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神仙传说中,无数修道人的梦想就是修炼成仙 、飞升天界 ,然后在天界长生不死、永享逍遥 。然而也有一些神仙因为在天界中犯错被贬下凡间,赎罪完成后才能继续回到天界,因此有了“谪仙人” 的说法。
那些被贬凡间的神仙偶尔就会有传说流传在人间,他们在人间的生活方式也是千奇百怪,也有幸运的人能够遇到“谪仙人”,让自己也有了一份仙缘。
很多人听说过“悬壶济世” 就是称赞古代医生救人的典故。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典故就是一个被贬人间的神仙的故事。
《神仙传》 和《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 都记载:在东汉末年,有个年轻人叫费长房 ,后来成为了著名的方士。传说费长房少年时也是迷恋神仙方术,却苦于无机缘,渐近而立,只好娶妻生子,做了一名属官市椽 (就是管理市场商贩的小吏)。然后他发现有一位老人在街市上卖药,他的药服后不管什么病都能治好,每天卖药都能挣好几万钱,但这老人就把挣的钱竟然全部施舍给街上那些饥寒贫穷的人。
这个老人就是壶公 ,壶公经常把一只葫芦状的壶挂在屋顶上,太阳落山之后,他就跳进壶里消失了。壶公消失在壶中,街市上的人都看不到,只有费长房在楼上看见了,很是惊奇,费长房猜想这壶公不是凡人,这也就是“悬壶济世” 的典故来源。
费长房从此就天天清扫壶公的屋子,供给壶公吃的东西,壶公并不推辞。日子长了费长房仍坚持不懈地照常扫地供食,也不敢对壶公有所请求。壶公看出来费长房心地很虔诚,有一次就对他说:“到晚上没人的时候你到我这儿来吧。”
费长房晚上来到壶公屋里,壶公对他说:“你看我跳进壶里时,你也和我一样跳。”
费长房照他的话一跳,果然不知不觉地已在壶中了。进去后才发现不是壶,而是进入了一个神仙的世界 。只见楼台殿阁林立在道旁,还看见壶公带着好几十个随从,壶公对费长房说:“我是神仙,当年在天界,因为有过失被上天责罚把我贬到人间。我看你有道根可以受教,才让你接近我。”费长房立刻离座下拜,恳求壶公收徒。
壶公说:“我看你这人很不错,但你千万不许泄露天机,我这里有点酒,咱们俩喝几杯吧。” 壶公拿出一个拳头大的酒坛子两个人对饮,酒器只有拳头大,但喝了很久也喝不尽。
壶公告诉费长房:“我不久要回上仙界,你愿意和我同去吗?”
费长房说:“当然愿意!”
后来费长房就跟着壶公来到了天界,经受修仙的考验,可惜费长房遇到了堪称史上最变态的考验,结果没有通过 ,但是壶公也没有亏待他,给了他一道神符,从此费长房靠着神符斩妖除魔,成为了著名的方士,可惜最后神符丢失,费长房最后也是身死道消。(费长房的故事可以在文章末尾点击链接观看)。
由此可以知道,壶公是被贬到凡间的神仙,所以“悬壶济世” 治病救人来积累功德,赎罪完毕后就重新回到了天界,而费长房就是幸运儿能够遇到“谪仙人”,因此有了一份仙缘。
在唐朝《潇湘录》 中也记录了一位“壶公” ,在唐朝武则天当朝的末年,益州有一个老头,带着一把药壶在城里卖药,赚了钱就用来救济贫困的人,自己平常不吃东西,时常只喝一点清水。如此过了一年多,百姓们都很信赖他,并且用了他的药都能治好病。
他还告诉别人,治病的医理就是,人的身体就像一个国家,心脏就像帝王,其他脏腑,就是宫廷大臣;人体的九窍,就是宫外的官员。治病就像治理国家一样,要各司其职,把治病当成治理国家,说得很是玄奥。
忽然有一天,他脱了衣服洗净了身子,伸手到药壶里选了一丸药,自己吞了。他对众人说:“我的罪期已经满了,现在要回到岛上去了。” 顷刻间他变成一只白鹤飞走,衣服和药壶全都沉没到水里,人们寻找了很久也没寻见。
这位“壶公” 可能不是东汉的壶公,他说回到岛上可能就是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 三座仙岛,上面有神仙居住。
在《续玄怪录》 中记载了这么一位谪仙人 的故事:南阳张茂实 住在华山下,唐朝大中初年,张茂实买一个奴仆叫王夐[xuàn] ,大概四十多岁。
这个王夐 干活勤劳,手脚利索,并且很是忠心,很多活自己主动干,不需要主人家操心指使,因此张茂实很器重他,甚至要免去他奴仆身份,并打算给他双倍工钱,但奇怪的是王夐却坚决推辞。
这王夐在张茂实家里干了五年。有一天,王夐突然向张茂实告辞说:“我本来住在山里,家业不薄。正赶上碰到厄运,必当奴仆劳作来消灾,本不是无钱出卖力气的人。现在厄运已尽了,请允许我从此告辞。”
张茂实有些听不懂他的话,但也不敢留他,听凭他离去。王夐却邀请张茂实说:“感谢您待我宽容有恩,我家离这里很近,你愿意跟我去游览一下吗?”
张茂实高兴地说:“我很荣幸,可是我不想让家里人知道,悄悄地游一趟,可以吗?”
王夐说:“这很容易。” 于是截了一支几尺长的竹杖,竹杖上画了符,交给张茂实,让他放在床上,这竹杖竟然变成了张茂实的模样,张茂实这才知道自己遇到了神仙 。
王夐领着张茂实向南走一里多路,突然出现一个黄头仙童牵着一只青麒麟 、两只红色花纹的老虎 ,在道旁等候。王夐乘上麒麟,张茂实与仙童各骑一只老虎。三人凭空飞跃了山峰,走了几百里,来到了一处仙境。
只见有几百个穿紫衣的官吏在道边列队,进入一座宫殿后,又有青衣几十人,拿乐器引拜。张茂实从老虎身上下来,发现进入了一处宴会,而王夐进内室更衣,又回来坐着,衣裳冠冕仪貌堂堂,真是仙人的风度啊。
张茂实参加了这仙人之宴会,很想留下,不想回到人间。
但王夐说:“这就是仙人居住的地方,不是世人所能到处。凭你宿缘,应当到这里一次。但仙俗道路不同,你应当回去修养慕道之心,三五劫后,当再相见。” 说完送给张茂实百镒黄金,又让张茂实乘着麒麟回家。
回到家中,张茂实从此诵念道经,后来游历名山大川修仙问道,就没有了消息。仙人麒麟客王夐被贬人间 ,赎罪的方式竟然就是充当奴仆,这可能算是红尘炼心吧。
在《仙传拾遗》记 载了这么一位阳平谪仙,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在九陇 (在今四川广元西)有个富商叫张守珪 ,在仙君山有一个茶园,每年都要雇用几百名采茶人,其中有一个年轻人,很聪明也很勤劳。张守珪很喜欢他,就认他做了干儿子。
茶园中有一位二十岁的女子,看上了那位年轻人,于是在张守珪的见证下,二人结为了夫妻。
两人生活了几年后,有一天洪水泛滥,道路被隔断,食物短缺,张守珪很担心。那女子说:“我能想办法买到东西。” 然后她便拿着钱走出门十几步,把钱放到树下,用木棍敲树,过了一会,这树下竟然真的有了食物。张守珪需要什么,就让女子敲树求取,没有得不到的。
张守珪很惊奇,就问她的道术是跟谁学的,女子说是跟丈夫学的,后来那年轻人也显露出法术。张守珪问干儿子的道术是跟谁学的,年轻人说:“我是阳平洞中的仙人,因为有一点小的过错,被贬谪到人间来,不久就要回去了。”
张守珪很好奇就问:“阳平洞在哪里?有多大?”
年轻人回答说:“阳平洞是仙界的一个洞府,仙界的洞府有二十四种,都是仙人居住的,有的方圆一千里,有的方圆五百里,有的方圆三百里。每个洞府都有日月光华,叫作‘伏晨之根’。
每个洞中也有仙王、仙官和辅佐的卿相,和人世间的官署相似。有得道成仙的人,以及积功德升天复生的人们,都居住在里面。
每年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三大节日,各洞天都有上界的仙人下来,来观察人间的所作所为是善的还是恶的,都记录下来。”
张守珪心中惊骇无比,原来“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 是真的。
十多天之后,忽然不见了这夫妻二人,大概是阳平谪仙惩罚结束回到了仙界,那女子倒是幸运,竟然能够嫁给谪仙人,估计也是被丈夫带进了仙界了。
被贬人间的谪仙人娶妻 的还有另外一位李仙人 ,不过他没有把妻子带到天界中。
《广异记》 中记载:唐朝洛阳有位高五娘 ,姿色很美,传说嫁给了李仙人 。这李仙人是天上贬谪到人间的神仙,自从和高五娘结婚后,长期居住在洛阳,而这李仙人为了让夫人过得更好,竟然用法术来炼出黄金。
夫妻两人过得自然是衣食无忧,后来高五娘也学会了炼金的法术 。在唐玄宗开元末年,高五娘和李仙人已经结婚五六年了。
突然有一天晚上,空中呼唤了李仙人一声,李仙人就穿上衣服出了门,回来后就对高五娘说:“我是天上的神仙,以前因为犯了小的罪过,被贬谪在人间,现在我的责罪已经结束。天界已经召唤我回去,但是无法带上你,多年夫妻情深,我走了以后,你要适当炼制金银自给自足即可,千万谨慎,不可把炼金法术传给别人。也不能给别人多炼黄金,否则,必有奇祸,切记!切记!” 李仙人说完就飞走了。
李仙人离开后,这高五娘最初还严格按照李仙人的嘱托,不敢多炼,但后来挥霍无度,就开始多炼黄金,被当时河南的少尹李齐知道了她的事。
李齐抓住高五娘,逼着高五娘给他炼制了烧了十多窑金银。就这样不到一年,李齐和高五娘突然都暴毙了 。人们都认为这是上天惩罚他们了。
“谪仙人” 在很多传说中存在,很多历史上的名人都传说是神仙转世 ,但是在神仙传记中,神仙除非是犯了很大的错误才会转世重修 ,一般的小错误,可以保留法力在人间赎罪即可,赎完罪就可以回到天界,不像那些修仙人需要历经劫难才能飞升。
因此如果有凡人遇到“谪仙人” ,一定要结下善缘,就算不能成为仙人,但是有这仙缘,也能让自己有着巨大好处,说不准就能消灾解难、富贵一生,但是千万不要贪婪,否则祸患临头!
欢迎点赞评论关注!!!
费长房与壶公的故事可以点开下面链接观看:
《壶中天地遇神仙,假如吃翔就成仙——御鬼神使费长房的成仙考验》
中国古人从古至今流行着对仙人 的崇拜和向往,很多人幻想着自己能够修炼成仙,永葆青春、法力无边、快乐逍遥 ,然而只有极少的人能够达成目标,在上下几千年中,留在神仙传记中记载的仙人也不过几千人,绝大多数求仙的人都消逝在时间长河之中。
而绝大多数未能成仙的人往往都是因为自己没有仙缘,当然也有那么一批人,本来有着成仙的机会,却被自己白白错过,或者是没有经受住仙人考验,当然也有的仙人考验确实太过匪夷所思,最奇葩的应该就是费长房 了,壶公对他的考验确实有点奇怪(费长房的故事有兴趣可以在文章点开链接观看),但是也有些人是自己的原因导致自己错失了成仙的机会。
晋朝荥阳有个人叫郑又玄 ,是名门子弟,喜好黄老之道,也立志成仙。在当官不顺被罢官之后,郑又玄就想着求仙问道,当时有个吴道士,凭道术出名,住在蜀门山。郑又玄认为吴道士风格高尚,就骑马跑去拜见,希望做吴道士的门下弟子。吴道士说:“你既然敬慕神仙,应当在山林里居住,不要在尘俗之中做伪诈之事。”郑又玄高高兴兴地拜谢说:“先生真是有道之人,我愿在您左右作差使,那可以吗? ”道士答应了,就把他留下来。前后十五年时间,郑又玄学道的志向渐渐松懈下来。吴道士说:“你不能坚定学道之心,白白地住在山林之中,没有什么补益了。”郑又玄就告辞离去,却不知道郑又玄有没有读过阴长生 的故事,阴长生作为皇亲国戚之身可是足足在马鸣生手下为奴为仆二十年才被授予仙法的 (阴长生的故事有兴趣可以在文章点开链接观看)。
郑又玄在归家中途经褒城,住在旅馆里,遇到一个十多岁的小童,相貌很清秀。郑又玄与小童搭话,那个小童很有智慧和辩才,让郑又玄很佩服。不久,小童对郑又玄说:“我和你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你还记得我吗?”郑又玄说:“忘了。”小童突然变化成一个少年,说道:“你看我是谁?”。正是郑又玄小时候的邻居和同窗闾丘子 ,原来郑又玄从小和邻舍闾丘氏的儿子一起读书。郑又玄性情骄傲,大抵因为自己门第声望清高尊贵,而闾丘子贫寒低贱的缘故,往往戏耍而且嘲骂闾丘子说:“闾丘氏不是我的同类,而我和你一起向老师学习,我即便不说,你难道心里不惭愧吗?”闾丘子默然流露出惭愧的神色。过后几年,闾丘子就病死。
郑又玄看到小童能变化他人,知道遇到仙人,立马拜倒,说:“那时候是我小不懂事,仙人何必与我计较呢? ”
那童子突然又变做一青年,又是郑又玄的一个朋友仇生 ,原来郑又玄读书有成,以明经科考得中,其后调补到唐安郡任参军。到官以后,郡守命他代理唐兴县尉。同宿舍有个仇生,是大商人的儿子,年纪刚够二十,他家的资产丰厚。每天与郑又玄见面,郑又玄经常接受他赠送的金钱财物,常与他聚饮出游。然而仇生不是士族子弟 ,所以郑又玄也不曾礼貌的与仇生交往。曾经有一天,郑又玄设酒席聚会高朋好友,而仇生没得到邀请。
等酒喝尽兴,有人对郑又玄说,仇生也是朋友,应该请他过来参加聚会,郑又玄就去召仇生。仇生来了,郑又玄用大杯斟酒给仇生喝,仇生推辞说不能全饮,坚持辞谢。郑又玄就发怒骂道:“你是个市井之民,只知锥子和刀罢了,为什么超越本分住在官舍呢?况且,我和你为伍,实在是你的幸运,又怎么敢辞酒呢?”于是振衣而起,仇生羞愧得很,低着头退出去,立刻辞去官职关起门来,不与人往来,经过几个月也病死了。
郑又玄看到童子又变化成仇生,于是拜了两拜道歉说:“这实在是我的罪过啊,但人谁没有过错呢? ”
只听那小童说:“我是太清真人 ,天帝因为你有道气,特意派我降生到人间,与你作朋友,将要传授真仙的诀窍,但是你因为性情骄傲,总不能得其道。唉,可悲呀!”说完话,小童忽然不见了。郑又玄明白了那些事以后,很惭愧怨恨自己,终于因为忧愁而死。
自己的仙缘本身就在身边,却因骄狂而失去了唾手可得的东西,等到自己苦苦追寻的时候,却又得不到了,这大概也是仙缘难求吧。
唐朝贞元年间 ,郢中有一个酒店的主人叫王卿 ,他的酒店靠近南边的外城。每逢到节日,经常有一个道士经过这里,喝完酒出外城离开这里。如此几年,王卿认为这个道士是仙人,于是有一次偷偷地跟在道士后边,走了几里,道士回头看见了王卿,很惊讶地说:“你为什么跟着我? ”王卿于是行礼参拜,希望拜师,即使不拜师也愿意为神仙的仆人。
那道士坚决推辞,王卿坚持跟随他进入到山里,每逢过山涧,有的很宽,道士轻而易举就过去了。而王卿随便每次小心翼翼的想法设法通过。在山里走了几十里,遇到一个险峻的山崖,高有一百多丈,道士起身就飞了上去 。王卿傻眼了,登不上去,于是行礼参拜,苦苦哀求。道士从上面对王卿说:“你何必这样辛苦地跟随我,你自己快回去。不这样,即将遭受困厄。 ”
王卿说:“之前所渡过的艰难险阻,都是因为师父在旁边,现在退回去没有路可走,我必定得死了,希望神仙念在弟子心诚,给个机会。”那道士犹豫了一下,就把手伸到岩下,让王卿举起手,闭上眼睛。王卿只觉得身子一轻就飞到石崖上了。石崖上面平坦、空旷,一派烟水苍茫的景色,仿佛仙境一般。我猜想应该就是进入了地仙的洞天福地之中。
王卿又跟道士走了十多里,来到道士的房舍,门庭整洁肃穆。道士让王卿躲在房舍外的草丛间,并且对他说:“你暂且住在这,我给你送饭,等方便的时候,让你见到仙师 。”王卿藏在草丛里,道士每逢三天送一次饭食。
后来,有一天,忽然看见仙师 出门,手扶拐杖,有四五个道士跟从侍候。仙师身体奇异雄伟眉毛舒展,双目明朗。道士偷偷招呼王卿出来,让他在道路旁边礼拜谒见仙师。仙师奇怪地说:“你为什么能到这里来。”王卿把过程说了。诸位道士说:“这个人谨慎厚道,恐怕能够役使,可以暂且让他守火灶。 ”仙师命令暂且收下他。
道士于是引导王卿进入院内,来到厨下。王卿看见有一个大灶,灶下正烧着火,灶上面有一个铁筒,闭封着掩盖了好几层。道士让王卿守灶,专门看着它,不能胡乱看。其余四个道士,有的打水采药,有的蒸晒作饭,来供应仙师。夜里也让王卿躺在厨下看守火。后来,有一天,王卿没有什么事,偷偷地开筒看药。忽然看见一只白兔 ,从铁筒中跑出,有像刀劈开物的声音传向四方。听到声音的道士说:“药已经失掉了。”其他的人都小心谨慎地来看,个个惶惧失色。
不一会儿,仙师过来,大怒说:“为什么忽然引俗人来,让他失掉了药 。”一会儿召见以前的那个道士,责备辱骂,要用鞭子打他。道士叩头,请求把药寻找回来。几个道士,在庭院中焚香禹步。两个道士变成白鹤 ,冲天飞去, 过了大约一顿饭的工夫,鹤已经擒获白兔归来,让人把它投进釜中,坚持炼成它。
天师命令快赶走俗人,派人送他回去。道士于是领着王卿出来说:“你几乎误了我,本来还有机会成就仙道,现在只能暂且回去。”就引送王卿到高岩下,对他说自己再请求仙师,如果还有机会,就约定二十年后有缘汾州街市上相见。王卿又寻路回来,几天后才到外城。回来以后,王卿就当了道士,但数年过去,王卿再也没有碰到过那个道士。
我猜想,仙师恐怕就是在人间的地仙,那 些道士就是自己收的弟子或者仆人,通过考验了,就传授仙法,像那个道士一样,就有机会成就仙道。王卿好不容易能有机会,却因自己的过失险些造成了仙师失去了仙药,那个仙药恐怕非常难得,是草木化精怪了,虽然找回来了,但王卿已经失去了仙缘。而仙师这都没有惩罚他,只是赶走了他,说明这仙师还是非常正派的。
唐玄宗时期 ,有个农家孩子叫辅神通 ,家住蜀州,小时候失去父母,生活很贫穷,经常给人放牛来养活自己。辅神通放牛的地方,经常看到一个道士往来,辅神通福临心志,结识了那个道士。几年以后,道士对辅神通说:“你愿作为我的弟子吗? ”辅神通当然愿意,赶紧跪拜。
道士就领着辅神通到了一条河流旁,对辅神通说:“我进去的时候,你跟随我就好,不要害怕” ,说完带着辅神通进入水中。道士和辅神通竟然在水中行走自由,不久在河底看到一栋院子 ,那里屋宇严整洁净,正是一个水下洞天福地。房子里有药囊和炼丹的炉灶,辅神通还在床下发现很多丹药。
道士就让神通看守烧火,并教给他点石成金 之术。经过三年,神通已经二十多岁了,修仙的生活很是枯燥,辅神通就有些想念人间,特别是自己学会了点石成金的法术,完全可以活的很富裕。有一次,恰逢道士不在,神通就偷了道士炼的丹药。
道士回来以后,问他丹药在哪里,神通就推脱说没看见。道士叹息说:“你虽然会一些法术,但是对长生却没有益处啊 ,我本打算教给你仙家要诀,教会你长生之术,而你今天这样,怎么能再教你呢?”说完一挥手就把辅神通转移出了水底洞府。
辅神通出了洞府,竟然觉得很高兴,到了人间之后,靠着点石成金的法术,辅神通享受了人间富贵,但是不久之后,辅神通厌倦世俗之事,看着人间的生老病死,开始追念道士,听说道士往来于蜀州开元观,就跑去开元观旁边等待师父。
从那以后,听说那个道士来了,就去等候,但常常去晚,他一去别人就说那道士已经走了。这样去了几十次,总也没能见到自己的师父。甚至辅神通用一百斤的金子买通道观的奴仆,让他们在道士来时赶快报告他 。从那个奴仆得到金子后,频繁来报告,但辅神通再也没能见到那道士。
而辅神通就这样慢慢在等待中变老,最后在一堆黄金中老死了,可悲可叹也!
东汉末年 有个方士叫李仲甫 ,是丰邑中益里人,少年时就跟王君 学道,会遁地入土行走 的方术,还会推算的秘诀和隐身法 ,活到一百多岁后仍然如少年一般,但性格怪异。传说李仲甫隐身术最厉害,可以隐身一年甚至更久,别人只能听见他的声音,看不见他本人。他曾以此法,吓死过抢劫的山贼,也因此救了一名书生,叫张生。
那张生被救后,请求李仲甫传授他隐身术 。李仲甫不答应,说其性格不适合修道,太过自私狭隘,但张生死缠着李仲甫,花钱好几十万供奉李仲甫酒食,李仲甫来者不拒,可就是不传授张生道法。隐忍一年后,张生花了大把金银,但什么也没学到。张生于是怀恨在心,就怀揣匕首想杀李仲甫。
他先是和隐身的李仲甫谈话,顺着李仲甫出声的位置,跳起来用匕首又刺又砍,一看,李仲甫却好好地躺在床上笑着说,“天下竟有你这样的混蛋,道没学成就要杀老师。你能杀得了我吗?” 张生害怕了,不断磕头求饶,
李仲甫随后又说道:“张生,三百年前,你本是我的护院神犬,看在往日守护的情面上,我来渡你,可你却如此心术不正,那成仙之路与你无缘了,我可真能让你死,但念你愚蠢顽劣,不和你一般见识。”可能李仲甫还是念及旧情,放过了张生。
传说李仲甫在民间待了一共三百多年,可能是度化张生不成,了解了因果,后来进了西岳山,再也没回来,大概是飞升成仙了吧。
千百年来,虽然有成仙的传说,但是相对于古今无数求仙问道的人来说,能成仙的人寥寥无几,有人苦求一生也最终化为尘土。我想,命里有时终会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有仙缘自然要珍惜,经受住考验就有机会成就仙道。没有仙缘的,顺其自然就好,过好自己的一生也是不错的选择!
四个求仙不成的故事中,你觉得哪个最可惜?
欢迎点赞评论关注!!!
(费长房和阴长生的故事可以点看链接观看,很有趣哦!)
《壶中天地遇神仙,假如吃翔就成仙——御鬼神使费长房的成仙考验》
《阴美如女子,长生似仙人—阴长生:古典修仙主角光环下的成仙之路》
相关问答
仙侠玄幻小说,经典的,真的不要太多,盘点都盘点不过来了,可以说,网络小说,仙侠玄幻,就占了半壁江山,这里,推荐5部笔者刚刚看完,文笔和情节都上佳的作品...母女俩...
以下我全看过的,排名如下:1.凡人修仙传这个不用说吧2.觅仙路和凡人有得一比的,飞升后的故事比凡人都有吸引力3.仙壶奇缘故事不错,只是不肥4.火中金...
多谢悟空老师的邀请!这个非常具有人间哲理的经典传奇奇石!如果没有特除的自然因素,特别的巧情仙缘,以及凡人难以理解在特别的奇缘奇人和大自然的无相神力之互助...
要说《西游记》里哪个妖怪良心最好,除了玉华州的黄狮精,我谁都不服。为什么我说这玉华州的黄狮精是良心最好的妖怪呢?且看书生仔细分析:专心修道,与世无争...当...
别有仙缘。自家天地一陶然。醉写桃符都不记,明日新辛汉清第84首《小游船诗》“关情最是扬州路”,这句诗被无数诗人竞折腰。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三月扬州路。徐...
1.鸿钧道长: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师父。出场时曾做歌:“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一道传三友,二...
[回答]在《青云诀》手游中仙娃系统是在仙侣接了仙缘以后获得小孩子=0=,不过是从商店里卖出来的,不管怎么样也算是他的父母了,自然要好好带他啦!下面就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