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丁真爆红网络,如风一般突如其来。如今,丁真又被当地旅游资源局签约,成为理塘的旅游大使。

面对宣传片里明眸皓齿的康巴汉子,世人眩晕:300多年前的仓央嘉措,又回来了?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300多年前,在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里面,身着华丽喇嘛服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彻夜未眠,他凝视着深邃的夜空,思绪起伏,高大的院墙仿佛成了禁锢他的牢狱: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厚重的大门外,多了几个铁棒喇嘛,他们竟然是被派来看押仓央嘉措的。

仓央嘉措,昨夜又去民间私会了情人,可是雪地上的脚印却出卖了他的行踪。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之后,情人被秘密处置,接着就有人把他的事情上报了朝廷,康熙大怒,下令押解着他上京,传说走到青海湖畔时,他投身入湖。一说他在青海湖逃离生天,从此自由行走民间。

一代大师,又是一代情圣,应该是终于解开了自己矛盾煎熬的心锁,过他的余生去了。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14岁之前,仓央嘉措只是一个快乐的放牛少年。他的童年是在家乡杨柳依依的小河边度过的:那里有粉色的桃林、翠绿的小鸟、连天上的云彩都像极了洁白的哈达。

恋人仁增旺姆的脸,是田野上最美丽的花。他们时常奔跑在广阔的草原上,快活得像一对布谷鸟。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王,这个字眼离他太远太远。

康熙36年,他被选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被迫离开了家乡,坐床于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里,他成为了雪域高原最大的王。

自从进入布达拉宫,坐在万人瞩目的王座上,仓央嘉措就成了人们眼里的活佛。从小笃信佛教的他也想利用权力为民众做点什么,可是,他发现自己只是一个被架空了的王。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白天,他高坐于蒲团,俯视着脚下的人头攒动,他是孤独的;晚上,在偌大的房间里,仰视着佛祖的端庄慈祥,他还是孤独的。

每日里,他都要为匍匐在他脚下的信徒摸顶送祝福,可是,却不能给孤独的自己一个自由。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在梵音袅袅,挂满经幡的宫殿里,他成了一个傀儡,不仅在生活上被人禁锢,政治上也任人摆布。

春天来了,黄色的宫殿里依然清冷。回想起家乡漫山遍野的格桑花,孤独像一条毒蛇缠绕着仓央嘉措的心。

向往自由的心情像荒长的野草,迅速爬满了仓央嘉措的脑海,终于,在一天夜里,他脱下僧袍,换上素衣,走出了戒备森严的布达拉宫。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冬夜的拉萨,寒冷至极,可是在仓央嘉措的心里,却是温暖无比。走在街头,扑面而来的浓浓烟火气,让他感觉到自己是来到了“人间”。

流连在拥挤的街头,徜徉于热闹的酒肆,他重新举起了热爱生活的火把。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驻足“人间”,他化名宕桑旺波,在一个简陋的小酒馆里。他遇见了长相酷似自己初恋情人的玛吉阿米,他们马上陷入情网。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洁白的明月出东山,缓上天顶多明亮。我被月光照亮的心房,映现出玛吉阿米的模样。

从此,仓央嘉措白天在大殿上敷衍,晚上就走入酒肆同玛吉阿米约会。在仓央嘉措和宕桑旺波之间,他也曾困惑: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把握不住该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对仓央嘉措来讲,这段经历,是劫也是缘。

仓央嘉措出自红教,红教是允许僧侣结婚的。可是,控制大局的黄教不准僧侣谈情说爱,更不准结婚成家。这对于血气方刚的仓央嘉措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但是,从小对于佛充满向往的仓央嘉措,宗教的信仰让他的心在不停地摇摆:

我默想喇嘛的脸儿,心中却不能显现。

我不想爱人的脸儿,心中却清楚地看见。

少年的他,既有对佛法的向往,又有对爱情的追求,矛盾而复杂。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可是,六世的达赖在真爱面前,还是选择了遵从自己的内心:

我爱你,但与你无关,即使我站在恒河的日暮前,祈求你的重生,哪怕我将因此被剥夺我,权力的宝剑。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威武的大王变成了温婉的情郎:静坐焚香观法缘,不见如来,镇日空凝想。只有情人来眼上,婷婷铸出娇模样。

他难以自控,并且用诗描述了自己的决心:若以这样的精诚,用在无上的佛法,即在今生今世,便可肉身成佛。

对待任何事,如果都怀有初恋般的热情,那么,成佛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仓央嘉措的诗歌里,不仅有着深厚的宗教之爱,也有着寻常的男女情爱。他的名字,在藏语中是“音律之海”的意思,这也成了他一生的预言。

在他短短的24年里,他的诗歌不仅感动着300年前的无数人,也感动着300年后的我们。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他的人生短暂而辉煌,却一直在信仰和爱情之间彷徨。一颗清净无邪的心始终找不到安放的故乡。坐在佛前,他也曾想过放弃:

最好不相见,便可不相恋。

最好不相知,便可不相思。

最好不相许,便可不相续。

最好不相遇,便可不相聚。

安得与君相决绝,

免教生死作相思。

可是,终究,在经殿香雾中,他这样说: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他开始夜夜流连民宿酒坊,和自己心爱的姑娘厮守缠绵: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玛吉阿米握着情人的手,同时也感受到了他内心的不安,但是面对情人的问话,玛吉阿米还是坚定地回答“若非死别,绝不生离”。最终,这段良缘,却无善终。玛吉阿米被处死,仓央嘉措被囚禁。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冰火两重天的改变,让他愈发加深了对未来的迷茫,对现实的珍惜。内心纠结的他只有把自己心中的真实感受诉诸笔尖,写下了一首首千古绝唱。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终究,这位多情的喇嘛还是成了政治上的牺牲品。他触犯了龙颜,也被拉下了神坛。

一直在苦闷中挣扎的仓央嘉措,反而一下子轻松起来,他终于可以放弃了傀儡的形象,做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情郎:

为了死,我才一次次的活了下来。我们的爱,比死亡还要理所当然。

他选择了爱情,希望自己能浴火重生。

在去往京城的路上,望着湛蓝如水的青海湖,他仿佛看到了情人明亮多情的双眸,多年来的纠结和不舍,霎时间也消失无影踪: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未知来生相见否?陌上相逢在少年。

仰望天穹,他一眼看透了凡尘:

天上的仙鹤,借我一双洁白的翅膀,我不会飞得太远,看一眼理塘就回返。

就这样,一位被神化了的诗人,终于放下另一头压着自己弯腰的枷锁,走进了自己向往的远方。

仓央嘉措的家乡,就是四川的理塘。7万人口的县城,密集诞生了几十位举足轻重的活佛。只是因为仓央嘉措最后一句:到理塘转转就回,因此新的活佛也只好继续在理塘寻找了。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细看仓央嘉措的一生,他跳跃于三个世界里:

在佛的世界里,他是一个“异类”;

在人的世界里,他是“最美的情郎”;

在艺术的世界里,他又是一朵璀璨的“奇葩”。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24岁,最美的年华,24年,短暂的人生。就是因为他对如来的忠诚,才让他矛盾于自己向往的爱情。他的诗如同用圣洁的雪水洗过,三百年来,仍然叩击和净化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多年前,他消失在青海湖畔,一个个美丽的传说给予了他诸多美好的期盼。

只愿在他想到处,不负如来不负卿!

. END .

【文| 若茗】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当代“王羲之”启功:他是雍正第9代孙,晚年独居10平方米校舍

清官张居正霸气出行,50平米轿子32个轿夫,路太窄怎么办?

仓央嘉措,西藏的活佛,却写出了不朽的情诗“不负如来不负卿”

“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你能想象这样美丽的情诗是一个和尚写的吗?他的作者仓央嘉措,拉萨六世达赖活佛。

他本该晨钟暮鼓,体面荣华地过完这一生,却偏偏人生错位,在梵歌里吟唱情歌,最终沦为阶下囚。

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活佛,但他写的情诗,清丽婉约,直击人心,传遍了古今中外,大江南北。

他的人生,从出生开始就注定是一场传奇。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01

公元1683年,清康熙 22年,藏历的水猪年,青藏高原上的一户农奴家庭,诞生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

这个孩子出生时,满天花雨,九个太阳同时出现,人人都觉得这是祥瑞之兆。只有一个老者说,这个孩子得到了九个太阳的庇护,也必然会受到九个太阳的炙烤。

他的父母并没有理会这些,给他起名“阿旺诺布”,意思是“自由自在的宝贝。”

当时,五世达赖即将圆寂,他将政务托付给了自己的得意弟子桑吉嘉措,并嘱托他在自己圆寂后赶紧去寻找转世灵童。

然而他没有想到,他的弟子竟迷恋手中的权力,对他的死讯秘而不宣,依旧以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同时秘密外出寻找转世灵童。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负责寻找转世灵童的喇嘛,按照神祇的指示,来到了阿旺的家乡。他们拿出了一堆法器,阿旺好奇地上前,似乎对其中的几件很感兴趣,将他们拿在手中,不肯放手。

两个喇嘛意味深长地对视一眼,那几件法器上边,都刻有五世达赖的徽号。毫无疑问,这个孩子就是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

按照惯例,转世灵童要被迎回布达拉宫坐床,但是阿旺只是被秘密保护起来,除了他的父母和几个喇嘛,没人知道这个秘密。

阿旺五岁的时候,桑吉嘉措安排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开始教他藏文。老师第一天教他30个藏文字母,他念了一遍就全学会了,让老师震惊不已。

老师教他佛法,教他作诗,诗歌教材《诗境》给了他最初的诗歌启蒙。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虽然他被秘密看管着,但并没有被带回布达拉宫,他也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他所在的家族信奉的是红教,红教并不禁止僧侣结婚生子,所以他无忧无虑地长大了,情窦初开,有了自己的初恋情人次旺拉姆。

两人青梅竹马,在大片的油菜花里追逐嬉戏,在山坡上吹着高原的风,看着远处的牛羊,都以为这样美好的日子能一直持续下去。

可惜这样的日子只到14岁,便戛然而止。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02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桑吉嘉措隐瞒五世班禅死讯的事情传到了康熙皇帝的耳朵里,康熙非常地震怒,写信严厉斥责他,桑吉上书说是为了避免政局动荡,自己不得已而为之,并表示会马上迎转世灵童入宫。

14岁的阿旺就这样和他的家人分离,痛别了他青梅竹马的恋人,走进了庄严肃穆的布达拉宫。他将成为西藏最大的王,这就是他的命,他从此成为了仓央嘉措。

他这才知道,他原来所学的一切都是为这个身份准备的,习惯了家乡无拘无束地生活,他无法适应布达拉宫的单调沉闷,更无法抑制对恋人的思念。

桑吉嘉措找到阿旺的恋人,晓以利害,告诉她如果活佛不能斩断情缘,对他自己和对整个西藏都是危险的。次旺拉姆为了保护阿旺,选择了嫁人,彻底断了阿旺的念想。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仓央嘉措问桑吉嘉措:“我什么时候可以治理西藏?”桑吉说:“你还差得远呢!”起身就走了。

问过几次之后,他渐渐明白了,桑吉不会将手中的权力拱手让人,他名义上是最大的王,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傀儡罢了。

他放弃自由自在的生活和恋人,成为活佛,就是为了成为西藏最大的王,现在既然所学所守都无用,那何必还要学佛法,何必还要守这些清规戒律,他索性放纵自己。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03

从此每到夜晚,拉萨街头就出现了一个名叫宕桑旺波的俊美少年,他头蓄长发,身穿华服,流连于酒肆民居。在布达拉宫,他是最大的王;在拉萨街头,他成为了众多姑娘的梦中情郎。

他认识了一个名叫达娃卓玛的姑娘,这是一个有着月亮般脸庞和清澈嗓音的姑娘,俩人时常偷偷约会。在一个大雪之夜,他回到布达拉宫,却没有注意有一串脚印一直延伸到宫外。

这串脚印暴露了他的行踪,也暴露了他的恋人达娃卓玛,桑吉嘉措大怒,随即处死了他的贴身随从和这个姑娘。

上一次他和自己的恋人只是“生离”,这一次却是“死别”。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桑吉嘉措希望通过这种严厉的惩罚来唤醒仓央嘉措,而仓央嘉措却对这种生活厌恶到了极点,他渴望自由,渴望挣脱束缚。

为了熄灭他的凡尘之心,桑吉嘉措给他安排受比丘戒,仓央嘉措却拒绝受戒。他说:“上师今日若不收回弟子所受的戒律,弟子将自杀。”

在场的所有人都失望地摇了摇头,看来佛法也困不住他的凡心了。就像他在诗里说的:“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04

1706年末,桑吉嘉措在政治斗争中败给了拉藏汗,拉藏汗上书康熙帝,说六世达赖纵情声色,行为乖张,请求予以废除。

康熙帝出于当时的政局考量,下旨废除仓央嘉措的活佛身份,并押解至北京。

下旨的虽是康熙,执行的却是蒙古人。当仓央嘉措被押上囚车,他看到他的子民,他的信众黑压压的一片匍匐在地上,雪花飘进他们虔诚的眼,他们追赶囚车,久久不肯散去。

仓央嘉措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他已经放弃了自己,但他的信众并没有放弃他,他依然是他们认定的活佛。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当押解队伍走到哲蚌寺附近时,突然冲出一队西藏武僧,一番激烈搏斗之后,他们将仓央嘉措从囚车里抢出,退进了哲蚌寺,死守寺门,和蒙古大军对峙。

拉藏汗下令强攻,正在双方准备决一死战的时候,寺门却突然缓缓地开了,仓央嘉措从里边走了出来,他沉静地说:“我跟你们走,不要用你们的刀脏了这片土地。”

他在这个时候似乎突然看清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他的情在这个时候升华,由男女之情升华为对众生的慈悲之情。

就在队伍行至青海湖时,仓央嘉措却突然圆寂,年仅24岁,这是史书里的记载。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而在民间一直流传着另外一种说法,说其实仓央嘉措并没有死,他借此死讯秘密逃走,从此以游方僧人的身份云游四方,广传佛法,最后回到了内蒙古阿拉善旗,在附近一带活动,乾隆十一年(1746年)圆寂,终年64岁。

至于哪种说法是真实的,似乎并不重要,因为在他真正大彻大悟之后,他就已经涅槃重生,活在了人们的心中。

仓央嘉措的一生,是错位的一生,是命定的活佛转世灵童,却在民间长大,成为活佛以后又难以割舍尘世情缘,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背负起自己的使命。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比他的人生更加富有传奇色彩的,是他的诗。他的诗在藏族诗歌发展史上有极高的历史地位,虽然读起来是情歌,但有很深的禅意,说是道歌也无不可,对于他诗歌的理解,可能也是“情者见情,禅者见禅”吧。

最后附上一节仓央嘉措的诗《问佛》,大家可以体会一下是情意多还是禅意多。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闭月羞花的容颜?

君不负我当不负卿全文 仓央嘉措写下“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最终都负了,唯独没负自己

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位女子,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作者:亦忘忧

指导:恋恋今生

相关问答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全诗?】作业帮

[最佳回答]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1683年生于藏南门隅地区宇松地方的一户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红教)的农民家庭.1697年,仓...

世间安得两全法整首诗?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全诗如下: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若将此...

不负如来不负卿全诗-懂得

“不负如来不负卿”这句网上多传源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也作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全诗是什么?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不负如来不负卿,不及春光似秋明。一枕南柯情不尽,十年征戍忆相亲。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不负韶光不负卿全文?

“不负韶华不负卿”出自仓央嘉措诗如下: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不负韶华不...

不负如来不负卿全诗是什么?

不负如来不负卿全诗: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若将此心以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君不负我不负卿诗句?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李之仪〔宋代〕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译文...

不负如来不负卿诗全文?

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若将此心以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与卿再世相逢日...

不负如来不负卿全句?

“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整句为“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意思:如果动情了,就负了如来(佛法);...

不负春光不负己完整诗句?

“不负春光不负己”的完整诗句是:“不负春光不负己,不负时光不负卿。”这句诗表达了一种珍惜时光、善待自己的美好愿望。它告诉我们,在春天的美好时光里,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