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在《五色蝴蝶赋》中写道:“或玄如阆风之鹤,或赤若炎州之雀;或黄如金衣公子,或缟若雪衣慧女;或彪炳如长离之羽,或错落如孔爵之尾;......或青如木难之珍,或红如守宫之殷;或绿若雉头之毳。或晃如鹦鹉之背;......或炯炯如银睛,或煇煇若金星;或紫似河庭之贝,或蓝同琼岛之瑛。”
纳兰笔下的五色蝴蝶可谓是姹紫嫣红、光辉夺目。来自科尔沁的孝庄皇后就如这只轻盈飘飞的五色蝴蝶。
提起孝庄,尤其是年轻时期的孝庄,8090的朋友们是不是马上想到的是演员宁静呢?讲真,实在是尤小刚导演的电视连续剧《孝庄秘史》太成功了,深入人心。
介乎于戏说与正说之间的电视剧连续剧《孝庄秘史》,诉说着在那个血与火的年代,那段情与爱的悲歌,所给我们带来的欢笑与感动,谁又会介意哪段是戏说哪段是正说呢?
孝庄文皇后,本名布木布泰,姓博尔济吉特氏,蒙古人。死后累加的谥号有点长,称“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史称,孝庄。
而纳兰性德毫不吝啬地用最华丽的词语去歌颂这位集美貌、灵气和智慧于一身的蒙古格格。布尔布泰有四个哥哥,大哥乌克善、二哥察罕、三哥索纳穆、四哥满朱习礼;和一个有名的宸妃姐姐:海兰珠。在她高贵美丽的身体里流淌的是成吉思汗的血液,(成吉思汗二弟哈撒儿的后裔)充满了勇敢、刚毅、信心、智慧。
科尔沁,风吹绿草遍地开花的天然牧场,孕育出了一群千姿百态、美艳绝伦的蒙族少女,孝庄皇后就是羽化升天的一只最美丽的五色蝴蝶。
布尔布泰在美丽的科尔沁草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度过了13年,这时的她还是个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小格格。秘史上,还有段在草原上与多尔衮的美好相识。然而满蒙的政治婚姻使得本该享有的甜美浪漫爱情从她身边悄然离开,13岁的她,从此宫门一入深似海,使她不得不去面对波云诡异的宫廷斗争。
《孝庄秘史》里的宁静,史书里记载的玉妃,都有着“满蒙第一美女”的美誉。可是孝庄并没有如各种历史小说和影视剧中描写的那样备受万千宠爱。皇太极封了一后四妃,把她们分别置于凤凰台的五宫之中。庄妃的姑姑哲哲位居中宫皇后之位。在四妃中,庄妃入宫最早,却位于四妃之末。
清宁宫中宫大福晋哲哲,为国君福晋,称皇后;东关雎宫福晋海兰珠为东宫大福晋,称宸妃;西麟趾宫福晋娜木钟,为西宫大福晋,称贵妃。东衍庆宫福晋巴特抹澡,为次东宫侧福晋,称淑妃;西永福宫福晋布木布泰为次西宫侧福晋,称庄妃。
看了这些册封的五大福晋的名号和对应的宫名,可以窥探出某种意韵出来。清宁宫《周易》有乾坤二卦,代表天气。“乾清”、“坤宁”寓意天地清宁,天下太平,自然符合皇后的身份。
关雎宫是皇太极和宸妃海兰珠居住的寝宫,看到关雎二字,一眼便知皇太极对海兰珠的宠爱。“关关雎鸠”是指一种雎鸠水鸟在一起嬉戏所发出的叫声,古人用其寓意男女情爱。皇太极选择“关雎”作为宫名,也是对宸妃的深笃感情。
那么庄妃呢,寝宫叫做永福宫。“永福”二字出自《仪礼》,为福寿长久之意。和其他几宫的名称比较来看,大气不足典雅不够,甚至还有些俗气。
皇太极心尖上的宸妃海兰珠,儿子夭折,红颜薄命。庄妃在永福宫生下顺治福临,活到75岁。不得不说,命运真爱捉弄人。
李商隐曾用蝴蝶来比喻西施赵飞燕姐妹等后宫佳人,但是这些倾国倾城的佳人们要么花开一季,红颜薄命,要么秽乱宫闱,成为红颜祸水。庄妃这只格外绚丽的“五色蝴蝶”跟她们绝不相同。
在清朝创业维艰、战事紧张的阶段,她作为一个妻子在后方默默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而后,拥立两位小皇帝登基,处身于权利漩涡的最中心,她却与武则天慈禧不同,她只以一位母亲、祖母的自然身份,在皇帝背后默默地奉献心血、智慧和才能。以“予局深宫,不闻外事”自说,将自己做出的巨大贡献,全部归功于她的丈夫、儿子和孙子。
毛主席曾经这样评价清朝的两个突出的女人:清朝有一个好女人,一个好女人就是孝庄,坏女人就是慈禧。她们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临朝太后,都处在政治权利漩涡中心,历经三朝。但是两人的政绩却截然不同,一个兴国太后,一个亡国太后。
“你熟谙历史,贯通古今,能告诉我什么是历史吗?
笑答:历史就是男人的故事。你不见历史history就是由男人his和故事story二字组成吗?虽是笑谈,却又有那么点妙语解颐。要不怎么在卷轶浩繁、汗牛充栋的史籍里面,书写的满眼都是男人的历史呢?
这个有着美丽的容颜和传说,也有着不朽的业绩和功勋,还有着道不尽的爱恨情仇,成功地书写着自己的历史也在改变着世界的传奇性女人孝庄,就是历史长河中那只最绚丽的五色蝴蝶。
拉马头琴的男子图片来自网络
库伦旗沙漠笔者拍摄
本图片来自网络
一 、一首乐曲背后的故事
《乌尤黛》是流传于科尔沁草原上的一首民歌的名字,讲述的是一位名叫乌尤黛的蒙古族少女,她美丽、纯贞、善良。一位年轻的喇嘛爱上了她,可是,乌尤黛的额吉(妈妈)却不同意这桩婚事,坚持把女儿嫁给了一个财主。忧伤中,年轻的喇嘛在草原上四处寻找着心上人,并创作了这首乐曲,用琴声呼唤着她的名字。乐曲旋律优美,如泣如诉,包含着对乌尤黛的无尽思念,和对命运的无言的抗争。
资料显示,《乌尤黛》诞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科尔沁草原,这片区域包括科尔沁左翼三旗和右翼三旗,也包括库伦、奈曼、扎鲁特、开鲁、郭尔罗斯等地。地理上,科尔沁草原与辽宁、吉林两省相邻。历史上,统领这些旗属的的盟主,多为中旗的蒙古王爷,即清初时的奥巴台吉,和后来的左翼的莽古斯一系。奥巴,科尔沁部世袭首领、封号土谢图汗。奥巴死后,莽古斯子宰桑一系崛起,也就是清初的孝庄文皇后父系一支。这一支因其在追随努尔哈赤、皇太极打江山的过程中,出力最多,战功也最著,因而受封的铁帽子王也最多。只是在清后期,由于僧格林沁的崛起,草原盟主的大位才渐落到科左后旗一系。
乌尤黛嫁的财主,应该就是科尔沁草原上的这些王公子弟们,因为其他人是不敢称为财主的。
其实,在财主看上乌尤黛的时候,她和她的父母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唯一的出路是和喇嘛私奔,跑得远远的,代价是父母及家人因此被牵连。也或许是一夜幸福,换来第二天的被抓、被杀。因为一匹马是跑不过财主的马群的。另一首蒙古民歌《可爱的海溜马》中昭示了这种命运。因为,在四十年代的科尔沁草原上,依旧是各旗的王爷们说了算。因此,骑上再好的马,乌尤黛和喇嘛也是跑不出王爷们的手心的。
乌尤黛的美,不能说是闭月羞花,也不能说是摄人心魂,只能是一种草原姑娘所具有的朴素的美。从气候上说,科尔沁草原虽则水草风美,却是风沙甚大,人说这里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即使在上世纪初期,气候和环境因素可能比现在好得多,可草原气候特点和饮食习惯也决定了乌尤黛的美,不是纤纤细巧型的,不是含羞欲放型的,而是会骑马、会挤奶、会唱蒙古民哥、吃牛羊肉、喝奶茶的蒙古族少女的美。情感上,真挚热烈;身材上,丰润突兀。在扎鲁特,在库伦,在保康,或是在开鲁、奈曼旗等地的街头上,你眼睛里见得到的纯朴的蒙古族美女,应该就是乌尤黛的比照。
乌尤黛是一位牧民的女儿,在草原上唱着歌赶着羊群时,才是最美的。
二、一种突如其来的痴迷
音乐,解析着蒙古民族对生命、生活、自然、爱的理解与认知。一个人,当他脑海里积累了一些东西后,也会生出一种认知。我相信,人的一生中,会在一个场景下,去遇上并喜欢上一个看起来陌生、不可攀、不可知的事物的。如《乌尤黛》之于蒙古民歌。
《乌尤黛》这首乐曲,我听了大约有10多年时间了吧。母亲过世后,《乌尤黛》或者说蒙古民歌的旋律,一夜之间走进了我的心魂,说起来不可思议,但就是突然之间想听了,而且听的如醉如痴。其实,母亲本身并不是蒙古族,我的家族里面也没有蒙古族血统。冥冥之中,也许是母亲引导的,这样,我便从此听进去了蒙古音乐。
从《乌尤黛》开始,这些年来,我一路在科尔沁、喀喇沁、郭尔罗斯、赤峰等地的草原上,去聆听这种来自草原上的声音,虽然听不懂蒙语,但是乐曲本身是不需要语言的,只要你有一定的生活阅历,了解一些蒙古人的生活习俗和历史传统,然后沉下心去听就可以了。于是,草原的深沉与广阔,浪漫与忧伤、自由与信仰,以及英雄与史诗、传说等,在歌声中,在乐曲中,慢慢的成为一种让人心驰神往的东西,督促你去学习和探索。
在后来,不仅是《乌尤黛》,其他地区的蒙古音乐,也慢慢的从陌生中走来,从遥远的地方走来,飘浮在耳朵里,沉醉在心里,又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画面,或是一位在放羊的姑娘,或是一位在诵经的喇嘛,也或是一位喝着烈酒、吃着手把肉的牧民汉子。这些画面可能是一种简单的,非理性的认知,因为在草原上,不仅仅是有音画,还有狼群,荒漠和杀戮。而蒙古人,也是一个以肉食为主的民族。
有了这些认知,再去听《乌尤黛》,在优美的乐曲中,你就会理解了坠入情网中的喇嘛内心的伤痛有多深,又是多么的孤独无助。因为在音乐中,美丽的乌尤黛是在草原上翩翩起舞呢,她周围有风信子,有达玛花,有苜蓿草。喇嘛是以流泪的笑,去赞美乌尤黛的美丽的,笑得眼里流血,笑得肝肠寸断。舞中的乌尤黛,也以柔美,以坚贞,以相知相爱回应着。当命运的鞭子举起来时,这一切嘎然而止了。
另一首科尔沁民歌《母亲》,也是以这样的风格,来诠释母爱、善良和思念的。在清晨,母亲煮着奶茶,看着着沾着露水的草原,期盼着小羊糕快快长大,她的孩子们快些长大!母亲善良、勤劳、美丽,可长大的了孩子们,却是无力阻止母亲离去的脚步……
蒙古人的忧伤,可能没有多少眼泪,更多的是一种坚忍,这可能也是一种民族性格吧。
三
由《乌尤黛》,我喜欢上了蒙古族音乐,也喜欢上了科尔沁蒙古史。
读史可知,其实数百年来,统领科尔沁草原的王公贵族都是一家人,既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图·哈撒尔的子孙。封地在此。科尔沁,蒙语弓箭之意;哈撒尔,是成吉思汗的卫队长,是掌管亲军的人。这意味着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的蒙古人,更加的骁勇善战。草原上的王爷们也是世袭制,他们的领地也是从今天的通辽地区,一直延伸到吉林省边缘的嫩江一线,甚至更远。在过去,以四平为界,西北地区基本都是科尔沁蒙古的地界。元朝时是这样,明朝时也是这样。在这片草原上,始终是由领主说了算的。失势时,蒙古马队可以在一夜间退回到大漠深处,也可以在一夜之间,潮水一样从草原上冒出来,给你致命一击。
而到了清朝,这种承袭制度更是达到了顶峰。父祖在北京城做官,子孙们则在草原做人主,长大后再入朝做官,并娶爱新觉罗氏的公主格格们,成为额附、郡马。而生下的孩子,再迎娶或嫁给北京城里的皇室子嗣。在有清一代300年间,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不绝,是谓满蒙和亲,其实称做“北不断亲”更准确一些。康熙皇帝曾经说过:“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蕃耳!”这话算是道尽了和亲的本质,就是清以蒙古各部为长城,用以屏护朝廷。满蒙之间,也不再是狼与肉的关系,而是姑姑与侄子、舅舅与外甥之间的血亲关系。和亲,使蒙古各部的王公们有了面子,因为他们与大清皇室成为了儿女亲家;也有了里子,正如顺治皇帝所说:“朕世世为天子,尔等亦世世为王,屏蕃百世。”一语道出了数百年间,生活在科尔沁草原上的哈萨尔的子孙,长盛不衰的秘密。
《乌尤黛》是唱给草原听的,而草原的主人却不一定是歌者,而是王爷,是王爷的子嗣们。据说,科尔沁左翼中旗的始祖莽古斯,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有祖先的陵寝在,后人就知道自己的故土在哪里。”这话没错,莽古斯用自己的智慧守护住了草原,在与后金努尔哈赤的争战中,人虽然打败了,却因此得到了天大好处,不仅自己被恩赏了后金公主,还为子孙们捧住了一只金饭碗。有清一代300年间,这一家族世代荣华,用度不尽。
在中旗的草原上走一走,你会发现这里很辽阔,很悠远,看不到边际,也不知边际在哪里……
四
据说,莽古斯性喜游猎,一次醉酒后走丢了,侍从们只在草甸子里找到了王爷的一只靴子,怀疑是被狼吞噬了,后来家人们就把这只靴子埋在了查干湖附近的长山镇库里村,这个地方,也因此成了大清最显赫的一支蒙古家族的祖坟所在地。风水真是一门大学问,当然,也需要有心人去用心布置。距此处不远,即是北流松花江与嫩江合流处,有大气势。后来,莽古斯的子孙们也葬到了这里,最著名的要数宰桑·布和,他有一个显赫的诨号:“大清第一老丈人”,这是他的子女们给挣下的。
宰桑育有四子二女,都是大清朝的风云人物,兄弟虎豹,姐妹成凤。他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皇太极,其中,长女名叫海兰珠,是为关瞧宫宸妃。巧的是,海兰珠的小名就叫乌尤黛(一作乌优塔),史载其美肤如玉,而乌尤黛汉译就是美玉的意思。
如果说歌中唱的乌尤黛就是海兰珠的话,有点让人不敢相信。因为和追求她的喇嘛相比,二者身份相差太悬殊了,即使草原的夜晚再浪漫一些,篝火烧得再旺一些,喇嘛也是无缘近前的,只能远远的看着,在心里暗恋着,因为海兰珠要嫁的人是后金的主子皇太极。海兰珠是在26岁时才出嫁的,从身份和地位上讲,尤其是在那个年代,简直不可思议,原因没人知道,也无史料记载。海兰珠在沈阳的皇宫里生活了5年,在31岁时便早逝了,死因是皇八子早逝,思子过度,这一年是1641年9月。草原的天是蓝的,可海兰珠却不能回去了……
说起来,皇太极也真心喜欢她,性情中人,闻说海兰珠去世后,急忙从大凌河边的松锦前线赶回来,不和大明的祖大寿打仗了,国事也不管了,回到宫中,扶棺而泣,甚至因伤心过度,数次昏厥。自此以后,皇太极时常“忽而减食,圣躬违和”。两年后,一代雄主竟撤手西去。由歌及人,海兰珠是不是歌曲中唱的那个乌尤黛,因年代久远,已经没人说得清了。但是,喜欢听《乌尤黛》的人,还是会去想象一些事情,想着草原上的风,草原上的人……
五
宰桑的次女名叫布木布泰,12岁入宫,即为孝庄文皇后,小名大玉儿。也是以玉为名,一块美玉。这还没完,宰桑的亲妹妹也嫁给了皇太极,就是孝端文皇后,名哲哲。
生女为凤,那么宰桑的儿子们又如何呢?史载,宰桑生有四子,其中二子察罕早逝。不过这个早逝的二子,有一个了不起的儿子,名叫绰尔济,因战功卓著被封为多罗贝勒。绰尔济娶的是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的女儿,而生的两个女儿则嫁给了顺治皇帝,其一为孝惠章皇后,其二为兰淑妃。他的另外三女也分别嫁给了皇室子嗣。怎么样?这关系有点乱吧?对了,和亲嘛,人伦和幸福都在其次,政治是第一位的。
宰桑的另外三子,长子乌克善,也是因功受封为卓哩克图亲王,诏世袭罔替。三子阵亡,其子袭封为多罗郡王,诏世袭罔替。王府在通辽与双辽交界处的巴彦塔拉镇。四子满珠习礼,因军功受封为达尔罕亲王,诏世袭罔替,并统左翼。据说,分家时,中旗的领地被划为三十份,其中达尔罕亲王分得九份,称为东九家子;卓哩克图亲王分得九份,称为西九家子;绰尔济贝勒分得七份,称为七家子;多罗郡王分得五份,称为五家子。虽然是兄弟分家,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片草原本质上还是一家人的,他们才是这片草原上的王。
不仅如此,宰桑的两个兄弟,一位是明安,另一位是洪果尔,分别是世袭罔替的科左前旗和后旗的王爷。可以说,在清初的科尔沁草原上,莽古斯一系绝对是一方霸主。直到后来的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的出现,才略有改变。僧格林沁被倚为“大清柱石”,“北有僧格林沁,南有曾国藩”。说的是清末的两位干臣,二人武力傎都是一等一的。僧格林沁更幸运一些,因后旗的王爷无子,便由一位北京雍和宫的喇嘛推荐,选择了僧格林沁做义子,并继承王位。而这位父王的身份是道光皇帝的亲姐夫。
六
应该说,科尔沁草原是一个出民歌的地方,也是一个出英雄的地方。在清史中,能征惯战的科尔沁勇士被努尔哈赤、皇太极们笼络着、利用着,史载“每战,必与兵随”。就算是同为蒙古汗室的林丹汗,最后也是被满蒙联军打得落败而逃,直至死在了青海打草滩,年仅41岁。“必与兵随”的结果是,大清迫使朝鲜称臣,大明亡国,36岁的崇祯帝也自尽身亡,39岁的李自诚也败走他乡,后在湖北山中,被地方乡勇一锄头击死。另一位明末的枭雄张献忠,则在清军进军四川时,被豪格的八旗勇士一箭射死。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尔沁这个大清后方稳固了,清军才可以挺进山海关,一路征剿,进而统一全国。
回报是,科尔沁的王爷们,可以世代称王,共享富贵。满蒙联姻,也主要指的是科尔沁各旗属。在法库县,有郎姓(钮祜禄氏)、关姓(瓜尔佳氏)、唐姓(他塔拉氏)等满族大姓人家,前身均为随公主、郡主们嫁到这里的家奴,或守陵人。而大清国的主子们,上至皇帝,下至诸王贝勒,迎娶科尔沁王公的女儿,也成为一种必然与必须。因为,这是江山社稷的需要。与《乌尤黛》差不多同时期的另一首英雄史诗乐曲《嘎达梅林》,其诞生地也是在科尔沁草原上。嘎达梅林,汉名孟青山,扎兰屯人。梅林是官职,嘎达是蒙语老小的意思。他是十二世科左中旗达尔罕王爷的侍卫头领。“达尔罕”,是中旗王爷的封号。
《乌尤黛》展现的是柔美的一面,《嘎达梅林》则展现的是英雄的一面。其实,嘎达梅林的部从不足1000人,在张作霖的军队打击下,失败被俘,后被其妻子牡丹其其格从长春的监狱里救出。牡丹也是一位侠女子,上世纪40年代,曾有长春的媒体采访过她。据闻,嘎达梅林是在第二次被抓后,才英勇主义的。有意思的是,嘎达梅林是为反抗王爷解禁草原起事的,就是反对外来人丁开垦草原种庄稼。可现在,地理上有一个专有名称叫“科尔沁沙地”,说的就是草原被开垦后的恶果。
草没有了,地是盐碱地,后来又成为荒漠,在荒漠上种庄稼,可想而知。据说,肆虐北方各地区的沙尘爆,就来自于科尔沁沙地。历史因果,是耶?非耶?
七、补记
(一)
日前,在网络上看到一则《乌尤黛》的视频,屏幕上配有一段文字,抄录如下:
“……乌尤黛出生在库伦旗上养蓄牧村,因为生得美丽,引来四面八方的人前来提亲,后来在她二十四岁那年,嫁给了一个叫布和特木尔的牧民……”
在这里,《乌尤黛》被指为库伦旗民歌,乌尤黛的居住地,所嫁的人,她出嫁的年龄,都有指向。另外一篇名为《库伦蒙古民歌浅析》(作者巴·苏和、特日乐)的文章中,作者也写道:“乌尤黛是库伦养蓄牧艾里(村)人,她生来就有超人的伶俐和绝伦的美貌,远近的巴彦、诺彦倚仗钱财地位,都想娶她为妻。可乌尤黛未被他们的金钱和地位诱惑,偏偏嫁给了贫苦的牧民布和特木尔。”
似乎这就是答案,也似乎这就是真实的乌尤黛,纯朴善良,坚贞美丽。
笔者在卫星地图上查找了一下上养蓄牧村,发现其位于库伦旗西北部、养蓄牧河右岸,村边即是有八百里翰海之称的“塔敏查干沙漠”。这个结果,有点让人不敢相信,库伦旗笔者去过多次,淌过养蓄牧河,也曾在塔敏查干沙漠上飙过车,河水是清澈的,沙漠也是干净的——但笔者还是难以相信,在这样的地貌和气候条件下,会有美貌如乌尤黛这样的女子出现?因为歌中的乌尤黛,是如月亮般灵秀的女子,是如一株沾过雨露的花蕊……
库伦,蒙语庭院的意思。出沈阳西北,沿101国道经彰武县哈尔套镇北转不远,即进入库伦旗。这里有安代舞,有世界上最好的荞麦,有兴盛一时的喇嘛教,有圣地三大寺。当然,这里在春秋时节也会有漫天风沙,也会有草原气候和沙漠地貌形态下的人文习俗。
在《库伦蒙古民歌浅析》一文中,《乌尤黛》的汉译歌词是这样的:
你那月亮般的容颜
是众目中盛开的鲜花
你那苹果般俊秀的面庞
时刻铭记在我心坎
……
你那苗条秀丽的身段
是那样使人迷恋
你那绿色的长袍
将胸脯撑得那样丰满
这其中,“绿色的长袍”和“丰满的胸脯”,是蒙古族少女的真实写照。在饮食上,因为蒙古族人是以肉食、奶制品和饸饹为主。饸饹,即是用荞麦压制出的面条,配以酸菜肉汁卤子,吃起来味道也不错。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而在民间也有一种说法,饮食上以动物油脂为主,是女性硕胸的不传之秘。由此,《乌尤黛》的形象呼之欲出……
“在歌曲结尾处,有一首诗写得更是感人至深:
(我)若是会飞的蝴蝶
啊咳乌尤黛
定会落在你的袍襟上
永生翘望你明亮的双眼
只因不是会飞的蝴蝶
啊咳乌尤黛
只有眼泪汪汪的停在这儿
目送你去遥远的地方”
(二)
一位通辽的文化学者曾说过,在科尔沁草原上,如果有小伙子喜欢上了一位姑娘,求之不得,那么这位小伙子就会备上一份厚礼,去请求当地的民间说唱艺人给编首歌,把姑娘的美和自己的爱慕之情,一同写进歌里,然后在草原上传唱开来。也许,《乌尤黛》就是这样被传唱出来的。这种表达方式很特别,也充满了浪漫气息,这才是蒙古族人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在传唱中,一人之口,变成万千人之口;一人之心事,也变成了万千人之心事,去不断的描述姑娘的美,描述思念者的忧伤——在毡房里,在草原“奈日”上,在“那达幕”的前夜……歌者会不期而至,然后席地而坐,拉响马头琴,去说着唱着,渴了累了,有人会递过来一碗烈酒,就这样,一直唱到天明。歌中的人和事,也在人们的心中,引发共鸣。最后,心中的姑娘,被传唱成为了草原美丽的化身……
这也是科尔沁叙事民歌的特点。比如《乌云珊丹》,比如《达古拉》,也比如这首《乌尤黛》。歌的名字即是姑娘的名字,唱起这首歌,就会想起姑娘的美,自然,也就明白了小伙子心中的思念与哀伤。在传唱中,也会融合进一些浪漫或忧伤的曲调,并配上新的歌词,最后演进成为一首草原民歌的经典作品,被人们喜爱着、传唱着,直至跨越时空。而心中的这位姑娘,也就会一直留在歌声里,任凭岁月老去,歌声却不会老。
——喜欢她,就去编写一首歌,把自己的爱慕之情,传唱到草原上……
在传唱中,这首《乌尤黛》也被歌者注入了不同的地域元素,于是才有了各地方的不同版本,包括科左中旗、扎鲁特旗等地方。从地理上讲,这些地方都属于科尔沁草原,也都有与《乌尤黛》相似的生活环境:美丽的草原,可爱的姑娘,暗恋的喇嘛。至于乌尤黛到底是哪里人,因年代久远,已经没人说得清了。对于喜欢科尔沁民歌的人来说,只需要闭上眼睛,静静地去欣赏就是了,你听——
“想你呀想你
令人恍惚令人迷
哦乌尤黛
真想把你动人的容颜
融在我的念珠里……”
2020年8月23日修改于沈阳
相关问答
穿越之多尔衮本纪重生之多尔衮多尔衮的专宠福晋情迷多尔衮独步天下我们寝室强力推荐的。多尔衮的专宠福晋,大玉儿传奇,蝴蝶一玉孝庄,独步天下
多尔衮的专宠福晋,大玉儿传奇,蝴蝶一玉孝庄,独步天下穿越之多尔衮本纪重生之多尔衮多尔衮的专宠福晋情迷多尔衮独步天下我们寝室强力推荐的。
表面上看,王夫人和赵姨娘都是贾政的老婆,实际上她们的差距是相当大的。在古代,妻都是明媒正娶过来的,她的地位是受宗法制度保护的,一般是不会动摇的。而妾...芳...
一.“三寸金莲”:扭曲的审美观几个人摁住四五岁的小女孩,不顾女孩的哭喊,用长长的布条把脚紧紧裹住,使其皮肤溃烂、脚骨折断,然后变形,最后成为又小又尖的...底...
艳、赵飞燕3、才女:李清照、蔡文姬4、红颜祸水:妲己、褒姒5、武将:穆桂英、佘赛花...政班固祖姑侍太后)班昭(班固之妹,后宫妃嫔教师,著有:东征赋)...
在蒙语中,“斯琴”并不是一个姓,“斯琴”在蒙语中的意思是聪明伶俐。蒙古族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家姓”,只有部落、氏族的“族姓”。比如,腾格尔并不姓“腾”...
1.《回家的诱惑》——《无法原谅》战歌起,我相信大家都会跟着唱:为所有爱执着的痛为所有恨执着的伤我已分不清爱与恨是否就这样血和眼泪在一起滑落我...最...
我觉得让我最心疼的“过气演员”是舒畅。舒畅,1987年12月1日出生,中国内地女演员。1992年,年仅五岁的舒畅参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我的故事》出道,算是...
清朝时,女子的发饰都是逐渐演变的,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特色,现在许多的清宫剧中出现的大拉翅是清后期才出现的。以下内容长文预警!多...(...
每一首经典的老歌都是一段难忘的回忆,静下心来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逝去的时光记忆中有哪些经典老歌是让你记忆犹新的?说说"你"与"歌"的故事吧!排名不分前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