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难当头(2)- 有钱好办学
建北京协和医学院花的750万美元最终还是小钱,因为要仿效美国医学教育,先上预科,可是中国没有一所大学达到协和要求的医预科水平,于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八年内捐助了13大学,以提高其教学水平,主要是燕京大学,到1956年,各种投入加起来,洛克菲勒基金会一共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这个项目上花了4800万美元。
协和自称“中国的霍普金斯”,但因为是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产业,洛克菲勒是石油起家,建校用的是豫王府的地界,就有了“油王府”的外号,协和的校友会干脆起名叫“豫王府同人会”。
协和采取的是严进严出,小班教学,预科三年加本科五年。在校期间考试两门不及格者留级,三门不及格者开除,而且及格线是75分,使得毕业生极少,1917年预科录取八人,1924年第一届毕业生只有三人。1923年300人报考,只录取30人,到1932年建校14年,毕业生只有七十多人,1933年燕京大学预科52人,进入本科只有15人。
协和医学院一开始本土化很低,1921年本科开始时,教员39人,其中中国老师9人,包括4名讲师5名助教,都有欧美留学背景。协和的教职依次为教授、襄教授、助教授、讲师、教员、助教。襄教授的英文名称是Assoiate Professor,就是今天的副教授,到1922年终于有中国人晋升襄教授。
此人叫刘瑞恒,1890年出生在天津一个传教士家庭,1903年入北洋大学,1906年公费赴美留学,入哈佛大学,1909年获得理学学士学位,进哈佛医学院,1913年或医学博士学位,在波士顿市立医院实习两年后回国,就职上海红十字学会和中国哈佛医学院。中国哈佛医学院停办后,他到伍连德的东三省防疫事务总处求职,因为他是外科医生,东三省防疫事务总处是做卫生防疫的,因此伍连德推荐他去协和,正好当时还是代理协和院长的胡恒德此前是中国哈佛医学院的院长,刘瑞恒于1918年入职协和,任外科医生。
哈佛的背景日后对刘瑞恒帮助很大,因为宋子文也出身哈佛,因此重用哈佛毕业生,而且刘瑞恒和宋子文同时在哈佛读书,使得刘瑞恒后来官做得很大,在协和有胡院长罩着,因此他1922年成为第一位被晋升为襄教授的中国人。
到了1924年,协和又多了两位华人襄教授,凑成了三剑客,刘瑞恒更进一步,担任协和医院代理院长。
一位是生化学家吴宪,1893年生于福州,吴家是当地望族,他有个小堂弟,围棋大师吴清源,可惜谁人不识吴清源,对这个中国生物化学和营养学之父的堂兄则知之甚少。他俩的祖父吴维贞是大盐商,有五个儿子,吴宪的父亲吴继篯(吴小铿)是老四,吴清源的父亲吴毅是老五,而且是老来得子,所以吴宪比吴清源年长21岁。
吴维贞死后,家业由吴继篯继承。吴家也算书香门第,因此吴宪考中秀才,1910年通过庚子赔款留美考试,是第一批留美预备班的成员,因为吴维贞曾就职于福建船政局,吴宪希望能帮助重建中国海军,1911年入麻省理工学院造船系。
在校期间兴趣变了,1913年改修化学,副科生物学,1916年获学士学位,然后入哈佛研究生院,1919年获博士学位,做了一年博士后研究之后回国,任协和生理化学助教,1921年升任讲师,参与创建生物化学系,1924年越级晋升为襄教授,并担任生化系首届主任,一直到1942年协和关门,是协和第一位华人系主任,也是第一位中国籍系主任。也在这年,他和出自名门、留美归国后任协和助教的严彩韵结婚,延续了麦克林开创的协和教员浪漫史。
另一位是生理学家林可胜,英文名字是Robert Lim,虽然是华人但他是英国公民,他来协和的故事就说来话长了。
首发|文艺轻刊
选载|中国文坛
1+4原创文学选稿矩阵媒体
中国文坛 文学界 文艺百家 西部文艺
倾听文字的声音 感受文字的温暖
优质原创纯文学作品集散地
唯美|青春|深情|精短
上海|魏福春
小小说三题|三剑客
专栏|实力方阵
三剑客
铃声响起,显示李总。王老师犹豫了片刻,按下了通话键。李总爽朗的笑声响起:王老师,忙吗?还好,李总有事?他和李总,有多年没有联系了。好久不见,找个时间聚聚。李总客气,你是忙人——见外了王老师,周末方便吗?不用客气的。王老师心中暗道,李总这是——到时地址发你。王老师欲说什么,对方已挂断了电话。
王老师和李总早年是同事,他们同一年进的学校,一个是数学老师,一个是体育老师。体育老师是李总,当然,那时还是李老师。王老师沉迷于数学,脑子里除了公式还是公式,一门心思扑在教学上,渐渐名声在外。李老师性格豪爽,爱交朋友,许多学生家长都成了他的知交。
其时,他们两人还有语文租的张老师走得比较近,有学校三剑客之称。
可惜三剑客的招牌犹如昙花——李老师辞职去了一位学生家长的公司。是他主动找的这位家长,还是学生家长三顾茅庐把他挖走的,外人不得而知。
李老师的离开,很多人表示惋惜。李老师是一名出色的排球运动员,大学时期曾入选过国家青年队,是学校当年提前锁定的优秀毕业生。排球是学校的传统项目,李老师的到来,如虎添翼。想不到——王老师得知此事时,专门找过他,只是李老师心意已决。
李老师在新环境里如鱼得水,没多久就由分公司总助,晋升为老总。那天他请王老师和张老师等几位老师相聚,席间开了一瓶茅台,接着又开了一瓶,不无炫耀之意。再之后,他们就很少联系了。李老师已不是往日的李老师,王老师依然是“两耳鲜闻窗外事,一心只在讲台上”的王老师。好在安于三尺讲台的王老师,教学艺术日益精进,校园内外,慕名求教的学生无数,时常万家灯火时分,他还在办公室为学生释疑解惑,这依稀成了学校里的一道风景。
说起王老师,许多人不解,这么一位深得学生喜爱的老师——当时还是李老师的李总就多次建议,周末开班,名利双收。其他老师开班,到处请人帮忙介绍学生呢!奇怪的是,提起收费开班,王老师一口回绝,这在现今,算是一个奇葩。
王老师为什么不开补课班,众说纷纭,有说王老师家一室一厅,屋子太小,学生来了站立的地方也没有。这一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一来经常有学生周末去他家,二来房子小不更需要改善居住条件吗?于教师而言,补习班是最好的创收渠道。
王老师不为所动,说60多平米的面积,夫妻二人,足矣!他们伉俪,皆担任数学教学工作,不同的是两所学校而已。
王老师夫妇没有孩子(有传闻王老师爱人身体的原因),但两口子恩爱如初,每逢寒暑假,找个旅游胜地,如20年前结婚时度蜜月一般,亲卿爱卿,浓烈浪漫,抛开世间的一切烦恼……
这是对让人艳羡的夫妻。
王老师终究没和李总一聚。李总安排得相当周到,一家闹中取静的会所。王老师最后一刻,放弃了赴会。他原本是要去的,李总心里能想着他,这是情面。他还没到迂腐的程度。当他走出家门准备叫车时,手机响了,随后他给家中的妻子打了个电话,夫妻俩手牵着手,去了离家不远处的一家小饭店,享受着两个人的周末晚餐……
电话是张老师打来的,王老师不知道李总还邀请了张老师,而且——张老师清楚李总请他俩的意思。张老师说他想想还是去,给李总个面子。李老师辞职并成为李总后,张老师羡慕的同时,明确表示,他不会离开学校。王老师犹疑了片刻,说你给我打个招呼,家里有事。他不想在饭桌上回断李总。
不久,张老师去了李总他们开办的教育培训机构负责教学工作。王老师摇了摇头,他这是情面难却。心想,他那天如果在场的话,会不会像张老师——不由一笑,这种假设毫无意义。
又不久,国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后遗症
敲门声来得突然,“咚咚咚”,拍得地板都有震动感。正在刮胡子的老王一怔,老清老早的,谁这么粗鲁?快递?不可能。小哥不会这么用力,轻轻地敲两下,打开门但见地上的包裹,身影早已消失。
“咚咚咚”。越发的肆无忌惮。老王三步并作两步,推开门,刚欲呵斥,硬生生地咽了回去。来人是老杨,小区里的邻居。
“老王,帮个忙!”老杨心急火燎。
原来老杨妻子昨晚突发腔梗,人是抢救过来了,医生说会留下后遗症。他来找老王,请他给医院张主任打个招呼。老王和张主任是朋友。
这种事自然是要帮的。电话通了。张主任说放心,会尽力的。老杨松了口气,心算是落到了实处。
怎么会腔梗的呢?老王问。老杨的妻子年纪不大,50才出头。老杨摇摇头。他似乎也不知道。老杨是个忙人,几乎天天夜深人静时回到家中。
老杨拱手谢了声,急急忙忙地走了。这老杨——老王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味道。他和老杨并无深交。
老杨这个人——他好交朋友,几天没和朋友喝点小酒,屁股上如同着了火一般,在家不停地打着转。尤其自女儿出国之后,家里鲜见他的身影。有一段时间他们夫妇传出不和谐音,有朋友劝老杨,别光顾着自己潇洒,带嫂子也出来闹忙闹忙。老杨一笑:莫扫了大家的兴。老杨妻子爱清静,闲暇之时喜欢看看书听听音乐。
老王是看不惯老杨的。老杨是一所普通小学的普通教工,却弄得像个校长局长似的,腔调十足,一件事情往往还没搞清楚,胸口已拍得砰砰响。老王领教过。那次他朋友小孩——酒桌上的老杨,气定神闲,说张校长啊,熟的!一脸风轻云淡,老王真以为老杨闲话一句,结果——那真叫一个晕。
老杨的妻子是有苦难言,但也仅仅难言而已。这么多年来老杨不容易,女儿从进幼儿园开始,里里外外接送、辅导都是他。那时没有车,助动车风里来雨里去,辛苦是不用说的。妻子善解人意,眼看快到退休年龄了,让他放松放松吧。
想不到这一放松,老杨收不住了,天天想着外面的世界,每天临近下班时间,手机紧握手中,生怕错过什么信息。有时连着几天无人相约,回到家整个人怏怏的,提不起精神。正准备将就着对付晚饭的妻子,急忙又用开水烫好碗和筷,炒上盆鸡蛋什么的。就在他端起饭碗时,手机响了,老杨脸上兴奋的样——放下碗筷屁颠屁颠地跑了。每每这时,他妻子修养再好,眼睛里分明是能见到火花的。
一次又一次,他妻子心里的火越积越盛,做好了晚饭不吃——再说了,你给我认认真真交些朋友呀!修理自行车的,回收旧电器的,老是参加这样的饭局合适吗?关键是你又有多大的能力?
老杨听不进,说事在人为,总会有办法想的。
妻子这一病——老杨心事重重,这几天他事情还特别多,小李、小范排着队请他,不忘附带一句:千万给个面子!他们的孩子明年小升初,老杨有个学生刚担任一所知名初中的副校长。他们早早来托老杨。
妻子出院了,张主任仔细关照老杨在家要注意的相关康复锻炼事宜,老杨连连点头。当天给妻子找了个保姆,他可以腾出空来了。然而妻子已不是以前的妻子,他下了班不回来的话,她会让保姆不停地给他打电话,如果无动于衷不予理睬,她会让保姆推着她四处寻找,有一次真让她找到了,正举着酒杯的老杨,手中的杯子差点掉落在地……
老杨的妻子彻底变了,从不管不问,到时时黏着,双休日更是不会轻易放过老杨,一天去花园几次,要老杨搀扶着散步。这腔梗后遗症——老杨无可奈何地回归了家庭。他不知道的是,妻子恢复得很好,那天保姆推着她在小区里散心,她一眼看到老王,站起身快步走过去表示感谢,然后又稳健地走回到轮椅车上。她只见过老王一面,还是老王为朋友小孩读书一事来他们家……
龙 妈
龙龙的妈妈叫龙妈。
龙龙是个可爱的男孩,龙妈是位能干的母亲。龙龙聪明又活泼,龙妈精明且果断。龙龙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已经知道了李白、杜甫,苏轼、陆游,上幼儿园前就能熟背唐诗,比如: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又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还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龙龙对音乐也极为敏感,爸爸或者妈妈的手机一响,一愣之后,手舞足滔,乐不可支——他在跟着音乐跳舞呢!
这样的孩子人见人爱!每每听到亲朋好友的夸赞,龙妈满脸抑制不住的灿烂,眉飞色舞地说着她的心得:娃娃得从零岁抓起。
龙妈是在怀孕7个月后开始胎教的。专家说:良好的环境,欢悦的心情、乐观的情绪、文化的熏陶,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她毅然决然,请假待在了家里。那段时间,家里所有的家务都由老公承包,她只专心做一件事——育儿。
可是儿子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
龙妈暗自悔恨,这是她的错。龙妈心里一直有着挥之不去的内疚,没能把儿子送进那所远近闻名的小学。如果——木已成舟,所有的如果只能是如果了。龙妈对这所小学的向往到了痴迷的程度,能找的关系他们夫妻一一找遍,事实上有了着落——一位朋友的朋友表示可以帮忙。朋友的朋友和该小学的校长是朋友,那天在饭桌上说得斩钉截铁明明白白:我既然答应了,你们就放心吧!那神情——板上钉钉。想不到直至开学的前一天,这位大神一边喝着他们存放多年的茅台,一边要他们不用着急……
龙妈觉得对不起儿子,家门口的小学除了接送方便——她始终抬不起头来,一直憋着股劲,四处打探、比较,寻找到了一流的培训机构,给儿子报了钢琴、英语、绘画课程。
龙妈心里的痛自己清楚,她现在能做的,是让儿子享受到最好的校外教育。
儿子三年级时,她在舍与得上做出了决定。钢琴和绘画加不了分,放弃。钢琴老师一声叹息,她儿子有音乐方面的天赋。绘画老师同样一声叹息,她儿子画画想象力非凡,极富灵气。龙妈随后报了数学和语文课程。她清楚,要想学校推优或自荐,首先得看语数英。
龙妈心想事成——其实是一种幸运,当然机会总是给时刻准备着的人——儿子摇号到了一所优质初中!
龙妈扬眉吐气,她为儿子能进这所学校已经托了许多朋友,几乎每天都在焦虑,一天没落到实处,一天夜不能寐。但她仅仅放松了几天,又绷紧了神经,开学才几天就给儿子落实了家教老师。未雨绸缪,中考差一分也是进不了重点高中的……
班主任杨老师三天两头和她沟通,中招也在改革,请她不要唯分数论,要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老师的话自然是对的,不能不听,不过她不会照着去做。万变不离其宗,健康快乐,说说而已,当不得真。每次测试,儿子的分数没达到优秀,她便如临大敌,甚至找了两名数学老师给儿子补相同的课……
儿子不情不愿,却又无可奈何。龙龙是个懂事的孩子。
就在一切按照龙妈的思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时,家教老师突然停止了补课。这天接到电话,龙妈顿觉天旋地转,她全部的希望似乎在这一刻破灭了。谁知许久不见笑容的龙龙,竟然笑逐颜开,兴高采烈地找出了绘画用具,说要报名参加学校的“想象画廊”拓展课。还说老妈放心,不会耽误学习的……
作家档案
魏福春 (凡生),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上海微型小说学会理事。1983年起先后在《三月》《萌芽》《电影电视文学》《小说界》《作家天地》《小说月刊》《短篇小说》《揶城》《微型小说月报》《检察日报》《金山》《红豆》《今日中国》《解放日报》《文学报》《新民晚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小小说、散文随笔等千余篇、百余万字。小说、散文诗、报告文学等多次获奖。出版有:《梦开始的地方》(中国三峡出版社)《飘逝的夏日》(中国文联出版社)《书房里的香水百合》(上海文艺出版社)《办公室里的男孩与女孩》(上海文艺出版社)《门口有只小白兔》(上海文艺出版社)。
程莫深 汀 兰 阿 静 邓立鹏
冰 轮 坦克兵 素 心 清 幽
图片来源于网上
文艺轻刊
本刊定位: 青春、唯美、深情、精短。
来稿体裁: 微型小说、诗歌、散文、评论、音乐、书画。
来稿要求: 笔调唯美浪漫,含蓄灵动,有较强代入感和张力; 特别喜欢直抵心灵的文字。
投稿邮箱: wyqk_26@163.com
本刊不接收一稿多投!
相关问答
故事内容是没落贵族出身的达达尼昂到巴黎投军,加入国王路易十三的火枪手卫队,和其他三个火枪手成为好朋友。他们为了保护王后西班牙公主安娜·奥地利的名誉,抗...
答:叙述路易十三时侠客们共同抵抗宰相李希留的故事。三剑客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之一。故事主角为达达尼昂,三剑客分别是阿多斯,波尔多斯...
中锋范巴斯滕、中场古利特、后腰里杰卡尔德。荷兰三剑客,是指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活跃在世界足坛的3名荷兰国脚,分别是指中锋范巴斯滕、中场古利特、后腰里...
《三剑客》又译《三个火枪手》、《侠隐记》,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之一。该书曾五次被翻拍成电影作品。故事主角为达达尼昂,三个火枪手分别...
应该是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吧一门父子三词客是:苏洵、苏轼、苏辙千古文章四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轼与其父苏洵、弟苏辙,世人合称“三...
[最佳回答]我,钟宇恒、王启洋被班上的人共称“梦幻三剑客”。可三剑客中我最好的伙伴就是钟宇恒。他有个高高的鼻子,乐于助人的品质。还带着眼镜呢!在一次篮球...
[最佳回答]帽子、围巾和手套自称是“冬天里的三剑客”,他们的看家本领是抵御寒冬。寒冷的冬天到了,窗外北风呼啸,雪花飞舞。早晨,主人戴上帽子,围上围巾,套上...
三剑客、三驾马车和铁三角一般是特指。三剑客是上世纪90年代初同时在AC米兰效力的三位荷兰球员范巴斯滕、里杰卡尔德和古利特。三驾马车是上世纪80年代同时...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这本书是《校园三剑客》。我最爱的一本书!这校园三剑客当然有三个人啦,这三个人分别是拥有超能力的杨歌、具有生物学方面的白雪和电脑天...
三剑客指三个火枪手。三剑客(大仲马创作长篇小说)一般指三个火枪手(大仲马创作长篇小说),《三个火枪手》,又译《三剑客》、《侠隐记》,是法国...三剑客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