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舒乙 诵读:王卉
在我两岁零三个月的时候,父亲离开济南南下武汉,加入到抗战洪流中。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八岁。一见面,我觉得父亲很苍老。他刚割完盲肠,腰直不起来,站在那里两只手一齐压在手杖上。我怯生生地喊他一声“爸”,他抬起一只手臂,摸摸我的头,叫我“小乙”。对他,对我,爷儿俩彼此都是陌生的。他当时严重贫血,整天抱怨头昏,但还是天天不离书桌,写《四世同堂》。
他很少到重庆去,最高兴的时候是朋友来北碚看望他。只有这个时候他的话才多,变得非常健谈,而且往往是一张嘴就是一串笑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渐渐地,我把听他说话当成了一种最有吸引力的事,总是静静地在一边旁听,还免不了跟着傻笑。父亲从不赶我走,还常常指着我不无亲切地叫我“傻小子”。
他对孩子们的功课和成绩毫无兴趣,一次也没问过,也没辅导过,采取了一种绝对超然的放任自流的态度。他表示赞同的,在我当时看来,几乎都是和玩有关的事情,比如他十分欣赏我对书画有兴趣,对唱歌有兴趣,对参加学生会的社会活动有兴趣。他很爱带我去访朋友,坐茶馆,上澡堂子。
走在路上,总是他拄着手杖在前面,我紧紧地跟在后面,他从不拉我的手,也不和我说话。我个子矮,跟在他后面,看见的总是他的腿和脚,还有那双磨歪了后跟的旧皮鞋。就这样,跟着他的脚印,我走了两年多,直到他去了美国。现在,一闭眼,我还能看见那双歪歪的鞋跟。我愿跟着它走到天涯海角,不必担心,不必说话,不必思索,却能知道整个世界。
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是十五岁的少年了,是个初三学生。他给我从美国带回来的礼物是一盒矿石标本,里面有二十多块可爱的小石头,闪着各种异样的光彩,每一块都有学名,还有简单的说明。
我奇怪地发现,此时此刻的父亲已经把我当成了一个独立的大人,采取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大人对大人的平等态度。他见到我,不再叫“小乙”,而称呼“舒乙”,而且伸出手来和我握手,好像彼此是朋友一样。他的手很软,很秀气,手掌很红,握着他伸过来的手,我的心充满了惊奇,顿时感到自己长大了,不再是他的小小的“傻小子”了。高中毕业后,我通过了留学苏联的考试,父亲很高兴。五年里,他三次到苏联去开会,都专程到列宁格勒去看我。他没有给我写过信,但是常常得意地对朋友们说:儿子是学理工的,学的是由木头里炼酒精!
虽然父亲诚心诚意地把我当成大人和朋友对待,还常常和我讨论一些严肃的问题,我反而常常强烈地感觉到,在他的内心里我还是他的小孩子。有一次,我要去东北出差,临行前向他告别,他很关切地问车票带了吗,我说带好了,他说:“拿给我瞧瞧!”直到我由口袋中掏出车票,他才放心了。接着又问:“你带了几根皮带?”我说:“一根。”他说:“不成,要两根!”“干嘛要两根?”他说:“万一那根断了呢,非抓瞎不可!来,把我这根也拿上。”父亲的这两个问题,让我笑了一路。
对我的恋爱婚事,父亲同样采取了超然的态度,表示完全尊重孩子的选择。他送给我们一幅亲笔写的大条幅,红纸上八个大字“勤俭持家,健康是福”,下署“老舍”。这是继矿石标本之后他送给我的第二份礼物,以后,一直挂在我的床前。可惜,后来红卫兵把它撕成两半,扔在地上乱踩,等他们走后,我从地上将它们拣起藏好,保存至今,虽然残破不堪,却是我的最珍贵的宝贝。
直到前几年,我才从他的文章中发现,父亲对孩子教育竟有许多独特的见解,生前他并没有对我们直接说过,可是他做了,全做了,做得很漂亮。我终于懂得了爱的价值。
父亲死后,我一个人曾在太平湖畔陪伴他度过了一个漆黑的夜晚。我摸了他的脸,拉了他的手,把泪洒在他满是伤痕的身上,我把人间的一点热气当作爱回报给他。
我很悲伤,我也很幸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阳光透过小镇的街道,洒在李梦的脸上,他的心情却愈发沉重。他是这个小镇上的一名普通居民,但他的生活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乱了。
一天,他的儿子小杰在上学的路上遭遇了车祸,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李梦接到消息后,心如刀割,整个世界仿佛都在崩塌。
他赶到医院,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医生们奋力抢救。他无力地倚在墙上,等待着任何消息,每一秒钟都像是一年那么漫长。
终于,医生走出手术室,李梦焦急地迎上前去。医生的表情严肃,让他的心情更加沉重。
“孩子的情况很不乐观。”医生语气沉重,“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但他的伤势过于严重。”
李梦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黑暗之中,无法逃脱。他的眼前一片模糊,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绝望。
整个夜晚,他都在医院外等待,每一秒钟都是煎熬。他的心情时而沉重,时而痛苦,但他知道,他必须坚强。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他的心情稍稍有所平静。他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他都必须坚强面对。
终于,医生再次走出手术室。李梦的心情瞬间凝固,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孩子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医生的声音让他整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李梦的眼泪夺眶而出,他的心情瞬间轻松了许多。尽管孩子的伤势严重,但至少他还活着。
在儿子的床前,李梦默默地坐着,看着儿子的脸庞。小杰此刻平静地睡着,脸上带着微笑。
慢慢地,李梦明白了生命的真谛。生活或许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拥有希望,就能战胜一切。
他轻轻地抚摸着儿子的额头,他知道,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他们都会共同面对,直至永远。
在这个小镇的街头,他们的故事将会被永远地传颂下去,成为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在父子之间,有一种情感叫做无私的爱,它能战胜一切,成就一切。
相关问答
[最佳回答]答案:舒乙作者回忆父亲,用朴素、平实的文字写出了父亲教育、爱护孩子的独特做法,饱含了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和感人肺腑的父子深情。答案:舒乙作者...
[最佳回答]小草能茁壮的成长,因为经过阳光的照耀;自己能茁壮的成长,因为有父亲那份关怀.——题记
原唱:谢雷/谢小鱼歌名;父子情深歌手;谢雷,谢小鱼歌词:想到劳碌的命运半晚眼泪湿了被单想到小子还需要人疼,再怎么辛苦也要走子:日头这么大天气这...
明·李东阳·《缺题》道合君臣义,恩深父子情。化机元不偶,天意竟何成。明·李东阳·《缺题》道合君臣义,恩深父子情。化机元不偶,天意竟何成。
大廷观舞兽,沧海息波鲸。禄给朝晡{左米右备},书通父子情。宋·孔武仲·《献西俘》父子情深苦亦深,盖天神武一沾襟。想当拔刃投床际,也忆海池舟里心。宋...
1、此时父子情,两地同惚恍。——明·杨基《送陈资深归广》释义:这个时候,父子两人之间的感情深厚,虽分隔在两地,但两人精神都游离在外,思念对方。2、暂别...
下句是:可忍长箫逐个吹下句是:可忍长箫逐个吹
[最佳回答]“慈母”这个词讲得通,对“慈父”这个词我老觉着别扭。依我看,上一代中国男人不大能和这个词挂上钩,他们大都严厉有余而慈爱不足。我的父亲老舍,既...
眼看白璧埋黄壤,何况人间父子情出自《忆邢惇夫》《忆邢惇夫》是宋朝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的代表作品之一。诗到随州更老成,江山为助笔纵横。眼看白...眼看白璧...
故事中的父子情,可以用南宋诗人陆游写给儿子的一首诗《遣舟迎子遹因寄古风十四韵》提炼表达,其中有两句写到“暂别亦不恶,益重父子情”,意即暂时的分别也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