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章新解

守中和平正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追求的精神目标。天地是自然而然的中立和平正,真正的圣贤也是在竭力的约束自己使自己尽可能达到适中与平正,这是自然天道也是人间正道。因此,我们就有了讲究适中和端正的文化传统。老子在他的本章著作中正是强调“守中”这一天道。

本章经文内容是: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觉解与感悟:

一,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历来分歧比较多,我们还是先把关键字词的意思弄清楚。

“天地不仁“,这里的“仁”就是我们常说的“仁义”,一个人具备不具备仁义之心,作事讲不讲仁义,这都是人的认为,是人的主观判断,所以一切“仁义之心”都是有缺陷的好心,而天地是不讲这种小仁小义的,《庄子.骈拇》中说:“淫僻于仁义之行,而多方于聪明之用也。”这说明表面上的意淫“仁义”都是聪明之人或者是强权之人玩弄百姓的鬼把戏。

人们总是认为,天地间存在着一个至高的主宰者,这个主宰者是怀有“仁爱”之心的,他洒下阳光温暖万物,降下雨露滋润万物,蓄养万物,培育万物,就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但老子在本章中告诉大家的是,天地并非如此,一切事物的生、长、壮、老、死都是自然而然的,是生物的本性起决定作用,不被外在的力量所驱使,在万物之上并不存在着一个仁爱有情的主宰者。而是万物顺应着自己的自然本性,这种自然本性就是内在于万物的“道”。如果非要说天地有仁,那么天地所有的仁都是无分别的一视同仁的大仁,天地对待一切生机只负责提供生命的外部条件,但具体是生、是死、是老、是病都取决于万物自己内部的机能,看其运势造化和适应或敌御的能力。

“刍”字在古文中少见,但从“趋”字的古代写法看,“刍”字多写作“芻”。而“芻”字最早可追溯到甲骨文,在甲骨文中,“芻”从又,有手的意象,是上拔的意思。在金文中的“芻”,有足的意像,是践踏的意思。不管从手还足,“芻”的含义就是不被人重视而遭破坏了的草。

《庄子·天运》中说:“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将复取而盛以箧衍,巾以文绣,游居寝卧其下,彼不得梦,心且数眯焉。”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用草扎成的狗还没有用于祭祀,一定会用竹制的箱笼来装着,用绣有图纹的饰物来披着,祭祀主持人斋戒后迎送着。等到它已用于祭祀宪毕,行路人踩踏它的头颅和脊背,拾草的人捡回去用于烧火煮饭罢了;想要再次取来用于祭祀而拿竹筐装着它,拿绣有图纹的饰物披着它,游乐居处于主人的身旁,即使它不做恶梦,也会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梦魇似的压抑。

在上古时期人们祭祀的高级形式是用“太牢”做恭品,即用猪、羊、牛等与人生活关系密切的大型动物来祭祀。普通百姓舍不得用猪、牛、羊等大的牲畜就用狗作祭祀牺牲品。随着社会的进化,人们渐渐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的狗来代替,这个草扎的狗就叫“刍狗”。在还没有用于祭祀之前,大家对“刍狗”都很重视,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举行祭祀以后,就把它扔下不管了。笔者认为,在老子的文章里“刍”和“狗”应该分开理解,刍是不被关心的植物,狗是不被重视的动物,但两者的生命力都十分旺盛,代表着生生不息的植物和动物。两者合在一起代表着世界上所有低微卑贱的生命。越是微贱无用的生命,天地对待它越没有偏爱,不论是否受到关心,这些生命都会坚强不屈的繁延生息。因此,天地对万物毫无偏私,任其自由发展,这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真实含义。

天地对待万物是这样,而作为圣人对待百姓又是怎样的态度呢?《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统治百姓万民的圣人效法着天地,毫无偏私地对待百姓,任他们自然而然地发展,这就是圣人的“不仁”。其实,这个“不仁”就是不去人为的判断、取舍、偏爱,实质上就是“无为”。前面已经讲过,所谓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无为就是顺应万物的自然规律,辅助百姓自我发展而不人为的干涉制约,不去惊扰百姓,不强作妄为。有很多统治者做不到不仁和无为,他们常常把自己标榜为仁爱有为的君主,认为自己有责任去指导百姓。其不知,这是对百姓最大的侵扰。

《阴符经》中说:“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天发杀机,是指一些反常的自然现象。如气候反常,冬天变暖,久旱久涝,这样连星际都会脱离轨道陨落。地发杀机,就是地震、海啸、山崩,连水中动物都会逃离爬上岸,天地生发杀机是天地的作为。人发杀机是人违背了人性,用所有的武器进行相互残杀,就会造成地覆天翻,面目全非的场面,这是人的作为。如果在人性中存在着为了私欲而违背自然天性的一面,他们所讲的“仁”不过是掩盖一下自己贪婪的本性。在现实社会中那些被查、被判的贪污腐败分子无一不是口口声声高喊为人民服务,实质上个个都是台前仁义道德伟岸高尚, 台后男盗女娼猥琐卑鄙。

很多人看到“不仁”,就认为老子反对儒家的“仁爱”。其实儒家学说中也蕴含着不仁和无为的思想,比如《论语·卫灵公》中就记载了孔子的无为思想:“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孔子认为,舜只要端正地坐在王位上,天下就能大治,根本不需要他亲自做什么。

不仅治理天下是这样,培养后代也是这样。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是绝对做不到对孩子们“不仁”的。但是有些父母爱孩子爱得太过分了,恨不得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包办了,这样的孩子养出来只能是个废物,甚至反受其害。因此做父母的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人为的对孩子施以偏爱,要有度守中,给他们留出自由发展的空间。

二,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屈,动而俞出。

“其犹橐龠乎”中的“橐”字始见于秦简牍,“橐”是最早的助火工具,是以牛皮制成的风袋;龠,原指能吹的管形乐器,这里和橐用在一起是指橐的输风管。《道德经》中用“橐龠”

形容天地间的空气流动,这是说,皮橐内充满空气而不塌缩亏缺,只要稍有偏移拉动就能造成其腔内空气流动并压出。“屈”字也用得此较晚。在古代就是描绘动物四脚着地,翘起屁股爬动的形象。隶变后从尸,表示身体蜷曲,偏于表示弯折,而没有了古文那种趴下的意味,进而引申有“亏缺”的含义。

天地之间广阔而深邃,大气环流,难道不象一个巨大的风箱一样吗?只要有偏向鼓动,必有能量输出。“虚而不屈”一句,很好的解释了为何天道无形,却“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天地自然空间象一个“橐龠”,人类社会也和“橐龠”一样,人的身体更象一个“橐龠”。如果一个人能把握好自己的这个皮囊,做到:致虚极,守静笃。一气周流,升降出入,虚而不屈,抟气致柔,复归婴儿,我相信人一定会得其正而少生病。

三,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上面说了那么多,都是在论证一个真理: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越表达的多,越容易理屈词穷。不如采取即不过度又不无效的适中做法更能长久存在。

那么什么叫守?什么为中?道家著作《元灵心经》中说:“知源而有支,守内而卫外,降浊而扬清,行躁而心静,言实而行践。此谓之守;不远名利是有笃静。不弃七情而得明心,不弃五味而无所贪,不离声色自居清静。此谓之中。守中之道,在于损益,言出则行践,易行于守中。无有障碍。”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守护好内部的阴,保卫好外围的阳;升扬清正之势,降抑浊邪之态;身处躁动的人间,虽有五音噪杂但心怀宁静的世界;虽有五味爽口但尚无味之味,不尚空谈,踏实践行,这就叫做“守”。“守”即守着内心的标准和尺度。

不远离红尘滚滚的名利场但能保持内心的笃定与平静;不丢掉爱恨情仇七情六欲,但能明心见性,坦诚相待;不舍弃色香味美的食物,但又不贪图肥甘厚味;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桃一框。五音不是不足不听,当选悦耳宜于身心之乐。不离开娱乐和情欲但能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这就叫做中。要掌握"守中"的原则,关键是处理好失去和得到的关系。若能做到言出必行,行必守中。就没有什么障碍能阻挡事业发展了。

天地守中,圣人守中,橐龠要守中。 大自然付给人类的能量是守恒的。真正的圣人给予百姓的关爱也是无分别的,是守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人因负阴抱阳冲气以和而产生。因要求人与自然和谐,中道而生便有了道家理论,因要求人要与人和谐中庸而存便有了儒家理论,因要求人要与己和,守中和气便有了医家理论。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这三家理论自始至终在培养着民族守中的品格,维护着民族健康。

王阳明提出人要至良知。至良知的目的在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至良知的前提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怎样才能达到知良知的目的?需要一个"守"字,守住我们的內心,守住我们的家园,守住我们的底线。无论是治身还是治家,无论是治国还是治世都离不开守内卫外,都离不开升清降浊。都需要言实行践,行躁而心静。所以,守,是我们修为的根本宗旨。

然而,人间烟火,红尘嚣嚣,人性难测。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所以我们今天讲修行,不是让大家到深山老林中避开尘世,而是在这个滚滚红尘中,在这个财富世界中,在爱恨情仇中,在喜怒哀乐中,在这个现实的娑婆世界中去守一而止于至正,

坚守不太过又无不及的中。修维身、心、灵、业,让四者兼得,这是守中的根本目的。

当人们的生活富足之后会更多考虑养生并追求长寿,而追求长寿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守中”。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其至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数术。君子之欲是一种适欲。而小人之欲则是务快其心、耗散其真,欲竭其精,皆尽其欲的纵欲,是一时之欲。

阴阳者抑扬顿挫也,升降沉浮也,启承转合也。孤阴不长 ,独阳不生。所以正负能量必须相互制约才能平守中。阴阳平衡决不是阴阳各占百分之五十,而是阴阳和谐,有升有降有沉有浮,有出有入,出神入化,正好达到黄金分割点时方为平衡。

只有谨和五味,慎道如法,紧跟自然潮流的节奏,道法自然,才能长治久安,长生久视。

人的生命过程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每个人的生活圏子就是各自的修行道场。能否修成正果达到圆满,就看能否真正守中、守内、守正、守常。

本章可通译如下:

天地自然没有仁义不仁义的区别,天下万事万物和用于祭祀的草扎牺牲品都是同等对待的。圣人也是一样的,没有仁义不仁义可言,天下的百姓和草扎的牺牲品平等对待。

天地之间就象风箱一样,中间虚空,但不存在亏缺,稍一偏移鼓动就会有风吹出来。人们表达也是一样,越表达的多越容易理屈词穷。因些,不如坚守即不太过又无不及的适中做法更能长久。

觉解感悟本章所获得的智慧就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021年8月28日

终南历险,无极励心

作者:终南懒散人

元灵心经全文 《道德经》第五章新解

终于是回来了。鬼节上终南,是木木去年在丽江时就定下来的行程。虽然知道会发生一些事情,但没想到这么惊险。当然,在我心中,是不觉得惊,也不认为险的。一切都很理所当然。

随便记录下一些事情。终南相关的历程后半截下山是有照片的,将无删除全上传到终南历险相册中。无极之地的照片就跟着上传后边吧。

成都和红尘一行去黑熊拯救中心,灌倒垃圾哼及去平武的事情就不记录了。平淡无奇。从上终南开始吧。

一、故人羽化飞升去,太白山中独举杯

元灵心经全文 《道德经》第五章新解

当年上终南的时候,和拔仙台道长相约来年喝酒的。道长还叫我不用背酒,说他那里有的。道长看起来四五十岁,据山中的人说,他在拔仙台上已经居四十来年了。去年活动在丽江,没去终南山。这次再上终南,当然得捎上瓶好酒先。

和苏苏富婆在成都逛宽窄巷子的时候,刚看到有促销,十五年窖藏的坛装酒。毫不犹豫要了一坛。【在成都的安逸中,要感谢苏苏富婆,感谢纪莫,感谢笨笨的垃圾哼,几乎所有吃喝玩乐住全你们包了……这么好的事,我已经在想下次什么时候再去好呢?特别感谢一横,是你开车送我到平武等我一天并接我回来的,实在辛苦了。】连带着在平武吴家那顺的两瓶浸的酒,一共三斤酒背着上终南的。

进太白山时,那是一个艳阳高照啊。出租车拼车一人四十到下板寺,路上的风景司机都下来看了,我们其时赶时间的,但另外一对情侣想看,也没办法,想不到好多景点,成了最后一眼了,几天后,一场两百年不遇的大雨,让一切成为了历史【桃源仙境处的道观那个拿了三柱香叫我请香把福气带回家的道士一定没想到吧?这么贵的香哥是定然不烧的,回了一句我不烧一样带福气回家就走了】。

到了板寺新村,竟然开始下雨了。雨势还挺大,我想木木一定已经到山上了。【飞飞太牛了,当时据说飞飞到了大爷海,本来想爬拔仙台的,一看下雨了,马上说,木木老师来了,然后就返回大文公了,哈哈……】

元灵心经全文 《道德经》第五章新解

在板寺新村,分成两拨了。有些体力不行的或不想往上爬的,就留在那里了。我和万颜鸣,那是风雨无阻,按原计划要到大文公的。我还准备第二天要上拔仙台和道长喝酒呢。

往上爬就不多说了,也不是第一次。上次风雨交加,这次一样风雨交加。到了大文公,听到的第一个消息是山水人说的:道长晚上十二点会来找你喝酒……然后木木他们就在笑。

十二点,我拿了猕猴桃酒在大文公外,对天倒一杯……天不喝地不饮,要是道长元灵不远,请你尝一尝。

道长的走,也是很有传奇色彩的。据好几处的服务站的人说,他走前自己知道的。也多次暗示过。走前一晚还喝了一斤酒,在终南绝顶,安然而逝。走后,还做了一件事,据大文公的管理人员说,在道长走后的第七天,一道雷劈中了拔仙台上的道长原来住的小道观。第七天,回魂夜……

于是,当年之约终成憾事,只能对天遥敬一杯。祝愿道长您老执一守中,元灵长存。

二、在终南的几天就不说了,讲故事的讲故事的。读元灵心经的读元灵心经。爬山的爬山。睡觉的睡觉。故事转到下山那时起。

三、雷地豫变泽地萃,一线生机

索道早上是八点开的。虽然下雨只要没有雷电没有强风也会开的。头一天大家讲好七点四十一定要全部出发,步行的步行,索道的索道,到下板寺集合。已经订好六辆出租车在那里接我们一直送到扬陵度火车站。赶十二点到兰州的火车,票木木已经给定好了。

元灵心经全文 《道德经》第五章新解

我在纠结要不要带那双山下买的登山解放鞋,因为全部湿光了。穿着也冷。在山上虽然冷也是穿人字拖的。但怕索道不开要走路下山,人字拖爬山不好穿……思索再三再参考老板的索道这种天气一定会开的话后,决定不带了。因为出租车也已经上山,除了到索道的半小时路程外,一直到兰州都用不着走了。于是便宜鞋就扔那了,穿着人字拖,背着包卷起裤脚就往索道奔去。

这个决定,让我在后来的两天,吃尽苦楚。也创下了人字拖步行四五十公里,过河还好,关键是还翻了两座山。那是真正的山啊,没有路啊,悬崖啊,九十度啊……刚下过雨,那个滑啊……给前面二十多人滑过后更是比浇上油还滑啊……

从进索道说起。索道在预热中。我们大家在静静的等。有几个同学已经步行下山了。

无风,突然,靠进门边的一块木板倒了下来掉在地上,引起门关了出去,但没关紧,还留有一条缝。我心一颤:无风,木板倒地,门关上留一条缝。

起卦雷地豫加辰时变为泽地萃,互坎艮【起卦啊,测出行,为什么用这样的后天卦端法?又不是测那木板的事情。为什么不用这个兆动的时间卦?其时,这是寓物风觉鸟占啊……】所谓见风而觉见鸟而占,其时兆一出来,吉凶就现了。门留一线,预示的就是一线出机啊。至于起卦,只是看原因了。

测病时有克可论鬼神,那出行呢?震克,震伏巽……好吧,不说鬼神。直接跳到互。坎艮……坎在上为雨了。艮为山为阻。多么形象啊。兑数为二,克震耗坤体。兑卦是把得失,损乐完美结合的卦。一切简单明了。

到了山下,出租车在离我们四公里的地方停着,上不来了。山有滑坡挡路了。四公里?那不算什么,走呗……想当年,还十二公里呢,不一样走下去了。

四、七秀女峰留客

前年,也是走到了七秀女峰。下面的车才上来接。在那里,没住过。那今年呢?

我们冒大雨往下走,关于七秀女峰,就不多评论了。上山时我还和万颜鸣说,那多像剑脊龙啊……

元灵心经全文 《道德经》第五章新解

要是滑坡下去一些,出租车直接上不来。那么,我们会留在下板寺。可是下面水更大,后来损坏十分厉害的路在车上来之前都没事。

要是上面的滑坡很厉害,那么,我们也不往下走了。直接在下板寺。可是,没有,只有简单滑坡,拖延一下行程。要是不拖延?那我们的车已经超过七秀女峰,也不会在那停留。

到了那里,虽然下面的路况不知道,但景区不让走了,开出条件包吃包住,只要我们留下。

所以,一切都是这么巧合。无巧不成书啊。

而那神奇的路面上长出来的树,整个山体平移到公路上,石头没坏,植被没坏,几百年的大树也原封不动的直接平移到公路上的地方,也就在七秀女封那里。离我们住的地方往下,仅一百多米。

木木说晚九点半开始读经,其时这种类型的读经子时更好。于是我们十点多开始,一直读到十一点多一点停。巧合的事情总是这么多,经读完了,下了几天几夜的雨,刚好停了。

元灵心经全文 《道德经》第五章新解

不一回,圆月出现在了天空。

五、逢山翻山,遇水渡河,一双夹拖下终南。

后面的事情,就是体力活了。二十三个人啊,后面的事情,还是看终南历险的相册吧。还有什么比照片更有说服力的呢?

元灵心经全文 《道德经》第五章新解

元灵心经全文 《道德经》第五章新解

元灵心经全文 《道德经》第五章新解

元灵心经全文 《道德经》第五章新解

元灵心经全文 《道德经》第五章新解

元灵心经全文 《道德经》第五章新解

元灵心经全文 《道德经》第五章新解

六、无极之旅

元灵心经全文 《道德经》第五章新解

三山环抱水有中出,双石为门无极之滨。这指的当然是一个地方。也不多说了。直接看照片吧。只是,大热天的,那个水,可是寒的撤骨啊。

我和山水人步行穿过了整个山谷。到了山下的。回来时,脚都提不起来了。拔山涉水的,脚一冷一热,寒气侵入了。但是,世事还是巧合的不得了……如果寒气侵入我们就不动就休息,估计就留下隐患也未可知啊。

元灵心经全文 《道德经》第五章新解

我们在大路上等车。平时挥手即停的一,今天任凭我们挥叫都不停了。还有一辆到兰州的车,更搞笑,停了下来,问下到哪里?我们说兰州。然后车唰的开走了……

已经五点多了,我和山水人决定。实在没车只好步行十几公里到离这最近的小镇……然后,穿着新的人字拖,背着更重了的包,拖着实在不想动的腿一步一步往前走。

元灵心经全文 《道德经》第五章新解

七、路遇黑车

反正没走多远,就上了黑车。倒来卖去,在另一车上等了一个多小时才出发。害到兰州火车站已经十点多了。又困又饿又泛又酸又痛……昨天一夜没睡站了八小时火车啊,火车一下换了洗车坐了两个半小时啊。然后开始徒步拔山涉水十几公里啊……早上?吃了碗面,吃了两口喉咙突然发痛吃不下啊……这是什么概念?

八、黑店碰磁

火车站边随便吃个饭,也能碰到黑店啊。吃完给钱时说一张要换,转身拿钱后面有东西掉地。然后事情就来了。一个十几块的破杯子,一包装标价三百六十八,妈的,哥付了饭钱后,身上不留分文了。

那笑面虎问我怎么办啊,我说陪钱,他说不要钱啊,只要把杯子补好给他就好啊。哥说报警,丫说我敢拿手机出来,他就砸了我手机……嚣张吧?尼玛,三来二去的,尼菩萨也上火了。

山水人说感觉一股气直冲掌心,气的来劲了。我把手机往他桌上一放,叫他有种砸了。我们拼着把命留那也要砸了他的酒他的店他的女人还有他的兄弟还有他……戏剧啊,笑面虎竟然说哥摔坏了他的东西,竟然比他还凶。说和哥们交个朋友,这事情就算了。不用陪钱了……我神经短路,非要陪他一百啊。还是像山水人那拿的啊。害他不敢拿,非要握手交个朋友喝酒云云……好玩吧?

九、火发完了,腰不酸了,腿不疼了。

背着包也没那么累了。不想进黑旅店折腾了,用qq旅游订了个最近的酒店,又走了几公里啊。事后想想,这通肝火一发,直接解寒水之气了。难怪,我发神经非要给他一百呢。

相关问答

想看一些远古文明的书,带有神话色彩的,有故事性的,求推荐?

前新大陆人...山海经,绝对古典这里面引用了很多古代历史和神化族谱,而且有相对正确的历史性不错,本身书不长,一天就看完,对上古神话体系能有一个很好的了解...