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子不语》卷一(1):李通判

三乐大掌柜译文系列之《子不语》,每日一更,多有舛误,敬请谅解,也烦不吝赐教。

子不语全文 袁枚《子不语》卷一(1):李通判

袁枚《子不语》卷一(1):李通判

广西有一个官,大家叫他李通判,家里不差钱,一口气娶了7个老婆。财色都有了,寿命却短,只活了27岁。家里有一个老仆人,对他们家可谓是忠心耿耿,主人去世,非常伤心,与7位夫人设了灵堂祭奠。此时,门外忽然来了一个道士拿着功德簿化缘,老仆埋怨说,我家主人刚刚去世,现在家里家外都挺伤心,还忙着后事,哪里有时间布施。

道士笑着说:你想让你家主人活过来吗?我能作法,让他活过来!

老仆人大惊,赶紧跑去告诉夫人们,大家从没听说过这等事,以为遇到了神仙,急忙出来招呼,道士却早走了。老仆和7位夫人后悔怠慢了神仙,耽搁了正事,让神仙走掉,心里都有点惭愧。

不久之后,老仆去集市,就这么巧,又碰到了这个道士,老仆是又惊又喜。惊的是,怎么又碰到,喜的是,主人或许有救了,赶紧拉住道士的胳膊,这回说什么也不放手,又是赔不是又是说主人可怜请救救他。道士看这态度,就说,不是我故意要什么东西才能救,实在是阴间有规矩,死人要活过来,就得有一个活人代他去死,你们家估计没人愿意去死,所以我才走了。

老仆怎么会善罢甘休,就说,你先跟我回去,有话好商量。好说歹说,拉着道士就回了家,并且把这阴间的规矩,也给李通判的7位夫人都说了。

这7位夫人,刚开始听说道士来了,都很高兴,接着听了这阴间规矩,各个都有点头疼,一时间鸦雀无声。老仆人看到大家这副表情,不禁悲从中来,一股豪迈气涌上心头,大声说,夫人们还年轻,还有好日子过,我老了也不中用了。说完这句,就去见道士,问,我代主人去死,行不行?

道士说,也可以,只是你别后悔,也别害怕。老仆人点点头。道士说,看在你真心实意的份上,那就赶紧去和亲友们道别,我做法需要3天,到第7天,你家主人就能活过来。老仆听完这话,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把老道士安顿好,天天好吃好喝伺候着,在这期间,也抽空去亲戚朋友那里交代后事。

这些亲戚朋友听了这事儿,有些人觉得可笑,有些人觉得老仆人心实诚,也有些人觉得老仆人可怜,还有些人觉得是天方奇谭。不管怎样,老仆心里想,活不久了。回来路过关帝庙,他平常就信奉关公,不免进去拜拜,磕几个头,说,关帝爷,我替主人去死,你显显神灵,一定要让道士的法术成功。

老仆话音未落,有一个光着脚的和尚大喊一声,看你满脸妖气,有大祸!我救你一命,不要跟别人说!说完,就送给老仆人一个纸包。老仆低头,正准备拆,和尚说,到时候再拆。老仆有点恍惚,盯着纸包看了半天,再抬头,和尚已不知去向。

回到家,老仆心想,什么是到时候再拆?干脆现在偷偷拆开看一下:五具手爪,一根绳索,其他的就没了,和尚既然给了这些东西,肯定有用处,心里如此想,顺手就又包好藏到了怀里。

不久,道士说,他已经做法3天了,现在需要让老仆把自己的床和主人灵柩相对,然后把门锁上,其他人一概不能进,只开一个小口,送一送吃的喝的就行了,道士和夫人们则在外边搭坛诵咒。

一切布置妥当,老仆人在屋子里待了没多久,心想,这也没见有什么事儿发生。不料此时,床底下呼呼起风,两个通体发黑的怪物从地底下钻出来,眼窝深陷,眼珠子发绿,一身的短毛,身高60来厘米,头有车轮那么大,4只眼珠子盯着老仆,边看边走,接着就绕着棺材转了几圈,张口就咬棺材缝。

老仆一时间看呆了,直到听到一声咳嗽。这一声咳嗽,像极了主人。两个小鬼打开棺材盖,把李通判扶出来,细看之下,果然活了。只是看起来奄奄一息,病得不轻。两小鬼在李通判肚子上来回揉了几下,慢慢有了生气,嘴里发出了声音。老仆心想,外貌虽是李通判,但是这声音,听起来是道士啊!一琢磨,关帝爷显灵,到时候拆开纸包,说得就是这个时候,于是赶忙从胸口拿出纸包,纸包内飞出五个爪子,瞬间化成一条金龙,10多米长,一把抓住老仆,用绳子捆在了房梁上。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变化,老仆半天没反应过来。低头再看两小鬼,正扶着李通判到老仆的床上去,自然是一场空,什么都没找到。李通判大喊一声:法术失败了!两小鬼脸色顿时大变,急得满屋子寻找老仆,找不到。李通判气得一把扯过床上的被褥撕碎。

正是乱哄哄的时候,一个小鬼抬头一看,老仆被绑在房梁上,赶紧告诉李通判,正要上去拿人,不料还没到屋梁,一声雷响,老仆从房梁上跌落下来,棺材也恢复了原样,两个小鬼也消失了。屋外的夫人们听到屋内炸雷声,开门进去看,老仆就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众人惊讶,转头就去看那道士,已经被雷震死在了祭坛上。道士的尸体上上有硫磺写的17个大字:妖道炼法易形,图财贪色,天条决斩,如律令!

三乐大掌柜的心得:

整个故事看下来,对道士的法术很感兴趣。如果故事中的法术成了,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各位看官是不是有兴趣做个小小的推论?

附故事原文:广西李通判者,巨富也。家蓄七姬,珍宝山积。通判年二十七疾卒。有老仆者,素忠谨,伤其主早亡,与七姬共设斋醮。忽一道人持簿化缘,老仆呵之曰:“吾家主早亡,无暇施汝。”道士笑曰:“尔亦思家主复生乎?吾能作法,令其返魂。”老仆惊,奔语诸姬,群讶然。出拜,则道士去矣。老仆与群妾悔轻慢神仙,致令化去,各相归咎。

未几,老仆过市,遇道士于途。老仆惊且喜,强持之请罪乞哀。道士曰:“我非靳尔主之复生也,一陰一司例:死人还一陽一,须得替代。恐尔家无人代死,吾是以去。”老仆曰:“请归商之。”

拉道士至家,,以道士语告群妾。群妾初闻道士之来也,甚喜;继闻将代死也,皆恚,各相视噤不发声。老仆毅然曰:“诸娘子青年可惜,老一奴一残年何足惜?”出见道士曰:“老一奴一者代,可乎?”道士曰:“尔能无悔无怖则可。”曰:“能。”道士曰:“念汝诚心,可出外与亲友作别。待我作法,三日法成,七日法验矣。”

老仆奉道士于家,旦夕敬礼。身至某某家,告以故,泣而诀别。其亲友有笑者,有敬者,有怜者,有揶揄不信者。老仆过圣帝庙--素所奉也,入而拜且祷曰:“一奴一代家主死,求圣帝助道士放回家主魂魄。”语未竟,有赤脚僧立案前叱曰:“汝满面妖气,大祸至矣!吾救汝,慎弗泄。”赠一纸包曰:“临时取看。”言毕不见。老仆归,偷开之:手抓五具,绳索一根。遂置怀中。

俄而三日之期已届,道士命移老仆床 与家主灵柩相对,铁锁扃门,凿穴以通饮食。道士与群姬相近处筑坛诵咒。居亡何,了无他异。老仆疑之。心甫动,闻床 下飒然有声,两黑人自地跃出:绿睛深目,通体短毛,长二尺许,头大如车轮。两目睒睒视老仆,且视且走,绕棺而行,以齿啮棺缝。缝开,闻咳嗽声,宛然家主也。二鬼启棺之前和,扶家主出。状奄然若不胜病者。二鬼手摩其腹,口渐有声。老仆目之,形是家主,音则道士。愀然曰:“圣帝之言,得无验乎!”急揣怀中纸。五爪飞出,变为金龙,长数丈,攫老仆于室中,以绳缚梁上。老仆昏然,注目下视:二鬼扶家主自棺中出,至老仆卧床 ,无人焉者。家主大呼曰:“法败矣!”二鬼狰狞,绕屋寻觅,卒不得。家主怒甚,取老仆床 帐被褥,碎裂之。一鬼仰头,见老仆在梁,大喜,与家主腾身取之。未及屋梁,震雷一声,仆坠于地,棺合如故,二鬼亦不复见矣。

群妾闻雷,往启户视之。老仆具道所见。相与急视道士。道士已为雷震死坛所,其一尸一上有硫磺大书“妖道炼法易形,图财贪色,天条决斩如律令”十七字。

《子不语》 「清」袁枚 著

子不语全文 袁枚《子不语》卷一(1):李通判 子不语全文 袁枚《子不语》卷一(1):李通判 子不语全文 袁枚《子不语》卷一(1):李通判

★陈载暄 译

◎ 简介:

《子不语》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编撰的志怪小说集。《子不语》,又名《新齐谐》,源出《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全书共24卷,书中故事来源于民间传闻、亲朋口述、他人著说、现世生活及作者创作,多写鬼神精怪,也讲奇人异闻。袁枚以简练的文字、记实的写法、离奇的故事,展现了光怪陆离的世间百态,用极尽幽默且晦涩的方式揭示了寻常生活中的诸多“恶”,涉及道德、制度、宗教、风俗、人性等方方面面。

大家都几乎都知道清代最有名的志怪小说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其实,清代乾嘉年间袁枚编撰的《子不语》也不错,值得阅读。

◎摘读:

* 蔡书生

  杭州北关门外有一屋,鬼屡见,人不敢居,扃锁甚固。书生蔡姓者将买其宅。人危之,蔡不听。券[成,家人不肯入。蔡亲自启屋,秉烛坐。至夜半,有女子冉冉来,颈拖红帛,向蔡侠拜,结绳于梁,伸颈就之,蔡无怖色。女子再挂一绳,招蔡。蔡曳一足就之,女子曰:“君误矣。”蔡笑曰:“汝误才有今日,我勿误也。”鬼大哭,伏地再拜去。自此怪遂绝,蔡亦登第。或云即蔡炳侯方伯也。

 译文:

在杭州北关门外有一所房屋,经常有鬼出现,没有人敢进去居住,房东将房门在外面牢牢地锁住。有一位姓蔡的书生打算买下这所房屋。左邻右舍把闹鬼的危险之事告诉他,蔡生不听劝阻。在与房东达成买卖契约之后,蔡生的家人都不肯住进去。蔡生亲自打开屋门, 点着蜡烛端身而坐。到了半夜,有一位女子缓缓而来,脖颈上拖着红色的布条,向蔡生礼拜之后,在屋梁上挂上一条绳子并打个结,将脖颈套入绳圈内。蔡生镇定自若,不为所动。女子再挂上一条绳子,向蔡生招手。蔡生伸出一只脚放在绳圈里,女子说:“公子错了。”蔡生笑着说:“你错了才有今天,我没有错。”鬼于是痛哭起来,跪在地上再次礼拜后就消失了。从此以后,这所房屋再也没有闹过鬼怪,蔡生也在科举考试中登科。有人说,这个书生就是管理地方的长官蔡炳。

* 狐读时文

  四川临邛县李生,年少家贫。偶闲坐,一老叟至,揖而言曰:“小女与君有缘,知君未娶,愿偕秦晋之婚。”李曰:“我贫,无以为娶。”叟曰:“郎但许我,娶妻之费,郎勿忧。”生方疑且惊,俄而香车拥一美人至,年十七八,妆奁甚华,几案椸之物,无不携来。叟具花烛,呼婿及女行交拜撒帐之礼,曰:“婚事毕,吾去矣。”

生挽女解衣就床,女不可,曰:“我家无白衣女婿。须汝得科名,吾才与汝成婚。”生曰:“考期尚远,卿何能待?”曰:“非也。只须看君所作文章,可以决科,便可成婚,不必俟异日。”李大喜,尽出其平时所作四书文付女。女翻视良久曰:“郎君平日读袁太史稿乎?”曰:“然。”女曰:“袁太史文雄奇,原利科名,宜读。然其人天分高,非郎所能学也。”因取笔为改数句曰:“如我所作,像太史乎?”曰:“然。”曰:“汝此后为文,先向我问作意,再落笔,勿草草也。 李从此文思日进,壬午举于乡。

此女在其家,事姑孝,理家务当,至今犹存,人亦忘其为狐矣。此事临邛知州杨潮观为予言。

译文:

四川临邛县的李生,正当少年家里贫困。偶然闲坐歇息,一个老头到来,拱手作揖后说道:“我的小女儿与公子有缘分,知道公子没有婚配,愿意结为秦晋之好。”李说道:“我家里贫穷,没有财礼来婚娶。”老头说:“大郎只要答应我,娶妻子的费用,大郎不要担忧。”李生正在怀疑而且很惊讶,这时一辆香车载着一个美人来到,芳龄十七八岁,带来的嫁妆华丽而丰厚,家具、桌子、挂衣竿等物品一应俱全。老头准备了喜庆蜡烛,招呼新郎与女子行夫妻和撒帐之礼,说:“婚事已经完毕,我这就走了。”

李生有点急不可耐,挽着芳香袭人的女子解衣就寝,女子娇躯一晃,挣脱身子说:“我家没有无功名的女婿。必须要你考中取得功名,我才与你正式成婚。”李生说:“离考试的日期还很远,卿怎么能等待?”女子说:“不用这么辛苦啦。只需要看相公所作的文章,就可以判断能否参加科举考试,便可以成婚,不必等那么久。”李生一听,十分高兴,将平时所写的四书文章全部拿出来。女子翻看了很久说:“相公平日阅读袁太史的文稿不?”李生说:“阅读。”女子说:“袁太史的文章雄峻险奇,原本对科举功名很有帮助,适宜阅读。然而那个人的天分很高,不是相公所能学到的。”于是拿出笔改了几句说:“像我所写的文章,像不像太史呢?”李生说:“像。”女子说:“你今后写文章,先向我询问如何起意,再在纸上落笔,不要马马虎虎。”李从此以后文章思路每天都在进步,壬午就在乡试中考中录取。

 这个女子在他家里,对婆婆孝敬,打理家务尽心尽力,现在还好好地生活着,人们也忘了她是狐狸了。这件事是临邛知州杨潮观对我所讲。

相关问答

子不语怪力乱神是谁说的?它的下一句是什么?-红网问答

这句话是孔子说的,出自《论语.述而》。在儒家思想里,是相信有鬼神的存在的,但是不主张人们追求它。就像孔子说过的另一句话“未知生,焉知死”。子...

子不语是什么意思?

“子不语”表达怪异的事物。出自《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后因以“子不语”指怪异的事物。茅盾《子夜》一:“他只好让他们从他的‘堡寨’里抬出来,...

子不语是一本什么书?谁写的?-红网问答

子不语怪力乱神,子不语的书是写鬼怪故事的吗?谁写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是孔子说的话,是说不要说一些神神鬼鬼的话扰乱人心。因此这本《子不语》的书选...

一半是影.这句话出自哪首诗2或文中不是子不语原作者_作业帮

[最佳回答]夏达写的子不语里有很多不是但这句是夏达原作的.

子不语故事?

《子不语》,漫画家夏达所创作的漫画。该作主要讲述了女孩小语拥有着奇特的能力,能够看到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充满着各式各样妖怪的奇异世界。该作品是夏天岛(s...

子不语是什么意思?

1子不语的意思是指某人保持沉默,不说话。2子不语可能是因为他不愿意或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也可能是因为他在思考或观察。3子不语也可以表示某...

“子不语怪、力、乱、神”属于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根据意...

[最佳回答]子不语怪力乱神”一句.一般都解释为“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译为“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词句意思来说,孔夫子不相信为神鬼怪论,...

李半仙子不语译文?

常熟有个叫孙君寿的,生性凶恶,最喜欢欺负辱骂鬼神。有一天和人去山上游玩,忽然腹胀想去拉屎,专门找了一个坟墓里的骷髅头出来,蹲下就往里面拉,让骷髅头吞掉...

子不语谁写的?

“子不语”是孔子的名言,意为“孔子不谈论某个话题”。这句话最初出现在《论语·述而》中,其中孔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意思是孔子不谈论那些超自然的事情...

子不语穷鬼崇人富鬼不崇人?

《子不语·穷鬼祟人富鬼不崇人》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主义那个主义,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才是正经主义。《子不语·穷鬼祟人富鬼不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