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台春 ,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调见南宋曾慥《乐府雅词·拾遗》所辑北宋李甲词。以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为正体,双调九十七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十一句七仄韵。
帝台:先秦《山海经·中山经》云:“苦山之首,曰休与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五色而文,其状如鹑卵。帝台之石,所以祷百神者也,服之不蛊。”苦山即大苦山,也称为紫云山,处于郑州和洛阳之间,距登封市颍阳镇北六公里处。帝台这里指神台;一说为神名。调名本意即咏帝台的春色。
帝台春·芳草碧色
【宋代】李甲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
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谩伫立、倚遍危阑,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拚则而今已拚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
帝台春·凉雨新沐
【明代】刘基
凉雨新沐,秋花遍墙角。门对远山,山带斜阳,葱茏相属。明月今宵巳自满,又争柰、素娥幽独。向天涯,望月兴怀,愁多如簇。
年岁促,欢去速。意易足,事难续。镜掩懒重开,纵春风,也不解、染黄成绿。陇首孤云去无际,草上露华白如玉。且深下红帘,倒金樽醽醁。
帝台春·春恨用南唐元宗韵
【明代】彭孙贻
花影脉脉,春愁黯无力。成阵乱红,不管人愁,无风飞急。冷落秋千上巳后,较愁似、去年今日。问多情,燕子刚来,天涯消息。
无消息,归未得,守月直到灯黑。尽夜夜朝朝泪痕多,准不过一江潮汐。人去今春已非旧,春去那人可如昔。便侬做东风,肯花枝怜惜。
帝台春·为府学师生送徐太守北觐并引代君家作
【明代】符锡
亭亭物表。器宇秋天杳。廉明太守,说向吾人,古来稀少。清风两袖朝天去,转眼是、凤池春晓。好敷陈,兽锦袍新,御炉香袅。
蓬莱岛。莺花绕。霜月皎。鸡人早。伫献绩天颜,渥恩重,谩回首、石城云杪。舟楫川途莫道烦,乾坤整顿还须了。记取旧门墙,几人归鉴藻。
帝台春·人潦倒
【清代】陆求可
人潦倒。鬓华催对秋昊。春树暮云,隔断淮南,许多朋好。点点黄沙争扑面,那堪侍、板舆亲老。缀朝班,无补承明,早嗟枯槁。
山渺渺。风浩浩。身似鸟,长安道。空回首乡山,接天连地,但见王孙芳草。几度梦寻南下路,雁行何处心如捣。又尘冗匆匆,问高天清晓。
帝台春·春怀
【清代】梁清标
晴日炙。雪初消,池水碧。游鲤负冰,好鸟窥人,闲愁增剧。追忆年时香阁里,携手看、故山春色。奈而今,恼乱东风,偏吹孤客。
春犹昔。浑暗掷。人咫尺。何从觅。叹陌上青青,又生芳草,薄暮绿烟如织。湖海气难一旦减,儿女泪已千行滴。渐近了花朝,怕重提寒食。
帝台春·五月南徐怀周翼微在都门即用其江上留别原韵
【清代】陈维崧
红瘦成碧,鲥鱼堆网白。怅杀年光,回首春前,旗亭饯客。公路浦君为远别,吕蒙城、我无相识。记曹家,园上看花,疏狂那夕。
高齿屐,黄金戟。行不得,愁何益。叹命不如人,雄姿俊侣,此日一齐抛掷。试咏洛生谁解作,拟邀曲部何从索。闷坐忆周郎,听江声千尺。
帝台春·感旧
【清代】周贻繁
车辙马迹。红尘共驱策。曾几载间,顿把青丝,催成华色。转忆当年谈笑处,谩思念、帝乡风日。更谁知,好景无常,翻成愁国。
医不识。香未觅。泪尽滴。恨难释。叹半世功名,幻如春。梦一领、素毡犹昔。归渡吴江万重浪,居止楚山数椽宅。问泉路相思,可般般追忆。
帝台春·送原白侄北上
【清代】潘廷选
新草淡绿。翩翩荡前席。一带柳条,也似愁人,春初为客。笑脸迎风濯晓露,夹道舞、著鞭无力。过黄河、岸隔三春,旅同寒食。
愁消释。凭酒力。闷堆积。成诗癖。且索米长安,携琴辇下,遥指五云凝碧。询及卿家有痴叔,蓬户远与京华隔。问何日归来,漫重寻泉石。
帝台春·送竹樵方伯入觐
【清代】俞樾
幢葆启戟。迢迢赴京国。驿路早梅,喜挈清娱,同寻春色。咫尺觚棱金阙近,听宫漏、鹭鹓祥集。想从容,奏对明光,香烟细裛。
驰玉勒。行紫陌。返第宅。召宾客。再省识帝里,莺花过,元宵后、大好艳阳风日。应有温纶自天降,前后主恩四持节。与吴下宾萌,又重联吟席。
帝台春·清閟小幅
【清代】樊增祥
二月初六日,晓起过西园,薄冷殢花,嫩阴酿雨,徘徊池上,漫赋此词。
清閟小幅,溪山黯青绿。丝雨弄晴,二月东风,今朝初六。草色苔光交旖旎,又还我、一庭芳缛。借春阴,直到花朝,红棠开足。
泉响谷,清似玉。树绕屋,翠如幄。且抖擞官身,勾当春事,日日闭门休沐。雪积一分二分水,花亚十竿百竿竹。便随分携尊,总人间清福。
帝台春·丰台芍药
【清代】朱祖谋
方罫曲折,花农旧生活。谷雨半晴,绣槛争移,宫衣微脱。插帽传笺一笑处,尽消遣、谢郎吟箧。甚而今,废绿平烟,只闻鶗鴂。
尘影瞥。迷眼缬。泪点叠。渍鹃血。怕婪尾年芳,近斜阳候,不是等闲离别。何况东风往来路,都换钿辕旧时辙。剩一片琼田,渺春人罗屧。
注:图片以吕少华的画作
芳草碧色。供图/沈圻。
帝台春
芳草碧色, 愁旋释。
萋萋遍南陌。 还似织。
飞絮乱红, 泪暗拭。
也似知人, 又偷滴。
春愁无力。 漫倚遍危阑。
忆得盈盈拾翠侣, 尽黄昏。
共携赏。 也正是暮云凝碧。
凤城寒食, 拼则而今已拼了。
到今来, 忘则怎生便忘得?
海角逢春, 又还问鳞鸿。
天涯倦客。 试重寻消息。
窃以为此词作于他二十八岁(公元943年)前,即登皇帝位前。或者在自广陵调去留守金陵时作。因为这一段时间内他自己每有失宠感。
①帝台春,词牌名。严建文《词牌释例》及梁启勋《词学》等均未提及此调。或许始于李璟也未可知,因李璟 喜创新调故。此调上下阙各十一句,上阙四十六字,下阙五十一字,共九十七字。但此词在萧枫主编的《唐诗宋词元曲·三》中,却列在宋人李甲名下。谓“李甲(生卒年不祥),字景元,华亭(今江苏松江)人,元符(1098—1100)中,曾任武康县令。善为填词小令、有闻于时。”然清末俞陛云直冠李璟名下而不疑,其承俞樾、俞平伯家学根绪,理当证充,且俞陛云谙于诗词,曾著《南唐二主词辑述》等专著。故从俞辑。
②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芳草,香草。常用以比喻忠贞的美德。《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引萧艾也。”王逸注“《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秦州玩芳亭记》“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碧色,青绿色。江淹《别赋》“春草碧色。”又柳宗元《溪居》诗:“往来不逢人,长歌楚天碧。”萋萋:茂盛貌。《诗·周南·葛覃》“维叶萋萋。”唐·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南陌,这里指向阳早春的田野。
③飞絮乱红:萧枫主编的《唐诗宋词元曲》此词列在李甲名下。此句为“暖絮暗红。”喻花英急急坠落貌。
④也似知人,春愁无力:此句拟人化。春乃百花争艳之时,却急飘落,因春愁而无力,故纷纷乱坠。实人心愁而非春愁。李璟逢春,偶见絮落飘红,以为自己将败之兆。故有此叹。
⑤忆得盈盈拾翠侣:唐天宝末,有洛苑宫娥题诗梧叶,随御沟流出,后得配顾况而成佳偶。其诗咏:“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李璟此句以回忆那宫娥幸运的甜蜜来反衬自己却仍然“春愁”,且“自嗟不及波中叶。”
⑥共携赏,凤城寒食:凤城:旧指京都的别称。谓帝王所居之城。杜甫《夜诗》“步蟾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仇兆鳌注引赵次公曰:“秦穆公女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丹凤城。其后言京城曰凤城。”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摧事。以介子摧抱木焚死,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邺中记·附录》“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粳米及麦为酪,捣杏煮作粥。”唐·韩翃《寒食》咏:“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李璟此句意为渴望能如那题诗梧叶的宫娥,实现愿望,获得自由,任游京都。曲折表达了意欲继位的期盼。
⑦海角天涯:李璟 在此比喻自己似乎已处在被政治活动被忘却的角落。含失意。
⑧愁旋释,还似织:喻忧愁烦恼无法排遣,反而纷至沓来。唐·刘长卿《送李穆归淮南》咏“扬州春草新年绿,未来先愁去不归。淮水问君来早晚,无人偏畏过芳菲。”李璟之璟同此景,心同此心。
⑨泪暗拭,又偷滴:唐·刘长卿《送耿拾遗归上都》咏:“长安万里传双泪,建德千峰寄一身。”又《登松江驿楼北望故国》咏:“泪尽江楼望北归。”李璟此句喻伤春之人,心中虽忧悲,却未敢哭喊以泄,唯潸然沾巾而已。可见强颜为欢,愁苦愈深。
⑩漫倚遍危阑,尽黄昏,也正是暮云凝碧:此句萧枫主编的《唐诗宋词元曲》卷三列在李甲名下的《帝台春》改为“漫伫立,倚遍危栏,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危阑:即危栏。高楼上的栏杆,便于凭眺。暮云凝碧,谓旁晚天边云影凝聚,夜暮降临。宋·赵令畤《虞美人·光化道中寄家》咏:“西楼今夜归期误,恨入栏干暮。可堪春事满春怀。”又宋·利登《菩萨蛮》咏:“玉阑干外重帘晚,流云欲度长天远。”
⑪拚则而今已拚了,忘则怎生便忘得:拚,舍弃不顾惜或扫除。《礼记·少仪》“扫席前曰拚。”宋·晏几道《鹧鸪天》词咏:“彩袖殷情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忘得:忘记,不记得。《易·兑》“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汉书·师丹传》:“丹老人,忘其前语。”又陶潜《五柳先生传》:“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李璟此二句谓心中苦涩,恻隐难言。唐·李幼卿《前年春·与独孤常州兄花留别,倏已二年矣,今莺花又尔,睹物增怀,因之抒情,聊以奉寄》咏:“近日霜毛一番新,别时芳草两回春;不堪花开花落处,况是江南江北人;薄宦龙钟心懒慢,故山寥落水沉沦。”李璟亦含此境。
⑫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鳞,即鳞集。群集。谓如游鱼四集。司马相如《难蜀父老》“四面风德,二方之君,鳞集仰流。愿得受号者以亿计。”《汉书·刘向传》:“夫乘权借势之人,子弟鳞集于朝,羽翼阴附者众。”鸿,即鸿渐。《易·渐》“鸿渐于干。”渐,近。干,水涯。谓鸿雁从水中近到岸上。后用来比喻仕宦的升迁。刘峻《辨命论》:“君山鸿渐,铄羽仪于高云。”但萧枫主编《唐诗宋词元曲》卷三谓:“鳞鸿,即鱼雁。古人传说鱼和雁可以替人传递书信。”唐·戴叔伦《早春曲》咏:“朱颜未衰消息稀,肠断天涯芳草碧。”又《相思曲》咏:“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离别苦。”李璟此二句意为能否再受宠遇,且看局势进一步发展变化情况。“鳞鸿”一词大有深意。虽有书信消息意,但更主要的是重组自己的羽翼人马,入主朝廷。只是此意过于隐晦,不易察觉。
李璟 此词,品味实难。李璟 虽为南唐先主李昇长子。但也并不认为自己就一定能继父位。这一点他的思维是清醒的,冷静的。因为他的父亲李昇几乎拚掉一生实施韬晦谋略,才经营到了南唐小朝廷。生活在这种氛围中的皇族子弟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醉心于帝王之术,而刻意于将来能够有朝一日,便可得心应手的治国平天下。可是必须首先闯过父皇这一关。
李璟自十岁起,就随父被封驾部郎中,对父王李昇如何含而不露,谙于韬晦而后如何建立南唐,可以说亲睹了全过程。同时对父亲内心偏爱于那种类型的子弟可做继承者颇为了解,对那些最忌讳也刻意研究。隐晦在本质上就等同于欺骗。用韬晦术得国者,常不喜用韦舀 晦者做继承者。李昇亦不例外。知父莫如子,李璟深熟于研究其父。
李璟是在他二十八岁时(公元943年)继承父位的。自十岁起至二十八岁间这十八年内,他父王的一举一动他都是过目了的。在他继位前的某一段时间内,受命辅政广陵(即扬州),可是他并无出色之处,方被调去留守金陵。李昇命长子留守金陵,这是唐先主李昇的一项战略决策,即为以后移都金陵做准备。但就当时而言,李昇统治集团内部的其他成员并未从战略角度深刻认识到金陵将来对建立南唐的重要历史地位。特别是作为长子的李璟 对父王的这一安排蒙昧不解,反以为已失去父宠,把自己调去留守金陵,竟有了被贬谪边关去海角天涯的感觉。这首诗就十分曲折的表达了他的这种心情。
《帝台春》望文生义,可以理解为帝王舞台上的春天。可是这种春天对李璟来说似乎充满了肃杀气味。用此牌不无讥讽意。此词为何列名“李甲”?窃以为甲者长也,首也,一国之主也。据此析可以认为这是李璟 创作此词后所拟用的笔名。虽隐去真名,而真名及政治抱负已隐含其中。此亦李璟娴于韦舀晦之一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积功累德第八》谓:“不起贪瞋痴欲诸想,不着色声香味触法。但乐忆念,过去诸佛所修善根。行寂静行,远离虚妄。依真谛门,植众德本。不计众苦,少欲知足。”又谓:“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又谓:“所有国城、聚落、眷属、珍宝、都无所着。恒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众生,住于无上真正之道。”
唐先主李昇在杨、徐驾下先后以虚伪谄曲之心化家为国,而作为长子的李璟又以大智若愚的变诈之术实施了他的瞒天过海谋略,不厌其烦多次上演“固辞太子位”戏,终于如愿以偿。但他的韦舀 晦并没有真正瞒过其父李昇的眼睛。李昇对次子李景迁、三子李景遂、四子李景达,甚至对五子庶出的李景逖都曾有过传位的打算。所以对长子李璟的嗣位只是作了趋向性的安排,并未作出最终的决策。奉化节度使周宗至先主李昇柩前以“手取衮冕衣王”,李璟便登大宝。周宗二女娥皇、女英皆先后为唐元宗子后主李煜皇后,亦可见天机之一泄也。李璟 此词或许是他的虚伪谄曲之心,已被父王觉察之后所作,流露了他此刻局促不安而莫敢一吐为快的苦涩窘态。
徐铉《登甘露寺》所咏:“芳草远迷扬子渡,宿烟深映广陵城;游人相思应如橘,相望须含两地情。”其境界似亦如之。至于如法藏比丘,“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则对李璟而言那是不可想象的。
俞陛云撰《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谓:“‘飞絮’三句不言诉愁与花絮,而云花絮知我春愁,自对面着想,用笔有回旋之致。转头四句皆三字一句,且多仄韵,节短而意长。论情致则婉若游丝,论笔力则轻如曲铁。‘拼了’、‘忘得’二句春蚕丝尽,蜡炬成灰,洵情之至语。真能彻悟者,世有几个郁!”
【文丨郑世昌先生。作者系立身国学网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文化复兴联合会委员。】
相关问答
风维的《帝台春》公子欢喜的《庸君》凤凰图腾(淮上的文。有点虐,但文笔流畅,很好)《庸君》君臣虐这些比较经典……风维的《帝台春》公子欢喜的《庸君...
这几本小说都符合您说的~《冲撞》《默读》《凤于九天》《七月乱世九日为鸦》《桃花债》《漫天风雨下西楼》《彻下落梅如雪乱》《帝台春》《咫尺阳光...
写生子文的作者是伍子胥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又有地方称作贠[yún]),字子胥,楚国人(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春秋末期吴...写生...
这几本小说都符合您说的~《冲撞》《默读》《凤于九天》《七月乱世九日为鸦》《桃花债》《漫天风雨下西楼》《彻下落梅如雪乱》《帝台春》《咫尺阳光...
这几本小说都符合您说的~《冲撞》《默读》《凤于九天》《七月乱世九日为鸦》《桃花债》《漫天风雨下西楼》《彻下落梅如雪乱》《帝台春》《咫尺阳光...
耽美嘛就是《默读》《破云》《君有疾否》by如似我闻《迪奥先生》《帝台春》by凤雏【因为有些比较小众所以加了作者名】至于名著,因为答主是初中生,看不了那...
我只看过淮上的书,感觉她的书是轻松搞笑但不知不觉就把你虐到的那种……我推荐:帝台春by风维(注意作者!)皇帝攻和师父受风雷by风起涟漪,具有一定深度的文...
这几本小说都符合您说的~《冲撞》《默读》《凤于九天》《七月乱世九日为鸦》《桃花债》《漫天风雨下西楼》《彻下落梅如雪乱》《帝台春》《咫尺阳光...
这几本小说都符合您说的~《冲撞》《默读》《凤于九天》《七月乱世九日为鸦》《桃花债》《漫天风雨下西楼》《彻下落梅如雪乱》《帝台春》《咫尺阳光...
《长风万里》《醉卧红尘》《花落成泥春未殇》《梦里江湖》《思无名》《折子戏》《凤于九天》《我们》《爱的契约书》《苍天有负·玄霄》《长夜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