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情】
作者:查干
洪烛原名王军,生于南京。他写过大量诗歌、散文、歌词,著书甚丰,可惜英年早逝。
我与洪烛相识多年,但从未深谈过一次。多次与他同行,参加诗歌活动,他总叫我老大哥,很亲切,其实,我是前辈。他人很沉稳,平时话不多,但谈到文学,谈到诗歌,话就多了起来,而且极有见地。于是,我喜欢起这个年轻人来。虽然表面上从未夸赞他,然看到他的诗歌,每每必读。我担忧过他的健康,有种感觉,他在匆匆赶路,透支也过度。果然,他过早地离去,令人惋惜。
前些日子听到消息,他生前的好友祁人、周占林等人,筹划给他出版了个人文集,这很令人欣慰,人走茶未凉,会成为一段佳话。我相信,他的遗作会被读者喜爱,好作品总是会被人记住和珍藏——比如他的短章《桃花扇》:
这把祖传的扇子/注定是属于秦淮河的。秦淮河畔的桃花/开得比别处要鲜艳一些/你咳在扇面上的血迹/是额外的一朵/风是没有骨头的,而你摇动的扇子/使风也有了骨头/这条河流的传说/注定与一个女人有关。扇子的正面与背面/分别是夜与昼、生与死、爱与恨/是此岸与彼岸。你的手却不得不/承担起这一切,于是夜色般低垂的长发/成了秦淮河的支流/水是没有骨头的,而你留下的影子/使水也有了骨头/你的扇子是风的骨头/你的影子是水的骨头,至于你的名字/是那一段历史的骨头/别人的花朵轻飘飘/你的花朵沉甸甸
《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历史剧,写的是明代末年发生在南京的故事,才子侯方域在江南邂逅秦淮歌伎李香君,两人坠入爱河。魏忠贤的亲信阮大铖陷害侯方域,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李香君不从而撞头欲自尽,溅血诗扇,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南朝灭亡后李香君入山出家,扬州陷落后侯方域也出家学道。这是一出悲剧。
能看出,洪烛对这个故事动了真情,并把它凝缩于一首小诗里,以虚笔将故事里的情节连接起来,并注入新鲜的血液,这需要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运用中国传统诗艺。传统诗艺是中国诗歌的瑰宝,并非西方现代派写法所能替代。
“风是没有骨头的,而你摇动的扇子/使风也有了骨头”,这是惊人的一笔。很少有人会把风与骨头联系在一起,如此,风有了人格、品质,这都是李香君有骨头的扇子扇给它的。这是借笔抒情,李香君的坚毅被描画了出来。“扇子的正面与背面/分别是夜与昼、生与死、爱与恨/是此岸与彼岸”,诗人用扇子的正面与背面,写尽了她与他的日日夜夜,生死别离,爱与恨,以及被迫相隔之后的两地相思。这是一种高度凝缩的艺术手法。“你的手却不得不/承担起这一切,于是夜色般低垂的长发/成了秦淮河的支流”,又是一个跨越性很强的跳跃,长发与夜色相连接,人们就想到她身处的黑暗环境。而长发垂成了秦淮河的支流,极美又很哀怨,于是乎,水有了仙气。“水是没有骨头的,而你留下的影子/使水也有了骨头/你的扇子是风的骨头/你的影子是水的骨头,至于你的名字/是那一段历史的骨头”,她投入水波的影子,变成了水的骨头。这里,诗人所欣赏与赞美的,是李香君的骨气。
有人评论:“洪烛的《桃花扇》刚柔相济,有怜惜,有赞美,有哀叹,背景错综复杂的故事,到了洪烛笔下,仅用寥寥二十行,便厚重深邃地承载了一段刻入历史的坚贞爱情。而李香君的名字,也成为一段历史的骨头。”我认同这一评价。从此,柔弱美丽又有风骨的李香君,站在了人生高地,向我们招手。于是,秦淮河与李香君,成了人们不朽的记忆。
秦淮河,大部分在南京市境内,它孕育了南京的古老文明,是南京的母亲河,也被誉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那一年,我和洪烛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诗人出席太湖国际诗会,其间,受邀夜游秦淮河景区。那天晚上,灯火璀璨,游人如织,但在我看来,这里犹如幽境。历史在沉思,桃花在灼灼低语,那一把有血有骨头的扇子,仍在摇动。诗人洪烛,是南京的赤子,他与秦淮河,与那一把桃花扇,永驻于故地,为历史,也为人世增添了动人的色彩。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08日1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第1页 作者介绍
孔尚任(1648年11月1日—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随园诗话》作东堂),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孔尚任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世祖顺治五年(1648年)九月十七日生于曲阜湖上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清初诗人、戏曲家。
孔尚任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即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考证过乐律,为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
康熙二十二年,康熙亲自到曲阜祭孔,孔尚任被选为御前讲经人员,撰写典籍讲义,在康熙面前讲《大学》,康熙破格将他由监生提升为国子监博士。
康熙二 十四年初, 孔尚任进京,正式走上仕途,同年七月初,便奉命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往淮扬,协助疏浚黄河人海口。孔尚任在扬州登梅花岭,拜史可法衣冠冢。在南京过明故宫,拜明孝陵,游秦淮河,登燕子矶:到栖霞山白云庵访问张瑶星道士。这时,他还结交了不少明代遗民,其中有冒襄、云涛等。在淮扬的四年对他以后写《桃花扇》有直接的影响。
用尚任兴趣广泛,知识渊博,尤其爱好书画古玩,有《享公痛》一书,记载其收藏。他也擅长诗文,有《湖海集》、《岸堂稿》等传世。
孔尚任与洪昇被并称为“南洪北孔”,被誉为康熙时期照耀文坛的双星。他们的作品《桃花扇》和《长生殿》代表了中国古代历史剧作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奇葩。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正月,卒于曲阜。
第2页 名家点评
清人刘中柱:
“往昔之汤临川,近今之李笠翁,皆非敌手。
奇而真,趣而正,谐而雅,丽而清,密而淡,词家能事毕矣。
前后作者,未有盛于此本,可为名世一宝。”(《桃花扇题辞》)
清人刘廷玑:
“海内之重东塘者,不仅诗也。即以诗言,而《湖海》《岸堂》《石门》诸集,盈尺等身,亦洋洋乎当代之大家矣。”(《长留集序》)
文学史家赵景深:
孔尚任是一个具有儒家正统立场和思想倾向的士人,一需要依附于统治阶级。他对康熙皇帝一度怀着强烈的感激之情,但因为不得志,他对清廷的掌权派不满,他希望施展才能,不羞谈仕途经济。但在浊流中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情操,并且对历史和现实有自己的见解。他时而讴歌新朝,时而怀念故土,时而攀附新贵,时而与遗民故老神交莫逆。清初复杂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形成了他复杂的变化着的思想立场。
第3页 创作背景
明朝灭亡之后,不少明朝的遗老不时聚会,抒发亡国之悲和人生愤慨。孔尚任的父亲孔贞璠就是其中的一位。孔贞璠重气节的品格、忧世的心肠、归隐的行为,无不对孔尚任产生了重要影响。
孔尚任的岳父秦光仪经常向孔尚任讲述弘光遗事,终于使孔尚任萌发了创作《桃花扇》的动机。据孔尚任自己说,他早就有过把南朝遗事形诸笔墨的想法。“予未仕时,每拟作此传奇,恐闻见未广,有乖信史,寤歌之余,仅画其轮廓,实未饰其藻采也。”出仕后,经过十余年的辗转奔波,返京多暇,“乃挑灯填词”,终于完成了这部作品。
《桃花扇》的胚胎,虽萌发于作者的青年时期,但硕果却是结聚于作者经历种种曲折,思想成熟之后。
人物介绍
1、李香君
《桃花扇》的女主角。在古代的封建社会,身为妓女的李香君虽处在社会最底层,其人格却散发出了最绚烂的光芒:善良、正直、勇敢,不贪慕虚荣,不畏惧强权,对国家、民族忠贞不二。
为了抗拒自己不喜欢的婚事,她不惜以命相搏,以致头撞桌子,鲜血飞溅;
为了抗议无道的阮大铖等人,她可以冒着生命危险,在舞台上当众痛斥他们;
她和侯方域历尽悲欢离合,辗转多年才又重逢,侯方域身为须眉男子,都选择了投降清廷,她一个柔弱女子却斩断情丝,至死忠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这样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令其余男性角色全都相形逊色。
2、侯方域
《桃花扇》的男主角,字朝宗,香君的恋人,他对待香君恋其风貌,更尊重其品格情操。能够克服阶级的偏见,对青楼妓女李香君产生始终不渝的深挚的爱情。
作为一个复社文人,在拥立问题上,侯方域主张拥戴贤君;在调解四镇争执中表现出他能顾全民族危亡的大局,也出了一些好主意,始终反对权奸,具有欲挽狂澜的爱国思想。
但他又显得软弱无力。最后与香君栖霞山相逢,国破家亡,别人劝他出家,他还想着夫妻一同还乡。张薇的话提醒了他,也批判了他。由于扣紧了他的出身、教养、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他的软弱和气节并存便显得合情合理,真实可信。
3、杨龙友
杨龙友,马士英的亲戚,阮大铖的盟弟,又是侯方域的好友。杨龙友与阮大铖类似,但与之又有不同,他有怜香惜玉之心,有时也良心发现。杨龙友身份和性格上的二重性,这也使他左右逢源,往返于尖锐矛盾的两派人物之间,在人物关系中起着穿插的作用。
第4页 主要内容
明朝崇祯年间,复社文人、河南名士侯方域在南京避乱,客居期间,欲寻一位秦淮佳丽以慰寂寞,闻知名妓李香君“妙龄绝色,平康第一”,就非常想结识。但苦于无钱,不敢贸然前去。奸臣马士英的妹丈杨龙友得知此事,向魏忠贤的余孽阮大铖献计,要他帮助侯方域出妆奁酒席之资,以拉拢侯方域,希望侯方域为阮大铖说情,让复社领袖陈贞慧、吴应箕不要再和阮大铖作对。
阮大铖就依计为侯方域出了一笔钱。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见面,两人一见钟情。新婚燕尔之际,杨龙友向侯方域说出了真相,请侯方域帮忙。侯方域听信杨龙友的话,答应帮阮大铖解围。可是李香君却因阮大铖是祸国殃民的阉党,严词叫侯方域拒绝。阮大铖阴谋失败,对侯、李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这时武昌统帅左良玉因为军队缺粮,要移军南京。侯方域怕这样做会引起内乱,就写信劝阻左良玉。阮大铖却因此诬陷侯方域“勾结左良玉作乱”,怂恿凤阳巡抚马士英杀他。侯方域逃往漕抚史可法处避难,并为史参赞军务。
甲申三月,李自成入京,崇祯自尽,奸臣马士英、阮大铖等马上在南京迎立福王,建立南明朝廷。马、阮两人一人被封为宰相,一个被官复原职仍为光禄寺卿。昏王奸臣不理朝政,征歌逐舞。马士英、阮大铖又开始作威作福,陶醉于声色犬马的荒淫生活之中。
阮大铖强逼李香君给漕抚田仰做妾,香君坚决不从,倒地撞头,血喷满地,连侯方域送给她的定情诗扇都溅上了血。还是她的养母李贞丽冒名替她去嫁了田仰,才算解围。
后来杨龙友就扇子上的血迹画成了一株桃花,香君托教她唱曲的苏昆生把这把扇子送交侯方域,请他早日回来与她重聚。侯方域返回南京,正值马士英、阮大铖大肆搜捕复社党人,他和陈贞慧、吴应箕一起被捕入狱,根本未能和香君见面。
这时李香君也被阮大铖选送入宫,充当歌妓。在宫中,香君仍坚持自己的气节,决心“做个女祢衡,挝渔阳”。她借机在宴会之上大骂祸国殃民的奸臣,最后被软禁在宫中。
不久,清兵南下南京失陷,权贵们带着“那一队妖娆,十年细软”,仓皇逃遁。侯方域乘机出狱,随张瑶星住在栖霞山,香君也得以从宫中逃脱随人入山。侯方域、李香君二人在栖霞山白云庵相遇。由于国破家亡,在张瑶星的指点下,他们割断“花月情根”,双双“修真学道”去了。
第5页 名言佳句
1、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2、重到红楼意惘然,闲评诗画晚春天。
美人公子飘零尽,一树桃花似往年
3、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4、(玉芙蓉烽):烟满郡州,南北从军走;叹朝秦暮楚,三载依刘。归来谁念王孙瘦,重访秦淮帘下钩。徘徊久,问桃花昔游,这江乡,今年不似旧温柔。
5、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未完待续)
(文中图片、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提供者)原创不易,敬请关注,欢迎转发。
相关问答
属于传奇类型小说《桃花扇》是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与《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剧”。如孔尚任自己所说,“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桃花扇的小说书名是:《斗罗大陆之上古武魂》内容简介:这里没有魔法,没有斗气,没有武术,却有武魂。在唐门辉煌时代的斗罗大陆,一名女子的降临把斗罗大陆从暗器...
问世间情为何物?世间情有亲情、友情、爱情,人之初,性本善。方几月,能唤母,几月孩童就懂得了呼唤母亲,这就是数月相伴照顾的亲情回报,一句“在家靠从母,...他害...
《桃花扇(四大名剧)》是岳麓书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孔尚任,本剧与《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一起被誉为"四大名剧",它们体现了我国古代戏剧作品的最...
感谢好友史海钓客的邀请,我是新霁。《桃花扇》是以李香君和侯朝宗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对官僚、贱民、士绅等各个阶层的描写,反映明王朝的衰败和覆灭。在看...
《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六月完稿,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刊成初版。《桃花扇》所写的是明代末年发生在南京...
《桃花扇》是清代一出著名的传奇剧本。该剧本作者是孔尚任,本剧通过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了明末时期复杂的权奸之争,以及南明覆亡的一段历...
[最佳回答]秦淮无语话斜阳,家家临水应红妆.春风不知玉颜改,依旧欢歌绕画舫.谁来叹兴亡!青楼名花恨偏长,感时忧国欲断肠.点点碧血洒白扇,芳心一片...
1、侯方域在南京旧院结识李香君,共订婚约。阉党余孽阮大铖得知候方域手头拮据,暗送妆奁,用权以拉拢。香君识破圈套,阮大铖怀恨在心。2、南明王朝建立后,阮诬...
1、桃花扇的内容是借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弘光王朝覆亡的历史,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