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上层人的利益,犹如杀他父母;动底层人的观念,犹如掘他祖坟!当谎言流传千年,谎言最后竟变成了真理!
我之前就说过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故事是作者虚构出来的,真实的武大郎不是卖烧饼的,身高也不矮!潘金莲并不是如《水浒传》里描绘的那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武大郎和潘金莲的形象已经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而且是不容反驳,如果你去和别人解释还会遭来别人的谩骂和攻击!因为你在挑战别人根深蒂固,不容置疑的观念!
之前我写过一篇关于韩信的文章,没有想到文章一发出来遭来很多人的谩骂和攻击,很多人直接去投诉,还有人把自己投诉的截图发在评论区!
我的整篇文章并没有去特意贬低韩信,只是以事实说话,并不是故意扭曲事实来博人眼球!
我相信如果真的有网友认真把我的文章全部看完就一定理解我所说的话!
我在整篇文章里一直阐明一个观点就是韩信是一位非常厉害的战将,是一位名将,但不是什么军神或者兵仙!
很厉害的战将,一代名将,这个称号和军神或者兵仙是一个量级吗?也能够划等号吗?
新中国解放后,我军共有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177位中将,798位少将!
有勇有谋,能征惯战的将军还少吗?很厉害的战将,一代名将难道还少吗?别说在元帅,大将,上将,中将里面去挑选,即使是在少将里面去挑选,都有很多将军可以获得此项殊荣!
然后你把他们都称为军神,称为兵仙,你认为合适吗?大家又认为合适吗?
如果军神,兵仙这么容易就被评定,那么朝鲜战争随便派一位将军过去不就得了,哪里还要毛主席那么煞费苦心去挑选一位合适的人选呢!
我并没有否定韩信的才能,古人也并没有否定韩信的才能,古人也把韩信排进武庙,并称他为名将!
韩信被称作“兵仙”的说法,最早源自于明代一位学者的著作里。这个学者叫茅坤,编纂了一本书叫《史记钞》,其中有一句话说:“韩信,兵仙也!”
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明神宗的一个儿子,瑞王朱常浩,为了祭拜韩信,给韩信立了块碑,碑文上写有“兵仙神帅”四个字。自此,“兵仙韩信”的叫法开始流传开来。
也就是说在明朝之前,古人只认可韩信是一代名将,并没有把他评为军神或者兵仙!很显然自韩信死后,古人也不认为韩信能够够得上“兵仙”这个称号,只能是一代名将,很厉害的战将等这些称号!
“兵仙”可是顶级殊荣啊!是万里挑一啊!
我之前写那篇文章说韩信被称为“兵仙”是被后人夸大神话了,马上就招来一大群人的谩骂和人身攻击!
在他们心中韩信就是“兵仙”是完美无缺的,是神一般存在的!如果有谁动了他们的观念,他们马上就要进行谩骂和人身攻击,因为你动了他们心中的观念!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认可我的观点,认为韩信当时所面临的对手实力比较平庸,楚军中能够拿得出手的就只有章邯和项羽了!
而章邯和项羽的失败,其实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在这里就不探究了!
现实中很多人总是说:韩信是搞军事的,是军事天才,但却不会搞政治,是政治上的矮人!
也有很多人说:韩信是情商太低,和军事智谋没有关系!
其实很多人所说的什么情商,逆商等都属于智商的一种!都是智商的一种体现!
在战场上敌军主帅的一举一动,牵扯着己方将士的鲜活生命,你能说是情商太低吗?
同样的一个道理,皇帝要拿对方开刀,要对方马上人头落地,而且是要对方和对方全家人的人头落地,这个时候对方竟然还不知道皇帝的真正意图,然后你还来一个情商太低!这不是搞笑吗?
就像两军交战,敌军让对方投降,然后允诺对方投降后给对方荣华富贵,当对方解除武装投降敌军后,然后被敌军所杀,这个时候你竟然说是这个人情商太低!别人不觉得搞笑,反正我是觉得挺搞笑的!
就像之前的那位农村女大学生找北京本地男朋友,北京本地男生家里有好几套房子,农村女大学生的要求是:结婚前先过户一套北京本地房子给她名下,要不然她嫁入北京城市里面根本就没有安全感!
很多人说是这个农村女大学生情商太低,和智商没有关系!
在关系到自己的生死存亡的时刻,以及关系到自己身后家人们的全部生死存亡时刻,这个时候还来说是情商太低,我个人觉得是一件很可笑的事!
韩信是一位对刘邦非常忠诚的将军,最后却是那样悲惨的一个下场,后世人们对他的同情溢于言表,并由此衍生出众多的成语故事!
最后还是要来谈谈韩信之死!
关于韩信之死一直是一个千古之谜!在网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很多专家和大V给出的答案也不一样!
王立群还是坚持认为韩信确实是谋反了,只不过最后失败了!
而不是吕后让萧何找个理由就把韩信骗进宫里进行杀害!
我个人的观点是这样的,假如韩信真的已经是将要发动军事政变,他的兵马就靠那些死囚牢犯够用吗?可能韩信还有一些亲兵和私兵(私人交好的军官会跟着韩信一起行动,可能在很久以前就谋划好了)韩信能够指挥和调动的人马非常有限,对于一个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将军来说不可能不知道这个事实,他的胜算有多大?没有胜算,自己和自己家人的脑袋全部都要搬家,韩信自己肯定是很清楚这件事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马上要发动军事政变了,萧何邀请韩信进宫,别说是韩信了,就是对一个正常人来说都已经很明白了,肯定是有去无回,肯定是军事行动机密被泄露出去了,应该提前行动或者找个借口不去!
从种种迹象可以看出来韩信应该是没有谋反的,吕后只是根据韩信家里下人的一句泄愤后的话语,而找个借口就把韩信骗进宫,然后杀害!
名震天下的大将军岂是说杀就杀的,我个人认为刘邦和吕后同床共枕或者在私底下多次谈论过韩信这个问题,一旦刘邦百年后有谁能够驾驭制服得了身边这么厉害的人呢!一旦这样的人发动谋反很容易就可能把江山给夺取走,但是身为最高的帝王又不能随便找个理由或者借口杀人,刘邦对韩信的杀心应该是起过很多次,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理由或者借口罢了,也或者说有一些情面在里面!但是最终这个棘手的事情在吕后这里被她给办了,吕后为什么没有囚禁韩信,没有把韩信打入死囚牢,派重兵看守,而是直接自作主张的就把韩信给杀了?
最大的可能就是刘邦曾经在她面前多次提起过想要杀掉韩信的!只有这样吕后才会毫无顾忌的把韩信给杀掉,并且把韩信一家全部给杀了!
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大家说说是不是这么个原因呢?#头条创作挑战赛#
到底是情不自禁,还是灵光乍现,我觉得已经不重要了,田成子这三个字就一下子从我心底冒出来了!
田成子很轻易地当上了国君,坐上了齐国的宝座 ,同时整个齐国的财富,美女,田地,所有的权利规则全部掌握在他一个人的手上!
之前无数人奋斗,流血牺牲,殚精竭力出来的劳动成果,只在一朝一夕就全部落入田成子之手,被田成子心安理得地享用。
自田成子以后的各个封建王朝再一直到现如今依然如此!
自古以来很多英雄都是被逼到了没有退路,然后愤然反抗,最后成就了英雄!
极少有这样的英雄,他会抛家弃子,甚至不惜自己的家人掉入虎口,然后他的雄心壮志就是来拯救苍生 ,他悲悯天下,历史上不是没有,有也是极少,我所知道的一位,我们的教员他就是其中一位!
骗子和傻子的游戏!
在以前骗子不停地把自己自诩为天子,天的儿子,让别人世世代代侍奉他,侍奉他的子子孙孙,随着时间的流逝,谎言不攻自破,当谎言被揭穿以后他们马上就展露出野蛮暴力,使用暴力让其他的人来臣服!
当群体的智商越来越高,使用迷信那一套已经没有用了,于是就不停地去制造谎言出来,然后一群傻子就被蛊惑了!
当整个群体被蛊惑以后,即使是有英雄振臂高呼,依然是徒劳的,苍白无力的!
就像现在一样,骗子已经把手伸向了傻子们的孩子当中去了,很多傻子还不愿意醒来,得了傻病被蛊惑的太严重了!
骗子最害怕的就是傻子变的聪明,一旦傻子变聪明了,骗子就再也不好去行骗了!
有些时候不得不感叹,有些人的愚蠢,配得上他们的苦难!
当你苦口婆心地,不耐其烦反复地去诉说,去唤醒都唤不醒有些人的时候,那么黑暗将会持续的时间更久!
一个再兴旺的家族,只要一个败家子就可以把这个家族带入毁灭!
其实这就和田成子的故事一样,田成子一旦做了齐国国君,那么整个齐国就都变成他一个人的了!
就连你、我,他整个人都属于田成子的了!
如果你有缘,能够看到这里,你能明白我所讲的一切吗 #头条创作挑战赛#
相关问答
《剪灯夜话》,《封神演义》,《绿衣人传》,《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二言,三拍
首先我们来看书名。剪灯新话。又叫做,剪灯夜话。李商隐的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是唐朝人,还只是蜡烛,所以是剪烛花,等到了明朝,西...
[回答]剪:剪去烛花,使烛光更加明亮.“剪烛”语出唐代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后以“剪烛”为促膝夜谈之典.剪:剪去烛...
史上最美的七绝唐诗是哪一首?到底美在哪?看到这个题目,最先想到的就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诗乃是...是...
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原文夜...《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原文...
[回答]掬一缕清风,品山高水长;秉一烛书案,剪西窗夜话.游离翰林,轻展素卷,笔墨歌咏,踩着平仄轻舞的水墨丹青,一苇航于历史的墨海,你们如路标,指引了我前进...
[回答]西窗的典故为什么是西窗呢,选择方向“西”是因为古时多讨伐匈奴,保卫中原人民的安定生活.而匈奴大多在长城的西北方定居,草原沙漠居多.所以用西窗...
...把蜡烛拟人化,将烛油比作泪,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感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和杜牧那句类似,其中“丝”谐音“思”,表达的...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已成为全球受众最多的运动项目,不再局限于足球本身,也不止为了争来夺去那几个进球,已然成为一种足球文化,伴随而来的足球之外的诱惑和市场...
[回答]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共翦西窗烛: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烛蕊.却话:重头谈起.何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