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孙悟空、沙僧二人拜别观音,一起驾云前往花果山,路上孙悟空心里有些急躁,偏偏沙僧又飞得慢,于是招呼一声就要驾云先走。沙僧赶紧上前一把扯住:“大哥不必这般急着去掩人耳目,小弟与你一路同行。”孙悟空有苦难言,却也只能耐着性子等沙僧一起前往。
第四十六难:难辨猕猴
不多时来到花果山,二人落下云头至水帘洞前,果然见一个孙悟空高坐石台之上,也是火眼金睛,也是黄发金箍,身上穿着一般无二的锦布直裰,腰里系着虎皮裙,手里也拿着一条金箍棒。孙悟空见了怒火中烧,擎出金箍棒上前喝骂:“你是哪里冒出来的妖邪?竟敢变作老孙模样擅入我洞府,欺占我儿孙!”
那一个孙悟空也不答话,挥起金箍棒上来就打,等两个孙悟空纠缠到一起,才是真的不能分出彼此,一般模样,一般妆束,一般的金箍棒,甚至连攻防招式都如出一辙。
沙僧见两个孙悟空各踏云光至半空争斗,想要上前却不知该帮谁,思索良久去到水帘洞前喝退群猴,掀翻石桌石凳找寻行李,结果一无所获,他自然不知身后仅半步之遥的瀑布即是一处玄妙所在,只得愣在原地不知所从。
打斗着的孙悟空见沙僧正举目观望,叫道:“沙僧,你既不能相助,且回去找师父复命,只说老孙正与此妖打上南海找菩萨辨个真假。”
沙僧别无他法,依言驾云离去。
两个孙悟空且打且行来到南海落伽山,一众护法往潮音洞急报:“菩萨,有两个孙悟空打斗至此!”
观音领着木叉、善财、龙女出洞观望,高声喝道:“孽畜哪里走!”
两个孙悟空各自收了攻势,相互拉拉扯扯近前奏上:“菩萨,这厮果然和弟子一般无二!沙僧肉眼愚蒙不能分辨,我二人自水帘洞一路打斗至此,请菩萨慧眼明辨,与弟子分出个真假!”
一个孙悟空说完,另一个孙悟空如旧叙说一遍,只字不差,语气无他。
“你二人放手各自站开,待我细看!”
两个孙悟空撒手各自站立,嘴上却不安生。
“我是真的!”
“你是假的!”
观音把木叉和善财唤道跟前悄声吩咐:“你二人各稳住一个,待我念动《紧箍咒》,看哪个疼的厉害便是真的,哪个不疼自然是假的!”说完默默念动法咒,却见两个孙悟空一同抱头倒地打滚,齐声叫喊:“菩萨莫念!莫念!”
观音停口,两个孙悟空却又跳起来相互拉扯嚷叫。观音无计可施,着木叉、诸天上前助力,一众神将望着两个孙悟空目瞪口呆,无处援手。
观音再叫一声:“孙悟空!”
二人一起停手近前。
“当年你官拜弼马温,大闹天宫时诸神皆认得你,你且上天宫辨明。”
两个孙悟空又一路打斗飞到南天门外,广目天王领着马、赵、温、关四将执起兵器阻拦:“哪里去!此间可是随意争斗之处?”
两个孙悟空异口同声:“我因保护唐僧往西天取经,在路上打杀几个毛贼被唐僧逐去,我去南海找菩萨诉求,岂知这厮却变作我的模样打伤唐僧抢走行李,去到我那花果山占山为王.....我二人方才自水帘洞一路打到普陀山请菩萨明辨,怎知菩萨却也为难,因此来到此间请诸天使使眼力,与我辨出个真假。”
众神将瞪着双眼观望半晌,却个个呆立当场不能言语。
“你等既不能辨,且让路待我去找玉帝!”
马天君急身找张、葛、许、邱四天师传报:“有两个孙悟空打上南天门,口称要面见玉帝。”说话间两个孙悟空已闯进凌霄殿,玉帝现身喝问:“你两个因何擅闯天宫?”
二人齐声高呼:“万岁!万岁!如今老孙秉教沙门,再不敢欺心诳上,只是这妖邪变作我的模样......”
玉帝传旨:“拿照妖镜来与他分个真假。”
李靖取出照妖镜笼住二人身形请玉帝与诸神一同观看,却见两个孙悟空的影子也是丝毫不差,紧箍、衣衫,甚至连毫毛也一根不多一根不少。
玉帝也辨不出真假,挥手赶二人出去。
一个呵呵冷笑,一个嘻嘻哈哈,两个孙悟空又打出南天门驾云西去:“我和你见师父去!”
“我和你见师父去!”
沙僧费了三个昼夜,从花果山回到唐僧身旁,把所见所闻细说一遍。唐僧甚感不可思议:“我只当是悟空打我一棒抢走行李......如此说还有另一个妖怪变作的悟空?”
“这妖怪还变出一个假师父,一匹假白马,又有一个猪八戒挑着行李,又一个我拿着锡杖......我当时恼怒难忍,一仗把我那假身打死,原来却是一个猴精所变。”
唐僧大惊失色,沉思不语。一旁猪八戒哈哈大笑:“正应了这老婆婆所说,都从东土往西天取经,却不是一伙儿的!”
那施主一家老小见沙僧回来,挤上前问道:“你这几日往何处讨要盘缠去了?”
“我往东胜神州花果山大师兄那里讨要行李去了,后来又去南海普陀山拜了观音菩萨,最后再去一趟花果山,如今转回府上。”
“这往返得多少路程?”
“约莫二十万里地。”
“爷爷哎!这几日里走这么远,你是驾云飞着去的?”
猪八戒:“若不驾云,怎能渡过那汪洋大海?”
沙僧:“我这本领驾云跟走路差不多少,若是我大师兄驾云,不消一两日便能往返。”
“各位老爷都是神仙?”
猪八戒:“我们不是神仙!那神仙们却都是我们后辈!”
正说话间,半空中突然一阵喧闹,众人开门去看,见两个孙悟空在云端正打的不可开交。猪八戒忍不住手痒,纵上云头大叫:“师兄,老猪助你一臂之力!”两个孙悟空齐声应道:“兄弟,来打妖精!来打妖精!”
那一家凡俗见猪八戒纵上半空,忍不住高呼:“这位老爷也会驾云哩!我家里当真来了几位会腾云驾雾的罗汉真仙......便是往日里发愿请斋,也请不来哩!”一家老小欢喜不已,赶紧去安置茶水斋饭尽心供奉,只是走远了却又忍不住担忧:“几位罗汉在天上打得天翻地覆,也不知会不会连累我家?”
唐僧见那老者喜忧不定,上前道:”老施主且安心,待贫僧收了徒弟去假存真,自然好生谢你。”
“不敢!不敢!”
沙僧近前:“师父且坐,我和二哥一人一个把他俩扯过来,你念念那
话儿 ,哪个头疼便是真的,不疼的自然就是假的。”“正是!正是!”
沙僧纵上云头高呼:“二位住手,且到师父面前辨个真假!”两个孙悟空被沙僧、猪八戒一人一个搀着落在门前,唐僧起身念动《紧箍咒》,二人齐声叫苦:“我们如此苦苦争斗,你又念咒作甚?莫念!莫念!”
唐僧赶紧住口,呆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也罢!也罢!兄弟们且看护师父,我与他去阎王那里再辨真假!”两个孙悟空又相互争斗着驾云远去。
师徒三人转身回屋,猪八戒问道:“沙僧,你在水帘洞见那个假八戒挑着行李,为何不抢过来?”
“我把那假沙僧当场打杀,群妖便围上来要拿我,我不及多想赶紧驾云离去。待我再和大哥回去时却不见那几人,更找不到洞门在何处,只有一帘瀑布。”
“你不知他那水帘洞之玄妙!前年我去请他时,只见他往水里一钻,须臾间便换了一身衣裳又跳出来,那洞门就藏在瀑布后边!”
唐僧:“悟能,既然你熟知水帘洞,可趁此时去把行李取回来。
管那猴子真真假假,即便回来我也不要他同去 。”“也罢!我这便走一趟!”
沙僧:“二哥,他那洞前有千余小猴儿,你一个人怕是应付不过来。”
“无妨!无妨!”
*天下只有似者难辨,所以可恶。然毕竟似者有破败,真者无破败。似者何益哉,似者何益哉!——李卓吾
却说孙大圣左手把沙和尚捻一把,右手把猪八戒捻一把,他二人却就省悟,坐在高处,倥着脸,不言不语,凭那些道士点灯着火,前后照看,他三个就如泥塑金装一般模样。虎力大仙道:“没有歹人,如何把供献都吃了?”鹿力大仙道:“却象人吃的勾当,有皮的都剥了皮,有核的都吐出核,却怎么不见人形?”羊力大仙道:“师兄勿疑,想是我们虔心敬意,在此昼夜诵经,前后申文,又是朝廷名号,断然惊动天尊。想是三清爷爷圣驾降临,受用了这些供养。趁今仙从未返,鹤驾在斯,我等可拜告天尊,恳求些圣水金丹,进与陛下,却不是长生永寿,见我们的功果也?”虎力大仙道:“说的是。”教:“徒弟们动乐诵经!一壁厢取法衣来,等我步罡拜祷。”那些小道士俱遵命,两班儿摆列齐整,当的一声磬响,齐念一卷《黄庭道德真经》。虎力大仙披了法衣,擎着玉简,对面前舞蹈扬尘,拜伏于地,朝上启奏道:
诚惶诚恐,稽首归依。臣等兴教,仰望清虚。灭僧鄙俚,敬道光辉。敕修宝殿,御制庭闱。广陈供养,高挂龙旗。通宵秉烛,镇日香菲。一诚达上,寸敬虔归。今蒙降驾,未返仙车。望赐些金丹圣水,进与朝廷,寿比南山。
八戒闻言,心中忐忑,默对行者道:“这是我们的不是。吃了东西,且不走路,只等这般祷祝,却怎么答应?”行者又捻一把,忽地开口叫声:“晚辈小仙,且休拜祝,我等自蟠桃会上来的,不曾带得金丹圣水,待改日再来垂赐。”那些大小道士听见说出话来,一个个抖衣而战道:“爷爷呀!活天尊临凡,是必莫放,好歹求个长生的法儿!”鹿力大仙上前,又拜云:——
扬尘顿首,谨办丹诚。微臣归命,俯仰三清。自来此界,兴道除僧。国王心喜,敬重玄龄。罗天大醮,彻夜看经。幸天尊之不弃,降圣驾而临庭。俯求垂念,仰望恩荣。是必留些圣水,与弟子们延寿长生。
沙僧捻着行者,默默的道:“哥呀,要得紧,又来祷告了。”行者道:“与他些罢。”八戒寂寂道:“那里有得?”行者道:“你只看着我,我有时,你们也都有了。”那道士吹打已毕,行者开言道:“那晚辈小仙,不须拜伏。我欲不留些圣水与你们,恐灭了苗裔;若要与你,又忒容易了。”众道闻言,一齐俯伏叩头道:“万望天尊念弟子恭敬之意,千乞喜赐些须。我弟子广宣道德,奏国王普敬玄门。”行者道:“既如此,取器皿来。”那道士一齐顿首谢恩。虎力大仙爱强,就抬一口大缸放在殿上;鹿力大仙端一砂盆安在供桌之上;羊力大仙把花瓶摘了花,移在中间。行者道:“你们都出殿前,掩上格子,不可泄了天机,好留与你些圣水。”众道一齐跪伏丹墀之下,掩了殿门。
那行者立将起来,掀着虎皮裙,撒了一花瓶臊溺。猪八戒见了欢喜道:“哥啊,我把你做这几年兄弟,只这些儿不曾弄我。我才吃了些东西,道要干这个事儿哩。”那呆子揭衣服,忽喇喇,就似吕梁洪倒下坂来,沙沙的溺了一砂盆,沙和尚却也撒了半缸,依旧整衣端坐在上道:“小仙领圣水。”
那些道士,推开格子,磕头礼拜谢恩,抬出缸去,将那瓶盆总归一处,教:“徒弟,取个钟子来尝尝。”小道士即便拿了一个茶钟,递与老道士。道士舀出一钟来,喝下口去,只情抹唇咂嘴。鹿力大仙道:“师兄好吃么?”老道士努着嘴道:“不甚好吃,有些酣单之味。”羊力大仙道:“等我尝尝。”也喝了一口,道:“有些猪溺臊气。”行者坐在上面,听见说出这话儿来,已此识破了,道:“我弄个手段,索性留个名罢。”大叫云:
道号道号,你好胡思!那个三清,肯降凡基?吾将真姓,说与你知。大唐僧众,奉旨来西。良宵无事,下降宫闱。吃了供养,闲坐嬉嬉。蒙你叩拜,何以答之?那里是什么圣水,你们吃的都是我一溺之尿!
那道士闻得此言,拦住门,一齐动叉钯扫帚瓦块石头,没头没脸往里面乱打。好行者,左手挟了沙僧,右手挟了八戒,闯出门,驾着祥光,径转智渊寺方丈,不敢惊动师父,三人又复睡下。早是五鼓三点,那国王设朝,聚集两班文武,四百朝官,但见绛纱灯火光明,宝鼎香云叆叇。此时唐三藏醒来叫:“徒弟徒弟,伏侍我倒换关文去来。”行者与沙僧、八戒急起身,穿了衣服,侍立左右道:“上告师父,这昏君信着那些道士,兴道灭僧,恐言语差错,不肯倒换关文,我等护持师父,都进朝去也。”唐僧大喜,披了锦襕袈裟。行者带了通关文牒,教悟净捧着钵盂,悟能拿了锡杖,将行囊马匹,交与智渊寺僧看守,径到五凤楼前,对黄门官作礼,报了姓名,言是东土大唐取经的和尚来此倒换关文,烦为转奏。
那阁门大使,进朝俯伏金阶奏曰:“外面有四个和尚,说是东土大唐取经的,欲来倒换关文,现在五凤楼前候旨。”国王闻奏道:“这和尚没处寻死,却来这里寻死!那巡捕官员,怎么不拿他解来?”旁边闪过当驾的太师,启奏道:“东土大唐,乃南赡部洲,号曰中华大国,到此有万里之遥,路多妖怪。这和尚一定有些法力,方敢西来。望陛下看中华之远僧,且召来验牒放行,庶不失善缘之意。”国王准奏,把唐僧等宣至金銮殿下。师徒们排列阶前,捧关文递与国王。国王展开方看,又见黄门官来奏:“三位国师来也。”慌得国王收了关文,急下龙座,着近侍的设了绣墩,躬身迎接。三藏等回头观看,见那大仙,摇摇摆摆,后带着一双丫髻蓬头的小童儿,往里直进,两班官控背躬身,不敢仰视。他上了金銮殿,对国王径不行礼。那国王道:“国师,朕未曾奉请,今日如何肯降?”老道士云:“有一事奉告,故来也。那四个和尚是那国来的?”国王道:“是东土大唐差去西天取经的,来此倒换关文。”那三道士鼓掌大笑道:“我说他走了,原来还在这里!”国王惊道:“国师有何
话说?他才来报了姓名,正欲拿送国师使用,怎奈当驾太师所奏有理,朕因看远来之意,不灭中华善缘,方才召入验牒。不期国师有此问,想是他冒犯尊颜,有得罪处也?”道士笑云:“陛下不知,他昨日来的,在东门外打杀了我两个徒弟,放了五百个囚僧,扌卒碎车辆,夜间闯进观来,把三清圣象毁坏,偷吃了御赐供养。我等被他蒙蔽了,只道是天尊下降,求些圣水金丹,进与陛下,指望延寿长生。不期他遗些小便,哄瞒我等。我等各喝了一口,尝出滋味,正欲下手擒拿,他却走了。今日还在此间,正所谓冤家路儿窄也!”那国王闻言发怒,欲诛四众。孙大圣合掌开言,厉声高叫道:“陛下暂息雷霆之怒,容僧等启奏。”国王道:“你冲撞了国师,国师之言,岂有差谬!”行者道:“他说我昨日到城外打杀他两个徒弟,是谁知证?我等且屈认了,着两个和尚偿命,还放两个去取经。他又说我扌卒碎车辆,放了囚僧,此事亦无见证,料不该死,再着一个和尚领罪罢了。他说我毁了三清,闹了观宇,这又是栽害我也。”国王道:“怎见栽害?”行者道:“我僧乃东土之人,乍来此处,街道尚且不通,如何夜里就知他观中之事?既遗下小便,就该当时捉住,却这早晚坐名害人。天下假名托姓的无限,怎么就说是我?望陛下回嗔详察。”那国王本来昏乱,被行者说了一遍,他就决断不定。
正疑惑之间,又见黄门官来奏:“陛下,门外有许多乡老听宣。”国王道:“有何事干?”即命宣来。宣至殿前,有三四十名乡老朝上磕头道:“万岁,今年一春无雨,但恐夏月干荒,特来启奏,请那位国师爷爷祈一场甘雨,普济黎民。”国王道:“乡老且退,就有雨来也。”乡老谢恩而出。国王道:“唐朝僧众,朕敬道灭僧为何?只为当年求雨,我朝僧人更未尝求得一点;幸天降国师,拯援涂炭。你今远来,冒犯国师,本当即时问罪。姑且恕你,敢与我国师赌胜求雨么?若祈得一场甘雨,济度万民,朕即饶你罪名,倒换关文,放你西去。若赌不过,无雨,就将汝等推赴杀场典刑示众。”行者笑道:“小和尚也晓得些儿求祷。”国王见说,即命打扫坛场,一壁厢教:“摆驾,寡人亲上五凤楼观看。”当时多官摆驾,须臾上楼坐了。唐三藏随着行者、沙僧、八戒,侍立楼下,那三道士陪国王坐在楼上。少时间,一员官飞马来报:“坛场诸色皆备,请国师爷爷登坛。”
那虎力大仙,欠身拱手,辞了国王,径下楼来。行者向前拦住道:“先生那里去?”大仙道:“登坛祈雨。”行者道:“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让我远乡之僧。也罢,这正是强龙不压地头蛇。先生先去,必须对君前讲开。”大仙道:“讲什么?”行者道:“我与你都上坛祈雨,知雨是你的,是我的?不见是谁的功绩了。”国王在上听见,心中暗喜道:“那小和尚说话倒有些筋节。”沙僧听见,暗笑道:“不知一肚子筋节,还不曾拿出来哩!”大仙道:“不消讲,陛下自然知之。”行者道:“虽然知之,奈我远来之僧,未曾与你相会。那时彼此混赖,不成勾当,须讲开方好行事。”大仙道:“这一上坛,只看我的令牌为号:一声令牌响风来,二声响云起,三声响雷闪齐鸣,四声响雨至,五声响云散雨收。”行者笑道:“妙啊!我僧是不曾见!请了,请了!”
大仙拽开步前进,三藏等随后,径到了坛门外。抬头观看,那里有一座高台,约有三丈多高。台左右插着二十八宿旗号,顶上放一张桌子,桌上有一个香炉,炉中香烟霭霭。两边有两只烛台,台上风烛煌煌。炉边靠着一个金牌,牌上镌的是雷神名号。底下有五个大缸,都注着满缸清水,水上浮着杨柳枝。杨柳枝上,托着一面铁牌,牌上书的是雷霆都司的符字。左右有五个大桩,桩上写着五方蛮雷使者的名录。每一桩边,立两个道士,各执铁锤,伺候着打桩。台后面有许多道士,在那里写作文书。正中间设一架纸炉,又有几个象生的人物,都是那执符使者、土地赞教之神。
那大仙走进去,更不谦逊,直上高台立定。旁边有个小道士,捧了几张黄纸书就的符字,一口宝剑,递与大仙。大仙执着宝剑,念声咒语,将一道符在烛上烧了。那底下两三个道士,拿过一个执符的象生,一道文书,亦点火焚之。那上面乒的一声令牌响,只见那半空里,悠悠的风色飘来。猪八戒口里作念道:“不好了,不好了!这道士果然有本事!令牌响了一下,果然就刮风!”行者道:“兄弟悄悄的,你们再莫与我说话,只管护持师父,等我干事去来。”好大圣,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就变作一个“假行者”,立在唐僧手下。他的真身出了元神,赶到半空中,高叫:“那司风的是那个?”慌得那风婆婆捻住布袋,巽二郎札住口绳,上前施礼。行者道:“我保护唐朝圣僧西天取经,路过车迟国,与那妖道赌胜祈雨,你怎么不助老孙,反助那道士?我且饶你,把风收了。若有一些风儿,把那道士的胡子吹得动动,各打二十铁棒!”风婆婆道:“不敢,不敢!”遂而没些风气。八戒忍不住乱嚷道:“那先儿请退!令牌已响,怎么不见一些风儿?你下来,让我们上去!”
那道士又执令牌,烧了符檄,扑的又打了一下,只见那空中云雾遮满。孙大圣又当头叫道:“布云的是那个?”慌得那推云童子、布雾郎君当面施礼。行者又将前事说了一遍,那云童、雾子也收了云雾,放出太阳星耀耀,一天万里更无云。八戒笑道:“这先儿只好哄这皇帝,搪塞黎民,全没些真实本事!令牌响了两下,如何又不见云生?”
那道士心中焦躁,仗宝剑,解散了头发,念着咒,烧了符,再一令牌打将下去,只见那南天门里,邓天君领着雷公电母到当空,迎着行者施礼。行者又将前项事说了一遍,道:“你们怎么来的志诚!是何法旨?”天君道:“那道士五雷法是个真的。他发了文书,烧了文檄,惊动玉帝,玉帝掷下旨意,径至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府下。我等奉旨前来,助雷电下雨。”行者道:“既如此,且都住了,同候老孙行事。”果然雷也不鸣,电也不灼。
那道士愈加着忙,又添香、烧符、念咒、打下令牌。半空中,又有四海龙王,一齐拥至。行者当头喝道:“敖广,那里去?”那敖广、敖顺、敖钦、敖闰上前施礼。行者又将前项事说了一遍,道:“向日有劳,未曾成功;今日之事,望为助力。”龙王道:“遵命,遵命!”行者又谢了敖顺道:“前日亏令郎缚怪,搭救师父。”龙王道:“那厮还锁在海中,未敢擅便,正欲请大圣发落。”行者道:“凭你怎么处治了罢,如今且助我一功。那道士四声令牌已毕,却轮到老孙下去干事了。但我不会发符烧檄,打甚令牌,你列位却要助我行行。”邓天君道:“大圣吩咐,谁敢不从!但只是得一个号令,方敢依令而行;不然,雷雨乱了,显得大圣无款也。”行者道:“我将棍子为号罢。”那雷公大惊道:“爷爷呀!我们怎吃得这棍子?”行者道:“不是打你们,但看我这棍子往上一指,就要刮风。”那风婆婆、巽二郎没口的答应道:“就放风!”“棍子第二指,就要布云。”那推云童子、布雾郎君道:“就布云,就布云!”“棍子第三指,就要雷鸣电灼。”那雷公、电母道:“奉承,奉承!”“棍子第四指,就要下雨。”那龙王道:“遵命,遵命!”“棍子第五指,就要大日晴天。却莫违误。”
吩咐已毕,遂按下云头,把毫毛一抖,收上身来。那些人肉眼凡胎,那里晓得?行者遂在旁边高叫道:“先生请了,四声令牌俱已响毕,更没有风云雷雨,该让我了。”那道士无奈,不敢久占,只得下了台让他,努着嘴,径往楼上见驾。行者道:“等我跟他去,看他说些甚的。”只听得那国王问道:“寡人这里洗耳诚听,你那里四声令响,不见风雨,何也?”道士云:“今日龙神都不在家。”行者厉声道:“陛下,龙神俱在家,只是这国师法不灵,请他不来。等和尚请来你看。”国王道:“即去登坛,寡人还在此候雨。”行者得旨,急抽身到坛所,扯着唐僧道:“师父请上台。”唐僧道:“徒弟,我却不会祈雨。”八戒笑道:“他害你了,若还没雨,拿上柴蓬,一把火了帐!”行者道:“你不会求雨,好的会念经,等我助你。”那长老才举步登坛,到上面端然坐下,定性归神,默念那《密多心经》。正坐处,忽见一员官,飞马来问:“那和尚,怎么不打令牌,不烧符檄?”行者高声答道:“不用,不用!我们是静功祈祷。”那官去回奏不题。
行者听得老师父经文念尽,却去耳朵内取出铁棒,迎风幌了一幌,就有丈二长短,碗来粗细,将棍望空一指,那风婆婆见了,急忙扯开皮袋,巽二郎解放口绳。只听得呼呼风响,满城中揭瓦翻砖,扬砂走石。看起来,真个好风,却比那寻常之风不同也,但见——
折柳伤花,摧林倒树。九重殿损壁崩墙,五凤楼摇梁撼柱。天边红日无光,地下黄砂有翅。演武厅前武将惊,会文阁内文官惧。三宫粉黛乱青丝,六院嫔妃蓬宝髻。侯伯金冠落绣缨,宰相乌纱飘展翅。当驾有言不敢谈,黄门执本无由递。金鱼玉带不依班,象简罗衫无品叙。彩阁翠屏尽损伤,绿窗朱户皆狼狈。金銮殿瓦走砖飞,锦云堂门歪鬲碎。这阵狂风果是凶,刮得那君王父子难相会;六街三市没人踪,万户千门皆紧闭!
正是那狂风大作,孙行者又显神通,把金箍棒钻一钻,望空又一指,只见那——
推云童子,布雾郎君。推云童子显神威,骨都都触石遮天;布雾郎君施法力,浓漠漠飞烟盖地。茫茫三市暗,冉冉六街昏。因风离海上,随雨出昆仑。顷刻漫天地,须臾蔽世尘。宛然如混沌,不见凤楼门。
此时昏雾朦胧,浓云叆叇。孙行者又把金箍棒钻一钻,望空又一指。慌得那——
雷公奋怒,电母生嗔。雷公奋怒,倒骑火兽下天关;电母生嗔,乱掣金蛇离斗府。唿喇喇施霹雳,振碎了铁叉山;淅沥沥闪红绡,飞出了东洋海。呼呼隐隐滚车声,烨烨煌煌飘稻米。万萌万物精神改,多少昆虫蛰已开。君臣楼上心惊骇,商贾闻声胆怯忙。
那沉雷护闪,乒乒乓乓,一似那地裂山崩之势,唬得那满城人,户户焚香,家家化纸。孙行者高呼:“老邓!仔细替我看那贪赃坏法之官,忤逆不孝之子,多打死几个示众!”那雷越发振响起来。行者却又把铁棒望上一指,只见那——
龙施号令,雨漫乾坤。势如银汉倾天堑,疾似云流过海门。楼头声滴滴,窗外响潇潇。天上银河泻,街前白浪滔。淙淙如瓮捡,滚滚似盆浇。孤庄将漫屋,野岸欲平桥。真个桑田变沧海,霎时陆岸滚波涛。神龙借此来相助,抬起长江望下浇。
这场雨,自辰时下起,只下到午时前后,下得那车迟城,里里外外,水漫了街衢。那国王传旨道:“雨彀了,雨彀了!十分再多,又淹坏了禾苗,反为不美。”五凤楼下听事官策马冒雨来报:“圣僧,雨彀了。”行者闻言,将金箍棒往上又一指,只见霎时间,雷收风息,雨散云收。国王满心欢喜,文武尽皆称赞道:“好和尚!这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就是我国师求雨虽灵,若要晴,细雨儿还下半日,便不清爽。怎么这和尚要晴就晴,顷刻间杲杲日出,万里就无云也?”
国王教回銮,倒换关文,打发唐僧过去。正用御宝时,又被那三个道士上前阻住道:“陛下,这场雨全非和尚之功,还是我道门之力。”国王道:“你才说龙王不在家,不曾有雨,他走上去,以静功祈祷,就雨下来,怎么又与他争功,何也?”虎力大仙道:“我上坛发了文书,烧了符檄,击了令牌,那龙王谁敢不来?想是别方召请,风云雷雨五司俱不在,一闻我令,随赶而来,适遇着我下他上,一时撞着这个机会,所以就雨。从根算来,还是我请的龙下的雨,怎么算作他的功果?”那国王昏乱,听此言,却又疑惑未定。
行者近前一步,合掌奏道:“陛下,这些旁门法术,也不成个功果,算不得我的他的。如今有四海龙王,现在空中,我僧未曾发放,他还不敢遽退。那国师若能叫得龙王现身,就算他的功劳。”国王大喜道:“寡人做了二十三年皇帝,更不曾看见活龙是怎么模样。你两家各显法力,不论僧道,但叫得来的,就是有功;叫不出的,有罪。”那道士怎么有那样本事?就叫,那龙王见大圣在此,也不敢出头。道士云:“我辈不能,你是叫来。”那大圣仰面朝空,厉声高叫:“敖广何在?弟兄们都现原身来看!”那龙王听唤,即忙现了本身。四条龙,在半空中度雾穿云,飞舞向金銮殿上,但见——
飞腾变化,绕雾盘云。玉爪垂钩白,银鳞舞镜明。髯飘素练根根爽,角耸轩昂挺挺清。磕额崔巍,圆睛幌亮。隐显莫能测,飞扬不可评。祷雨随时布雨,求晴即便天晴。这才是有灵有圣真龙象,祥瑞缤纷绕殿庭。
那国王在殿上焚香。众公卿在阶前礼拜。国王道:“有劳贵体降临,请回,寡人改日醮谢。”行者道:“列位众神各自归去,这国王改日醮谢哩。”那龙王径自归海,众神各各回天。这正是:广大无边真妙法,至真了性劈旁门。毕竟不知怎么除邪,且听下回分解。
相关问答
[最佳回答]《美猴王》节选自(章回)体小说(《西游记》),这部小说共(100)回,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美猴王》是全书的(第一)部分,写的是(孙悟空)的来...
[最佳回答]大闹天宫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白骨精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红孩儿第四十回婴儿戏化禅心乱猿马刀归木母空真...
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
《美猴王》de歌词:戏妖怪玩魔鬼,金箍棒你平是非,戏妖怪玩魔鬼,金箍棒你平是非,戏妖怪玩魔鬼,金箍棒你平是非;火眼金睛看天下,眨眨眼不皱眉,戏妖怪玩...
《美猴王》de歌词:戏妖怪玩魔鬼,金箍棒你平是非,戏妖怪玩魔鬼,金箍棒你平是非,戏妖怪玩魔鬼,金箍棒你平是非;火眼金睛看天下,眨眨眼不皱眉,戏妖怪玩魔...《...
孙悟空打杀强盗,被唐僧赶回花果山,六耳猕猴假冒悟空,打伤唐僧,抢走行李,沙僧从观音处找来悟空,这位假孙悟空的实力和真孙悟空一般无二,大战孙悟空,闹到上...
本文主要有两个情节:1、石猴诞生;2、石猴发现水帘洞,被称美猴王前者略,后者详。详略得当。讲述了美猴王神奇的来历,水帘洞的由来,表现了美猴王勇敢的性格...
五十七回,真行者珞珈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誉文唐僧因悟空又打死拦路强盗,再次把他撵走。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
美猴王原作者:吴承恩《美猴王》是中央电视台动画部制作的动画作品,作品于2010年1月26日首播,全集52集美猴王原作者:吴承恩《美猴王》是中央电视台动画部...
两个大段~~~1段为一个大段~~段意是:石猴产生的环境~~2-4段为一个段~~段意是:众猴发现一个瀑布,石猴跳进去发现一处天造地设的家当,又跳出来,又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