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张爱玲的这部小说,题目便取自杜甫的这句诗。
意思是:昔时同窗贵气逼人,自己却落魄寒酸,相见的喜悦中又有一种境遇落差的悲伤之感。
其实,现实也是这样,若是昔日好友飞黄腾达了,数年后再相见,恐怕也是很少有人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吧。
那么,为何故交总会渐行渐远,散落天涯,当真就看不得朋友比自己过得好吗?
大家好,今天为您带来张爱玲的作品《同学少年都不贱》。
赵珏和恩娟是年少结识的朋友。
赵珏既不会说上海话,国语发音也不好,在学校也交不上朋友,只有恩娟愿意与之交往。
恩娟有些胖,人缘却很好,入校第二年就当选级长,可家里却很不和谐。
恩娟的父亲开一间义肢拐杖店,在外面又养了一大家子,恩娟的母亲若不是顾忌着儿女多,早就跟其离婚了,可惜也是年纪轻轻早逝了。
那一年恩娟才十二岁,短发上插了一朵小白棉绒花,眼睛哭得红红的,赵珏想问也不敢问,每个人都有家庭的悲伤。
还好那时也是年轻,总是快乐多一点的。
四人一间的宿舍,各人有各人喜欢的明星,一提到自己喜欢明星的名字就能尖叫起来,躺在床上砰砰砰蹦跳半天。
熄灯前上床后是最热闹的,恩娟喜欢躺在床上,举起双臂扭绞个不停,好似在模仿中东艳舞一样摆动,赵珏被逗得满床打滚地笑。
那会她们学校同性恋风气很盛行,她们俩倒完全是朋友。
主要是中学时期,人还小,不懂那么多事,彼此相貌也并不出众,像没长开的“丑小鸭”,自然彼此之间不会有绮念。
还有就是她们俩都已经有自己喜欢的人了。
赵珏喜欢的是高她一年级的学姐赫素容。
学校里组织了一个学生救国会,来演讲的就是赫素容。
演讲时,赫素容姿态从容,一口京话字正腔圆,声音铿锵有力。
一头短发,身材很高,有点男孩子气,深深吸引了赵珏的目光。
赵珏忍不住在纸张边缘一遍又一遍地写赫素容的名字,用左手盖着写,怕人看见,又想让人看见。
一看见赫素容,赵珏就感觉心口炸裂,快乐非凡,却要害羞地躲起来。
那时学校流行“拖朋友”,一旦发现谁对谁有好感,就用抢亲的方式把两人强行拖到一起,让两人挽臂同行。
在那黄昏的曼陀罗花径上,赵珏挽着赫素容的手,感觉半边身子都酥酥麻麻的,她是自卑的,自然也不敢开口说什么。
赫素容也没说话,她自然有她形影不离的朋友郑淑菁,怎么会把赵珏放在眼里,
可赵珏不在乎,依旧对赫素容痴迷得不行,瞥见赫素容上厕所,她认清是厕所的哪一间,等赫素容走后,去那马桶上坐下,感觉间接的肌肤之亲。
那时,她在想:
“有目的的爱都不是真爱······那些到了恋爱结婚的年龄,为自己着想,或是为了家庭社会传宗接代,那不是爱情。”
赵珏彼时正沉溺在同性恋爱的单相思中,恩娟也是。
同宿舍的芷琪深黝的眼睛,笔直的鼻子,很是活泼开朗,比恩娟低了几个班,却很玩得来。
芷琪总拉着恩娟在房间里跳社交舞,暑假又整天地一同去公共游泳池游泳。
恩娟那时心里早就爱上了芷琪,开启了单相思。
或许是因为这样,赵珏和恩娟两人有相似的秘密和爱好,惺惺相惜,心里难免亲近些。
当时的芷琪是浑身不觉的,有时跟恩娟闹了矛盾,就来找赵珏说一些心腹话。
赵珏对芷琪总是欢迎的,恩娟整天跟芷琪腻在一起,都忽略她了,她必然要气气恩娟。
不过那时,恩娟倒不把这些放在心上,这只能说明朋友与喜欢的人都是在意她的,她跟赵珏还是玩得很好。
赫素容快要毕业时,赵珏送了一对银花瓶,很值钱,却有些土豪的做派,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
赵珏也不想这样的,只是父母不甚重视她送礼,随意把一对银花瓶交给她,敷衍了事。
却没想到赫素容倒很重视,特意在暑假时来看望赵珏,让赵珏以后可以写信联系她。
还没等赵珏给赫素容写信,赫素容倒来信了,邀请参加她大学组织的篝火晚会。
突如其来的热情,不合时宜的邀请,让赵珏不得不多想。
赫素容是左倾,左派学生招兵买马,赫素容一定是看她家里有钱,借着救国的名义,好让她捐钱,所以预备把她吸收进去。
篝火晚会的熊熊火光下,照亮的不是浪漫情调,而是左派的讨论与宣传。
学校里也多的是这样的传教,总有人想拉帮结派,拉人入伙,赵珏一向抵抗不已,且恩娟就从来没有对赵珏传过教,
这一下子,赵珏便对赫素容的好感没了,连回信都没写。
赵珏家里是旧式家庭,她中学一毕业,她父母就给她安排了一门亲事。
赵珏不愿意,闹得很厉害,从家里偷跑出来,在几个亲戚家里躲来躲去。
赵珏的母亲看不过,心软了,私下贴钱给赵珏,让赵珏跟她姨妈住。
且因为赵珏逃婚闹了一年,进了大学也比恩娟低一级,两人见面的时间就少了。
难得见面时,两人还是很要好,说说心里话。
恩娟提起芷琪要结婚了,赵珏知道她那段同性恋感情,没多说什么。有些人终究是要过去的,她们才能长长久久地做朋友。
后来赵珏的父亲知道了她母亲贴钱给她的事,大闹一场,断了赵珏的经济来源,想逼赵珏就范,回家结婚。
赵珏赌气大学还有一年没上完,就不上了,跑起了单帮,自己赚钱养活自己。
跑单帮的那两年里,赵珏有了钱,渐渐地会打扮了,人也靓丽起来。
恩娟却早早结了婚,嫁给了一个犹太人,叫汴·李外,两人是大学同学。
恩娟大学一毕业就开始体会生活的艰难了,她跟她父亲闹得很僵,又有一群弟弟妹妹需要照应,结婚算是不错的选择。
当时还是赵珏支持恩娟,让恩娟跟着汴·李外去了重庆谋生。
数年后上海再见,赵珏穿着最高的高跟鞋,一身洋服,精致得很。
恩娟也瘦了,曲线玲珑了些,脸面却是蜡黄,还带着一个孩子。
赵珏问起恩娟丈夫汴·李外的性情,也没问两人感情好不好。
恩娟谈起丈夫是不屑的语气,但是他们作为合伙营业,是最理想的一对。
赵珏如今上海话也说得很顺溜,都是跑单帮练起来的。
恩娟却要说道:
“你也不容易,一个人,要顾自己的生活。”
面对愈加靓丽的赵珏,恩娟也只能拿自己的成家来刺激孤身一人的赵珏了。
女孩子就是这样,心里总有计较算盘,不管学生时代感情多好,出入社会后接受得越多,思想差异就越大。
两人不咸不淡地聊着,中途恩娟有事出去了一趟,便把孩子丢给赵珏照顾。
孩子爬来爬去,哭闹不已,赵珏怕吵醒正在午睡的姨妈,便摊开一张报纸,罩在孩子的背上。
恩娟回来后,赵珏告诉了恩娟自己拿报纸盖着孩子的事。
恩娟没作声,也没了笑容,就算赵珏解释说只是松松地盖了一下,恩娟还是不高兴了。
两人也就匆匆告别了。
自此,她们很久没见面,也很久没有通信。
赵珏再次了解到恩娟的消息还是在《时代》周刊的一篇特写上,恩娟的丈夫竟然入了美国内阁,她们一家鸡犬升天,都移民去了美国。
赵珏的境况却大不如前,没拿到大学毕业证,找事做也不好找,又喜欢上一个有妇之夫,高丽人,叫崔相逸的,蹉跎了好多年。
赵珏也打算去美国发展,临走前去找了恩娟的父亲,要了恩娟的地址。
赵珏写信给恩娟,恩娟的回信非常用心但有距离,赵珏便再也没联系过恩娟。
异国他乡,赵珏虽跟着的那个有妇之夫崔相逸依旧勾三搭四,当地民众对外来移民又饱含敌意,是绝望又苦闷的日子,所以兜兜转转下,赵珏还是回国了。
彼时,已经过了十几年后,赵珏才又写信给恩娟。
主要是赵珏此时正住在专供讲师院士住的一座大楼里,多少是有些清贵的,房子过段时间租期一满,赵珏便要搬家了,趁着有这体面的地址,赵珏才想起写信托恩娟找事做。
信上赵珏只是说想找个小事做,没说要见面的话。
恩娟却回信说“不见面总不行的。”
过了段时间,恩娟便来信说路过,要顺道看望一下赵珏。
见面那天下午,恩娟穿着件艳绿色的名牌连衫裙,光彩夺目,一点不像四五十岁的人,赵珏眼里闪过惊艳。
恩娟看见了,先笑了起来,环顾赵珏的住所,见是一间相当大的起坐间兼卧室,疑惑地问不是说有两间房吗。
这是恩娟第一次不信任赵珏的话,赵珏不由感到气恼,恩娟这话倒像是自己要骗她过来过夜,躺一张床上,要彻夜长谈地联络感情,不由辩解起来。
实际上两人如今的境遇大不相同,见解和看法自然也不同,很多事情上都有隔阂和摩擦。
对于现在男人头发修长了,赵珏因为觉得男人脑后发那块地方可爱,
是不赞成男人修长发的,恩娟却觉得是赵珏守旧了。
两人聊天说国语,恩娟却抱怨赵珏的口音是完全变了的,“好像完全是另外一个人。”
相处起来也处处透着小心和疏离,充斥着不信任。
恩娟因为两人相距颇远,见面不易而感到遗憾,
赵珏便提议她到时候可以乘飞机待两个钟头就走,有机会可以带着参观一下恩娟的房子,那房子一定好。
恩娟却淡淡的笑道:“你想是吗?”
好像是在怀疑赵珏特意乘飞机去她家的动机一样,难道只为待那么一会吗?
这已经是恩娟第二次不相信赵珏的话了,赵珏已不在惊讶,美国华人圈子就那么大,总有人在恩娟面前宣讲她如今过得有多落魄。
可能穷就是原罪吧,人穷了,随意说一句话都要人担保,这还是赵珏从小长到大的知己朋友呢。
其实赵珏在华盛顿那段时期虽然过得很艰难,但学到得也不少,参加传译员考试,在翻译中心做翻译工作。
在国务院语文服务科工作的中文传译员司徒华虽有妻女,却也不免欣赏赵珏,隐晦地表示了爱意。
赵珏把这些讲给恩娟听,恩娟却提起司徒华的一个相好,是上海日据时代有名的交际花,如今倒过得很阔。
赵珏即使是孤身一人,但是还有着体面的工作,自立的能力,也还有男人的追捧,这在恩娟看来是自己不及的,嫉妒也使她含沙射影地讽刺昔日的密友。
那种,你好,我便好的祝福心思到底还是消磨在这人事沧桑中。
恩娟第三次不相信赵珏的话便是证明。
赵珏告诉恩娟她父亲晚年时还是很得意的,是为恩娟的成就而感到骄傲的。
恩娟因为跟父亲关系一直不好,哪里相信父亲真的会把她的成就引以为荣,竟以为是赵珏编造出来的,拍马屁呢。
赵珏百口莫辩。
成年人之间即使有误会也不方便直接讲出来,彼此之间的互相猜疑和误会也只会越来越多。
恩娟临走时,赵珏送她,两人连离别拥抱都觉得尴尬。
一个多月后,恩娟才寄了张圣诞卡过来问好,赵珏也寄了张贺年片过去。
从此之后,她们便断了音讯,不再联系。
无线电播报着甘迺迪总统遇刺身亡的消息时,赵珏正在厨房洗碗,脑子里想的是:
“甘迺迪死了。我还活着,即使不过在洗碗。”
其实还是有区别的,赵珏一次在《时代》周刊上看见恩娟在总统的游艇赤杉号上时,那种云泥之别,到底是不好受的。
这便是两个闺蜜的友谊吗?
夹杂着女性特有的攀比和自尊心以及世事无常的无奈和羁绊,才发现两个人相处,真心是多么难得。
其实人的心像一座座孤岛,因海域隔绝,因隔绝生美,也因隔绝生距离,近也不是远也不是。
任何一段关系都是很难维持的,所以情谊才尤为难得。
若是有一辈子的好友,还是需要珍惜的。
《同学少年都不贱》是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很多读者认为故事折射的是张爱玲和好友之间的经历,但无人能给权威的解释。
故事中,恩娟和赵珏少年时期的情谊尽管穿插了很多小嫉妒、小心机和小无聊,但感情却依旧是人生中最纯洁、最令人难忘的。
但是随着人生的起落,每个人的命运都走向不同的未来,彼此之间的感情也随着时间和空间的隔离而变得模糊、淡漠。
这或许是一件令人伤感的事,但却是人生必经的阵痛,而顺利度过阵痛的法宝,就是保留三份清醒。
1 知边界,懂分寸,是人际交往的清醒。
我们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放大自己在好朋友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
作为恩娟的好朋友,赵珏自以为她很重要,觉得恩娟和男朋友能成,总归是有自己的功劳的。而且在恩娟取英文名字的事上,竭尽所能地发表看法,力争让恩娟放弃男朋友取的名字、而采用自己的建议,直到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恩娟变了脸色,赵珏才明白自己不自量了。当然是男朋友替女朋友取名字。
恩娟的母亲去世,她哭的眼睛红红的,赵珏总归有了些分寸,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问,倒是恩娟自己将父母的事情告诉了赵珏。
朋友之间,无论感情多么深厚、关系多么亲密,也都需要自己的独立空间。
很多时候,朋友之间的倾诉和窃窃私语都只是寻找一位听众,而不是导师。这时候,我们只需要倾听,不需要妄议,更不能越位替别人做决定。
我之蜜糖,彼之砒霜。
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冷暖自受。
倾听是一种美德,尊重是一种品质。懂得相处的边界,把握共处的分寸,这种清醒是赢得友情和尊重的最大法宝。
2 知自重,敢追求,是自我成长的清醒。
面对优秀自信、众人瞩目的赫素容,赵珏心动不已,尽一切可能释放自己的小爱慕。但是后来赫素容的一封拉拢信让赵珏瞬间明了赫素容的意图,毅然决然地放手。
她曾说,一切有目的的爱都不是真爱,那些到了结婚年龄,为了传宗接代而结婚的,都不是爱情。
所以,她宁愿离开温暖的家,一个人出去漂泊、艰难度日,也不接受父母为她选择的婚姻。
赵珏和萱望的爱更是颠沛,在美国学生时兴性的革命的影响下,萱望的生活陷入糜烂而不自觉的状态。尽管可以不在乎,但是赵珏仍然知道,什么都变了,分开是必然的事情。
人生苦短,凡事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但前提是,要懂得自己的信仰和底线,弄清了这两点,那些被视为人生岔路口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明了内心的信仰,释放自我的天性,才能把稳自己人生的舵,即使跌跌撞撞、颠沛流离,最终也能找到自己认为的幸福,蜕变美好的自己。
3 知人事,淡执念,是直面生活的清醒。
长大后的恩娟与赵珏有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际遇,自觉有云泥之别的赵珏,努力不去打扰恩娟,即使同在华盛顿,也从未谋面。
但在赵珏内心深处,恩娟还是她的王牌。
所以后来和萱望分手后,面对失业危机和生活重压的赵珏,首先想到了恩娟,于是写信请她帮忙找事情,但也不敢提见面。
然而,真正见面后,赵珏却有三次明显感受到恩娟对她的不信任,两人之间再也没有了曾经的亲密和情谊。
人生路长,我们遇到的每个人都或早或晚地、以各种形式走出我们的生命。或者因仇生怨不相见,或者选择不同走殊途,或者生死无常两相隔,或者,没有缘由的,走着走着就散了。
这些都是人生常态,如果执迷不悟硬攀硬靠,必然是自寻烦恼。如果能够放下执念,就能洞明世事,获得安宁。
如果说,知边界是使友谊保鲜不越位的清醒,那么知自我就是提升个人幸福感的清醒,知人事就是实现内心自洽的清醒。
人生难得糊涂,却也必然要保留几种清醒,方能坦然接受生活的馈赠,无惧无畏面对各种风浪坎坷。
#头条创作挑战赛#
相关问答
[最佳回答]答案:解析:参考:时光流逝,我们都会长大。我们的未来也会如《同学少年都不贱》歌词所言,但是无论何时都不会忘记同学(同窗)之情,要永远留住友谊,下...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于无声处响惊雷。鲁迅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间。我寄人间雪满头。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
上一句为“同学少年多不贱"。出自杜甫的作品《秋兴八首》中的第三首,其古诗全文如下: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
关于秋天的经典文学作品郁达夫故都的秋马尔克斯族长的秋天《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北京人诗歌《秋天的山楂树》诗歌《秋天》思吴江歌(张翰)秋风起...
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大唐王朝再也无力挽回由盛至衰的颓势。杜甫饱尝战乱之苦,历经艰辛,辗转入蜀,依好友严武居于成都。孰料严武不久去世...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秋兴八首其四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
一、张爱玲所有作品:【小说】:1、《沉香屑·第一炉香》2、《沉香屑·第二炉香》3、《茉莉香片》4、《心经》5、《倾城之恋》...《打人》《吉利》...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闻道长安似弈棋,...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出处】唐·杜甫《秋兴八首》【译注】少年时代的同学大多已经发迹,各自过着像五陵富豪那样披着轻裘,乘坐肥马的富贵生活。...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注释:山郭: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