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记得读朝鲜战争相关书籍的时候,当时中国政府曾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美国表明,中国人民不会对朝鲜战争置之不理,可是美国政府就是顾若罔闻,他们认为,仅凭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一句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说明不了什么,况且在旧中国近100年的历史里,都是被外国列强按在地上打,怎么凭毛泽东主席一句话,就会有任何改变呢?
这也是我多年一直不太能理解的地方,同样还是那个国家的百姓,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被日本侵占了大半个中国,生灵涂炭,为什么从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到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打败美国联军,这短短30年的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使曾经饥寒交迫,到处被人欺负的中国人民,可以打败当时武器最先进的美国联军?
通过读《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我基本上找到了一些答案。
作者通过在解放区的4个月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在当时的解放区和国民党统治区有着怎样的区别,真是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
例如,共产党政策中的一个根本要素---重新分配土地
当时中国农民在旧政权下所承受的各种苛捐杂税等远远超出了实际的承受能力,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现在,红军不论到哪里,他们都毫无疑问地根本改变了佃农、贫农、中农以及所有“贫苦”成分的处境。在新区中第一年就取消了一切租税,使农民们有透口气的机会;其次,他们把土地分给缺地农民,大片大片地开“荒”-多数是在外或在逃地主的土地。第三,他们没收有钱阶级的土地和牲口,分配给穷人。通过这些措施,使农民自己拥有了土地,不用再被地主剥削,真正的翻身做主。这样就释放出了巨大的生产力和活力。
在苏区工厂的工人每月工资十到十五元,膳宿由国家供给。工人可得到免费医疗,工伤可以得到补偿。女工怀孕生产期间有四个月假期,不扣工资,还为工人的子女设了一个简陋的托儿所。做母亲的可以得到她们的一部分“社会保险”,那是由从工资额中扣除百分之十加上政府同额津贴所得的一笔基金。
政府捐助相当于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的款项供工人作文娱费用,这些基金都由工会和工人组织的工厂委员会共同管理。每星期工作六天,每天八小时。作者访问的时候,那些工厂都一天开工二十四小时,分三班倒一也许是中国最忙的工厂!
如果我们把当时生活在同中国其他地方的国民党统治区做一对比,才能了解差距有多大,例如,上海的工厂里,小小的男女童工一天坐在那里或站在那里要干十二三个小时的活,下了班精疲力尽地就躺倒在他们的床-机器下面铺的脏被子-上睡着了。缫丝厂的小姑娘和棉纺厂的脸色苍白的年轻妇女-她们同上海大多数工厂的包身工一样-实际上卖身为奴,为期四五年,给工厂做工,未经许可不得擅离门警森严、高墙厚壁的厂址。一九三五年在上海的街头和河浜里收殓的两万九千具尸体,这些都是赤贫的穷人的尸体,他们无力喂养的孩子饿死的尸体和溺婴的尸体。
对于苏区的这些工人来说,不论他们的生活是多么原始简单,但至少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有运动、新鲜的山间空气、自由、尊严、希望,这一切都有充分发展的余地。他们知道没有人在靠他们发财,他们已经意识到他们是在为自己和为中国做工,而且他们说他们是革命者!
这种变化何其壮哉!
人们从被资本家压迫的身份变成了自己当家做主,无论再苦再累都是在为自己而工作。打起仗来,也不再是为某个军阀卖命,而是在为自己的国家而战斗,正是应验了毛泽东主席的那句话“中国人民如果加以训练,武装,组织,他们也会变成不可征服的伟大力量的。”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年7月17日—1972年2月15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美国著名记者。代表作《红星照耀中国》。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1972年2月15日,斯诺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后人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一九三六年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性的一年。埃德加·斯诺带了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六月间由北平出发,经转西安,冒了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他也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他达到了目的。他冲破了国民党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的严密的新闻封锁。首先他到了当时苏区的临时首都保安(即志丹县),和毛泽东同志进行长时间的对话,搜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经过长途跋涉,他到达了宁夏南部的预旺县,这已经是和国民党中央部队犬牙交错的前沿阵地了。最后他冒着炮火,重新折回保安,由保安顺利地到了西安。当他回到北平时,正是西安事变爆发前夕。他在北平首先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然后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甚至还照耀世界,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报纸的新闻记者,他已经预感到了,虽然他当时的报道,局限于中国的“西北角”一片人口稀少的荒凉的被国民党强大部队重重围困的红军根据地。这四个月旅行使一个来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新闻记者,在思想感情上起了极大的变化。他对于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人,革命的战士、农民、牧民、工人、共青团员、少先队员,有了真挚的热烈的感情,从而对于在革命与战争的激浪中的中国,有了深刻的正确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久就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卢沟桥事变以后的全面抗日战争所证实了。
一九三七年十月,《红星照耀中国》就由伦敦戈兰茨公司第一次出版,到了十一月已发行了五版。这时候斯诺正在上海这个被日本帝国主义包围的孤岛上。当时上海租界当局对中日战争宣告中立,要公开出版发行这本书是不可能的,在继续进行新闻封锁的国民党统治区,是更不必说了。但是得到斯诺本人的同意,漂泊在上海租界内的一群抗日救亡人士,在一部分中共地下党员的领导下,组织起来,以“复社”的名义,集体翻译、印刷、出版和发行这本书的中译本。斯诺除了对原著的文字作了少量的增删,并且增加了为原书所没有的大量图片以外,还为中译本写了序言。由于当时所处的环境,中译本用了《西行漫记》这个书名,作为掩护。
《西行漫记》出版以后,不到几个月,就轰动了国内以及国外华侨所在地。在香港以及海外华人集中的地点,出版的《西行漫记》的无数重印本和翻印本。
这一本书出版之后,居然风行各国,与其说是由于这一本著作的风格和形式,倒不如说是由于这一本书的内容罢了。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所以这一本书如果是一种正确的记录和解释,那就因为这是他们的书。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
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此外《西行漫记》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红军的经验所得到的一种客观教训,就是有组织的民众-尤其是农民大众--在革命游击战争中的不可征服的力量。我记起毛泽东向我说过一句话,因为毛所预测的许多事,现在已变成真实的历史,所以我把这句话再重述一遍。他说:“红军,由于他自己的斗争,从军阀手里,争得自由,而成了一种不可征服的力量。反日义勇军从日本侵略者的手里夺得行动自由,也同样地武装了自己。中国人民如果加以训练,武装,组织,他们也会变成不可征服的伟大力量的。”
1、(江西省卷,2022)名著阅读(10分)
23. 一个好的书名,往往内涵丰富。请仿照示例,从下面名著中,任选一部,解读其书名。80字左右。《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星照耀中国》参考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这个书名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2、(浙江丽水卷,2022)活动四:学习取名
4.小组用下列名著学习如何巧妙地设计短片的名称。请选择其中一部,结合名著的内容与主题分析其书名的妙处。(4分)A.《朝花夕拾》 B.《海底两万里》 C.《红星照耀中国》 参考答案: 4.示例三:我选C。《红星照耀中国》报道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共产党、红军的工作与生活情况。书名运用象征的手法,用“红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照耀” 是中国共产党勇敢拼搏光辉品质的外现,也意味着红色革命必将取得全面胜利。书名折射出作者对中国革命前景的准确预判,形象而富有内涵。3、(黑龙江齐齐哈尔卷,2022)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
他为我开列了为时共需九十二天的旅程中的各个项目。他答应让我骑马到保安去,并且给我安排好第二天早晨就动身,国为我可以跟着回到临时首都去的一部分通讯部队同行。他同意打一个电报给他们,告诉他们我就要来到。①本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2分) ②请结合作品,概括出“我”对“他”的整体印象。(2分)参考答案: (2)①《红星照耀中国》 周恩来②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的知识分子。4、(广西百色卷,2022)
10.名著阅读(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你是一位外国的客人,”他(刘龙火)解释说,“而且你是有事来找我们的毛主席。而且你的钱也没有用处。”他对我手里拿着的纸币瞟了一眼,问道:“你有苏区的钱吗?”我回答他说没有,他这才数出了值一块钱的苏区纸币说道:“这个你拿去,也许你路上要用的。”(1)以上文段出自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书名中的“红星”象征着 。 (2)选文中加点的“我”是 (人名),“他”(刘龙火)的性格特点为 。参考答案: 10、(1)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只答出“中国共产党”或“红色革命”给1分。)(2)埃德加·斯诺(埃德加、斯诺) 慷慨大方(考虑周到、心地善良、热情好客、纯朴豪爽、拥护红军)(每空1分)。5、(四川南充卷,2022) 名著阅读(共6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21、学校开展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阅读红色经典”活动,下面是某同学的摘抄片段。
片段一: 他的相貌并不动人,身材矮胖,但有铁一般的臂膀和腿。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苦,早年往往赤脚走路。他喜欢在军营里散步,跟士兵们坐在一起,说故事,同他们玩耍。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也不错。
片段二: 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在中国也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是瘦个子,中等身材。细小而坚韧的骨骼,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尽管有长而黑的胡子,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他英文讲得虽不流利,却相当准确,据他说已有五年不讲英文了,这使我很惊讶。
片段三: 在体育上他是很活泼的,很好的骑手,这一半因为他是一个不吸烟者和节欲者。有一天在红军第二师演习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爬一座很高峻的山。“跑上山顶去!”他突然这样对我和他的气喘着的总部人员喊着。他像一个兔子一样地跳着跑开了,到山顶的时候他远超过了我们一行人。(1)上述摘抄片段选自哪部作品?该作品的作者是谁?(2 分)(2)请从上述摘抄片段中任选一则, 指出该片段中描述的人物是谁,并结合原著概括他的主要性格特征。(4 分)参考答案: 21、(1)《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斯诺(或“斯诺”)(每空1分,共2分)
(2)片段一: 朱德。性格特征:①沉着谦恭、天性温和,热心朴实,英勇;②热爱读书,喜欢运动;③大公无私,有责任感,喜欢跟战士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片段二: 周恩来。性格特征:①头脑冷静,讲求实际,善于计划,自信;②吃苦耐劳,信念坚定,始终不屈不挠;③平易近人,谈吐温文尔雅,细心热情。片段三: 彭德怀。性格特征:①坦白爽快,乐观豁达,活泼幽默,正直;②平易近人,爱护部下,大公无私,富有责任感;③善于作战,热爱学习,行动迅速,喜欢挑战,吃苦耐劳,生活节俭。(写出对应的人物姓名1分。性格特征每点1分,答出每点中的任一关键词即可。共4分)6、(广东广州卷,2022)
24、“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当代中国青少年发自内心的最强音。时代虽然不同,爱国一脉相承。请从下面任选一本书,结合书中相关内容,谈谈对你成长的启示。(4分)①《红星照耀中国》 ②《傅雷家书》参考答案: 24、①《红星照耀中国》告诉我们,人类不是生来就有思想,而是需要文明、精神的滋养,这种精神营养,就是本民族、我们前辈们创造的英雄事迹,和他们流传下来的不屈的、不朽的精神。红军的精神,是一笔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不论同学们未来从事什么事业,一定能不惧任何挫折,勇往直前。我想,这也正是《红星照耀中国》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7、(内蒙古赤峰卷,2022)
4.班级组织“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完成阅读卡。(3分)
参考答案:
4.(1)自尊和自爱。(2)三十位英雄“飞夺泸定桥”。(3)运用刻画人物心理的细节描写,以辛辣的笔触讽刺了在科举制度下为追求功名人性发生扭曲和蜕变的知识分子。8、(江苏苏州卷,2022)
名著阅读少平一下子就被这书迷住了。这天他哪里也没去,一个人躲在村子打麦场的麦秸垛后面,贪婪地赶天黑前看完了这本书。保尔·柯察金这个普通外国人的故事,强烈地震撼了他幼小的心灵。(选自《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7.少平渴望走进书的世界,获取苦难日子里的精神动力。请你从下面的作品中选择一部推荐给他,并告诉他推荐的理由。(3分)A.《红星照耀中国》 B.《红岩》 C.《艾青诗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7.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选择所给选项中的任意一部作品。推荐理由应围绕“获取苦难日子里的精神动力”这一主题,结合相关作品内容,信息准确,语言连贯。9、(江苏宿迁卷,2022)
整本书阅读(12分) 英雄永远与时代同行。学校开展“读名著,敬英雄” 主题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备选名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红星照耀中国》20、文博发现,不同体裁作品塑造人物方法也不同。请你参照示例,任选一部作品分析。(4分)
21、文雅认为: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请你从备选名著中任选一个人物,联系生活,谈谈如何才能像他一样“拥有一颗伟大的心”。(4分) 参考答案: 20、开放性试题,情节2分,塑造人物方法2分。(选择一部即可)示例2:选B(《红星照耀中国》)典型情节:彭德怀长征途中将己的马让给部下骑塑造人物方法:访谈,对话21、开放型试题,紧扣普通人有伟大的心1分,结合人物具体情节1分,注意联系生活。10、(浙江金华卷,2022)
18、卢儒走进书籍,找到自己的天地:我们阅读名著,会发现“他们”也在“走进”。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名著内容,阐述你对该人物“走进”的理解。(120字左右)(6分)张学良(《红星照耀中国》)孙悟空(《西游记》)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法布尔(《昆虫记》)参考答案: 18、示例一: 张学良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和艰难抗争,终于走上抗日道路,从而走进思想坚定而有意义的人生。随着对共产党停止内战的诚意和团结抗日决心的深入了解,张学良不再摇摆,最终通过西安事变这一实际行动,走进了抗日的新征程,明晰并坚定了人生的方向。对于张学良而言,“走进”就是寻找正确的道路,寻找人生意义的过程。11、(浙江舟山卷,2022)
校学生会学习部组织“青春•读书”专题研讨会,请你参与探究,完成问题。(7分)10.(5分)学习部长建议把《艾青诗选》《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三部名著结合起来,进行专题探究。请你参照示例,设计一个合适的探究专题并写出具体的探究思路。【示例】
参考答案: 10.示例:探究专题: 三部名著“爱国情怀”探究。探究思路: (1)精读《艾青诗选》中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体会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深情,通过反复朗诵深刻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2)选读《红星照耀中国》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革命领袖走上革命道路人生经历的内容,体会其坚定的爱国精神。选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四次死里逃生的内容,体会其忠贞不移、坚韧不拔的爱国情怀。(3)组织一次阅读交流研讨会,大家各抒己见,共同提高。12、(四川泸州卷,2022)名著阅读。(7分)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这A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投奔他的,若高若低,一无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不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节选自《水浒传》)
乙、B自此只在秦家放牛,每到黄昏,回家跟着母亲歇宿。或遇秦家煮些腌鱼、腊肉给他吃,他便拿块荷叶包了来家,递与母亲。每日点心钱,他也不买了吃,聚到一两个月,便偷个空,走到村学堂里,见那闯学堂的书客,就买几本旧书,日逐把牛拴了,坐在柳阴树下看。(节选自《儒林外史》)
丙、新来的那个人马上面露笑容,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使他有了一种顽皮的孩子相,大家不由得都笑了。“他就是你一直要想见的人,”彭德怀又补充说,“他要你去访问他的部队。他叫C。”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C更加“大名鼎鼎”的了,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除了他曾经在湖北一个窑场做过工,外界对他很少了解。(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15. 上面材料分别写到了名著中三个人物,请在横线上填出人名,甲文段中的“A”是________,乙文段中的“B”是________,丙文段中的“C”是________。
16. 班级举办“读名著,评人物”读书交流活动,请你从上面材料写到的A、B、C三个人物中任选两人,仿照下列语段中划线句子再续写两句话,对人物进行评价。要求:要有人物具体事迹,语言简洁,句式一致。部编初中语文教材推荐的名著中描写了众多经典人物,这些人物个性鲜明,如:尼摩勇斗大章鱼,巧破厚冰盖,勇敢睿智;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5. ①宋江 ②王冕 ③徐海东16. ①示例:宋江手刃阎婆惜,三打祝家庄,忠肝义胆②徐海东参与黄麻起义,血战庾家河,一心为国13、(广西贺州卷,2022)
(2)请你选择一部经典名著推荐给同学们,并拟写推荐语。(3)参考答案: (2)我推荐经典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记录了斯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是当时“红色中国”正在发生着的“现实”,是一部“同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让我们看到共产党及红军的坚定信仰和长征精神的内涵。
相关问答
阅读以下材料: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北黄土高原上进行的这件举世震...
redstaroverchina这本书的英文原版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英文原版redstaroverchina这本书的英文原版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英文原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
红星照耀中国全书共分12篇。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一.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二.去西安的慢车、三.汉代青铜、四.通过红色大门。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一.遭白...红星...
毛泽东演员黄海冰从出生韶山到第一次走出韶山求学,在此结识新文化运动的一批领军人物。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朱毛在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诞生。...
[最佳回答]分析题干材料,“西安、军事政变、使中国最终站到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等关键信息,可以判断,这是西安事变.结合所学可知,为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关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书籍,下面是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国际的概括: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系列...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精神,即爱国主义、强有力的领导、勇敢、魄力、不屈不挠、献身精神、合作精神等。长征永远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显示了勇...
《红星照耀中国》英文初版出版于1937年10月,中文版出版于1938年2月10日。1937年10月,英国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出版斯诺的英文初版《RedStarOverChina(...
《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