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在黄巢覆灭后,被唐僖宗封为检校司徒、同平章事,晋封沛郡侯,其母也被赐封为晋国太夫人。朱温的哥哥全昱也获得了封官。朱温因感激刘崇母子的帮助,为他们请求恩赐。在宴会上,朱温对其母亲表示自己的成就足以显亲扬名。然而,朱母提醒朱温,他的哥哥朱存随黄巢为盗,战死蛮岭,尸骨未还,两个孩子也生活困苦。朱温感动地流下眼泪,派人去南方取回兄长的尸骨,并带回了两个孩子。全昱已经到了汴州,并在受封列官后回家乡,大建宅第,光耀门楣。
然而,朱温的本性难移,他仍然喜欢损人利己。他曾邀请河东军帅李克用上源驿,却在夜间派兵围攻。后来,他又与逆巢余党秦宗权争锋,在朱碹兄弟的帮助下击败了秦宗权,然后又诬陷朱碹兄弟,夺取了他们的曹濮二州。朱温还攻占了蔡州,擒获了秦宗权,送至京师。朱温因此被封为东平郡王。
朱温的军队势力日益壮大,他开始觊觎兖郓地区。兖郓的朱璀兄弟连年遭受战争之苦,疲惫不堪,无法继续抵抗,被迫向河东的李克用求援。李克用对朱温的狡猾颇有怨恨,但还是发兵东援。然而,罗弘信与朱温关系良好,他在中途截住了李克用,阻止他继续东进。兖州军队因此陷入困境,朱璀被朱温擒获并杀害。朱瑾逃脱后投奔淮南,他的妻子和儿女却落入朱温之手。朱温见朱瑾的妻子颇有姿色,便强迫她侍寝,奸宿数宵后才让她回去沐浴。在经过爱妻张夫人的婉言劝谏后,朱温才让朱瑾的妻子出家为尼。
朱温的母亲曾告诫他不要滥杀无辜、不要沉湎于女色。朱温虽然不完全听从母亲的教诲,但仍然有所节制。然而,随着母亲的离世,朱温失去了母亲的约束,开始任性妄为。幸好他的妻子张氏贤良明理、严谨守礼,对内外政事都有所干涉。朱温非常宠爱她,而且由于她的预言经常准确无误,朱温对她敬畏有加,经常向她请教。有时朱温已经率军出行,但在途中接到汴梁的使者传达张夫人的命令,让他返回,朱温便会立即勒马回军。
朱温在占领了兖郓等地后,兼任宣武、宣义、天平三镇节度使。他联合魏博军攻打李克用,占领了洛、邢、磁三州。此时,唐廷的威令已经无法出京一步,只能对朱温的所作所为视而不见。朱温要求什么,唐廷便依从什么。光化三年,宦官刘季述将唐昭宗幽禁,另立太子裕为皇帝。宰相崔胤召朱温勤王。朱温正在进攻河中,不愿立即赴京。结果,复辟的大功被神策指挥使孙德昭所得。刘季述被诛杀,太子被废,唐昭宗重新登基,改元天复。朱温未能参与这场政变,后来也自悔失策。然而,他已经成功夺取了河中,于是暗示吏民上表唐廷,请求自己担任统帅。唐昭宗也不敢违抗。
然而,唐宫内部又出现了新的动荡。韩全诲取代刘季述成为中尉,他比刘季述更加狡猾。他暗中勾结凤翔节度使岐王李茂贞,劫持了唐昭宗,将他送往反翔。此时,崔胤再次召朱温西迎天子。朱温出兵至凤翔城东,炫耀武力,停留数日。李茂贞胁迫唐昭宗下诏,命令朱温返回镇所。他本无心迎驾,只是借机扩张势力;在接到唐昭宗的诏命后,便撤军返回河中。他又派部将进攻河东,占领了慈、隰、汾三州,直逼晋阳。然而,在围攻了好几天后,他的军队被河东军击败,不得不撤退。他放弃了对三州的占领。恰好此时崔胤赶到河中,坚决劝说朱温迎回唐昭宗。于是,朱温再次率兵五万,进围凤翔。经过连番激战,李茂贞失利,于是诛杀了韩全诲,释放了唐昭宗,与朱温议和。朱温奉唐昭宗回京,改元天祐。他大肆杀戮宦官,被唐廷特旨赐封为“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大功臣”,加封梁王,兼任各道兵马副元帅。
在掌握了唐室大权之后,朱温开始考虑篡夺皇位。他撤换了宫廷内外的禁卫军,安排自己的子侄和亲信将士掌握兵权。正当他准备强迫唐昭宗禅让皇位时,他收到了汴梁的急报,得知妻子张夫人病重,生命垂危。朱温立即向唐昭宗告辞,赶回汴梁探望妻子。
回到军营后,他看到张夫人躺在床上,瘦骨嶙峋,奄奄一息。朱温感到非常悲痛,而张夫人听到他的哭泣声后苏醒过来。她勉力睁开眼睛,看到朱温站在床前,泪水潸然。张夫人强撑着身体,询问丈夫是否已经回来。朱温回答说是,张夫人便表达了自己即将离世的预感。
朱温悲痛欲绝,握住妻子的手,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担忧和对她的依赖。他提到自己即将登上皇位,希望和张夫人共同享受未来的尊荣。然而,张夫人却流着泪提醒他,人生总有尽头,而且皇帝的位子并不容易坐稳。她劝告朱温要珍惜现有的权力和地位,不要轻易放弃,也不要急于篡夺皇位。
朱温听了张夫人的话,只是简单地回答说“时势逼人”,表示自己也是出于无奈。张夫人则再次强调,登上皇位可能相对容易,但要想保住皇位却很难。她请求朱温在做出重大决策时三思而后行,并提出了“戒杀远色”四字的遗谏。这四个字意味着要克制自己的残忍本性,不要滥杀无辜,同时要避免沉湎于女色。
张夫人在说完这些话后,感到气息不畅,痰喘交作。她在昼夜之间离世,朱温痛失所爱,失声痛哭,汴军将士也纷纷流泪。原来,朱温性格残暴,一旦发脾气就会草菅人命,但他的部下将士却无人敢谏。只有张夫人能够用婉言相劝,化解他的怒火。因此,许多军士得以在她的庇护下存活下来。
张夫人在世时对朱温的其他妾室也和颜相待,未尝苛害。她还照顾了被朱温掠来的朱瑾的妻子,让她出家为尼,并提供了衣物和食物。史家称赞张夫人以柔婉之德制住了朱温这头豺虎之心的人物,认为她是五代时期的第一贤妇。
张氏在世时受封为魏国夫人,生有一个儿子名叫友贞,是朱温的第四个儿子。后来朱温篡夺了唐室,即位改元,追封张氏为贤妃,不久后又追册她为元贞皇后。
叮!你的完结书单来啦,请查收!
Ⅰ《春闺记事》15端木景晨
Ⅱ《怡家怡室》媚眼空空
Ⅲ《第一贤妇》亦涵
三部小说各有特色,喜欢的小主可以去起点看哦~
顾瑾之出生于中医世家,嫁入豪门,风光无限又疲惫不堪地走完了她的一生。等她发现自己没有死,而是变成了古代贵族仕女时,厌烦就浮上心头再等她再看到和自己前世丈夫长得一模一样的男人时,她撇撇嘴。人生这潭平静的湖水,这才起了点滴涟漪.......
双穿文。前世一对貌合神离的夫妻穿越后五关斩六将当上帝后的艰辛历史
男主是半路穿越过来,在现代是女主的丈夫,女主是胎穿,有了前一世的比较,对这一世的母亲特别亲近。俩人因缘际会在古代重拾旧情,前世他们相处并不愉快,甚至可以说是怨偶,今生重逢,女主反而能够冷静地反省得失,认识到婚姻双方都有错,现在大家各退一步,各自忍让、包容,从此人生海阔天空。
——
陆淑怡重生了。十二岁的她看着母亲再次躺在病榻上。生死一线间,她想,她是不是该做点什么了……
前世陆家阖族被灭,女主被充入教坊为官妓,碰到生命中的贵人白先生,教她生存医理谋生手段。今生遇到侯府二公子却是那易容而成的白先生。命运在地府那里转了个弯,俩人终将再次相遇相识相恋相守一生。
女主重生的命运一直生活在战斗之中。斗倒一个颇通医理毒术的安姨娘用了近俩百章,而后是斗陆家的渣渣,分家以避免被牵连灭族,再之后是嫁入侯府斗倒世子一房,随着新帝登基,一切才尘埃落定。
——
做得管家理财的贤内助,做得打架骂街的泼悍妇,女兄台男闺蜜可以兼顾;喜欢男人?助你鸳鸳相抱,陈仓暗度;想生孩子?帮你广纳良妾,绝不吃醋;……简莹的目标就是做一款百搭不厌的绝版好媳妇!她以为只要有名有分,吃穿不愁,不用取悦男人,无需生娃固宠,也能在这人心正古的年头过上米虫一样滋润的小日子。千算万算,却漏算了自己那颗向高富帅无限靠拢的心…
穿越文。女主是真人生赢家,不仅能说会道,而且手段高超,能够做到知人善用,未雨绸缪。作为穿越人士,女主没有苏到想要推翻国家政权,或是鼓吹男女平等之类的,而是在背后支持了一位古代本土长大,却有现代思想萌芽的闺蜜。出钱献策地开办了女子学堂兼幼儿院。替嫁虽是老梗,但写出一次又一次的身份危机的真不多见,且每一次的解决都是恰到好处!
男主女主都很讨喜,感情递进也自,。本身觉得女主刚穿越就在男主面前表现出穿越女的不同有些太过大胆,不过想到也正是这份坦诚才让两人相知相爱,也就释然了。而且女主只在男主面前坦诚,在其他人面前都是装大家闺秀,有点奸呐!
— 完 —
相关问答
妖书案实际上牵连极广,绝非一两句话就能详尽,但胜在事件脉络详实,稍加梳理倒也能窥知一二。首先这案子与明神宗有莫大关系,说起明神宗,即是朱翊钧,明朝第...明...
《增广贤文》全文: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
《曾广贤文》全篇增广贤文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
应邀作答。都什么年代了?还用这样陈旧的观念看待夫妻关系?是从哪个朝代穿越过来的呢?夫妻是生活伴侣,共同经营家庭,扶幼携老,营造幸福家庭,是夫妻二人的...
我们的文化从古到今,都崇尚追寻一个原则,那就是善有善报,从孔孟时代到如今都是如此,人的善良是天性,是骨子里就有的,人的善良是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恶的行为都...26...
正史&野史都是镜中花水中月史实的传播变异现象:有一个我们都会玩的小游戏,就是第一个人说一段话,然后一个人说给后一个人往后传,传过的人越多,原话被变异的...
古人留给我们警世良言1.救急不救穷,帮困不帮懒2.借钱是朋友,索债是冤家3.奸近杀,赌近盗4.男人心软一生穷,女人心软裤带松5.美妇悦目,贤妇悦心;6.吃吃...第...
[回答]上楼正确,此乃原文古训《增广贤文》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
增广贤文原文为:醉后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万事皆已定,浮生空白茫.释义:人醉后会感到天地广阔,心胸舒畅;以酒度日,消磨时光,会感到时间漫长.所有的事上天都...
《增广贤文》原文及全文翻译《增广贤文》原文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将心彼心;酒逢知己饮...《增广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