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扇:怀袖雅物 光阴馈赠

【艺境观象】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苏州市姑苏区平四路53号,王健扇艺工作室,门面低调寻常,如果不定睛细看,很可能会错过。门前的路正在整修,压路机轰鸣。进得店来,双层玻璃门合上,世界顿时静谧,眼前是两整面“扇子墙”——展示的是王健收藏的清代以来的精品折扇,以及他自己的得意之作。

平时的王健,并没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扇技艺)传承人的架势,他就像在苏州弄堂小巷里抬头就能见着的邻家大叔,装束简朴,笑起来亲切,一身的家常烟火气。可一旦坐到折扇的工作台前,他就像变了一个人,这方小小的天地,俨然是他的王国,他在这里复原了明代“乌骨泥金扇”,首创了扇头“十八式”。伏案创作的每一招每一式,细致而稳重,严肃又深情。

寄情悠然番外全文阅读 苏扇:怀袖雅物 光阴馈赠

乌骨泥金扇王健

经历数百年传承,而今苏扇在千年古城繁衍生息。苏扇起于宋代,兴盛于明清,最先流传开来的是绢宫扇,也称团扇,明代后折扇和檀香扇兴起。昔日君子之交,多以酬唱、雅集为桥梁,文人雅士兴之所至,纷纷在团扇和折扇扇面上题诗作画,渐成风尚。苏州折扇中的上品,在明代被称为“文人扇”,承载着文人们的满腹珠玑、诗情画意,有着清雅、朗润的美誉。

“文人、武将、说书先生、闺房小姐或媒婆,使用的扇子不一样,连打开的方式、使用的姿势也完全不同。苏州文人扇,不能像蒲扇一样大幅度扇风的。”王健给记者示范,只见他略微夹紧右肘,扇子靠右贴着胸口,徐徐地摇摆扇面,神情悠然自得,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几百年前虎丘塔下文人雅集的现场。“诗书画印都在扇面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扇风实则是一种低调的‘显摆’。”王健说,收拢扇面,文人墨客往往将扇子藏于袖中,因此,苏扇还有个别称——“怀袖雅物”。

如王健般,从当年的苏州扇厂、苏州檀香扇厂走出来的制扇手艺人,以工作室或家庭作坊的形式,默默传承着苏扇的技艺精髓。他们把握着时间和节奏,遵循“师古而不泥古”的原则,在慢悠悠的光阴里,磨砺出一件件带着传统文脉又让现代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使苏扇从古意中透出新的生机。

寄情悠然番外全文阅读 苏扇:怀袖雅物 光阴馈赠

紫竹柄,夹双面绣仕女图扇蔡念群

师古创新一脉承

有团扇藏家评价,“在一百把扇子里,一眼就能看出来蔡念群做的那一把”。蔡念群制作一把扇子短则半个月,长则半年。从古代的家具、绘画包括各种器物中汲取灵感,提取元素,糅进团扇制作,很多材料他都是信手拈来。有朋友送给他一幅仕女双面绣,他把双面绣置于扇面上,扇柄配以玉镶底,和仕女图的风格十分贴近,复古典雅。“不完全按照古代的审美来。”蔡念群说。他的团扇在色彩上以黑白灰为主色调,形式上做到简洁而不简单,有看头。

明朝后期,团扇式微,折扇和檀香扇逐渐盛行。后两者的制作工艺较团扇更为复杂,林林总总达几十道。据王健介绍,明代苏州城制扇人蒋苏台精于制扇骨,其骨轻如无物,最为名贵,有“蒋骨一柄价格三四金”的记载。

王健在复原乌骨泥金扇时,乌木扇骨的制作是一大难点。一把合格的明扇,重量不超过一两,须将扇骨打磨到极其轻薄,这对竹子而言已是严峻的考验,乌木的韧性更不及竹子,要在达到轻薄标准的同时保证坚固耐用,对制扇人的手底功夫是极大的挑战。经过上千次实验后,王健才摸着了门道。乌木扇骨封以火漆,弹性和润度不输水墨玉竹;黑地扇纸敷以大块赤金,并以细碎洒金陪衬,视觉上疏密有致;暗藏于扇面夹层中的兰花剪纸图案依稀显现,别添了一番雅趣。“苏州文人脾性内敛,其婉转情致往往掖在这些不为人注意的地方。旁人若能发觉,固然可喜;若浑然不知,也不至于失落,孤芳自赏即可。”王健说。

寄情悠然番外全文阅读 苏扇:怀袖雅物 光阴馈赠

湘妃竹柄,夹祥云团鹤纹罗及草编面,镶玉、点翠凤凰八边形扇蔡念群

檀香扇从折扇发展演变而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张多记扇庄以檀香木为原料,制作出香气馥郁、玲珑精致的檀香扇,成为女士钟爱的工艺品。随后,苏州制作檀香扇骨的作坊达到了60余家。到了现代,檀香扇的材料有了更多选择,工艺更加精美,逐渐走出实用范畴,成为美轮美奂的艺术品。

在苏州檀香扇厂原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扇技艺)传承人邢伟中逐一介绍自己从业五十余年间的代表作。他说,檀香扇上的镂空花纹,是檀香扇的重要特征,细密繁复地组成各种几何图案。制作这些花纹的工序,叫拉花。拉花的工具,通常是拉花师傅自己制作的,弓弦上绑一根钢丝,拉花时必须保持垂直,否则很容易失败。一把精细雅洁的檀香扇背后,铺陈着如此复杂的工序,凸显了“苏作”工匠精湛的技艺。

寄情悠然番外全文阅读 苏扇:怀袖雅物 光阴馈赠

拉烫雕边檀香扇“琴棋书画”邢伟中

“‘师古’才能‘出新’。首先要兢兢业业地临摹、研习前人的技艺,等到技艺炉火纯青了,就能触类旁通,抓住乍然闪现的灵感,以精湛的技艺赋予材质独一无二的形制和气质。”一位制扇大师表示,自己每年做的扇子不过十来把,每一把都斟酌再斟酌,务求完美。

江南情致一扇收

由于团扇的扇面灵活小巧,以李唐、夏圭等“南宋四家”为首的画家,从全景式构图转向“边角之景”,将中国画的“小品”扇面绘画推向艺术高峰。郑振铎编撰的《宋人画册》所收录的100幅作品中,团扇面就多达67幅。团扇绘画将“寡中见众、内中见外、近中见远、物中见情”的构图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寄情悠然番外全文阅读 苏扇:怀袖雅物 光阴馈赠

桃花形绢宫扇“万山红遍”邢伟中

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夏圭作品《松溪泛月图》,画面中绘以松树、舟船、明月,将近景的双松画于左下方,树的右上方为一叶扁舟,游人与船夫姿态各异,画面左上方为一轮明月,施以淡色,形成幽远、迷蒙的意境,体现了巧妙的空间布局。

透过扇面,能够一窥当时江南文人雅集的盛况。在中国扇子博物馆举办的团扇主题展上,《清漆柄章钰朱以增等六人书画团扇》的扇面一面为“怡园画社”创作的青绿山水;一面为朱以增等二人所写书法,是典型的雅集联作。扇面中绘画与书法相呼应,共同体现一种闲逸旷达、寄情山水的悠然之情。

历经数百年演变,苏扇扇面文化随着当代人的审美变化而有了新的趋向。在成功恢复扇面泥金工艺后,王健研创出独特的细金、片金、隔景技法,将“大赤”“田赤”按特定比例搭配组合,在素色扇面上营造出类似“墨分五色”的层次效果;借鉴现代平面设计与立体艺术的理念和技法,让泥金色块直接参与到扇面构图中,使扇面更加浑融统一。

寄情悠然番外全文阅读 苏扇:怀袖雅物 光阴馈赠

檀香木镂雕宫扇“梅香舫舟”邢伟中

“近年来,随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扇行总体在慢慢往上走,传统的生产模式逐渐恢复,市场对苏扇的认知度在回升。”王健说,从业以来,每成功复原一种古扇,他都尝试把工艺技法详细记录下来,免得再度失传。但又觉得意义不是特别大,做扇子这一行,有规矩,有法门,但没有万宝全书,做的过程中会有无数新的问题冒出来,只能自己慢慢摸索,慢慢解决。

这些年,陆续有人找上门来,想拜师学艺。王健坦率地告诉他们,制扇这一行,十年辛苦,学到的也只是基本功,如果对扇子没有十二分的热爱,没有爱到痴迷的程度,这条路是走不下去的。到现在为止,王健只收了十七个徒弟,每收一个徒弟,王健都让他们保证,将来也带徒弟,“只有这样,这门技艺才能传下去”。

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空调的今天,扇子的功能,早已超越物质层面,悄然成为精神意象了。苏扇扇出的,不仅是凉风,而且是心境,是状态,是文化。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26日10版)

【文化永昌】赵慧芳 散文:寄情山水间,悠然心独喜

寄情悠然番外全文阅读 苏扇:怀袖雅物 光阴馈赠

在忙碌的日子里,偶然看看天空是对的。

一朵云就在碧蓝的天空里等着与你对视。她洁白得耀眼,飘逸得舒展,自由得洒脱,潇洒得令人羡慕不已,变幻得让人浮想联翩……

在晴好的日子里,抽空儿上趟山是对的。

山在我面前时,他的身姿高大巍峨,我只能以仰视的角度以最长的视线去膜拜他。山顶的雾岚,山中的树木,山路的崎岖,山脚的坦途,沿路的宝塔庙宇以及风亭楼阁,都是那么居高临下,都是那么肃静威严……

及至抬脚上前,山路十八弯,既考验体力又检验毅力。

寄情悠然番外全文阅读 苏扇:怀袖雅物 光阴馈赠

向上走,沿路的各式建筑依次降低。埋头上一段山路,气喘吁吁中明白岁月不饶人,休息静待时懂得张弛才有度。站在每一个平台,回首展望,屋顶塔尖,树梢山头,皆在俯视之间。

走走停停间,双手合十把内心的焦虑传递于庙宇里端坐的佛们,莲花静安,步履轻盈。向前奔,沿途的山石树木不同呈现,脚下的山路曲折层叠曲径通幽,眼前的美景浑然天成一览无余。

真是一步有一步的风光旖旎,一步有一步的喜悦舒畅。

在世俗的烦恼间,与一片荡着清波的海子相处是对的。

寄情悠然番外全文阅读 苏扇:怀袖雅物 光阴馈赠

海子,诗意的名字,诗意的水波,诗意的静雅。

春天来了,岸边高大的柳树会抽出嫩绿的枝条,那些枝条带着鹅黄色的小嫩芽,恰到好处的抚过水面。几只羽毛绚丽的水鸟,游过来游过去,偶尔梳理羽毛,偶尔啄食食物,亭台水榭静卧在水面上,舞剑的老者在水榭里舞着,一招一式自然流畅,画面美妙到不忍离去。

到了炎热的夏季,海子清冽的水波送出淡淡的凉意,在高大挺拔的古树下面歇个凉,绝对是心旷神怡。秋天里,树木穿了五彩的衣饰,那些缤纷的影子投射到海子里,海子的水也荡漾着斑斓的花朵,坐在湖心亭里,看一汪绚丽多彩的水起伏,看秋风惊起的水波拍打着水岸,白色的泡沫给海子边缘镶上一道珍珠一样的边界,而此时,亭子会像一艘行走的船微微摇荡,带给坐着人飘飘欲仙的感觉。

寄情悠然番外全文阅读 苏扇:怀袖雅物 光阴馈赠

而冬天的海子,称得上是一处绝美的去处。晴天里,蓝天白云映在水面,水底的绿植如一片茂密的丛林,生机盎然。下雪天,周围冰天雪地,而海子,水波静安,水面升腾起朦胧的水雾,袅袅婷婷,如同仙境一般,令人啧啧称奇。

与这一处美景相处,心里所有的烦郁都会烟消云散,不知所踪。

在闲暇的时光里漫步,寄情于家乡美丽的山水风景,的确是“悠然心独喜”!

相关问答

以酒寄情表达作者悠闲自得的诗句?

《以酒寄情表达作者悠闲自得的诗句》如下:1、《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幅作品咋样?内行人定个位?

写的内容,出自东晋,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的...

你觉得哪些文章属于美文?

美文,顾名思义,美的文章。你心中的美是什么,写下来,就是美文。中国最早“美文”的概念是上个世纪20年代周作人从西方引入的。他关于“美文”思想是于西方的...

你能说出多少首有“月”字的古诗?

先秦时期诗人写月,月寄相思《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三、...

有哪些诗句的描写让你有亲眼看一看诗句中人或者景的冲动?

让我选的话,我就选陶渊明这首《饮酒·结庐在人境》,且君听我道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何为情怀,如何做一个有情怀的人?

情怀一次最近说的比较多,我们要做一个有情怀的人等等。我理解的是,情怀是一个的品质,是一个人坚守的信念。都说我们不能忘记初心,要做有情怀的人,就是要坚...”...

【欧阳修《琅琊溪》描绘哪几幅画面求答案】作业帮

[回答]《琅琊溪》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知滁州时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流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

如何欣赏山水画?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最重要的一种形式,为第一大画科,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与艺术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欣...

据说文徴明因仕途并不顺利,最后才成为一名职业书画家,是这样吗?

应该说文徵明志不在仕途,因而走上了书画家的道路。文徵明(1470年到1559年),苏州人,他出生在一个武官家庭。文徵明从小是一个晚熟的小孩。他7岁才会说话。...五...

古人为什么动不动就要写诗,这是不是无病呻吟?

诗对于古人,正如今日的朋友圈对于我们一样。不能说写诗是无病呻吟,诗歌更多记录的是古人的心路历程。朋友圈里你都会发些什么?对生活的不满,对工作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