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卢坤峰的《墨兰说》被中国美术学院定为中国画经典教材,2017年3月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墨兰说》课徒原稿以花鸟画教学与研创,时隔半月,“芊荷艺术空间”将这批课徒稿原作带到上海,面对原作,卢坤峰的笔墨细节和严谨的治学精神一览无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前不久对话已是八旬之年的卢坤峰,这位难得露面的老先生讲兰花的画法也谈笔墨,他说,中国画讲人文主义,好的笔墨要有厚度,厚度是人的性格,要忠厚,不能轻浮。
卢坤峰
82岁的卢坤峰以墨兰知名,陆俨少先生曾评其“得青藤八大遗意,然能融汇两家而出于自运,盖不如是,青藤八大不足以为青藤八大,而坤峰不足以为坤峰也。故青藤八大不能为坤峰,而坤峰亦不能为青藤八大也,即所谓各寻门户自当家也。”
卢坤峰兰花作品
鉴于时代的发展,传世兰谱已经远不足用,卢坤峰在1984年3月完成《墨兰说》初稿,后历多次重校和再版,被中国美术学院定为中国画经典教材。在误以为遗失多年后,67幅尽展卢坤峰墨兰幽致的《墨兰说》课徒原稿于2017年3月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首展。时隔半月,上海“芊荷艺术空间”将这批课徒稿原作带到上海,面对原作,卢坤峰的笔墨细节一览无遗,他严谨的治学精神也现于笔端。
卢坤峰《墨兰说》课徒稿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对话难得露面的卢坤峰,在对中国画过去的回顾和未来的畅想中,以自己的经验,为后辈中国画创作者指出了方向。
谈墨兰:笔墨之祖,百年画兰
澎湃新闻:“梅兰竹菊”是传统中国绘画反复表现的内容,单以“兰花”,我们所熟悉并且认可的就有赵孟頫、文徵明、石涛等画家画过,您笔下的兰花和前人有何异同?前人笔下的兰花对您有何启示?
卢坤峰: 在赵孟頫之前,画兰花的是郑所南,他的兰花特征为短直叶。郑所南为爱国志士,因感慨国土丧失而画无根兰,因此形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如果追溯起来,石涛短叶撇兰法和郑所南的短直叶画法是有关系的。而赵孟頫、赵孟坚所画兰花为长叶兰花。后因赵孟頫之妻管道昇亦作长叶细秀兰花,因此称画此长叶细秀兰花为闺秀派,而短叶兰花则被称为文人画派。所以,说起画兰花至少要说到两派,一为以管道昇为代表的闺秀派,一为以郑所南为代表的文人即兴派。我所画的兰花是吸收各家各派的画法,把前人的很多我所喜欢的画法基本上都吸收了,然后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不客气地说,我笔下的兰花是吸收百家之长并加以写生。
卢坤峰《墨兰说》课徒稿
澎湃新闻:您在1984年所编写的《墨兰说》步骤图是一本“画谱”,当时在何种契机下选择以兰花为主题,编撰这本“画谱”?
卢坤峰: 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中,兰花在历史上的地位是最高的,被推上王位,孔夫子称其为“王者之香”, 有“香祖”之称,就香气而言,原始社会的人也能辨得出来。孔夫子说:“芝兰之生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与善人处,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俱在”。 孔夫子也以兰自比,周游列国希望能有一位强有力的国君采用他的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却始终不为时君见用。有一次自卫返鲁,见谷中香兰独秀,便命停车。孔夫子下车对着兰花鸣琴而歌之,歌曰:“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孔子对兰花的歌颂是很高的,由于孔子是儒学的宗祖,在历史上又称为“至圣先师”,这样一来,影响就比较深远了。所以兰花“王者”的地位,最迟也是在春秋时代就定局了。有人说兰花是从六朝人开始的,这是种兰人的说法,是错误的。《易繁辞》:“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毛诗》卫风中有这样的民歌:“芄兰之支,童子佩觽,这些都从侧面反映了人民对兰花的感情和评价。夫子之后,约过了一百多年,由于屈原爱兰如命,在他那些不朽的诗篇中多次写到兰花,于是兰花的声望和地位再次升级。
卢坤峰《墨兰说》课徒稿
澎湃新闻:这本画谱和大众所熟知的《芥子园画谱》相比,有哪些地方与时俱进?
卢坤峰: 《芥子园画谱》只是具体介绍画法,关于兰花的历史地位、历史影响和画法特点并未多讲。人们常说“十年画竹,百年画兰”,植物中竹子是难写的,而花十多年画竹的人多。但是,画兰要百年,何况人还活不到一百岁。因此,画兰要比画竹难得多。
卢坤峰《墨兰说》课徒稿
谈笔墨:没有捷径,不能轻浮
澎湃新闻:对于从事中国画创作的年轻人来说,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绘画技巧?除此之外,您对青年中国画创作者还有哪些建议和忠告?
卢坤峰: 老前辈们潜心治学,忠厚为人的品质永远是我的楷模。人们常说做学问的人都是傻子,因为他们的心思全不放在如何去操作自己,让自己取得名利上,他们只是默默钻研自己的领域,他们的成就是来之不易的。大器晚成”是我们这一行的人常讲的。有些年轻人也有他们的想法,对于他们来说,他们要“早成”,早成对于他们的一生才有利,“晚成”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适用。就拿我来说,我现在这样的在年轻人眼里就算是成了(我自认还不能算是成了),但他们会想就算成了又怎么样,都这把年纪了。我无奈的告诉青年朋友们,有捷径的话我早就走了。开放政策以后的现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一些走捷径的人大都以失败告终,多少年原地转圈子,几十年的大好光阴都浪费了。陆维钊先生在书法课上曾对我们讲过,没有天才也不要紧,只要老老实实地临写碑帖,一直坚持不懈地写,到了一定的功力自然就有成果;反观,如果不好好勤学苦练,纵然有再高的天赋,也无法修成正果。现在的各种条件都越来越好了,比起之前的艰苦环境,照理说应该更能出人才才对。但现在年轻人的娱乐活动多,生活就像万花筒一样多姿多彩,成功不成功,就看能不能利用好零星的时间。还有就是贵在坚持,这也是我之前一直讲到的。从我的角度出发,我只是认为,做学问必须长期努力。在当今的社会,尤其要排除干扰。这也不难做到。中国历来不乏有志之士,这个浮躁的世界不是什么都好,还需要一些有高度思想内涵的东西来丰富人们的精神,使其在物质富裕的同时不要忘却对真善美的追求。经过时间的沉淀,一些流于表面的东西自然会遭到淘汰,而真正有艺术修养和精神内涵的作品将会一直传承下去,这是毫无疑问的。目前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中国画领域内出现混乱现象是无关大局的,不可能影响中国画的发展。中国画历史悠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定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卢坤峰兰花作品
澎湃新闻:中国传统绘画历来讲究“笔墨”,但“笔墨”又是一个玄之又玄的概念,您对笔墨的理解是什么?
卢坤峰: 关于“笔墨”这个问题,近代学人有人讲,老一辈的学人也有人讲。兰花为笔墨之祖,画兰花是最难的,也是文人最喜欢画的。画兰也成为文人相互比较笔墨的项目。其实,笔墨并不玄之又玄。中国画是讲人文主义的,即把人看成是唯一的。好的笔墨是有条件的,就是力度、厚度、潇洒、自然。知识就是力量,因此要有学问,有本事。厚度是人的性格,要忠厚,不能轻浮。评价笔墨的标准甚至和评价语言的标准差不多。
宋郑所南画兰
石涛画兰局部
澎湃新闻:石涛曾说“笔墨当随时代”,那么,笔墨当如何“随”如今的时代?
卢坤峰: “笔墨当随时代”并非不要传统。石涛这句话的前提是“要传统”,不是无所谓。我们不能把“随时代”与“要传统”二者相对立起来,只要其中之一是不对的。所谓“承德、念祖”,而后“借古、开今”。没有传统就没有画法,如果连画都不会画,那还有什么可以随时代的?文化内涵是相通的,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多读书,对中国文人生活和情感多了解,对画的感触就会提升,笔下的感觉才会慢慢好起来,所谓“胸有诗书气自华”。
“卢坤峰《墨兰说》原稿展”于2017年3月25日至4月9日在上海芊荷艺术空间举行。
作者:艳若桃李
01
我,温庭筠,大唐人,曾用名温岐。812年出生于太原一个小官员家庭,祖上曾做过宰相,也阔绰过。唐初名相温彦博就是我的先祖。
820年,我年仅八岁,父亲就去世了。我和弟弟妹妹四人只有母亲可依靠。生活一下子好像从天堂坠入了地面,给我们兄妹几个来了一个结结实实的大教训:没了顶梁柱,你们就给我趴下,熬!
日子艰苦难捱。母亲摸着我奇形怪状的脸,流泪叹息道:儿啊,人丑就要多读书,你把咱家你爹留下的那些书,先一一啃完了吧!我答应了:娘,我一定会读完的!
824年,父亲生前好友段文昌来我家看望我们。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他提出带我去他家陪伴他儿子段成式读书,并保证待我如生如子。早就读完了家里那些书的我,一听有书读,高兴的不得了,母亲也答应了段叔叔的请求。于是,12岁的我,跟上段叔叔离开了家。
在段家的12年,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生活上衣食无忧,段叔叔待我如同亲生儿子。每天,我和段成式,除了读书就是作文,有时间我们就兴趣相投地玩耍。
我们两人的关系亲如兄弟,这种亲密关系最终得以延续终生。若干年后,我的女儿嫁给了他的儿子。真是应了“少年兄弟,老年亲家”那句话。一辈子有这样一位兄弟,朋友,真的挺好!
好日子总是倏忽而逝。835年,段叔叔去世,已经长成23岁大小伙的我,失去了依靠,只好告别段家,独自踏上科举求职之路。
02
839年,我参加京兆府考试,名列第二。但在随后的礼部春试中,却意外落榜。我没有多想,以为是自己所学不够。饱读诗书,精通音律的我,决定游学。实践出真知,也许,游学能让我获取生活最真实的知识,而那些也许是当前考试所需吧。
于是我来到了扬州。在这儿,被一个表亲姚勖收留。他见我虽然其貌不扬,却“天才雄瞻,能走笔成万言” 。于是,资助我继续读书,勉励我发奋努力,刻苦学习,求取功名。
虽然“诚知豢养之恩”,我也“颇有飞翔之志”,但“初从乡里举,有词赋名”的我,在众人的恭维声中,不免骄傲起来,飘飘然不知所以。年轻无知,交友不慎的我,将表兄给的生活费和众人馈赠的小钱,都用来和狐朋狗友喝酒撸串,歌舞宴饮。
表亲得知后,怒我不争气,将我好一顿鞭打,然后逐出门外,不认我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从此,我便背上了一个“不良青年”的名声。
唉,表亲啊,虽然知道你也是为我好,治“病”“救”人,但你这一顿猛药,真的不适合我啊!为了尽快消除这件事对我的影响,隐去这恶名,我决定改名叫温庭筠。
扬州待不下去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四处辗转后,我来到了大唐首都——长安。
因为我“善鼓琴吹笛,有弦即弹,有孔即吹” ,很快,我就被太子李永所聘,进入东宫,成了太子的玩伴和书童。觥筹交错,笙歌燕舞,吹拉弹唱,诗词歌赋的生活,就这样成天成夜,日夜不休地开始了。
我以为永远可以有这样的好日子,没想到,一场争太子的宫斗,让我很快结束了这种推杯换盏,诗词歌舞的生活。捷径不通,另找出路。
840年,我继续参加京兆府考试,却不料,再次落榜。个中原因,竟还是“不良青年”的名声和与太子“狎妓狂欢”的年少轻薄之名所导致。
我无语了,身体是心情最忠实的记录者,让诗来说明我的心情吧!
《病中书怀呈友人》:
有气干牛斗,无人辩辘轳。
客来斟绿蚁,妻试踏青蚨。
积毁方销骨,微瑕惧掩瑜。
……
赠远聊攀柳,栽书欲截蒲。
瞻风无限泪,回首更踟蹰。
03
时间是最好的遗忘良药。848年,距离第一次参加科考已近十年。我想即便我有什么不良记录,黑名单也总该失效了吧?于是,大家都鼓动天赋极高,才思敏捷的我,参加第三次科考。没想到的是,我又落榜了。
嘛呢?我该不是被人冒名顶替了?我无处可查试卷,也无从得知落榜的原因。只是默然回想每一道答题,到底都是严丝合缝,切中分值,无懈可击啊!怎么我就落榜了呢?那些曾向我讨教诗文的人,他们怎么都高中榜首了?
我无言,想不通,愤懑中,我心生小邪恶,想捉弄报复一下这个所谓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科举考试。
850年,我又参加科考。这一次,我有备而来,有落榜的“心理准备”。因为,我已经得知,上面的某些人说我是“士行尘杂”,“品行不端,不堪大用”。
哼!谁真正“品行不端,不堪大用”,还非要我说出来吗?我也不考这功名了,今儿非说出来真相不可!
我科考必落榜,是因为我得罪了某些人。一个是当朝宰相令狐綯。他读了我的诗词,非常喜欢,并且断定我诗词的风味就是当今皇上所喜欢的。于是,他让我写了许多首诗词赋文,他呈献给皇上,并让我将原创权让给他,一个将《庄子》别名《南华经》都不知道的人,胸中能有什么点墨?我不干,他就成心整治我。
另一个人就是大boss唐宣宗。有一次,他微服私访,我们在一家旅店相遇。当时,我看着他有点面熟,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他。于是便开玩笑地问他:
“老兄头大体胖,定是高官?”
“非也,非也!”他答。
我又问,“那是县尉、主薄之类的了?”
他还答:“非也,非也!”
“那想必就是伙夫了!”
他一听,气得不吭一声,掉头就走了。
后来,我才想起来,那脑满肠肥之人,竟是当今皇上!唉,怪我有眼无珠,不识大老板!算了,肚里撑不了船的主人和副手,也撑不好朝廷的命运之船。由他们去吧!
果然,从此后,大老板和宰相都不待见我。他们把政的考场上能有我的存在?也罢,在这样一个“中书堂里坐将军”的朝廷供职,料想也舒心不到哪儿去!不考就是了!
04
邦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隐之前,且让我先把这“朗朗乾坤”翻个底朝天,让大家看看这个所谓的天下第一“公开、公平、公正”的考试,到底“公开、公平、公正”吧?于是,第四次科考,我有备而来,准备好了“又一次,肯定地落榜”!
考场上的我,提笔刷刷刷,不大时间,就答完了自己的试卷,然后我将它们大方地分享出去。果然,发榜后,我又名落孙山。但那些抄我卷子的人,却都中了,你说可笑不可笑?
事情很快露馅,牵连拽拉,一下子处理了十几个官员和几十名考生,我嘛事儿没有,不可能!但我“分享”文章没收一分钱的费用,他们还有监考不严的失责呢!口头警告了我几番的他们,奈何不了我。
但我知道,我被那些当权者牢牢地记在心里了,在他们眼里,我是“眼中刺,肉中钉”,恨不得拔了我,剜了我,才解他们心头之恨呢!随时准备打击报复,是他们的强项。
看着他们血红喷火的眼睛,心急火燎的坐立不宁,我幸灾乐祸,老子不揭你们的丑,你们当老子是病猫。明年,老子还来考,还来搅场!老子跟你们干上了!
第二年,我真的又来了。但没想到的是,他们严加防范,不但为我特设了专桌,还用布帘隔开了。我笑笑,没有我温飞卿搞不成的事!
结果说出来,可能你都不相信,就在监考老师的眼皮下,我通过暗语、手势、表情等肢体动作,成功“帮助”了八个人,为他们做了“枪手”。
嘿嘿,就要在你眼皮底下做,能把爷咋地?爷才思敏捷,满腹才华,叉一次手,就是一韵,叉八次手,一篇优美赋文就成了。“温八叉”之名岂能虚担?
就因为我性格耿直,针砭时弊,讽刺权贵,言行直露,你们就封杀我,不让我中举,不让我出人头地?我抗不过你们黑暗重重的考试,但也要让你们自己看看,你们所谓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科举考试,到底是选举有才华的人的考试,还是暗通款曲,循私舞弊的丑恶之地?
05
作为闻名全国的金牌词曲作家,我和李商隐被人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韦庄被人称作“温韦”。
李商隐,段成式和我的诗歌风格相近,我们三人都在家族排行十六,我们被称做“三十六体”。但他们几人都中举了,高低还做了个官,我的才华比他们哪一个都不差,你们竟无良到如此地步,让我一辈子出不了头!好,不让我出人头地,老子索性放浪形骸,纵情享受这快乐难得的人生。
于是,一个落拓不羁,颓废油腻的中年浪荡大叔诞生了!
一个倚红偎翠,歌舞不休的“醉佳”词人诞生了!
一个才华横溢,却入仕无门的落魄文人诞生了!
一个“才情绮丽,尤工律赋”诗、词、文、赋、小说俱佳的文学大家诞生了!
一个开启了“花间派”词创作,婉约派词的开山鼻祖诞生了!
06
“人有三年旺,神鬼不敢挡 ”。想想,我穷困潦倒了一辈子,年过五旬,却迎来了几年舒心的好日子。这是襄阳节度使徐商赐予我的。
他十分赏识我的才华,聘我做幕僚,让我有了一份稳定的经济保障,生活和精神都有了好转。正是这段不长的舒心日子,让我的创作高潮迭起,写下了不少的名篇佳句。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望江南》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梦江南》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
当然少不了讥讽权贵的毒句:如《戏令狐相》“自从元老登庸后,天下诸胡悉带令。”谁让那些舔沟溜渠之人,把自己的胡姓改为“令胡”了呢?哼,顺情说好话,不是我本性!
后来徐商当了宰相,又提挈我到国子监当助教。几年后,大名鼎鼎的资深教授温庭筠主考科举秋试了。
想起了自己的多次不第,想起了自己做“枪手”的那些试卷,想起了像自己一样的寒门学子,眼巴巴地希望通过这一场考试,改变自己和全家人命运的热望……
顾不上太多的思前想后,考虑全面,我只想做到真正的“公开、公平、公正”。 我将得分最高的30份试卷,张榜公示,接受监督,目的就是“以文判等”,确保最大限度的信息公开!我要让权贵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公开公平公正!
此举一出,天下寒士和百姓,无不叫好!权贵官僚们则如芒在背,他们的利益被触动了,抱团反攻是他们的第一动作。“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很快,我就被贬为方城县尉了。
离京之际,许多文人写诗赠于我。流传最广,最懂我心的,就是纪唐夫的《送温庭筠尉方城》:
何事明时泣玉频,长安不见杏园春。
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
且尽绿醽销积恨,莫辞黄绶拂行尘。
方城若比长沙路,犹隔千山与万津。
在方城,身心遭受极大创伤的我,身体健康状况急剧恶化。我,不想在这个世界和那一帮满口仁义道德,实际寡廉鲜耻的伪君子们玩了,我先走了,到那个平静的世界,去写词,这是我一生的热爱!
07
940年,唐朝灭亡三十三年后,一个春日晚上,后蜀朝廷大官赵崇祚走进成都一家大青楼。他摸出几锭银子,让老鸨把排名前十的姑娘们叫出来,每人唱两首最拿手的歌曲,唱得好,有赏。
于是,姑娘们轻歌曼舞地唱了起来,赵大人身边的一个秘书开始速记。一直唱到凌晨,赵大人才合上本子,赏了姑娘们一些碎银,招呼身边人回去了。
半年后,赵崇祚编著的一本叫《花间集》的书畅销之极,此书收集了从唐朝至五代的十八位作者的五百首词,排在最前面的六十六首最受人喜欢的词,词作者都是温庭筠。
《花间集》是中国文学史上首部词集,是词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是中国词创作的开端。没有《花间集》,就没有后来宋词的繁荣。
中国古典文学泰斗叶嘉莹先生说:“词之有了它特殊的美感风格,是从《花间集》开始的。”
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在晚唐,温庭筠是新趋势的发扬者。
地下已千年的温庭筠,此时应含笑瞑目:科考中举,曾经是我追求的命运改换符,可是它像一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翻不了身。没想到,我痴迷的词写作却为我带来了生前身后名……
现在,我庆幸的是,即使当年我屡试不第,我也没有做冒名顶替他人之事,我,只做“枪手”!
-作者-
艳若桃李,女,甘肃省作协会员,大学文化,中学英语教师。喜欢阅读写作,发表过几百篇文章。教书育人责任田,读书写作自留地。舌耕不懈,笔耕不辍,非为大器想晚成,只缘精神有需要。
相关问答
大妻晚成,总裁斯文点大妻晚成,总裁斯文点
[回答]三个单dān部首笔画部首:十部外笔画:6总笔画:8五笔86:UJFJ五笔98:UJFJ仓颉:CWJ笔顺编号:43251112四角号码:80506Unicode:CJK统一汉字U+53...
无近义词。罗羅luó【名】(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网中有隹,表示以网捕鸟的意思。小篆增加了“糸”(mì),表示结网所用的材料。本义:用绳线结成的捕鸟网)同本义...
这个问题的命题比较大,养好鸽子可不是个容易的事,鸽子在国内的市场非常大,在很多地区当中,都可说是颇为受欢迎的美味。加之,鸽子这种动物,它的肉中有着多种...首...
中国的古诗词中,长的要数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韦庄的《秦妇吟》。《长恨歌》属于七言歌行体,长篇叙事诗,共140句,840字,主要叙述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惟...
[回答]单dānshànchánShàn单dān部首笔画部首:十部外笔画:6总笔画:8五笔86:UJFJ五笔98:UJFJ仓颉:CWJ笔顺编号:43251112四角号码:80506Uni...
晚成单罗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如:单绞(苍黄色的单衣);单账(单层的账子);单席(一重坐席)衣物单薄[thin]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
萧何、曹参、周勃、樊哙等人的功劳是很大,但是,他们和刘邦也就是半路的交情。在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他当然也要重赏卢绾了。事实上若是在刘邦的老乡里,找一...若...
晚成单罗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晚泊沙夹。——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一屠晚归。——《聊斋志异·狼三则》望晚日照城郭。——...
[最佳回答]小题1:D小题2:B小题3:(1)如果山东各州发生兵变,敌人的轻锐部队从南向北出击,在我们的家乡炫耀武力(2)如今百姓糊口已无法到来年的秋天,来年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