悲独无悰。

毋乃卖饼妻,离弦感曲衷。

一弹怀菤葹,三叹置丝桐。

仰望层云间,愧彼双飞鸿。

拟古诗·西北有高楼

【清】 戴廷栻

西北有高楼,徙倚聊淹留。

平原千余里,远道何悠悠。

日夕回风起,河水散乱流。

相思杳难托,登高翻更愁。

拟西北有高楼

【清】 朱鼎鋐

高楼矗层云,清夜焚兰熏。

素帏先受月,悄然照罗裙。

借问月中人,顾我何殷勤。

相怜必同病,各自爱清芬。

月即不自语,我意转自殷。

中心如皎月,清光常为君。

天边见月光,千里忆离群。

西北有高楼全文阅读 两汉·佚名《西北有高楼》

注:现代著名画家贺天健(1891一1977)的画作

相关问答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各题。(5分)西北有高楼(古诗十九首)...

[最佳回答]小题1:B小题1:我们可以从那跌宕回环的琴韵和“叹”息声中,隐隐约约“看见”(暗含)了一位蹙眉不语、抚琴堕泪的“绝代佳人”(女子)的身影。小题1:“...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求破解?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是说西北有一座高楼,与天上的云彩一样高,宏伟壮观。你还别说,西方真还有一座高楼,那就是拉萨的布达拉宮。我记得五世达赖喇嘛写...“...

西北有高楼小说作者?

西北有高楼是由知名作家梁羽生所写,这本小说以几个主要的角色为中心,讲述了一段发生在中国北方的历史故事。小说中的人物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复杂而引人入胜...

西北有高楼作者是谁?

《西北有高楼》是中国作家沙·瓦提提的作品。沙·瓦提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作家,他以描绘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维吾尔族文化为主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小说和...

古诗《西北有高楼》内容?还有解析?

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接着是铿然“一弹”,...

西北有高楼小说是双男主吗?

西北有高楼小说是双男主西北有高楼的作者穆卿衣,没有结局。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乡村邮递员》《无相》《空相》《离相》《花箭》《沧浪之水...西北有...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是什么意思?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的意思是: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向上与浮云齐平。这两句诗是形容楼之高,并且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哀愁和感慨。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描...

西北有高楼一句?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不惜...

孔雀东南飞西北有高楼典故?

源自1935年,陆佩如先生在巴黎大学的一次答辩。在这次博士论文答辩会上,主考人向陆佩如先生提出了一个怪问题:“《孔雀东南飞》这首古诗里,有“孔雀...源自19...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的感情基调?

这是一首写知音难觅的诗。从诗意看,诗中主人公是一位在生活中因失意而彷徨的人。凄凉的弦歌声从重门紧锁的高楼上隐隐传来,其声调的悲凉深深地感染了楼下听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